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梁山庄园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玉苍闲人

    “不妥,方才来时俊卿郎君可是说了,今日园中人多,不宜抛头露脸,娘子且安心在此处看看诗作吧。”

    “咳!表兄也真是的。”

    那小娘子便是颜俊卿的表妹,她见纤儿搬出其表兄,也就没了出去玩的心思。

    便在两人百无聊赖之际,突见楼下送诗作的童子跑了进来。递过一张纸,匆匆说道“小娘子,那边刚出的一首好诗,俺赶忙给你送来了。”

    那纤儿接了,小娘子打开一看,却是一首七言绝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她细细一读,便沉迷进去,心里暗忖果然是一首好诗,这菊园里头好似多年也不曾见过这等佳作了。正在她静静的鉴赏之时,楼下又传来了一阵仓促的脚步声,那传送诗作的童子又跑了过来。

    “小娘子,又出了三首好诗,你赶快看看。”

    “三首,今天的诗会却是怪了,上半日不见一首好的,后头却恁多人写出佳作来,莫非这些高人都想留在后面出手。”

    说罢她把手头的三首诗作看了一遍,却见各有特色,非同凡品,不由得暗暗称奇。

    “小娘子有所不知,这三首和方才那一首却是一个人写的,并无他人。”那小童又绘声绘色的把前头两人比诗的情景说了一遍。

    “你说那比诗的少年姓古”那小娘子蓦地想起他表兄新近结交的那位好友。

    “是啊,俺看郎君对他还是甚好的。”

    那小娘子听了童子的话,突然起身便朝外走去,可到门口她又犹豫了一下,回头却吩咐小丫鬟

    “纤儿,你且跟着去看看,那写诗的是甚么人物。”

    那纤儿见小娘子举止有些反常,又不便多问,便跟着那童子去了。

    小娘子把四首诗作排于桌上,一一读来,但觉字字精妙,句句绝伦,虽同写菊花,却各各不同。心想,京东几时出了这么个才子,怎么之前从未听过,想着想着,心头却不由然的浮起一张刻骨铭心的面孔来,随即叹了一口气,神情又黯然了下来。

    “小娘子,小娘子。”

    便在此时,却见那纤儿,一边叫喊着一边急急的踩着楼梯上来。

    “死丫头,你慌张什么”

    那小娘子嗔骂了一声,却又好像预感到了什么,不自觉的站了起来。

    “小娘子,那姓古的书生,正是在黑松岭救了我们的那位少年。”纤儿激动的说道。

    “可是当真!”小娘子一把抓住纤儿的衣袖,似是不敢相信。

    “俺在门缝里瞧的仔细,个虽高了许多,但模样绝不会错。”那纤儿

    肯定的说。

    “终是让我给找到了。”

    那小娘子心里默默的念着,却软软的坐回到椅子里。好一会,她才回神,提笔写了一张纸条,叫纤儿送给她表兄。

    暗香楼里,因为古浩天的四首佳作,一场聚会热烈无比,但因此也无人再愿作诗,直到下午申时,众人才带着余兴各自散去。

    古浩天也告辞欲去,却被颜俊卿再三挽留,说是一日繁忙两人不曾交心,只待晚饭过后一同回去,古浩天推辞不过,也就应下了。

    秋日傍晚,落日溶金,池塘边的水榭里,一壶美酒,几碟菜蔬,古浩天和颜俊卿对坐在小桌两旁,饮酒叙话。

    “兄弟竟然诗词一道也有这等超凡的才情,实在令人惊叹,为兄我近年来游历各处,也见识了不少年轻才俊,却从未见过才思敏捷至此的人物。闪舞”

    颜俊卿显然还沉淀在刚才的氛围里,此时不禁又重拾话题。

    “小弟也是被那王秀才给逼急了,才胡乱写了几首,那有什么才情。再说大周朝百余年来,才子辈出,就说那前朝苏轼苏学士便是个诗词奇才。”

    古浩天知道自己的斤两,根本不愿再于诗词上纠缠,倒是对自己盗窃苏轼诗作却平安无事,心里甚是奇怪。

    “苏学士倒也是文学大家,但他精于文章,甚少有诗词传世。”

    “你说啥,那‘明月几时有’和‘大江东去浪淘尽’岂不是也没有了吗。”

    古浩天被颜俊卿的话迷糊了,脱口就把苏大神的两首经典问了出来。

    “甚么‘明月几时有’和‘大江东去浪淘尽’,我怎么从没听过。”颜俊卿倒是被古浩天给弄的糊涂了。

    古浩天仔细的看看颜俊卿,却见他一副认真的样子,心想,莫非这个世界里,连苏大神的才华也改变了不成,可他也不敢深问,只是含糊的说,刚才自己记错了,把杂书上看到的两句词,错当成苏轼所作。然而想想又不放心,便借口想学苏轼的文章,问颜俊卿可有他的文集。颜家名门世家自然不差这些东西,颜俊卿满口应下。

    小楼之中,那小娘子自送出纸条之后,就一直处于焦躁之中,她不停的让纤儿出去打探集会的情况,直到后来听说古浩天被其表兄挽留下来,才稍稍安定下来。一年多来,每回夜里被那个惊恐的场景惊醒时,她总会想起那句“您没事了,但请安心”,然后才能平静下来。

    前些日家里的长辈隐约的谈起了她的亲事,她心烦之极,跟父母闹了一场,刚巧表兄经过了府里,她便跟着到济州来散心。秋闱之后,表兄多次谈起那个新交的年少好友,不禁勾起了她心里的记忆,总觉得这个人冥冥之中与她有什么关联,也突然明白自己对婚事的抗拒其实也是源自这里。

    “小娘子,那人与俊卿郎君到水榭喝酒去了。”便在此时,却见纤儿又跑回来禀报。

    “哦!”她应了一句,便不由自主的起身就要出去。

    “小娘子,你这般便去。”纤儿叫了一声。

    &




第一零五章 争起贡院
    今年的菊园诗会,因为古浩天的四首菊花诗而名噪一时,文人雅士,青楼楚馆,无不传唱,连带着古浩天和王伦的斗诗故事,也被人们传遍了大街小巷。闪舞

    高升客栈这几日也是访客不断,但他们都赴了个空。此时的古浩天却在梁山的后街里,逛逛街、看看训练、读读东坡文集,过着悠闲的日子。

    原来菊园诗会的次日,颜俊卿送来了《东坡文集》时,提醒说,如今他可是济州名人,要他做好应酬各路来访的准备。古浩天一听头就大了,看看反正放榜时间还长,而且梁山距此也不远,便逃也似的回来了。

    暂不论古浩天的悠闲生活,且说那济州贡院里头,这几日一众考官却是忙的旰食宵衣。大伙儿围着几千张考卷,没白天没黑夜的忙碌着。

    “这等文字功底也来参加乡试,真是误人功夫。”

    这时,一个阅卷的官员,拿起一份试卷看了几眼,不屑的说了句,便把扔到了一旁的竹篓里。

    “何等试卷,让刘兄如此不屑。”

    而此时刚好有一个巡查的官员经过,他好奇的拿起那份卷子,看了起来。

    只见他看着看着,神情渐渐的深沉,并且还找了一处座位,坐下来静心阅看了起来。

    “时兄,这等劣卷如何看得津津有味,那里头莫非绣着花不成。”

    那姓刘的考官,见那时氏考官对着一份废卷,却越看越有味,不由得好奇的问。

    “绣花倒是没有,不过这些策论,以我看来倒真是花团锦簇、沉博绝丽,便是省试、殿试也是拿的出手的。”

    那时考官对这份卷子似是十分中意,言谈之中甚是推崇。不过那刘考官听了却不乐意了,他刚刚把这卷子作为下等卷给黜落了,而时考官却把它说的这么好,这不是说他没眼光吗。闪舞

    “时兄言过其实了吧,这卷子在下虽未细看,但那文字确是着实的不堪,仅凭这一点,黜落也是应该的。”刘氏考官不悦的说。

    “文字倒确实有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刘兄可看过这两篇试策,‘金乃稚虎,辽为老狼,周为田马,若助狼拒虎,或有生机,若驱虎吞狼,则为虎口之食’,这等深邃言论,且不论其正确与否,一般士子何人又能思想的到。”时考官正是看中策论的内容,故此才坚持己见。

    “狂妄之语,焉知不是哗众取宠,搏人眼球。”那刘氏考官算是与时氏考官扛上了。

    两人的争执,一时引起了周围考官的注意,便有人围着那卷子看起来。随后这些人也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可能是这份卷子太过特殊,最后竟形成对立的两派,说好的极为推崇,说不行的却极力贬低。双方争执不下之后,便一致意见请知府大人定夺。

    内堂之中,济州知府张叔夜正在审阅卷子,突听得外头吵闹,正欲叫人出去询问,却看到几个考官拿着一份卷子进来。

    “文彬,你身为教授,因知规矩,

    怎在贡院里头喧哗。”张知府见领头的时氏考官,便开口责问道。

    “文彬唐突了,只是这一份好卷子,就此黜落在下心有不甘,故起争持。”

    原来这个考官便叫时文彬,若时古浩天听了,必定知道此人便是后来的郓城县令,水浒传里评价他“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名为县之宰官,实乃民之父母”,是全书中难得被好评的朝廷官员之一。

    “大人明鉴,此卷非但文字不通,且满纸荒唐言,实不该取。闪舞”刘氏考官争辩道。

    “卷子留下,待我看了再说,且下去好生做事,须知尔等一念一行,便关乎士子一生一世。”张知府接过卷子,郑重的吩咐道。

    几位考官行礼退下,张叔夜张知府把那卷子在案上摊开,心里也有几分好奇,这究竟是甚么卷子,竟引得众多考官如此大的争议。

    他先看了帖经、墨义,发现一字不差,心想这士子底子倒是不错,再看那诗赋,又觉一般,然后便看那经义、论策。粗一看,果然文字浅白、全无古韵,不过胜在词能达意、条理清楚,于是他耐心的看下去。两篇试经义看完,他便觉察到这卷子有些意思,随即接着看两篇试论,想不到也是眼光独到,当他看到隋和亲试论的最后,那一句“汉家若有好儿郎,何须弱女出阳关”时,登时心生无限感慨。汉家儿郎今何在汉家儿郎今何在他在内心禁不住数次的问自己。

    经义和论看过之后,便剩下最后两道试策,张叔夜此时已经不再怀疑它的水准了,他只是想着,这两篇策到底能给他什么样的震撼。

    第一篇便是关于淮水救灾,文章中提出的治河策略,好似为淮水量身定做一般,无一不讲到要害之上,尤其结语提到,“天灾实则”更是振聋发聩。

    张叔夜闭上眼平静了一会,然后把目光投向最后一篇试策。作为大周朝廷少数的有识之士,对北边的外患他一直忧心忡忡,所以本次乡试才出了这样的题目,本也没抱什么期望,但这位士子,前面给他太多的惊喜,他不由心生强烈的期待。

    “金乃稚虎,辽为老狼,周则为圈中田马,看似高大,实则无用,若助狼拒虎,或有一线生机,若驱虎吞狼,则早晚为虎口之食矣。”

    乡野学子,尚看得如此清楚,朝中滚滚诸公为何无人明白。当一篇看完,张叔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朝中欲与金国结盟对付辽国之事,他早已听说,虽不看好,但也没有往太坏的地方想,如今看了这篇试策,他却惊出一身冷汗。“圈中田马”!“圈中田马”!他默默念叨着,突然提笔想给朝中写信,可是欲待落笔之时却悲哀的发现,想遍朝中东西两府,竟无一



第一零六章 女儿心事
    十月二日,济州秋闱放榜,一大早贡院前头便人山人海。

    古浩天早一日就到了,此刻他正坐在贡院前头一家茶馆的雅间里,和萧让等品茗静候,卞详和阮小七等则到贡院候榜去了。

    辰时中,关闭二十余日的贡院大门徐徐打开,几个差役拿着红榜出现在门口,顿时守候的人群一阵骚动。卞详等人却似礁石一般,任凭人潮汹涌,独自岿然不动。

    “咦,这红榜里怎没有小官人的名字。”

    经过长期的夜学,护卫队的人员大多识得一些字,阮小七也告别了文盲,此刻他盯着红榜看了半天,却没发现小官人的名字。

    “急啥,后面不是还有吗”卞详对古浩天有盲目的信任。

    随后第二张榜单张贴了出来,众人细看了一番,居然还没有小官人的名字,而没公布的只剩头三名了,这下几个人都不谈定了。便是卞详心里也犯了嘀咕,因为他听古浩天说过,最好也就是考中而已,莫非小官人进了三甲,他也有点不自信了。

    茶楼之中,随着榜单的张贴,不断的有家人、下人跑进来报喜。

    “今科看来无望,倒是让各位失望了。”

    古浩天看看前两榜都没有他的名字,前三甲他根本不奢望,便想到可能不中了,他虽然不是很在意,但毕竟为此作过一番努力,而且辜负了众人期望,心里总不是滋味。

    “不是还有一榜吗,以小官人的学识进入三甲并非难事。”萧让安慰道。

    但在座的众人,一时间心里都有些压郁,雅间里的气氛沉闷了许多。

    “这些个考官,眼睛都瞎了不成,恁好的文章都没选中。”

    潘金莲憋不住,恨恨的骂了一句,菊园诗会之后,小官人的才华在她的心目中,那便是无敌的存在。

    “大伙无须纠结,不过是……”

    “小官人高中三甲!”

    “小官人高中三甲!”

    古浩天劝慰的话还没说完,却听的楼梯口报喜的声音震天般的响起,随后卞洋、阮小七等人风一般的卷进来。闪舞

    “卞祥哥哥,你看的可真实。”

    这突来的喜讯,连潘金莲一下子都不敢相信,她一步蹦到卞详面前,再三的问。

    “俺好几个人看过呢,绝不会错。”卞详肯定的说。

    “俺就说呢,小官人若是不中,济州府还有谁人能中。”潘金莲的笑容瞬间溢了出来,欢快的如一只雀鸟。

    随后大家了解到,本科解元是古浩天的好友颜俊卿,第二名是一名姓于的士子。众人一阵欢乐之后,古浩天派人回梁山报喜,自已则留下来赴颜俊卿的七日之约。

    红榜公布,贡院解锁,里头的一些信息,不免的从各种渠道传播了出来,古浩天再一次成了风口上的人物。一份卷子、两方争议,知府独断、头名解元,年纪太轻、退为第三,种种传闻在士林中传的活灵活现。

    城北颜府,孔雨菡一大早就起来了,今天是放榜之日,她的心情有些焦躁,原本只担心着表兄中举与否,如今却又增加了一份牵挂。孔家是千年文宗,他们定不会把自家的女儿嫁给一个白丁,所以她的内心深处其实更在意另一个人的消息。
1...3435363738...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