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影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雅玩居士
即便不是赛车手,也一定体会过公司里你不谦卑低头,上级就要敲打你的**文化。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这种风气,所以最后只能选择隐忍。而越隐忍,上级就越耀武扬威,越想试一试自己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从而恶性循环。
之所以恩佐法拉利拒绝被福特收购,是因为他不认可福特公司那种要求赛车手服从命令的理念。
但利奥不敢承认福特公司的理念不对,也不敢和大老板对着干,只会各种拍马屁。
正如肯所说:他们眼里只有自己利益,只想讨好自己的上级。虽然讨厌自己的行为,但他们更讨厌、更恨像自己这样的人。
因为你跟他们不是一类人,因为你比他们聪明,因为你与众不同。
当初肯提出福特野马的缺陷,然而利奥只想听好话,对于人们的批评根本听不进去,这和亨利福特听不进去恩佐的话是一样的。
1965年勒芒,利奥随便找个理由剥夺肯参赛的资格。
结果福特惨败,全军覆没。
即便如此亨利福特和利奥还是不允许肯参加勒芒,迫使谢尔比以他的公司为赌注换取让肯参赛的机会。
如果在daytona夺冠,福特就允许他参加勒芒;
如果没能在daytona夺冠,谢尔比就把公司送给福特。
利奥接受媒体采访甚至叫嚣:车手的选定、速度、战略的规划,甚至连油门该踩到多少转都是我们决定!
第453章 妥协的艺术
说明福特根本不适合赛车,只想着怎么控制赛车手,怎么让赛车手服从命令,和体育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典型的一群业余人士去指挥专业人士,他们要求肯不能超过6000转,这个规定严重限制肯的发挥。
幸亏谢尔比违背命令,允许踩到7000转,才让夺得冠军。
勒芒比赛时利奥再次这么做,肯打破圈速记录,所有人都很高兴,包括亨利福特,唯独利奥表现得很失落。
甚至说不能把车开得那么快,这不在计划之中。
眼看肯即将夺得冠军,利奥竟然要求他放慢速度,甚至威胁他如果不听话就让他再也不能参加scca和fia比赛。
最阴险的是他早就知道如果三辆汽车同时到达终点线,冠军将会属于迈凯伦,所以他用团队精神之类的话欺骗谢尔比和肯。
很多导演拍电影喜欢把主角这边拍得伟光正,把对手拍得阴险狡诈、卑鄙无耻,通过贬低对手来捧高自己。
而这部作品并没有通过贬低法拉利来捧高福特,恰恰相反,影片中法拉利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反倒是福特高层自私、虚伪、世故。
当勒芒宣布冠军是迈凯伦的时候,所有人都去为迈凯伦喝彩,只有恩佐法拉利向肯脱帽致敬。
在丁诚看来从默片时代的滑稽追逐到《速度与激情》,need for speed一直是最能体现电影运动影像特质的主题之一。
剧情充斥着对速度的极致还原和对造车过程的精细刻画,底特律的工厂流水线和摩德纳的作坊,勒芒夜雾弥漫的赛道和乡间小路,扳手与方向盘,加速,过弯,撞击与燃烧……
导演用稳健的叙事和炫目的剪辑,将观众带入挡风玻璃后的第一视角,钻入汽车底盘聆听发动机的轰鸣。
你甚至不需要是赛车爱好者,更不需要懂车,也能在作品中收获当今好莱坞难得一见的影院体验。
这一部关于对抗与妥协的电影,不只是勒芒赛道上两位车手双车并行火花四溅的对峙,更多的是赛场之外,两位汽车巨头的理念之争,商业世界与理想主义的博弈,纯粹与不纯粹、尊严与妥协之间的对立。
因为故事设定在二战后60年代婴儿潮的大背景下,追求新奇标榜个性的美国年轻一代不再中意流水线生产的国产福特,来自异国更具匠人精神的跑车品牌显得更酷,而连续在勒芒耐力赛中获胜的法拉利更是成为速度和冒险精神的代名词。
尊严是不断出现的重要议题,而将尊严受损作为大战的直接导火索是非常聪明的戏剧处理。听到竞争对手嘲笑自己肥胖,嘲笑福特工厂丑,福特二世都带着戏谑的表情不屑一顾。
但最后一句挑战尊严的讽刺却让他神色大变,直接宣布在当年的勒芒向法拉利开战,要用一辆福特制造的跑车击败法拉利。
准确来讲,这里的用词不是击败,而是埋葬。亨利福特二世,这个继承创始人祖父亨利福特之名的二世祖,和他对身份的不自信以及所背负的重压,也就此丰满地树立起来,让观众心中福特v法拉利的天平悄悄倾斜。
更有意思的就是在整个故事的行进过程中,片名中这两个公司,福特和法拉利的形象一直在不断变化和摇摆。
法拉利一方在开篇中被塑造成狡诈恶人,似乎他们作坊里精雕细琢的养眼红色跑车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装腔作势。
待到勒芒开赛时,法拉利方的车手像个沉默着奸笑的反派,而看台上法拉利老头每一次的气急败坏,和主角每一次的作梗都能让观众感觉舒爽。
而前中段的福特二世正相反,观众会支持他尊严受损后的复仇意愿,而在此之外他显得极有大局意识和商业头脑,对主角团队也比较尊重。
一场狂飙后的哭泣是本片最好笑的一个段落,也让这个车业巨头显得有点可爱。然而这个意料之外的喜剧段落正铺垫亨利福特与速度和驾驶之间的疏离,铺垫福特根本不懂赛车的事实。
当终点到来时,观众们会逐渐看清,玷污速度纯粹性的的反派永远不会只有那么一个,所有体育精神,竞技道德,所有对速度的浪漫主义幻想,在商业世界中都不过是终将转换成销售额的宣传品和营销话术。
这次合作让丁诚跟贝尔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就如两个角色的关系一样,都丝毫没有抢占银幕时间,或是飙戏的倾向,有的只是没有表演痕迹的松弛自然。
贝尔完全将自己化成那个赛道边掐表的领队人,情绪内敛细腻。而自己扮演的肯,出神入化的伯明翰口音,对人物不同状态转化的处理,再次证明演技和实力。
用导演的话说:没有人会不爱丁诚塑造的ken……
即使这个人物根本没有讨任何人喜欢的理由!
最终三辆福特越过终点线时,观众或许会发现受骗了:这场比赛不关乎胜利,最终主题是妥协。
达蒙对身体状况妥协,退出赛场后开始心不在焉地服着药。而当获得福特提供的机会可以带领团队重返赛道后,即使他耗尽心力花样百出地抗争着,到最后也不得不在资本和权力面前放下尊严。
肯似乎是纯粹和自由的化身,但在进入gt40的车舱前还是有经济压力和家庭责任缠身。在成为福特车手后,他的第一次重大妥协,发生在福特高层禁止他出席前一年的勒芒比赛时。
脾气火爆的他,出人意料地没有一走了之,在空荡荡的车库里钻进车下,从收音机里听着队友们在勒芒的最新消息,一面认真地做着点评。
真正控制着那些炫酷赛车的不是把着方向盘的车手,看台上众人簇拥的赞助商们,才真正踩着油门和刹车,掌控着这些他们砸下重金的玩具。
他输不起这个机会,只能躺在跑车投下的阴影里,继续玩这个并没有话语权的角力游戏。
第454章 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更为重大的一次妥协,出现在勒芒赛道的终点线前。这一次的妥协是真正表意上的妥协,放慢,减速,交出对速度的控制权。
对于最后的这个决定肯定有很多非常不同的解读,而丁诚倾向于将它落脚于之前角色与儿子的一场谈话中。
几次妥协都可能是为保住自己作为赛车手的机会做出的选择,是理想主义下忍辱负重的无奈,但或许对于他来说,更是明白速度的意义之后的通透与释然。
一次次打破个人记录,一次次将手中这台车逼到物理极限后,已经拓宽自己速度的边界。对于他来说,赛道不是直线型指向终点的,真正的赛场,是一圈又一圈,永不停止的进程。
所以不需要赢,只需要握住方向盘的那个机会,因为那之后便不会停!
回想剧本,这或许是与其他类型片最不同的地方。不在乎结果,只在乎过程。
虽然看上去只是安慰失败者的鸡汤,但对于真正纯粹的竞技者而言,这是绝对正确的行动指南。或许竞技者这个说法,在这里都不够准确,因为在最后的那场驾驶没有其他对手,只有他一个人,在旷野中驶向一团火光。
不得不说作为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在现实的框架下剧本已经做到最大限度的改编。从现实与电影的不同中,或许就能看出创作者们的表达重点。
现实中,恩佐法拉利不但没有在比赛最后对ken致意,他甚至根本没有出席66年的勒芒赛。
而福特公司,其实也没有为ken设下重重阻碍,在65年的勒芒就有派ken出战。对这两个公司脱离现实的塑造,一方面丰满情节,一方面或许也是创作者们自己站了队,站在所谓纯粹者的角度去批判行业垄断者的不纯粹。
相比较前两部作品,无论是华盛顿邮报的震撼人心,还是黑水的孤独前行……
虚构作品与真实世界之间,本身就有巨大差距,而创作者们也是拿着有限的信息和老旧的电视画面,用自己的态度和解读填补故事中的空白。
除了人物塑造的趣味和对类型叙事略带颠覆性的解读,极速车王作为体育电影和传记片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对角色家庭的展现。
在赛车手追求极致的过程中,亲人不再是电视机旁忧心忡忡的阻碍,相反都是站在刻板印象对立面,脱离功能性的角色。
妻子是绝对相称的灵魂伴侣,会把车开得比他还快,会在看到两个大男孩打架时拎一把花园椅打开一本杂志坐在一边。
而的儿子则是ken最大的崇拜者,但也会在父亲做出妥协时露出不解和失望,又最终真正读懂男人的无奈。
能看出经历过二战的那一代美国人身上不服输的拼劲儿,他们才是让这个国家伟大起来的真正引擎。
不管是两位主角,还是福特老板,总会提到二战时的经历。那就是他们那一代人一生中经历过的最重要的一场大考,考过之后,他们就是顶天立地的男人,再没什么事能难得住他们。
美国是二战的最大赢家,而意大利却是二战战败国,还是最弱的那个战败国。剧情危机**接连不断,反而稀释**,真要再配上一个俗套欢庆胜利的结局……
这部片子才算废了!
通常电影喜欢把上述情节处理成主角需要克服的最后一个难关,俗套的结局是主角坚持自我,赢下比赛,最后大老板被他的气魄折服,掌声经久不息。
比这种俗套更糟糕的写法是,让主角屈从大老板的淫威,明明是受到剥削、受到压迫,还要露出受虐狂式的笑容,谢谢老板赏饭吃,歌颂大公司给他提供的集体主义的温暖。
妙就妙在让主角主动放水,失去本来志在必得的冠军奖杯,而公司领导们正忙着弹冠相庆,才懒得理他。
反而对手远远地向他致意,他也回以心照不宣的微笑。
直到这一刻,福特和法拉利,导演究竟尊谁贬谁,才算尘埃落定。
谁把车当成赚钱的工具?
谁才是真正爱车懂车的人?
答案终于清晰,主旋律的皮囊下隐藏的反骨,让结尾有更多值得玩味的空间。
这几个角色的人格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叛逆,也就是不服从。
某种意义人类的历史是由不服从者推动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让人们不再服从于神明、皇帝、教皇,转而服从人类的理性。
当代商业社会,需要服从的对象其实是变成大公司,这种服从不再是源自动辄鞭打的强制,而是内化到社会的运行准则中。
再考虑到贯穿其中惆怅的英雄主义气息,与代表着人类探索精神的赛车题材,丁诚更倾向于觉得当今社会创业远远比六十年代更难!
因为大企业远远比六十年代更大……人类不再上月球……阶层比六十年代更固化……最好的头脑纷纷去做广告推荐算法……
哪怕你仍会觉得自己无法违抗上级、说出实话,但坚持叛逆、坚持自己、去拼尽全力面向未来,着实是再酷不过的事情。
叛逆是英雄的特权,愿世界能给叛逆者更多的尊重与空间。
第455章 软科幻
“星际探索?”
丁诚接过剧本,终于见到一部大成本硬科幻片,十分期待。
看完才发现与其说是一部科幻电影,更像是披着科幻外壳的情感片,这似乎也正暗示着好莱坞的软科幻趋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导演摒弃硬科幻的传统路数,转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之中,并与宇宙这一宏大时空彼此交织,形成交相辉映的双重文本。
比如诺兰的《星际穿越》,便是以父女的情感纽带作为整部电影的主要推力;而在《登月第一人》里,阿姆斯特朗的自我审视以及家庭关系构成全片的情感中枢。
到《银翼杀手2049》中,导演则直接置入了在主义思考,整部电影成为复制人k寻找自我的精神之旅……
导演詹姆斯,七部作品甚至拿过威尼斯银狮奖,四次提名金棕榈,但主流商业市场还是默默无闻。
在丁诚看来他代表一类导演,在电影已全面向商业靠拢的今天,还愿意凭一己执念,把它稍稍向艺术拉近一点。
这需要热忱,更需要勇气!
很多人总爱形容诺兰自如地游走于商业与艺术之间,仿佛在说一个走钢索的人?
但其实诺兰是很安全的,不过是在浓浓的商业片氛围上,加上一点点的艺术思考。给观众提供的是一种自嗨式的满足,仿佛也看懂深刻、抵达高妙,但其实不过是精致的讨好。
与他相比,詹姆斯更大胆。
他不会给自己划定一个安全区域,然后在大众的仰视下踏上那根不存在的锁链。相反真的走上钢索,至于有没有人喝彩,还要看缘分。
专门找来以前作品研究,他的节奏缓慢,但不是故作深沉,也不是慢性子,而是为了给观众留下空间……
漫游的空间。
如果一味求快的话,这种空间反而消失。观众只能被带着走,盲目地接受眼前的一切。
但慢下来,情况完全不同。这时观众得以变被动为主动,有更多的机会审视荧幕上的客观世界,并徜徉其中。
这就是导演想要的效果,也只有在这种慢节奏中,才能看到铺陈的大量细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