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大宋做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吴仲达

    “呵呵……我只是想到了该用什么计策,但具体该怎么用,我还没想好。不过朱武兄弟,那史文恭虽武艺不错,但为人糊涂,这种糊涂鬼若是自己不能醒悟,留下也是个后患。”张宝摇头对朱武说道。

    “东主放心,小弟自有办法让那史文恭对东主死心塌地。”朱武自信的答道。

    “……好吧,那就让你放手一试。”张宝不想打击朱武的积极性,反正时间还算充裕,他倒也不在意让朱武“浪费”一些。

    等了张宝的许可,朱武不由大喜,这是他表现的机会,很是难得。竞争这东西是无处不在的。张宝手下的五个谋士,闻焕章老成持重坐镇高丽,为张宝经营着以后的大后方,德高望重无法比较;许贯忠擅长总揽全局,留守梁山运筹帷幄,分担张宝的压力;而萧家穗、乔冽二人擅于军略,如今一个独领一军,被当做帅才培养,另一个则跟随孙安去了辽国的西京道为日后张家进军幽云提前做准备。

    朱武自负自己也是精通阵法,广有谋略之人,过去只不过是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如今身处东主身边,又岂能坐视机会溜走,让东主好好见识一下朱某人的手段。

    离间计虽然老套,但效果却极佳,尤其是在挑拨不同种族的关系时,那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并不单单只是在汉人当中有市场,放在外族当中同样也有大批人深以为然。




第二百三十二章 曾家五虎
    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话对身在大宋朝想要出人头地的武人来讲,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大宋朝以文抑武,为了防止武人“拥兵自重”,对于武人的防范甚至高过了对外族的警惕。

    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后,大宋武人想要仅凭自身练就的好武艺为自己搏一份前程几乎就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宋对于武人的出身极为看重,出身将门一路绿灯,至于野路子,那就只能靠边站了。

    而大宋朝的将门,如今除了折、种两家还有点拿得出手的人物,诸如开国之初的曹、杨、呼延等家,已是呈现没落,仅靠一两个人在撑门面而已。

    似史文恭这类民间武师想要“报效”朝廷,除了边关投军别无他途。但投军也分许多种,只身投军若是没有熟人照顾,那就只能任人摆布,而且被人当做马前卒不说,还需要时刻提防来自同僚的“暗算”,因为这世上从不缺乏见不得别人好的红眼病患者。

    史文恭虽然“枪法如神”,但在其他方面的条件就差了,他无权无势,出身低微,军中更是没有相熟之人可以投靠。为了能够在将来投军时有人帮村,史文恭这才在曾头市“屈就一时”,只因曾弄答应史文恭的条件里有一条,一旦他日史文恭决定投军报效,曾头市会让史文恭带走二百人以为亲兵。

    可随着梁山人马的杀到,未来的亲兵没指望了不说,就连自己的名声也受了连累。汉奸,这个名声一落到头上,将来还有几人敢用自己

    对于梁山毁了自己前程的行为,史文恭心里要说一点都不怨那是不可能,可更让他觉得寒心的,还是曾弄等人对他的态度。他只是想要将来去投军报效的时候身边有些可以帮衬的人,从未想过认贼作父,为虎作伥,为何今日却落到这般境地,同族骂他,异族疑他,让史文恭不得不深思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

    带着浓浓的不解,史文恭彻夜未眠,等到次日曾涂来请的时候,一宿未睡的史文恭自然就显得精神不济。

    “史教师,昨夜没休息好”曾涂关心的问道。

    “想了一些事,不知不觉就到了天明。是梁山出兵了吗”史文恭随口应付了一句,紧跟着问道。

    “暂时还没,弟子是奉父命来请教师过去议事的。”曾涂答道。

    “还请稍候,待我洗漱一番。”

    简单收拾了一下,史文恭随着曾涂去了曾家大院,见到了曾头市的官长曾弄。没想到曾弄的精神看上去也不是很好,一见到史文恭,曾弄就仿佛见到了救命了稻草,急忙说道:“史教师,你可算来了,梁山刚刚派人送来战书,你看该如何处置”

    “昨日一战,那梁山不见丝毫讲和之意,如今咱们除了兵来将挡,也没有别的办法。”史文恭边说边接过曾弄递过来的战书快速看了一遍。随后放下战书问曾弄道:“曾官长,今日一战不知是否还需在下出马”

    “自是要仰仗教师。”

    “爹,依孩儿之见,今日与梁山贼寇斗阵,就不要让史教师出马了吧。”曾涂忽然开口对曾弄道。

    “放肆,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不请教师出面,难道指望你”曾弄怒声呵斥道。

    “爹,杀鸡焉用牛刀昨日史教师已经出战一回,今日还让史教师出战,岂不是告诉梁山贼寇我曾头市无人孩儿不才,愿意代教师出战,挫一挫梁山贼寇的锐气。”曾涂大声反驳道。

    “你!”曾弄闻言大怒,指着曾涂刚要喝骂,就见一旁的曾密、曾索、曾魁三兄弟也几乎同时站了起来,替兄长求情道:“爹爹息怒,大哥也只是实话实说。”

    “爹爹,人说我曾家有五虎,可如今大敌当前,五虎却做了缩头乌龟,这说出去也不好听啊。”老五曾升也站起来补充道。

    “胡闹!那梁山贼寇就是史教师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稳胜。你们一帮毛头小子就是去了,又能济什么事万一要是折损了,我怎么对得起你们死去的娘亲。”曾弄怒声呵斥道。

    “爹爹,孩儿们只求为家族出力,不惧生死。”曾涂五兄弟齐声对曾弄道。

    “你,你们……”曾弄被气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看到史文恭时就如看到了救命稻草,急忙道:“史教师,你帮老夫说说他们。”

    “呃……”史文恭有些为难,毕竟是人家的家务事,自己这么一个外人能说什么。要说错,其实也没谁有错。曾弄担心曾涂等人出意外,可曾涂等人也是想要替曾弄分忧,除了当个和事佬,史文恭说别的也不合适。但这和事佬一当,史文恭的兵权就没了,成了保护曾涂等人的“专业保镖”。

    原先应该是史文恭带着曾头市的人马与梁山斗阵,可被曾家父子这么一通折腾,带队的人就变成了曾涂、曾密、曾索,而原本是曾家人马头领的史文恭跟苏定,就沦为了曾家的“马前卒”,能够指挥的人仅剩身边的十数名亲兵。

    一开始史文恭还没察觉,等到回过味来,他也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着了曾家父子的道,名为商议,实际就是想要剥夺自己的兵权,防患于未燃。毕竟如今大敌当前,若是自己真的变心与梁山来一出里应外合,那曾头市就要面临灭顶之灾。

    说实话,史文恭虽然也理解曾家父子的做法,但这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史文恭来曾头市也不是一年两年,可以说曾头市的强大亦有史文恭的一番心血。平日没事的时候口口声声哥俩好,可一旦事到临头就变成这样,叫人寒心呐。

    在此之前,史文恭并没有生出什么异心,即便别人骂的再难听,梁山这个对手再强大,史文恭也打算与曾头市共存亡。可此时回想起早先自己的那份共存亡的心思,不禁觉得有些可笑。敢情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自己对人掏心掏肺,可别人,却是好心当成驴肝肺,不仅不领情反倒随时提防着自己。

    想通了这一点,史文恭的心气一下子就低落了不少。不值啊,别看此时曾家对自己看似比过去更加热情,但史文恭心里明白,那是因为此时还用得着自己,需要他为曾家



第二百三十三章 张阎王
    女真不过万,过万则无敌……狗屁!别为自己怂找借口!都是两个肩膀扛一脑袋,谁怕谁!曾头市的女真人也是人,平日里欺负欺负附近那些一盘散沙的老百姓还算得心应手,可真遇上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这伙“流寇”也就原形毕露了。

    曾头市有女真人四千余人,除去开头被梁山步兵阵全歼的一千人,剩余的三千余人包括老弱妇孺在内,此时都将面临灭顶之灾。随着花荣、萧家穗、鲁智深三路人马相继杀入曾头市,顽强抵抗张宝本部人马的女真人顿时丧失战意,四散而逃。

    只是张宝早就防着这些女真人来这手,一见女真人溃散而逃,早先一支没动的轻骑兵当即出动,数十支十人小队分头追击那些落单试图脱离战场的女真人骑兵。除恶务尽,这是张宝一直坚持的行事准则。什么以德服人,张宝从来就不信,也没打算犯贱,拿自己人的性命来开玩笑。

    消灭曾头市,就是张宝此次出兵的主要目的。既然决定要消灭,那就务必要做到斩草除根,永绝后患。留一两个仇人活在给自己添堵,那不是纯属有病嘛。

    张宝并不怜悯那些女真人,别看此时女真人一个个下场凄惨,可想想他们过去欺负那些无力抵抗的百姓时的嘴脸,他们也就不值得同情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过去自己种下的恶因,今日有此恶果也是理所当然。

    至于那些所谓君子的指责,张宝更是不会当回事。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君子无非是自己的利益没有受到侵害,这才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说些用以在外人面前展现自己品德高尚的伪君子。所谓的宽恕,当着受害者或是受害者家属的面说说试试。冤冤相报何时了没错,所以为了彻底结束这段恩怨,最好就是斩草除根。

    过去称霸一方的曾头市就此不复存在!过去曾被曾头市欺辱的那些苦主早在张宝率领大军前来之前就已经得到消息,而如今见到张家军果然没有让他们失望,看着那些过去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的女真人不是被杀就是被生擒活捉,那些苦主不由纷纷喜极而泣。

    他们无力自己亲手报仇雪恨,但如今有人为他们做主报了仇,擒拿了仇人,这些苦主对待张宝的态度自然是感激中带着崇拜。尤其是那些躲在远处观战的百姓,见到此时战事已了,便纷纷凑了过来。

    张宝并没有让人阻止这些苦主的靠近,虽说在方才的战斗中斩杀了不少女真人,但见势不妙举手投降的女真人也有不少,想想杀进曾头市的花荣等人,张宝估计这次所俘虏的女真人恐怕不小千人。

    这里终归是大宋境内,要杀人也要有个正当的理由。看到那些苦主中有些人忍不住冲上去殴打那些女真人俘虏,张宝不由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处置这些女真人俘虏的法子。那些妇孺虽不被杀,但也休想就此被放过,既然这些女真人之前是替朝廷养马,那回头就送到耽罗岛去充当马奴。至于那些女真人中的男子,张宝这回一个都不打算放过。

    民意这东西是可以利用的,正所谓民意难违,只要当地的百姓坚持要杀,那张宝再顺水推舟,就足可以用来应付那些“道德模范”的事后刁难。

    次日,看着昔日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的女真人如今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收到消息前来参加“公审”的附近百姓人人觉得扬眉吐气。过去受了欺负去官府上告,结果官老爷们一个个置之不理,推三阻四,反过来还劝说威胁受害者自认倒霉,息事宁人。如今总算是遇到了肯为他们穷苦人出头做主的张宝,这些过去有冤无处伸的苦主,自是对张宝以及梁山人马信服,感恩戴德。

    群众只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就可以办成任何事。总有人觉得杀戮过重有伤天和,觉得给曾头市一个教训即可,完全没必要赶尽杀绝,但随着公审的开始,那些苦主一个接着一个上台称述自己昔日所受的委屈,在这些血淋淋的现实面前,那些坚持“以和为贵”的人再也不敢言语。因为此时已经群情激愤,他们若是再敢“语出惊人”,很有可能便会被愤怒的百姓围殴,估计此地主持大局的张宝是会袖手旁观,不管他们死活的。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既然这些自称仁义的人打着为百姓代言的旗号,那就让他们也听听他们所要代言的百姓究竟是怎么想的。

    曾头市四千余女真人,除了已经被杀的以及被送往耽罗岛的妇孺,张宝此时手上还有女真人俘虏一千一百五十七人,其中就包括曾弄以及曾升。曾家五虎,头三虎死在与梁山斗阵之中,四虎曾魁则命丧乱军之中。曾头市的正副教师史文恭、苏定被生擒活捉,在张宝召开公审大会的时候,史文恭、苏定就被安排在一旁旁听,原先二人被擒之后还有些心气,颇为不服,但等听着那些苦主一个个泣声诉告,二人一直抬着的头终于低了下来,而看到这二人低头,张宝也是暗松口气,总算是有了可以饶他们一命的理由。

    死在张宝手上的人物其实已经不少,只不过没几个是张宝亲自动得手罢了。史文恭、苏定并非大奸大恶之徒,至少这二人还有那么一点羞耻心,知道什么是对错。看到史文恭跟苏定还有羞愧的反应,那就表明这连个人还有救,还没有彻底堕落成“奴才”。

    公审过后,便是明正典刑,一千一百五十七名人犯,无一幸免,皆被张宝判了个斩立决。如此大规模的处刑,不仅让当地官府惶恐不安,更是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只是张宝充耳不闻,也不理会旁人的劝说,判决当日,便在曾头市西面空地处决了那一千一百五十七名女真人。也就是说,当这个消息传至汴梁的时候,张宝早已行刑完毕,将那一千一百五十七名女真人送去了地府。

    自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以来,一直提倡以仁治国,似张宝这样数量惊人的集体砍头行为,简直就是大宋开国以来头一遭。对于斩首之刑,国家一向是很重视的,并不是说当地官员认为该斩首就立马斩首。在判决斩首以后,这份判决会先送到京城由执掌刑律的部门进行审核,然后承交皇帝批示,再然后确认无误没有异议,才会发回原



第二百三十五章 无欲则刚
    张宝的“负气而走”,顿时便引得朝中人心不安,那些之前借机试探张宝的人也多被周围人埋怨多事。倒不是张宝在朝中的人缘好,而是他手中所掌握的梁山人马不好惹,真要是惹恼了张宝闹将起来,朝廷不好收场。

    实力与话语权往往是成正比。不管是心悦诚服还是口服心不服,只要实力强大,那别人就不得不“尊重”你的态度以及意见。张宝的依仗就是梁山人马,不算已经被张宝收入囊中的高丽,单是梁山一地,留给外人的印象便是两万余精兵。大宋号称百万禁军,但实际上这里面的水分很大,而且更要命的是,除了常年与西夏交战的西军外,朝堂上大多数人都已经意识到内地的官军难有可以与梁山相抗衡的人马。

    原本对张家可以采取“徐徐图之”的策略,结果却叫一帮心急的家伙给坏了事。过早暴露了目的,引起了张家的警觉,再想要“徐徐图之”,可就困难了。而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张宝,其实此时这心里并没有真的有多生气。

    无欲则刚,以张宝如今的情况,他对大宋朝廷无所求,自然也就不必虚以委蛇。他不需要朝廷的所谓认可,更没打算通过报效朝廷的方式来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所以他不打算给朝廷脸面,那就可以不给。

    了不起不陪你玩了!

    张宝拥有主动权,不怕此时与朝廷闹翻,但朝廷却不希望与张宝闹翻。切身的利益,让朝廷上下一致认为必须要消除张宝这次对朝廷的误会。远的不说,单是即将开始的海外贸易,就需要借助张家,这时候与张家翻脸,也就意味着先前为出海贸易所做的投入全都打了水漂,甚至还会因此而影响将来收复幽云的大事。

    必须让张宝与朝廷重归于好!

    可如何才能让张宝对朝廷“回心转意”呢张宝不在乎自家的仕途,封爵许官这一套也就不好使了;张家也不缺钱,朝廷的赏赐估计也很难打动他;至于以美色相诱……好像从没听说过张宝有眠花宿柳的事情。

    想要讨好一个人,无非也就是在权势、金钱、美女这三方面下手,可朝堂诸公却猛然发现一件叫人心惊的事,那张宝竟然如同刺猬一般令他们无从下手。是人皆有弱点,可张宝的弱点在哪里这事众人却没发现。

    掌握不住张宝的弱点,想要控制张宝进而利用张家的目的也就无法达成。不过官家赵佶却似乎对此事一点都不着急,在接收了张宝命人送来的曾头市战利品后,便命宫中的老人黄经臣陪同朝廷正使陈宗善出发前往梁山,随行所带的也就是一些犒赏三军的东西。

    群臣觉得官家有些自信过了头,却不知赵佶会如此做不过是因为在送进宫的那些战利品中还有一封张宝亲手所写的书信。张宝并不在乎朝廷众臣对自己的看法。在大宋,最后当家作主的是天子,而不是群臣。哪怕天子一意孤行,群臣在劝谏无果以后还是会选择执行。也就是说,张宝只要能搞定赵佶,别人对他的看法并不重要。

    一封亲笔书信只是为让赵佶的安心,而赵佶也有意借张宝吸引群臣的注意力,免得那些大臣整日里在自己面前晃悠劝自己这个不能做,劝自己那个不能干。赵佶当初能成为官家都属于是天上掉馅饼,他的哥哥没有子嗣,结果他这个当弟弟的也就捡了大便宜。在他哥哥没挂之前,赵佶是被当做闲散王爷在培养,这也是为何他对吃喝玩乐很是精通的缘故。

    可没想到老天爷让他成了大宋天子,在过了做天子的新鲜劲以后,赵佶贪图享乐的本性也就暴露了。只是朝堂上的大臣不能容忍堂堂天子一天到晚就琢磨怎么玩,刚开始赵佶在朝堂上没什么亲信,被群臣一起劝谏,他也只能忍气吞声的应承,后来被赵佶提拔的那些“潜邸之臣”掌握了朝堂,赵佶也就开始过得随心所欲。
1...9091929394...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