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庄园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玉苍闲人
“咋没那回事,你以为俺铁牛眼睛瞎了不成,你那衣物谁人洗的,好吃的谁人送的,莫非你也是看上了别的小娘子,小官人,俺便认定了,若是焦挺兄弟娶亲,俺便娶了,不然休说。”
李逵原本就是担心在山上头一个结亲,目标太大,如今马勥把焦挺拉出来,却把他给高兴坏了,便抓住不放。
焦挺与薛二娘的情义,古浩天在金岭镇之时已经看出来,这次一起办了也是正好。于是他便对焦挺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没甚难为情
第九十九章 加亮先生
集体婚礼之后,距济州秋闱也就不到十日的时间了,期间古浩天专门又去了一趟郓城县,取了参加考试的身份文书,又请教了考试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徐处仁再次给他讲了张叔夜的性格特点,可能的出题方向,要他注意民生和边备这两方面的问题。
回来之后,古浩天又专门针对性的做了几篇策论,并请闻焕章和萧嘉穗作了指点,很快又过了几日,古浩天便打点行装,准备往济州参加考试去了。
九月十一日,一大早古浩天带着卞祥、萧让、时迁、潘金莲,还有一队护卫去往济州,阮小七带一小队水兵专门驾船护送。
秋日的清晨,水泊的码头上,弥漫着一层似有似无的水气。梁山上的众人都送到了金沙滩码头,古桢和李氏、卞氏、英娘等都送到了码头。
一一道别之后,古浩天便登船离去,便在此时,却听得码头上传来一阵声音。
“祝小官人秋闱高中。”闻焕章带头拱手高呼。
“祝小官人秋闱高中。”随即码头上数十人一齐高喊。
古浩天站在船头,突然觉得眼睛有些湿润,他对着众人深深的鞠上一躬,然后随着船儿往济州而去。
距上次来济州府不觉又近半年,古浩天一行的住处早已预定好,便在贡院附近一个叫做“高升”的客栈,几人租了一个小院落倒也清静。
由于时间还早,古浩天几人安置下来之后,便往贡院去转转。济州贡院位于府衙东侧,从高升客栈过去并不太远。众人在萧让的带路下不一会就到了贡院,却见前头已经有好些人员在转悠着。古浩天看着顿想起后世的高考,这些人便如考前探访试场的学生一般,必定是兴奋而又忐忑。几个人转了一下,觉得没甚好看的,也就准备找个地吃晚饭。
“加亮哥哥,你怎生也来了这样,莫非也是来参加秋闱。闪舞”
这时萧让突然看见一个熟人,便打着招呼走了过去。
众人看去,却是一个三旬左右年纪秀才模样的人,只见其生得眉清目秀,三缕长须,一顶抹眉头巾,身着麻布宽衫,倒是一番好相貌。
“萧兄弟,怎得是你,莫不成你也是……”那个叫加亮的欲语还休,似有些惊喜,又不敢直言,只是急步迎了过来。
“俺早没了这等心思,今日却是陪庄里的小官人过来的。”萧让回道。
且说古浩天听着萧让喊着加亮哥哥,便立时想起一个人来,便是《水浒传》中鼎鼎大名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三的吴用吴加亮。此人与萧让本熟,也就是他用五十两银子把萧让诱上了梁山,如今看这样子,当不会错。
关于吴用此人,后世评价众说纷纭。有说他是卑鄙小人,背叛晃盖,讨好宋江;有说他能审时度势,抛弃庸才,识得明主;有说他阴险狡诈,只会耍一些断门绝户的缺德伎俩;有说他文韬武略,是一个堪比诸葛的英才。
但在古浩天看来,这一切皆不足为信,毕竟隔着一千年的历史,真相与假象一样难以分辨。他自己的基本判断是,无论其为人如何,
能够在梁山这么一个派系众多,人际复杂,牛人济济的地方,坐稳第三把交椅,则必定有不凡的本领。
“庄里的小官人”那个叫加亮的有些惊讶,他随即问道,“萧兄弟莫非到了那处庄子里做了西席”
“不然,俺只是在那庄子里做杂事。”
“甚么庄子,竟然能让萧兄弟屈身去做杂事”
那个加亮先生对萧让一个秀才却去做没体面的事情,很是不解。
“却是在古家庄,古小官人处做事。”
“便是俺郓城县古家庄,人称玉面孟尝的古小官人。”
“正是。”
“却也难怪。”
古浩天如今的名气可以说是载誉河东、传遍江湖,那加亮先生作为本地有识之人自然知晓,所以听说萧让在他庄子里做事,也就不觉得奇怪。
接着萧让便引着那加亮先生过来与古浩天等人见面,双方见礼述话之后,古浩天便知那加亮果然就是吴用,虽然早有预料,但毕竟是他到目前为止,见到的梁山将领中最牛逼的人物,心里不免有些小小的激动。且说吴用初次见到名满江湖的古小官人也是震惊不已,和所有人一样,他想不到这人竟是这么的年轻,不由好奇心大盛。
“他乡得遇同乡,真乃幸事,正好天色已晚,不如寻个地方,一同小饮两杯。”古浩天借机主动邀请。
“小官人有命,在下岂敢不从。”吴用也爽快的应下。
于是在萧让的引路下,众人找了一家雅静的酒家坐下。只一会,一桌上好酒菜便端上来。古浩天频频举杯,吴用也是殷勤迎合,不觉酒过数巡,众人兴致近高,言谈也不再拘谨。
“加亮先生这次来济州,莫非也是参加秋闱”古浩天又问了方才萧让问的同一个问题。
“在下惭愧,三次参加秋闱,却是三次落榜,本也不再奢望,可是心中总是不甘,禁不往又再来一试,此番若是不成,此身便不会再入考场。”
吴用说完长叹一口气,好似要把几年来的不畅一并吐了出来。
“先生无须气馁,其实这大周的科举中与不中,实在无甚要紧,在下此来其实也是好奇心驱使,因为从没参与过秋闱,想过来见识见识,中与不中真的不在意。”
而这话却让吴用大为意外,东华门外唱名的荣耀,又是那个男子拒绝的了,不然自己也不会数次进入这贡院了,而这个十来岁的小儿却是不放在眼里,真是年少狂妄,不由的对其好感大打折扣。
“小官人何出此言”他斜视了他一眼,故意问道。
“恕在下无礼,请问先生参加科考的本意为何”古浩天自然看到吴用的反映,他故作不知继续问道。
“自然是报效国家,造福黎民。”吴用不假思索就回答道。
 
第一百章 济州乡试
转眼之间就到了九月十五,一大早,古浩天在一众人的簇拥下前往贡院。
周朝的乡试要考诗赋、贴经、墨义、经义、论、策等六个科目,与省试并无太大区别,而“策”则是各层级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更是殿试的唯一方式,因此试策在科举中占有重要地位。
考试的题量很大,前后要考四场八日时间,所以要准备好吃喝拉撒一应物件。前世读穿越文章,古浩天也看过有关科考的情节,但似乎是每一场结束可以出来休息一下,而周朝的乡试并无此一说,八天四场却是一次考完,这又增添不少难度。
到了贡院,却见前头已经来了许多人,从稚龄童子到白发老翁,形形式式的人员都有。古浩天几人找了一处安静的角落站定,萧让把考试过程中要注意的事又叮嘱了一遍,卞祥提着一个大考篮,里头装着满满的东西,潘金莲俏生生的立在一侧,一双美眸一刻也离不开小官人,恨不得跟随进去侍候。
“大伙回吧,无须担心什么,中与不中与我皆无关紧要,且待八日后再见。”
古浩天看看进场时间将近,便劝大伙回去,自己从卞祥手里接过考篮,便往那入口而去。
“小官人,点心要热着吃,夜里要加件衣服。”潘金莲追上两步,又吩咐道。
“你且安心,我知道照顾自己。”
古浩天回头挥挥手,给她一个温暖的笑容,便汇入了人流中。
一系列严格的检查之后,古浩天进入了贡院,找到了自己的号舍,一个一米来宽两米见深的窄房间,前头一桌,后头横搁一木板,那应该就是床了。古浩天把用到的东西从考篮里取出放好,约过了半个时辰,有差役发下试卷,并没有考题,不过古浩天并不惊讶,他事先已经知道考试的相关细节,又过一刻钟,又有差役举着写有考题的牌子过来,他赶紧提笔抄下。
经过认真的审题,古浩天对考试题目的解答心里已经基本有数,由于其变态的记忆力,贴经和墨义已经不是问题,诗赋本不是他专长,但勉强可以应付,经义题出于《春秋》和《论语》,他以前也曾练习过,试论却是写了汉霍骠骑横扫漠北和隋义成公主和亲突厥两个例子,要求就两朝对北蛮的政策进行比较评价。
而他最为关注的是两道试策,果然是备边和民生相关的内容。一道大意是辽与女真争锋,周当如何;另一道说的却是淮水年年成灾,百姓生息艰难,当如何处置。
这两道策题于古浩天而言,却是一点难度也没有,对付北方蛮族是他到这个时代后,日夜思考的问题,又加上近日的反复做练习,可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而淮水灾害他月前救灾刚回,体会最深,自信没有人感受比他深刻。
半个时辰的时间,古浩天把所有的考题都思考了一遍。暗自评估了一下,自认为若不出太大的意外,这次中
举应该不成问题,顿时一身轻松。可此时肚子提出了抗议,他这才发现时辰已是午时,便拿出干粮,却发现又冷又硬难于下口,心里不由的担心,这以后的八日可怎么过。正在无可奈何之际,突发现号舍的角落里有一个小碳炉,顿想起萧让曾说过号舍里可以自己煮食,便连忙到考篮里翻找,果然找到一袋面条,甚至在底部还找到一包木炭,一时心情大好,于是点燃号舍里的小碳炉,慢条斯里的烧起面条来。一顿饱食之后,已是午后,古浩天拿出笔墨准备先做上几道,又觉得一阵阵困意袭来,想想算了反正没什么难的先睡一会再说,便上了后面的那块木板,屈身躺下,只一会便梦周公去了。闪舞
且说古浩天刚才的一番作为,只把对面号舍里的许多考生看的摇头不已,便是巡视的差役也觉得可笑,大伙都在想,这家里的长辈也是太急于望子成龙了,竟然把恁地无知的小子送到这凶险的考场里来。
当然也有例外,便在古浩天斜对面的一个号舍里,坐着一个二十出头的考生,但见其眉清目朗、面如冠玉,端的是一表人才。他方才见这个考生恁轻的年纪,心生好奇便静静的观察了一会,但他与其他人观感不同,因为他细看了古浩天潜心审题的神情,便知此子并非无知,说不定会出人意料。
一觉好睡,醒来时已经黄昏,古浩天起来活动一下身子,磨墨提笔,填了几道贴经,不一会天色便暗下来,他拿出点心热一下,胡乱吃了几口,稍事休息后,又提笔做起题来。由于下午休息充分,且平时有夜读的习惯,况且他又不差蜡烛,于是便乘众人休息的安静之时,从容的做起试题来。
如此一直做到亥时初,古浩天便把贴经和墨义的题全部做完,他伸了个懒腰,准备收拾睡觉,突发现斜对面的号舍里也点着一双蜡烛,他好奇的看过去,正好对上一双清澈的目光,两人对视一瞬,彼此微笑的示意一下,便各自收拾歇下了。
由于晨练养成的习惯,第二天古浩天早早就起来了,一番准备之后,便开始了第二天的答题,今天做的是诗赋,这两项是其最头疼的科目,本想在脑子里找一些后世的诗作,可是命题写作,他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没办法,只得自己费尽脑筋的去凑字数,直到中午好不容易才把诗赋的试题做完。只是他一个上午举笔难下,愁眉苦脸的样子,又被对面几个人看个正着,于是更加坐
第一零一章 善恶皆有报
济州城北大街,一辆华丽的马车在一座大宅高门前停了下来。颜俊卿从马车里下来,若有所思的走进了那座大院。
“郓城县古家庄,那这个古浩天,岂不就是那个名满京东的玉面孟尝。”
颜俊卿自言自语着往里头走去,在贡院外他突然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得到确认后,他当时真有些意外,这么个传奇人物,本以为也就是江湖上的豪气汉子,没想到竟然是科考场上挥洒自如的翩翩少年,而且自己还和他奇迹般的结识了。
就这么一路想着走着,突然前头窜出一个人来。
“解员公,在想啥那”
随着一声清脆的声音,路边的假山后,突然冒出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娘子来。
“死丫头,吓我一跳。”颜俊卿被惊了一下,转头笑骂了一声。
“姑父他们都在里头等着那,只我出来迎你,还挨了骂,真是不识好人心。”那小娘子嘟嘟嘴瞪了他一眼。
“好了,表兄给你赔礼就是。”颜俊卿佯作行礼的样子。
“这还差不离,我且替你通报去。”
小娘子展颜一笑,便如初开的花朵一般,美不胜收。
看着其轻盈的背影,颜俊卿摇摇头,却是一脸的溺爱。
且说古浩天回到客栈之后,整整泡了半个时辰的澡,换了两大桶水,才一身轻爽的出来。萧让他们本欲出去庆祝一下,但八日的“囚笼”生活,古浩天已经身心俱疲,众人见其兴致不高便推到明日,这晚古浩天吃了一点淡粥小菜,与萧让他们闲话了科考的一些事情,便酣然入梦了。
次日晌午,古浩天刚刚起床洗漱完毕,便听卞祥禀报有客人来访。他心里仔细想了一想,济州好像没什么熟人,这考试刚过,怎么就有人来访呢。匆匆到了前厅,只见坐着得却是贡院里刚刚认识的颜俊卿。
“颜兄,科场连日辛劳,怎不先歇上两日,恁早却到我这儿来了。”古浩天快步迎了上去。
“还不是你作的怪,大名鼎鼎的玉面孟尝,与我对坐整整八日,我却后知后觉,这让我如何能安心歇下。”颜俊卿风趣的说。
“甚么玉面孟尝,都是江湖上的谣传,你看我可有一丁点像。”古浩天故意做了个鬼脸。
“如今倒真是不像。”
颜俊卿见古浩天这么随性,也没了拘束,凑趣的说道。
随即两人对视一下大笑起来。由于古浩天刚刚起床,也未用餐,正好又有颜俊卿在,便叫上萧让诸人,出去找个酒家,把昨晚的酒席给补上。
酒席之上,古浩天与颜俊卿边喝边聊,从天文到地理,从官场到民生,从外患到内忧,两人无话不谈,但各自对对方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颜俊卿学识渊博,涉猎甚阔,难能可贵的是,没有一些儒生那种死气沉沉的暮气,古浩天很是欣赏。而古浩天的知识融通古今,观点新颖,理念超前,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颜俊卿本以为自己学识不凡,在“江湖名人”古浩天面前绝对辗压,但随着交谈的深入,他发现自己非但没有丝毫的优势,反而很多方面跟不上对方的思维,甚至有些话题自己根本就搭
不上话,不由的暗暗心惊,心想这位年纪轻轻的“江湖名人”将来必定会成为“士林名人”,不禁暗自庆幸,这次科考无论其他,单单结识这个玉面孟尝便是赚了。
一场酒足足喝一个多时辰,大伙才兴尽而散。
“浩天兄弟,二日后九月二十五日,济州士子于城北的菊园相聚赏花,兄弟务必光临。”颜俊卿临别时发出邀请。
“在下不通诗词,到时怕坏了大家情致,就不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