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晚明之逆流而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日日生
    赵元华这才了解道,国公的决心远比自己要大,他没有留丝毫回旋的余地,既然如此自己这柄利剑又何必遮遮掩掩。

    赵元华眼睛一瞥,示意手下上前叫门。旁边一个甲胄齐全的烈火营将官拍马上前,怒喝道:“山东巡抚办案,打开府门。”

    守在府上的孔兴燮是孔府世子,听了这声呵斥,怒火冲心,再看身边的将士全都畏畏缩缩,更加急恼。孔子讲礼、乐、射、御、书、数,他的后人也会一些皮毛,孔兴燮拔出腰间的弓箭,往城下射去。

    叫门的武将是百战精兵了,拿着长枪信手一拨就将箭羽拨开,远处的赵元华眼睛一亮,说道:“孔府抗拒天兵,擅射我军武将,是助清廷挡我北伐大计。将士们,杀进去!”

    号角声响起的那一刻,整个孔府笼罩在这苍凉雄壮的角声下,火炮轰门将士冲锋,不出半柱香的时间,衍圣公府已经全部沦陷。

    孔胤植别反绑着双手,押到赵元华的身前,脸上挂着不应该属于他的倨傲。见到山东巡抚的牌子,孔胤植冷笑一声后,突然破口大骂:“你完了,区区一个山东巡抚,就敢炮轰我们衍圣公府的大门,你等着掉脑袋吧。”

    赵元华冷声道:“我原以为所谓的衍圣公至少也是个饱读诗书的,原来是这种货色。”

    周围的将佐大笑起来,孔胤植这才有些惧意,他眼珠一转说道:“我是圣人之后,不管哪一朝哪一代都是备受尊崇的,你现在把我放了,我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否则将来见了你的上司,只怕他不会轻饶了你。”

    孔胤植心中清楚,他最大的资本就是天下的读书人,文官们需要一个神像立在这里,才好糊弄百姓。

    赵元华笑道:“你恐怕还不知道,我就是奉了越国公之令,前来治你的通敌叛国之罪。”说完用剑挑起他头上的鼠尾辫,嘲讽道:“你的圣人祖宗,有没有教过你梳这种辫子”

    先前下达三天通牒的时候,孔胤植还收到了罪状,里面全是些欺压乡民的罪状。谁知道今天一上来,就扯上了通敌叛国这种罪。而且他确实亲自去了北京,觐见了满清的皇帝,还受封颇厚。好在孔胤植脸皮够厚,强做镇定辩解道:“我那是为了保住曲阜百姓,不然他们就要屠城。”

    赵元华一剑割断他的辫子,刀尖顺便在他养尊处优的脸上划出一道血痕,对周围的手下说道:“记下来,他承认通敌叛国了,而且还狡辩称是为了保护百姓。”

    孔胤植大怒,长期的唯我独尊的生活,让他失去了控制自己脾气的能力,尤其是面对汉人的时候,他有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总觉得所有汉人都比他矮上一头。暴怒的孔胤植喝骂道:“你等着,等我见了侯玄演,你就知道他敢不敢动我了。到时候治不了他,治他的一条狗还是可以的,你就等死吧。”

    孔胤植双手被反绑,跳脚大骂,口水四溅,那模样简直就像是山中泼妇。赵元华心中对“圣人”的最后一丝敬畏也没有了,大笑道:“你怕是不太了解越国公,我们国公爷刚刚传来命令,让我....杀你全家。”

    孔胤植楞了一下,随后环视一圈,发现所有人都用鄙视加嘲笑的目光看着自己,顿时心底发毛两腿颤栗起来、

    “怎么,我们的衍圣公害怕了”赵元华的笑容残忍,死在他手下的江南豪门子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抛去所谓的圣人后裔的光环,孔胤植在赵元华面前是个绝对的弱者,他一个人杀几十个孔胤植都绰绰有余。

    见到盛气凌人的孔胤植,瘫坐在地上,腿间还有湿热的黄色液体流出,赵元华突然快意地大笑起来,只觉得几十年的惊心动魄的生涯,都不及今日痛快。什么圣人,什么门第,全是扯淡。还是国公高瞻远瞩,赵元华此时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竟然不如一个书生出身,苦读二十年四书五经的嘉定士子看得准。

    笑完之后,烈火营这次派来的小将陈鹏杰问道:“赵巡抚,这个人如何处置”

    “全家羁押,等待国公定夺。”

    ----

    一场暴雨下的天昏地暗,登州府的蓬莱阁靠海的亭子内,四周落下的帘幕阻挡着雨滴。

    空气中混杂着水汽,风浪拍打着岸上的礁石,侯玄演捏着一个账本,看得眉飞色舞。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务实的侯玄演
    一场暴雨过后,海边的空气澄澈清净,微风吹过一股凉爽的感觉流遍全身,海面上一艘龙船载着侯玄演和烈火营诸将前往长岛。

    长岛和登州府蓬莱隔海相望,就像是一艘大船停在海边,从登州各地招募的民夫往来于长岛和蓬莱之间,运送着各种物资。

    在长岛上,还有烈火营俘获的清兵,本来只是关押在此免得他们逃跑,这下成了最好的苦力。

    环岛四面建设港口,一切依照吴淞江所来修,很快一个新的水师江所就将完成。

    侯玄演沉着脸望着大海,这还是他第一次乘船在海面上,浩瀚的蓝色海洋有着足够的魅力和未知,侯玄演一直不喜欢置身海上。因为在陆地上,不管是遇到什么局面,他都有有机会搏上一搏,但是在海面上毫无退路。

    尤其是北伐军的水师不像陆军一样,北伐军在陆地上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最强军,水师则不然。要不是李好贤一直唆使他下海,而且还有荷兰人邀请他在长岛会晤,侯玄演自己是不会来到海上的。若是以前还好,自从形势逆转之后,侯玄演处事越来越谨慎了。

    李好贤反而兴致勃勃,身为登州第一土豪,他自小就在海边长大。

    “大帅,咱们到了长岛,可要多住几天,标下在岛上给您修建了一栋别院。”

    “留着你自己住吧。”侯玄演说完就进了船舱。

    登上长岛之后,到处都是砌墙搬砖的苦力,整个江所已经初具雏形。侯玄演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再过两三个月估计就能彻底建成了。”

    在岛上监工,闻讯赶来的白俊彦笑道:“国公爷,不到一个月就可以投入使用,到时候边建岛边练兵。”

    侯玄演更为满意,轻笑一声说道:“若是如此,我就给你们统统记一大功。走,带我们到处看看。”

    白俊彦微微一顿,说道:“国公,红毛番人派出的使者已经到了很久了,国公要不要见一见。”

    荷兰人常有红发,侯玄演笑着说道:“大国就应该有大国的气度和礼仪,那些红毛人来自一个叫荷兰的国家,以后都称之为荷兰人,不要红毛人红毛番的乱叫了。”

    长岛上绿意盎然,在一座高岗上有处府邸,荷兰使者狄立拔已经等候多时了。这个时候活跃在中国沿海的两大势力,就是荷兰人和佛郎机人。其中佛郎机人自大骄狂,一直以为自己才是文明的中心,相反实力更强的荷兰人却务实的很,只要能赚钱,让他们装孙子都行。

    侯玄演坐定之后,岛上的小兵才被吩咐去叫荷兰人前来,使者一共带了几十个人,乘坐一艘商船从日本直接过来。

    他们早就从总督那里得知,眼前这个年轻人是这个东方最大的帝国中最有权势的公爵,见了侯玄演之后狄立拔恭恭敬敬地行礼。

    侯玄演见他连三跪九拜都要拿出来了,忙摆手笑道:“行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一套,给他们看座。”

    小兵搬出一张椅子,狄立拔坐在堂下,其他荷兰人站在他的身边。

    “我和你们总督先前有君子之约,我帮他牵制郑芝龙,他帮我建造船坞和兵工厂。”

    狄立



第三百六十三章 动摇
    侯玄演初来长岛,还有些不适应,加上对海洋的恐惧,让他有些意兴阑珊。住了半个月之后,渐渐地熟悉了这里的环境,确实海岛有着自己的魅力,尤其是在盛夏。怪不得后世那么多人,都喜欢到海边度假。

    金秋八月悄然而至,他的这份悠闲也彻底划上了句号,河南四藩收拢中原兵力,统筹陕甘九边,趁着三秋兵壮马肥,发动了反攻。

    满清大为欣喜,不但满足了三藩改王号的要求,而且大肆放权。反正这些地方都是汉奸们打下来的,多尔衮干脆将他们的身上的束缚彻底解开,给了吴三桂、孔有德充足的权利,让他们在中原和北伐军决战。

    战事一开,满清举朝上下出奇地团结,粮草辎重供应绝不拖延,各种掣肘全部撤销,给了汉八旗充分的权利。他们可以自行安排官吏,可以随意升降地方官员,甚至可以征粮征税。

    首先遭到攻击的就是出川的杨展所占领的汉中,汉中是兵家必争之地,掌握在谁手里至关重要。

    听到战报的侯玄演,忧心忡忡,李好贤在身边劝道:“大帅,这一切都在我们的预料当中,我们的布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这一次清狗的反击不足为惧。”

    侯玄演叹了口气,说道:“本来确实如此,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个夏天雨水充沛,我就怕吴三桂在上游决堤黄河,那样整个山东和徐州都将是一片汪洋,谈何北伐。”

    李好贤一听,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这个可能性太高了。侯玄演惯会用水火对敌,对这些事比正常人都要敏感,他的担忧很有道理。

    “决堤黄河非同寻常,一般水淹城池受难的也不过是一城的人,而且水退之后很好治理赈灾。但是决堤黄河那可是百万军民受难,灾情持续几年都有可能,很有可能断送无数家族,让他们彻底断绝子嗣。这样有违天和的事,满清做得出来,吴三桂孔有德都是汉人,他们真会这样做么”

    侯玄演听完冷笑一声:“你把希望寄托在汉奸的良知上,岂不是笑掉大牙。快点标出黄河堤坝的沿岸,尤其是靠近归德府和徐州府的,马上派兵占据。”

    入夏以来,累降暴雨,黄河古道本来就有决堤的危险,万一被清兵挖开河道,那可真是天大的灾难。一念及此,侯玄演就有些心慌,他算到了一切,并逐一做了应对之策,却没有算到今年的几场暴雨。

    几个亲兵连忙翻出地图,地图上显示黄河河道被清兵占据的,足足有百里的长度。仓促之间,必难以全部夺来,而且如果这样大张旗鼓地进攻,很可能会逼得清兵真的决堤。

    侯玄演盖住地图,脸色铁青,李好贤在一旁宽慰道:“大帅,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吴三桂未必能想到决堤。就算他想到了,他的手下全是汉人,也可能会竭力阻止他干这种天怒人怨的事。”

    “我起事以来,屡次放火烧城、决堤水淹清狗。这一番若是被黄河挡住了北伐,岂能甘心。”

    决堤黄河,整个中原变成一片汪洋,最大的问题就是江南的粮草辎重将不能跟上,北伐将变成孤军深入。

    帐中只有寥寥数人,这件事十分机密,若是传扬开来给吴三桂提了醒,那可就真的贻笑天下了。白俊彦深感自己受到了信任和重视,绞尽脑汁想要寻找破解之道,硬着头皮说道:“国公,若是他们真的干出这种事来,不如我们从



第三百六十四章 决堤黄河
    黄河,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条河,她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却又时常来一次暴虐的狂怒,让河道附近的百姓苦不堪言。

    在南宋末年,女真入侵,国家存亡之际东京留守杜充开决黄河大堤,以水为兵,阻挡金军骑兵南下。时过境迁,当初的功过是非已经沦为云烟,但是河道再也回去了。

    这次决堤导致了黄河在河南,山东,应天境内分多支南流,然后夺淮河入黄海,这是黄河非常重要的一次变迁。

    被决堤的黄河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河道,分股夺河南、山东、应天三省内泗、汴、睢、涡、颍等河流的河道,主流最后夺淮河的河道流入黄海,漫淹沿线地区,为祸非常严重。

    直到嘉靖、万历年间,经过几任河臣的治理,尤其是在万历年间经潘季驯治河后,黄河从河南东南流至徐州府由泗夺淮的主河道才基本稳定下来。

    侯玄演来到兖州府的时候,兖州府、归德府、徐州府已经处处汪洋,泥泞不堪的道路冲刷着附近的村庄,逃难的百姓成群结队,就像是草原上迁徙的动物。说起丧尽天良,这些汉奸和清兵从来不会让他失望,还没出莱州府,吴三桂孔有德决堤的消息就传来了。

    洪水裹挟着泥沙,所过之处再也没有半点生机,厚土营、湘兵营二十多万的人马,救助百姓往南逃去。虽然早就有侯玄演的书信示警,但是洪水遍地根本无法防范,还是损失惨重。

    眼前乌泱泱的人群,扶老携幼,全家衣衫褴褛,满身的泥巴。一个汉子推着独轮车,上面有他全部的身家和自己的媳妇还有瞎眼的老娘,后背还趴着一个乖巧的孩子,正在给阿爹擦着额头地汗水。

    许是脚下的泥水中有石头拦路,汉子推着车突然一顿,往水里倒去。侯玄演眼疾手快,伸手将他的车子扶住,汉子吃了一惊,这一下要是跌落水中,老娘的身子骨不一定能顶住了。

    他两手扶着车,无法全礼,眼中含着感激低了低头说道:“多谢这位将军。”

    侯玄演挥了挥手,示意他继续走,这条路漫长无比,这个汉子十有**还会跌倒。

    夏完淳沉声道:“督帅,自古洪水过后就是饥荒,就算咱们粮食再多,也不可能轻易运进这泥潭之中。”

    侯玄演卷了卷裤腿,皱着眉问道:“徐州的河道还能通船么”

    “大部分河道还是畅通的,就是靠近河南的几条已经被泥沙堵塞了。想要运送难民还是可以的。”

    侯玄演点了点头,示意他们着手安排。满眼望去都是逃难的百姓,他们饱受战争的摧残,侥幸存活至今,却被一场泼天的洪水,彻底从家园中被赶了出来。

    如果把这些人的故乡比作蚁穴,决堤黄河就像是往里注水,是一种极端恶毒的行为。

    这一次的决堤,造成的危害势必是长远的,甚至可能会超过南宋那一次。在江淮地区,很有可能会诞生几条新的河道。

    开封府内,吴三桂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齐聚一堂。以往的时候,尚可喜总是和他们若即若离,但是自从凤阳大战之后,尚可喜的态度就变了。他开始热衷于参与四藩的各种密谋,其他三个人心知肚明,他这是看清了满清朝廷威风不在的



第三百六十五章 骂声载道
    面对着肆虐的黄河,人力显得无比的渺小,在这天威面前只剩下逃跑这一条路。

    求生的本能,战胜了故土难离的思绪,无数的百姓拖家带口舍弃了毕生经营的小家,往遥远的异乡逃去。

    百姓逃难是没有方向的,大部分人是向着没有水的地方跑,结果人逃得没有水来得快。很多人就此化为尸体,被洪水裹挟冲向他们逃不到的地方。带着浑浊泥沙的洪水,就像是个最残虐无道的暴君。

    黄河的洪水冲垮了沿途大部分的堤坝,淹死、饿死的百姓不断增多,如果不是侯玄演采取了措施,死的人将会更多。

    尸体泡在水里,肿胀不堪看上去分外吓人,而且尸体腐烂之后,很容易引起瘟疫。再加上被水冲的到处都是,加速了瘟疫的散播。

    侯玄演脸上蒙着白布,指挥着手下打捞、掩埋、焚烧尸体。可以预见的是,这个烂摊子不知道要处理多久,悲哀的气氛充斥着鲁豫大地,每个人脸上都有散不去的愁容。

    一缕缕的青烟升空,无数的尸首被焚烧,一片好似末日到来的荒凉感萦绕在侯玄演的眼前。

    落日慢慢的沉下,皎月已经迫不及待地升空,日月相隔同在天空,食腐肉的黑漆漆的鸟群,已经停在枝头。马蹄深陷在泥泞中的兵将,恼怒地抽打着战马,寸步难行。外面的军粮想要运进来,更是费尽力气。

    侯玄演已经决定先从这个泥潭中退出,慢慢收拢难民,否则一味的北伐这些人将死无葬身之地。而且辎重也运不进去,兵马度过这片黄泛区,就已经精疲力竭了。
1...8384858687...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