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晚明之逆流而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日日生

    血滴滴答答地留下,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刚刚策马




第四百三十五章 山海关
    日本人打到了汉城周围,朝鲜军兵败如山倒,李倧这些年没干别的,全是在政变和大臣们的勾心斗角中度过的。

    朝鲜军队的实力不堪入目,但是他们有祖传的绝技,哭爹喊娘地求援兵。

    当初壬辰倭乱,朝鲜的宗主国是大明,所以他们求大明出兵。现在倭兵卷土重来,朝鲜的宗主国变成了满洲建奴,清兵入朝已成定局。

    清廷不会做视朝鲜为倭兵占领,谁都知道倭兵只是开路先锋,真的让他们拿下了朝鲜,整个鸭绿江都将暴露在大明的攻击范围内。

    酒井信光身后的倭兵不断增加,战报传回国内,日本举国欢腾。身在日本的汉人也兴高采烈,如同过年一般,朝鲜也是个庞大的市场,朝廷拿下朝鲜,就会带来广阔的市场和巨额的订单。别的不说,就在朝鲜修筑驻军工事,就够大明的商人赚的了。

    朝鲜国都汉城内,朝鲜君臣已经逃得精光,盛京清廷内皇太后和代善、范文程等人共聚衍庆宫,代善的脸上渐现老色。

    身为努尔哈赤的二儿子,自己的几个能战善战的弟弟们都死了,唯独他因祸得福。当初他因为虐待儿子,被努尔哈赤废黜继承人的位置,反倒是从此安逸了下来。

    “朝鲜不能丢,不然我们就被三面合围了,到时候兵力抓襟见肘,真要被打回山林中了。”代善虽然一直留在盛京享福,被剥夺了带兵打仗的权利,但是他在努尔哈赤的儿子中,统兵能力是排的上前三的。

    太后听完,心中犹疑不定,派谁去朝鲜是一个不好抉择的难题。入关之后,虽然在中原逞威四年,杀了无数的汉人,但是也折损了近乎所有的猛将。

    而且新一代的贝勒们因为环境优渥,几乎全是只会享乐的废物,范文程见两个人都皱着眉头,轻咳一声说道“臣举荐一人,可以领兵入朝。”

    “哦是谁。”

    范文程轻声道“原甘肃总兵张勇,曾在陕甘陕甘镇压了米喇印、丁国栋,后来也是屡立战功,号称河西四汉将之首。”

    殿中几个人除了范文程全是满人,听到这话就有些不悦,但是仔细一想,满人中确实没有什么能独当一面的统兵大将了。代善一把年纪,总不能让他亲自去吧。而阿济格和豪格,又刚刚被清洗掉,除此之外的皇族都是些拿不出台面的东西。

    代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就让纳喇苏克萨哈挂帅,张勇副之,带兵七万前去朝鲜助战。”

    殿中的满人纷纷点头,范文程欲言又止,终究还是忍了下来。在他看来派个满人去纯属画蛇添足,先不说朝鲜军民对满人根本没有什么好感,但就军事能力来看,苏克萨哈也不能和张勇想比。

    但是范文程也深知,自己不可以出言直谏,现在的满清早就不是几年前了。一连串的失败让这些人疑神疑鬼,防范随军撤入关内的汉人,就跟防贼一样。

    范文程心中暗道,要不是侯玄演对待降将太刻薄,这些人可能真的会反戈一击。想到这里范文程反而庆幸起来,是侯玄演的铁血政策,让他免受怀疑,而且还能在这种地方,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议。

    随满洲建奴入关的汉奸不少,尤其是陕甘九边一带,几乎没打就跑了。山西总督姜襄就是这样的例子,全员撤入关内。

    这次范文程点名的张勇也是一样,这些汉将手里兵马不少,到了满洲的地面若是本性发作投降起来,那整个满洲就全完了。

    当然这些汉奸现在都没有这个想法,谁都知道侯玄演对待这些人的态度,几次三番的杀降坚定了汉奸们的决心。

    侯玄演也不后悔,这些人若是真的降了,自己也不好处置。既往不咎可是他见过太多的屠杀和鲜血,很多都是这些汉人干的,替死难者原谅他们,即使是权倾天下的侯玄演也自认为没有这个权利。侯玄演能做的,就是将这些送到阴间和受害者相见,让被屠杀的人自己去决定。

    事态紧急,廷议张勇入朝之后,满清的大军很快就将从满洲出发,前往朝鲜。

    苏克萨哈临行前接到太后密旨,严密监视这些汉八旗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们投降。

    苏克萨哈送走了传旨的太监,往地上啐了一口,骂道“到底是个女人,成不了什么大事,这个时节还在这搞这一套。”

    旁边的亲信劝道“大人,太后说的有道理啊,关内的汉人势大,我们不能不防备他们。”

    苏克萨哈转过头来,劈头盖脸骂道“你真是比野猪还蠢,那个侯玄演是什么人所有人都知道,你要是张勇你会去投降么他比我们还要害怕,拼了命也会阻挡侯玄演的,这时候再去防备他,不是正合了侯玄演的心意么。”

    张勇奉命前来报道,苏克萨哈闻言哈哈一笑,亲自出迎。来到殿中,长相英武的张勇抱拳道“苏克萨哈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苏克萨哈搂着他的肩膀,说道“张将军,我给你看一样东西。”说完掏出了太后的密旨,张勇脸色青一阵红一阵,心中羞愤交加。

    苏克萨哈趁势说道“张将军,太后虽然怀疑你,我却对你深信不疑。咱们这次入朝,我的本领不如你大,行军打仗的事你说了算。至于朝廷的监视,就交给我来办,最后我肯定保证你的安全。朝鲜不能丢,这一回我们齐心协力,将倭兵杀回去。”

    张勇大受感动,说实话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虽然骨头软了点。

    当初洪承畴曾经称赞他是智勇兼备,治军有方。

    后世历史上他的战绩更加厉害,顺治下旨当今良将如勇者甚少。军务不可悬度,当相机而行,勿负才轻敌。

    张勇为伪清镇守甘肃、转战西南,平定三藩,生平就没有败过。

    景祐三年元月,苏克萨哈和张勇率一万满八旗、六万汉八旗将士,前往朝鲜助战。

    ------

    朝鲜战报传来,侯玄演都吓了一跳,倭兵这么能打么

    阎应元笑着解释道“王爷有所不知,那朝鲜陆军一向是疲软废物,只有水师尚有几分实力。可惜在我们的大船巨炮下,化为齑粉。如此一来,朝鲜君臣的胆子都已经被吓破了,谁还敢和倭兵交锋。”

    “话虽如此,倭兵的战力也很可观啊,既然他们开了个好头,我们就出兵吧。”

    侯玄演站起身来,腰悬宝剑、手执马鞭,杀气腾腾。

    旁边的几个大明首屈一指的将官,人人振奋,脸上透露着喜色。

    从来晋爵封妻荫子,与国同休,都是需要赫赫战功的。平辽之战就是最好的机会,康庄大道就在眼前。

    景祐三年二月,侯玄演率兵抵达山海关,所率大军三十万蓟辽大地为之颤动。

    山海关下,阵中的侯玄演远远地看着天下第一雄关,隐隐的,可以看到迷蒙春雾中的城墙和高塔。

    山海关就像是大海中的一片礁石,在云集的大军包围中,依然静静地矗在那儿。

    &nb



第四百三十六章 国运久长
    山海关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朝鲜战场风云突变,清兵入朝之后在汉城附近遇到了长驱直入的倭兵。

    酒井信光虽然殊死血战,无奈清兵不论是从单兵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远胜倭兵。

    苏克萨哈和张勇一道,乘胜追击,酒井信光撤退到幸州,等待后续的援兵。

    朝鲜的初春甚至冷过凛冬,刺骨的寒风下,交战三方都是苦寒之地的士卒,只有松江水师的几个将佐冻得直打哆嗦。

    赵汉武等人围在一个篝火旁,伸手烤火,脸上都布满了悔恨。前期战场的形势太过顺利,以至于他们忘记了步步为营,一举打到汉城遭了此败。虽然损失的大多是倭兵,但是消息传回去,可能是捷报频传的大明朝近期的第一桩败绩。

    “赵将军,清兵在陆地上被北伐军打得闻风而逃,但是却将咱们击败,这不是丢水师的脸么。倒是侯咱们水师怎么在陆军面前抬起头来,当初北伐军就屡次传出风言风语,说我们水师是督帅的宝贝,舍不得用只能当摆设这次可好,唉。”

    “闭嘴!”赵汉武站起身来,脸色红的吓人,恶狠狠地瞪着手下的官兵,片刻之后还是无力地低下了头。

    没有什么军队是天生就战无不胜的,就算是北伐军在荆襄决战的前期,也是输多胜少。水师一路顺风顺水,没有遭遇什么恶战,将佐的心理素质远远达不到战争需要的水平。

    赵汉武起身走向酒井信光的营帐,掀开帘子里面满满的都是倭兵,正在商议军情。

    酒井信光虽然不喜欢他,但是毕竟是明将,也不敢怠慢“赵将军,什么事”

    “什么事汉城打成这样,你不觉得羞愧么”赵汉武怒冲冲地问道。

    酒井信光心中火气腾地一下上来,双眼充血,脸色难看。浑身微微颤抖,气的整个人如同一点就着的炸药一般。

    他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大将,是德川幕府最信任的将领,他的祖父酒井忠次,号称德川四天王之首,是德川天下元老重臣。

    而对面的人年纪轻轻不说,只是一个水师的参将,在明朝的水师中甚至是中下级的武将。这样的人也敢对着自己吼骂,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倭将的面,这些人中可是有很多人都懂汉语的。

    赵汉武浑然未觉,继续骂道“我们随着你们作战,简直就是耻辱,是从未有过的耻辱。你们还在这里商量着怎么龟缩,我告诉你,抓紧时间组织军队反击,尚且还可以将功补过。不然的话,你等着看吧!”

    赵汉武说完之后,痛快了不少,转身就走,留下一帐的倭将怒火攻心。

    与此同时,追击而来的清兵已经到了幸州城下,朝鲜的城池比较低矮,在这些汉八旗军眼里,就跟个村镇差不了多少。

    张勇勒住战马,说道“大人,这次如果让倭军逃走,则明年必当再次入侵,当杀遍朝鲜,使倭军片甲不还。”

    苏克萨哈点了点头,几次战阵下来,他已经发现张勇的厉害。即使是当年猛将如云的满洲,张勇这样的将军也是佼佼者。听了这话苏克萨哈说道“张将军说的不错,就怕大明的水师参战。”

    张勇并没有参与北伐,他被清廷委派镇守甘肃,只是听说前线的清兵不停地战败,在他看来纯属主将无能。

    张勇意气风发,扬声道“大人不用担心,逆明水师终究是水师,到了陆地上如何和我们的勇士对敌。要是朝鲜丢了,我们就彻底失去了水师,到时候整个满洲都将不得安宁呐。”

    苏克萨哈沉思了一会,说道“都停张将军的吧。”

    张勇实在是很喜欢这个满人,他和其他的满人不同,对自己完全的信任而且言听计从。张勇不在乎功劳被他拿去,只要能不受掣肘的打仗就行。他是在大明军中待过的,明末碰到那种太监监军,狗屁不通还要到处插手、插嘴,那才真是让人难受。

    当年背弃明朝,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大明的武将当年受到的欺负实在是太多了。

    张勇正在准备攻城,突然城门大开,赵汉武带着一众水师将士和身后的倭兵,冲杀出来。

    张勇愣在原地,随即惊喜交加,指挥大军掩杀过去。

    同样愣住的还有倭兵的大将酒井信光,听到声音之后,酒井信光怒道“外面是什么声音”

    “赵汉武说是奉您的命令,带着大军冲出去了。”

    酒井信光面如土色,瘫坐在座位上,不一会果断地站起身来,说道“撤兵!”

    “那冲出去的将士呢”这些倭兵都是一家的武士,彼此间的关系十分亲密。

    酒井信光连盔甲都丢了,带着剩下的人往后撤,他的手下也明白过来。

    壮士断腕不可谓不明智,事实证明若不是酒井信光撤的及时,倭兵将全军覆没。

    朝鲜战场上,七万携胜而来的清兵,根本不是这个量级的军队,那是在中原和北伐军角逐的武装。

    老虎和狮子博弈,狮子惜败,但是也不是野狗可以轻辱的。

    朝鲜军和倭兵的战斗中,在清兵参与之后,就变了味道。

    幸州之战的影响很大,不光是的日本国内群情激奋,就连侯玄演这边都受了影响。

    德川家光亲自致信给侯玄演,陈述了兵败的缘由,并为酒井信光求情。

    侯玄演派人安抚了酒井信光,赐予了大量的金银和丝绸,战死的赵汉武被写进了讲武堂的反面教材,通报全军。

    侯玄演甚至将自己的佩剑赐给了酒井信光,来安抚日本国内激愤的文官武将。

    此举果然取得成效,再加上朱大典的八面玲珑,在日本左右运筹。本来因为幸州之战产生巨大裂痕的中日关系,得到了缓解。

    山海关下,侯玄演长叹了口气,征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离开了中原的伪清回到他们的老巢之后,就跟自己当初的心境一样,他们的身后也有了同胞需要保护。

    保家卫国的反而成了对面的清兵,这种心态下满人也好,辽人也罢,势必更加悍勇。

    “赵汉武,实在是个蠢材!”李好贤骂道。

    侯玄演摇了摇头,说道“赵汉武一个参将,如何能指挥十万人的军队,他的蠢还是小的,胆子才是真的大。”

    前面的攻势陷入到炮战之中,山海关下每天都在互相炮击,将士的伤亡反而降了下来。

    炮声的间歇中,侯玄演咬牙说道“尚可喜这头老乌龟,有了山海关在他手里,就跟王八有了壳一样,而且这龟壳是真的硬。”

    他不是一个酷戾的统帅,相反的侯玄演十分爱惜士卒,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会因为牺牲太多而放弃攻打山海关。

    &nbs



第四百三十七章 佯攻
    太阳一寸寸地下移,半轮夕阳已经沉到山峰下面,山海关前慢慢黯淡下来。

    天下第一雄关以长城为主线,以关城为中心,包括七座卫城,十大关隘,几十座城台、敌台、烽火台等,是一座完整、严密、科学的古城防建筑群和军事防御体系。

    夜色降临,北伐军营中燃起篝火,远远望去漫山遍野全是。关上的清兵趁着炮击的间隙拧腰舒筋,享受着难得的放松。

    从山海关往下看,是让他们心生绝望的无边的营寨,那里的一堆堆的篝火旁,都坐着将要和他们以命相搏的战士。

    尚可喜倚在墙上,轻微的鼾声响起,指挥了几个昼夜的他就在此小憩。

    如今关上的兵马很多都是他就地募兵,招来的当地辽人,尚可喜自然不放心让他们独自守城,所以一连几天没有合眼了,就钉在这里指挥作战。

    这些士卒虽然是新兵,但是山海关这些年来战火不断,辽人军民混杂,所以比一般人容易上手。而且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还占据了地利,这些新兵也能勉强守住北伐军。
1...103104105106107...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