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晚明之逆流而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日日生

    长干里宽阔的街道上,杭州来的医学馆的军医们,正在军队的护送下,准备渡江前去辽东。此番带队的是馆长杨行,特地前来王府与自己的女儿见面,这些还没赴任的小军医们,也有幸来到了王府内。

    杨行去到内院杨符锦的院落中,看望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剩下的人则在王府外宫的大堂内等候。

    江南医家宗师李中梓带着两个徒弟,在堂中欣赏墙壁上的书画,这些书画虽然不是古代名家真迹,妙就妙在全是当朝英雄人物的手书。

    当初北伐战事吃紧,官员俸禄还不高的时候,侯玄演收的礼物,满朝文武大部分都是自己写副字提溜着就上门拜访了。

    侯玄演也不喜欢死人墓地刨出来的所谓真迹,与之相比他更喜欢将这些书画挂在家中,不但可以彰显品位,还可以增进和下属的关系。

    当你送给领导一幅自己写的字,看到他竟然挂在客堂,那是何等的亲切感和荣耀感。

    李中梓的两个徒弟,就是当年医学馆刚刚修建,县尊大人去找他时,李中梓身边的两个药童。

    如今三年时间过去了,当初两个小东西,已经长成了少年和少女。

    小女徒弟跟在师傅师哥的身后,乖巧可爱,也没有引起争议。事实上医学馆中,有很多的女医,一来是战争使很多女孩成为了孤儿,朝廷不得不想




第四百四十一章 后辈
    杨行从内院出来之后,和李中梓继续带着一群小军医,赶赴辽东战场。

    这是难得的战地实训,是可以立下军功获取将来晋升筹码的,所以被挑选到的医学馆学徒都十分开心。

    杨行的身后是几个王府的杂役,背着重重的行李,将他们送了出去。里面都是内院的女眷给侯玄演带上的东西,带到王府门口,负责护送他们的军官是杭州守备府兵的参将吴业,看到这些东西后严词拒绝“此去某等身上背着军令,晚去一步便是贻误战事,万一有袍泽得不到救治,那就是一条人命。”

    杨行笑吟吟地说道“这些东西都是王妃委托我等捎带,能不能”

    “军令如山,军法如岳,岂能容情。”

    杨行脸色一寒,这个将官品阶不高,但是却敢驳王妃们的面子。

    李中梓也劝道“王爷毕竟不是常人,带些许行礼,也不会影响我们的速度的。”

    吴业看着大大小小的几箱子东西,这么多东西来回搬运,怎么可能不影响行军速度。虽然他也很崇敬王爷,但是军法就是王爷所定,更加不许法外容情。

    杨行是传统的士绅,哪里想到这个年轻的军官这么不懂事理,好话说尽就是不许。想到女儿的托付,还有其他几位王妃的道谢,他更加不肯放弃。

    最终郎中遇到兵,杨行还是选择了妥协,只随身带了女儿托付的一件棉衣,气咻咻地上路了。

    王府的下人将几口大箱子抬回去的时候,黄樱儿、钱薇等人也是无可奈何

    -----

    此时的辽东,侯玄演带人终于踏入了山海关内,此地已经被纵火弹烧的面目全非。

    就连姚一耀本人,看到自己的纵火弹的杰作之后,都惊愕地说不出话来。作为一个火器专家,他追求的自然是威力的最大化,但是亲眼看到所造成的伤害之后,姚一耀黯然道“这种炮弹,还是少用为好。”

    侯玄演不以为然,兴致勃勃地说道“你回去之后,继续改良这种纵火弹,我想要的是可以大量生产的,而不是金贵无比的宝贝。”

    其他几个大将,都是当朝国公,组差的都是伯爵。听了侯玄演的话,也纷纷表示赞同,对姚一耀的成果大加赞赏。

    姚一耀重新燃起了革新的动力,带着几个登莱水师的心腹骨干,乘船回去蓬莱了。

    三军将士将山海关修整一番,然后占据了这座雄关之后,便继续往北推进。

    寒风凛冽冻坏了北伐军的兵马,但是也有好处,冻得结结实实的地面,没有因为化水而变得泥泞不堪,让运输工作变得顺利起来。

    王府中人挂念的侯玄演,到了军营恰如虎入深山,甭提多么的畅快了。

    秦淮河畔的金陵城,好则好已,可是终究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比之军伍之间,少了些许男儿的快意和慨然。

    北伐这四年,侯玄演从南到北,由东往西,奔赴各个主战场,大小历经三百余战,几乎从未停止过脚步。

    战争将他锻炼成了一个合格的统帅,而后世带来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又让他在士卒中获得了足够的拥戴。

    日落西山,北伐军在海边扎营,远处的海面上停泊着水师的战舰,在如血的残阳下,几缕炊烟腾空。

    侯玄演行走在军营当中,身后跟着自己的大将,郑遵谦和杭州总兵孙嘉绩。所过之处,全是围着篝火进食的兵将,看到他们之后纷纷侧目。

    侯玄演打量着周围地势,信口吩咐着安插暗哨,毕竟这里是辽东,是吴三桂、孔有德等人的主场,要时刻防备才能保证安全。

    突然一个声音惊呼起来“怎么是你”

    侯玄演转身一看,是一个虎头虎脑的少年武将,眉目间依稀有些眼熟。

    “你是”

    “西



第四百四十二章 立威
    宁远城内,尚可喜坐在一块青石板上,大口地喘气。

    他带出来了两万兵马,全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喜悦,山海关打的太惨烈,让人有一种从地狱逃出的感觉。

    尚之信拿出水壶,拔开盖子咕顿顿灌了一口,抹了一把嘴唇说道“现在逃出来这么多兄弟,宁远恐怕是守不住了,除非平西王大军到来。爹,你不派人去求援么”

    “锦州城距离这里不过一日的路程,吴三桂、孔有德怎么可能不知道我们撤到了宁远,反正打到了这个地步,他们爱来支援就来,不爱来我就继续带你们跑到松山一带。外面的那群王八蛋,是来打辽东的,不是来打我尚可喜的,凭什么让我们单独抵挡。”他这番话掷地有声,丝毫不像是仓皇逃命的人,没有半点六神无主的意思。

    而且尚可喜巧妙地点明了吴三桂必会来救自己,就算他不来,自己也能带着众人赶赴锦州,以此安稳众人的情绪,到了这一步还有这个心思,尚可喜也不愧是天生的将才。

    周围的将士惊愕地看着尚可喜,自己的主将一直是睿智寡言,从未说出过这种话来。不过错愕之余,心中隐隐多了几丝希望。

    山海关上压抑无比的三个月,让这个老将也陷入了崩溃的边缘,反倒是尚之信听完之后咧着嘴笑道“爹,你说的大有道理,要我说一不做二不休,也不要守这劳什子宁远城了,撤到锦州跟吴三桂做邻居算了。反正我们都快要完蛋了,在哪死不是死,拉上几个同伴免得到了下面寂寞。”

    “闭嘴!”就算是尚可喜也受不了自己这个儿子了,他横眉怒斥,然后说道“吴三桂不是蠢人,宁远丢了他拿什么抵挡外面的大军,再者说这里苦寒之地,浙兵为主的先锋北伐军,未必能占得了便宜。”

    “爹,你别自欺欺人了,就那个侯玄演打进来的炮弹,烧起来整个宁远都是别人的一根柴火,还想守城,哈哈哈。”

    这个骄纵惯了的儿子,此刻在尚可喜心中,简直就是世间最厌恶的存在。

    诸将好不容易被尚可喜难得的血性鼓起的勇气,因为尚之信泼的几次冷水,顿时烟消云散。

    尚可喜察言观色,更加气愤,指关节捏的隐隐作响。

    尚之信犹不住嘴,脸上挂着可憎的笑意,说道“咱们在中原杀了多少人,奸淫受用了多少的被人的妻女,这辈子倒也值了。”尚之信脸色苍白瘦削,生的端正俊俏,可惜就是脸上总是一副轻佻的模样。

    捏着腔调说起话来,格外地惹人生厌,倒不是他针对这些将士,实在是这小子从小最大的乐趣就是让别人不自在。

    尚可喜忍无可忍,暗暗将手摸到腰间

    尚之信看到众人被自己说的垂头丧气,心中大乐,这种人天地之间也难寻到第二个,明明全部要死了,还为别人的痛苦而感到开心。

    他洋洋得意,还要发表一番什么恶心人的言论,突然一道锋刃闪过,尚之信脸上挂着的得意的神情逐渐变为痛苦。

    人憎狗厌的尚之信,被他亲爹一刀斩断了喉咙管,脑袋半悬在脖子上,死状可怖。

    周围的天地顿时寂静,这一刀来的太突然,在场的大部分都是百战老将,有几个着实武艺不俗,但是此时才知道,尚可喜一身武艺不俗,就凭这一刀足以压制他们。

    尚可喜抽刀回来,神情冷峻,扬声说道“宁远未必不能守住,我们守了三个月,明军攻了三个月。他们比起我们,更加疲惫,谁敢再轻言后退者,就算是我儿子也立



第四百四十三章 绝望
    看着城下的北伐军停住了脚步,尚可喜一拳捶在墙上,恨恨地站起身来。

    这是他为数不多的机会,三军士气被他调动起来,隐在宁远城头,敌人若是轻敌冒进,可以给他们当头一棒。

    但是刘黑七停止进军的地方,距离他们太远了些,要是贸然出击已经失去了突袭的效果。

    停下脚步之后的刘黑七,很快就发现前面不对,宁远城怎么可能这么安静。

    城门紧闭不是弃城而逃的模样,照理说应该有清兵在城头守城,想到这里刘黑七额头蹭的一下除了一头的汗,若不是军令来得及时,他们这一支先锋军可能就钻进人家的埋伏中去了。

    “都给俺小心着点,前面有清狗在埋伏,再外后撤一点。”刘黑七扯着嗓子一喊,北伐军结成阵势,缓缓后退。

    远处城墙上的尚可喜看到明军后撤,知道肯定是暴露了,这才下令不用埋伏在矮墙下了,清兵的旗帜立在了城头,站满了兵将。

    很快,侯玄演的大军赶到,宁远城下又一次陷入了重重包围当中。

    这一回和山海关不同,宁远再坚固也是一座城,而不是关。它挡不住几十万兵马的去路,侯玄演还在路上就已经熟稔地布置着围城的任务,手下诸将各自领命,这种事做多了也跟工作一样,信手拈来。有时候指挥兵马作战,看似诡谲无常,实际上都是有章可循的。

    兵家大忌就那么几个,仗打得多了,自然都清楚明了。否则单凭看兵法读兵书,多少有些纸上谈兵,除非是军事天才,天生的大将之材,不然很有可能会吃苦头。

    侯玄演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这匹马肌肉纠结健美,步子却十分稳健,通体漆黑长尾不住轻扫,一看就是一匹宝马。当初陪着自己南征北战的枣红色战马,浑身是伤,被侯玄演搁在后院养老,这一匹是靖北送来的宝马。

    刘黑七见到侯玄演到来,上前抱拳道“王爷神机妙算,俺老刘算是服了,尚可喜那老王八果然在城中埋伏。要不是王爷提醒,俺们这些个兄弟就要栽在他手里了。”

    侯玄演点了点头,拽着缰绳低头说道“打仗不是儿戏,你既然当了先锋将官,手底下的兄弟全靠你才能活命。遇事多看多想,要是因为一时冒进让你们死了不要紧,你想想你这些弟兄的老娘妻子,一个个是什么光景。到时候岂不是比死还难受”

    刘黑七心里如遭重击,低着头一想那可怖的情况,可不是比死还难受十万八千倍。他心悦诚服,单膝跪地,高声说道“王爷,末将明白了,谢王爷点拨。”

    “嗯,去执行军令吧,这一回咱们守住宁远,别再让尚可喜跑了。”侯玄演一夹马腹,骏马缓缓往前,不一会宁远城就尽收眼底。

    站在高岗往下看,辽东关外的几个军镇一个比一个坚固雄伟,当初孙承宗、袁崇焕等人,耗尽了国库财力,修建的防线确实有些东西。

    可是泱泱大国,怎么能总想着靠修墙来抵挡外族的入侵,如今和以往不同,时代的发展已经让开疆扩土的成本降低,收益大大增加。发达的交运也让朝廷可以控制的地域不断增加。侯玄演想要彻底解决边患,倒不如让北冰洋做天然的长城。

    眼看自己又被围在城中,清兵一个个垂头丧气,刚刚若是能够全歼敌军先锋,对士气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但是尚可喜也知道,不管他说什么,被围了三个月的手下将士,在此陷入包围时候,军心士气是不可能不低迷的。

    &nb



第四百四十四章 罗刹
    所有和北伐军打过的敌人,都对他们的炮击深恶痛绝,这种土豪式的打法,在拿下大明周围所有海域之后,更加的肆无忌惮。

    侯玄演打仗有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浪费炮弹,炮弹打得越多,就越有利于基础工业的发展,那些新生的工厂才会有订单,疯狂流入大明的白银才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早晚有一天,当工厂的规模上升,带来的就是技术的革新,那时候曾经领先世界千年的中华,才会继续充当领头羊的角色。

    将近四百门火炮,在城外摆放整齐轮流齐射,炮弹倾泻在宁远城上,已经是地动山摇,光是轰鸣声已经足够让清兵发狂。

    气急败坏的清兵冒死露出头来,举着弓拉起弦,本来决绝的脸上变得一脸茫然。

    射谁

    光秃秃的城下,除了硝烟和土石,以及被炸起的木屑,根本没有一个人影暴露在射程范围内。

    砰的一声,火铳击中他的面门,霎时间血肉模糊。

    巨大的痛感下,这个清兵一手抓着自己血淋淋的脸颊,倒在地上行将死去。

    旁边的清兵神情麻木,三个月来他们见过太多被火铳击杀的同伴了,守城的时候一露头就是个九死一生。

    这种战斗让厚厚的城墙作用变到最小,攻守方之间的优劣势荡然无存,除非是山海关那种级别的防御工事,不然的话基本上没有用。但是整个天下,又能找出几座山海关呢

    上岗上一棵枯死的苍松下,侯玄演坐在旁边的树墩上,耳朵里塞着厚厚的棉花。

    仗打久了,对身体的损耗是真的很大,即使是三军主帅。

    侯玄演现在每到夜里就会出现耳鸣,肩膀的伤也时常出来闹腾,唯有软绵绵香喷喷的相伴,才能睡得踏实。

    一声震透棉花的炮声,将他拉回现实,侯玄演咬了一口手中的干粮,骂道“姚一耀的炮,是不是全研制怎么发出巨响了,一批比一批声音大,威力只提高了这么一点。”

    旁边的阎应元却像没事人一样,他不知道是什么体质,不塞棉花也能安然无事,笑道“姚提督的炮好用的很,王爷不要说笑了,这种炮弹比以前的威力大了十倍不止。以前的炮只是实心铁球,爆炸之后几乎就靠溅起的碎石伤人,现在我们的炮弹炸后就会杀伤敌军,地上的弹坑都是原来的几倍不止。”

    侯玄演解下水囊,喝了口水,一股酒香传来,侯玄演说道“这辽东的水就是清甜,可能和天气寒冷有关。”

    阎应元装作没有闻到,附和道“辽东这块土地属实是块宝地,可惜被鞑子和汉奸占了。”军中是不允许喝酒的,侯玄演作为主帅自然要以身作则,但是他的肩膀时常疼痛,烈酒可以止疼。虽然是三军主帅,没有人可以制裁他,侯玄演还是让秦禾偷偷将酒灌到水囊中。
1...105106107108109...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