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晚明之逆流而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日日生

    当初白山黑水间凶狠的海东青如今就如同一只病鸡般,乌黑的眼眶,消瘦的身躯都预示着这个运气好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满清摄政皇叔父已经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程。

    金丝垂帘的黄花梨木大床上,多尔衮挣扎着坐起身来,两旁的孝庄和福林神情复杂。

    多尔衮环视一圈,心中也生出一些悔恨,入关之后的花花世界彻底消磨了他的斗志,让他变成了以前最看不起的朱明藩王的模样。

    多尔衮咳嗦一声,周围的婢女赶紧用白巾接住,偷偷将带血丝的帕子藏在袖中。

    “烈火营的李好贤打到哪里了”

    周围的满人重臣噤若寒蝉,谁都不敢说话,生怕多尔衮精神不好听了之后直接死了,那到时候可就倒了血霉了。

    多尔衮一看没人搭话,更加愤怒,捶着床板问道:“说话!李好贤打到哪里了”

    孝庄看了他一眼,轻声说道:“到了河间了,肃亲王和英亲王已经带兵去了,您好好保重身体才是。”

    多尔衮冷笑一声,说道:“豪哥和阿济格早就到了大名府,可是李好贤还是打到了河间,指着他们不如早日退回关外。”

    听到退回关外四个字,在场的大部分满人都是眼色一亮,他们不是蠢货,早就看清了自己不是北伐军的对手。中原的花花世界,虽然让他们流连忘返,但是这些人现在还没有生出强盗变成主人的错觉。

    在他们看来,他们这一次就算退出关外,也不算是失败。而是一次无比成功的入关劫掠,比以往任何一次的收获都要大上百倍,如果他们愿意可以携带无数的财物、奴隶、美女...回到关外。

    多尔衮突然暴怒不已,竟然自己站起身来,喝骂道:“李好贤这个南贼,是仅次于侯玄演的二号贼人,几次三番逼得我们退守关内,这次我要亲自出征,见识一下他到底有几个脑袋,几条胳膊。”

    清廷到了这个时候,反而出奇的团结起来,一听这话跪倒了一大片。纷纷请求多尔衮三思而行,他的身体摆在这里,挂帅出征能不能活着抵达战场都难说。

    多尔衮不由分说,执意要出征,他也知道自己的时日无多,却不想窝窝囊囊地死在床榻上。

    多尔衮手里的兵马着实不少,他的胜算也不低,这一次来的只是一个东路军烈火营,满清朝廷并不是很害怕。上一次之所以吓得差点逃到关外,还是因为中路军和东路军齐头并进,这一回吴三桂挖开黄河,把北伐中路军二十三万人挡在徐州,对满清来说是个机会。

    他们最怕的就是李好贤停住脚步,就像侯玄演安排的那样,等待着中路军一起打进京畿。

    但是李好贤立下军令状,誓要请战,动摇了侯玄演的步步为营的决心,让他独自进军。

    全天下都看好战无不胜的烈火营,能够将苟延残喘的满清一举击溃,就连吴三桂等铁杆汉奸,都做好了往蜀中逃窜,借着蜀道之险立身的打算。

    九月,多尔衮亲自挂帅,率领两白旗和圈禁来的三十万汉奴兵炮灰,去往河间与李好贤决战。

    ----

    襄阳城下,准备充足的忠贞营终于开始攻




第三百七十一章 伏笔
    襄阳城下战事最焦灼的时候,侯玄演回头示意自己的亲兵头子,秦禾点了点头在瞭望车上打出一信号弹。

    绚烂的烟花过后,天空又被硝烟弥漫,耿仲明望着这一幕突然有些心慌。

    远处的田见秀等人,一身甲胄上又黑又红,黑的是烟红的是血。因为刚刚投降不久的缘故,这些人打起仗来格外卖力,以求能被新的主子尽管接受。

    在荆襄鏖战之后,曾说过侯玄演安插潜象探子进忠贞营的事,那时候的忠贞营上下对侯玄演十分信服,只当他是补充兵力。而且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这些人和忠贞营的士卒一样,打仗奋勇当先,田见秀的手下也有不少这样的探子,甚至还有的累计军功升了武将。

    信号弹燃起的那一刻,田见秀的手下几万人马中,许多人的眼底闪过一丝诡谲的神色。这些前一刻还毫无异样的将士,如同约定好的一样,慢慢地将刀口调转了方向。

    两军交战正酣的时候,突然有个田见秀手下的小将,举刀砍死了几个孔有德的清兵。

    “二娃,你疯了嘛!”

    被叫做二娃的小将大叫道:“田帅有令,我们乃是诈降,就是要趁此机会杀尽清狗!杀啊”

    周围的小兵楞了一下,随机举刀往清兵身上砍去,他们自从归了忠贞营之后,待遇比以往好了百倍,谁都不想背叛侯玄演。听了这些潜象探子的话,心中不惊反喜,再次反水他们是心甘情愿的。

    同样的情形在战场上不断生,当初补充兵员是按正常流程来的,忠贞营中到处都有暗探,就算反的不是田见秀,也是一样的下场。田见秀手下的士兵茫然无措,但是清兵可不肯罢休。别人都已经砍杀自己了,哪里还有等着被砍的道理。他们也分不清情况,只知道田见秀反了,是他的手下砍杀的自己的袍泽。

    “杀啊,杀光了清狗,跟着田帅像国公爷请赏。”

    “国公有令,诈降的兄弟们杀清狗一条,赏黄金十两。”

    “鞑子杀人了,弟兄们反击吧。”

    被蛊惑的田见秀手下的兵马,甚至有人高呼:“杀光辽狗,为闯王报仇。”

    隐藏在人群中的暗探一边高喊一边放起火来,整个局势更加混乱。探子们已经开始装作清兵挑事:“杀啊,田见秀反叛了,王爷有令杀光叛军!”

    “杀光田氏叛贼。”

    清兵疯了似的对田见秀的手下动手,这边的士兵不管如何想,也只能还击保命。在这种夜色中的混战,再好的指挥也很难及时制止,随着这边的骚动越来越大,战场上的耿仲明和田见秀才慢慢现端倪,彼此眼中都有着浓浓的不信任。

    田见秀投降的时日不多,难免疑心孔有德想要将他斩草除根,毕竟双方在辽东开始就是宿敌。但是他转念一想,此时可能有诈,孔有德就算是想要动手,也不会在双方战至正酣的时机。但是局势已经成了这样,就算是敌人的计谋,战后自己如何能解释清楚。孔有德会不会趁机杀了自己,强取自己的手下人马。

    在耿仲明和孔有德心中,倒是已经将探子们的喊话信了三分,无缘无故的那些人为何要反戈一击,在他们看来这一切肯定都是侯玄演的计谋。想到这里,耿仲明恨恨地捶了下城楼,骂道:“侯玄演这个奸诈小人,我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第三百七十二章 唱彻吴语小调归
    河间城下,李好贤身边猛将如云,白俊彦神色间略微有些不安,说道:“将军,我曾听说越国公带兵,从来不收俘虏入营,如今咱们的旧部人马已经不如新收编的多,万一”

    李好贤不以为然,大笑道:“大帅不收俘虏你才跟了他几天,当初在苏州、杭州,要是不收俘虏,哪来的十万大军守常州。说到底不过是审时度势,现在多尔衮弄了几十万的百姓,强征为兵,蚁多咬死象,我要是不随机应变,如何能扫平京畿。”

    先锋大将胡八万离开了侯玄演之后,一展抱负,积累军功一路升迁,迫不及待地说道:“咱们什么时候攻城”

    李好贤笑道:“我们有如此威势,横扫京畿如同探囊取物,就以堂堂之师,犁庭扫穴。”

    说完伸手一挥,身后的大军摆开阵势,向前推进。

    这一套大阵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是骑兵的天生克星,李好贤用的得心应手。

    烈火营的将士,在大阵中像往常一样,冲锋向前。他们本是苏州的兵马,自从弘光元年起事至今,已经四年时间,这四年烈火营从未休息,也从没有回到过自己的家乡。

    弘光元年,爱新觉罗博洛来犯,烈火营的雏形江浙剿恢义师开始了自己的征战之路。荆襄鏖战时,他们奔赴湖广,一场大战刚刚结束,这些人被调到扬州,勇冠三军的李率泰死于他们手中,淮安又起狼烟。一番血战之后,清江浦乱石砸死瓦克达,凤阳济尔哈朗提兵来犯。而后济南城、德王府两番恶战,平定山东,这些战士从未休息过。

    就算是铁打的身子,如今也有些疲乏了,好在京畿应该是真的最后一战了。

    烈火营的士卒,无比想念姑苏城外的秀丽风光,和他们久别的亲人。耶娘妻子的音容相貌,现在已经有些模糊了,见惯了战场上血肉模糊,听惯了鼓角争鸣,乡音未改面容已经变化,再回去时不知道幼子稚女还能不能认出自己这个阿爹

    “打完这一仗,我们就可以回乡了”

    这句话被越来越多的烈火营将士挂在嘴边,百战雄师未尝一败,如今也渴望着最后一战的到来。

    此时,整个满洲建奴最精锐的两白旗精兵,裹挟着四十万炮灰奴兵,气势汹汹地杀奔河间。

    吊着一口气未死的多尔衮,已经存了不胜就死的心志,这是他入关之后第三次亲征。前几次都是屠杀京畿附近的反清义军,只有这一次才是正经的较量。

    双方在河间郊外刚刚交手,四十万炮灰奴兵就大败而逃。在战场上上四十万人足以震慑所有人的心神,当赶着四十万人溃逃的时候,李好贤心中豪情万丈。

    他决定彻底撕烂满清最后一道防线,挥动令旗全军追击,奴兵还好,两白旗的清兵清一色的重骑兵,烈火营追着追着,自家的阵型彻底被打乱。到了傍晚时分,清兵中一些猛将,被这种羞辱式的追击彻底激怒,几个梅勒章京联名向多尔衮请战还击。多尔衮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败一激,彻底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听到这些请战的声音,才恍惚有了当年满清不可一世时候的意思。

    “止住脚步,反击明军!”

    两白旗调转马头,溃败之后有炮灰们在后面为他们挡枪,这些鞑子兵并没有多少伤亡。而且他们是骑马,比烈火营的体力损耗更少,在各自佐领的带领下,八旗骁骑们杀了一个回马枪。

    追击过程中,渐渐失去了阵型的烈火营,火铳手暴露在他们的铁骑下。

    局势,渐渐地被逆转了,想要重新摆好阵型,但是新收编的兵马一触即溃,他们败逃的同时,冲乱了烈火营主力的队伍。这一群乌合之众,不但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成了致命因素。

    胜败,就在一瞬之间

    战无不胜的烈火营,在最后一战的最后关头,倒下了。

    重骑兵杀入毫无



第三百七十三章 当局者迷
    河间府外一片平坦,四散奔逃的奴兵和烈火营收编的俘虏,渐渐消失在四面八方。

    胡八万勒马止住了脚步,看着剩余的人马,并不算少。

    除了留在阵前的两万余人,烈火营其他人马损失不大,大战起时谁都没有上帝视角,单从人数上说,这场遭遇战已经超过了荆襄鏖战。局势错综复杂,战局迷乱,他们至今还没有弄明白自己是怎么败的。

    李好贤拼将一死,给他们留下了足够的时间,胡八万扬声道:“俺和大哥是登州旧相识,这一次他身陷敌阵,我不能不听他的命令,将手下的兵马带出来,将损失降到最小。现在你们已经出了清兵包围,且回去听从大帅调遣,俺要回去救人了。”

    陈鹏杰一听破口大骂:“你胡八万来烈火营才几天轮得到充将军的心腹我从苏州开始大小战役一场没落,你自己滚吧,我们要回去救人。”

    刘勇居中调解道:“大家都是一片心思要救人,吵什么。我看刚才咱们是败在阵势乱了,重新摆好阵势未必输给鞑子。那些衣衫褴褛的汉人兵,一触即溃,他能留下多少八旗兵。”

    李好贤从山东带走的兵马,人数虽少但是围着胡八万,没有人愿意再往前走。听到这话,所有人的眼色一亮,这时候后军才刚刚赶到。

    山东巡抚赵元华带着山东兵马,运送着粮草辎重赶到这边,但见漫山遍野都是溃兵。这些兵马奇怪地很,有的人喊着:“大清输了。”有的人喊着:“李帅阵亡。”

    赵元华饶是搞情报组织出身,也没有想清楚到底是谁输了,只好快马加鞭带着手下赶来助战。

    陈鹏杰和胡八万等人,已经准备调转马头,杀回前线。赵元华上前一听,在印证了自己先前的想法,当即拍板:“回马救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赵元华此刻就是那个有上帝视角的人,战局中的人不知道为何胜败,他却已经了然。正是因为没有经历过当初转瞬之间的胜败变换,战局在他眼里才更加清晰。

    烈火营众将虽然决定回马救人,但是在他们心中,还是存了死志的。赵元华轻笑一声,说道:“不管是奴兵还是我们收编的俘虏,就像是一层层的衣服,如今衣服都扒光了,凭本事你们还怕鞑子”

    赵元华是朝中重臣,有了他的支持,所有人都安心许多。听了他的分析,求胜的**又再一次被点燃,这次回去救人不但有可能救回李好贤,还有机会反败为胜,彻底荡平京畿。北伐大业,一朝功成!

    河间前线,多尔衮狞笑着望着眼前被包围烈火营将士,那里面就有让他几天几夜做噩梦的李好贤。他的脸色吓人,就像是从地底钻出的恶鬼。眼前那条魁梧的汉子,手持着一把大刀,骑在马上如同山岳一般。

    即便是身陷重围,百胜将军也有他自己的傲气,许多年前他曾在辽东见识过一次,那时候有一员汉将名叫曹云昭,万军从中就有这样令人心折的气魄。

    多尔衮眉头一皱,暗黑色的眼窝里闪出一丝嫉恨的目光,曾几何时他也有过这样的风采。而如今他却像是一只病鸡一般,连走路都需要别人扶着。令旗一挥,八旗中最善战的两白旗,慢慢挪动着战马。他们的旗主多铎,就是死在这些人手中,说起来也算是宿敌。

    听到马蹄声李好贤睁开了双眼,被围的烈火营将士也从握紧了手中的兵刃,火铳兵第一



第三百七十四章 千秋伟业功已成
    河间战报传到京城的第一发,还是清兵一触即溃,满洲皇族和贵族们已经准备好收拾东西开溜了。

    马上第二封战报传来,摄政皇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力挽狂澜转败为胜。已经收拾好行装的爱新觉罗们,放下手里的行李,开始准备庆功宴。京城中的旗人走在路上,都不自觉地迈开八字步。

    京城沿途的百姓,哀叹一身低着头,自凡是满清捷报,驿卒总要沿街叫喊。

    到了深夜,紫禁城中迎来了一天之内的第三封战报,前线溃败睿亲王被活捉,两白旗全部战死。

    烈火营兵锋所指,已经到了青县,天津三卫一日可到。

    皇城内,坤宁宫中,孝庄搂着小顺治手里捏着一串佛珠。身旁的宫娥太监,来回奔走,收拾着皇城内的值钱的物件。

    顺治侧着脑袋,小辫子一翘一翘的,问道:“额娘,我们要回关外了么我不喜欢关外,我喜欢这个宫殿。”

    孝庄的眼里看不到一丝感情,好像跟他手中的佛珠一样,化作了木胎。

    顺治见孝庄不理他,自觉没趣,低着头捏着手指,不一会又抬头问:“我们还要等皇叔父么”

    “不等了,出发吧。”若是一般的女人,就算是皇太后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撤回关外。但是孝庄毕竟不是寻常妇人,抛却心肠歹毒手段狠厉之外,他的见识也强过很多满洲权贵。

    过了河间府,整个京城已经无险可守,留在此地被人围住之后想要再突围,可就你难如登天了。
1...8586878889...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