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梦京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蔺且
沈悠点点头:“那就好,这事我会和瑜老板说一下,你们没课的时候可以随时来沈家班学习,若是有新戏需要青衣演员,我也会叫上你们。”
“太好了,谢谢沈老师!”
“沈老师万岁!”
赵宝儿和林小琳一脸欢喜的围着沈悠转圈。
随后,沈悠将她们带到瑜老板那里,交代几句,他就离开了。
从明月戏楼离开,沈悠又去了一趟明星工作室,这一次,除了于妙津,说书人张鑫也在。
“张老师,好久不见啊!”
“是啊,一晃两个多月了。”
张鑫,津门人,三十五六岁,一身蓝色长衫,个头不高,浓眉大眼,梳着油头,长得十分精神。
于妙津招呼二人坐下,三人开始在会议室里商量起正事。
这事还得
第七十章:传承者升级版
回到家里,沈悠的心思就完全沉浸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策划案中了。激情澎湃,他的思维也转得飞快。大方向定下,一些细节慢慢填充,很快就形成了完整的构思。
其实,沈悠在完成这个节目策划案的时候也有参照,前世,地球上有一档名为《传承者》的文化节目立意不错,不过,那档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不是都沈悠想要呈现的。于是,沈悠做出的这档节目可以说是《传承者》的升级版,把节目的重点和看点全部转移了。
这一版的《传承者》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一部分是文化探索纪录片,后面部分才是从前面部分选出的舞台表演。
沈悠始终认为,只发了节目邀请,让传承者来参加《传承者》的录制,既不尊重也不真实。他决定走进这些传统文化,走近那些或带着泥土或带着仙气的奇人异士。
接触奇人,学习异术,想想都觉得有趣!
把整个策划案撰写完毕,沈悠就把它给于妙津发了过去。于妙津的办事效率也很快,在沈悠写出了完整的节目策划案后第二天,她就约到了华夏电视台的相关负责人于晓蕾。
在明星工作室里,沈悠和于晓蕾见了面。于晓蕾今年三十八岁,穿一身黑色冬衣,一头干练短发染成了亚麻黄,长相富态而圆润。
“沈老板好!我还真不知道今天要见的是沈老板,要是早知道,我就好好打扮一下了。”
于晓蕾并不是戏迷,但她身为华夏电视台的节目编导,前段时间大火的《华夏好歌手》节目,她自然看过。所以,一见到沈悠,她就认出来了。
于妙津连忙笑道:“于姐长这么好看,根本就需要打扮。”
沈悠不太喜欢恭维别人,他只淡淡笑道:“于小姐,您好!”
将沈悠和于晓蕾带进会议室,给他们沏完茶,于妙津就悄悄退了出来。
轻抿了一口茶水,于晓蕾看着沈悠温声笑道:“昨天看到沈老板的节目策划案,我可是一夜都没睡好,惊艳,沈老板的这份策划案实在是太惊艳了。”
沈悠谦逊一笑:“谬赞了!”
于晓蕾又笑:“哈哈,沈老板这可不是我的评价,这是上面给的评语。我们收到节目策划案会先筛选一遍,水准之上的,我们就会立刻交到上面审批,毕竟这个任务下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们也想尽早完成。沈老板的这份策划案一交上去,文化部那边立刻就通过了,立意完全契合,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又十分新颖,上面的负责人看完就用了惊艳这两个字评语。”
沈悠有些惊讶:“这么快就通过了,事情定下来了吗”
于晓蕾点头:“基本上算定下来了,不过,其中的一些细节还需要和沈老板商榷一下。”
听到节目策划被采纳,沈悠的心情也很好,他轻笑道:“于小姐有什么疑问,尽管直言!”
谈到正事,于晓蕾圆润的脸也开始变得严肃:“首先就是文化目标的选择问题,我看到沈老板分了四个大板块:国术,手艺,杂和戏曲。
您选择的第一个文化目标对我们来说就是个大难题啊!华夏非遗的手艺人很多都记录在册,这倒是好找。可真正的国术大家,武林高手,我们要去哪里找啊有没有都是个未知数!
别真的没找到,反而找了一堆欺世盗名的骗子!现在国术行业里骗子这么多,我们这些外行可分辨不了。若是真遇到了骗子,还让他们上了我们的节目,到时候节目一播出,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这档节目的口碑和风评,做不做国术这个板块,还请沈老板三思”
沈悠点头笑道:“现在社会有没有真正的国术大家,这个问题暂且不论,不过,想要弘扬传
切不切?给大家一个交代!
不想,没脸见一直支持作者的读者,但一直躲着也不是个办法,还是跟大家说一下好了。
这本书不打算上架了,以后会不定时,直到完结,就当练练笔了。
感冒一直都没好,前天都咳出血了,身体太废,我也很无奈。今天感觉还不错,不咳嗽了
第一章:重生成名伶
“现在插播一条即时新闻:今日凌晨燕京时间五点五十分,知名剪辑师沈悠因过度劳累猝死。
据片场工作人员透露,沈悠此前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
特约记者蔺且为您报道。”
————————————
周围静悄悄的,除了若有似无的呼吸和心跳,就只听得到钟摆荡动时咚铛咚铛的声响。
细碎的阳光从窗外繁密的树丛里透进来,正照在靠窗书桌前一个沉睡男子的侧脸上。
也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渐渐感觉到阳光的暖意,沉睡男子“嘤”了一声,慢慢睁开了双眼。
“这是哪我怎么会在这”
看到周围完全陌生的环境,沈悠微皱眉头,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从书桌前慢慢站起,用力揉了揉自己发胀的额角,开始努力回想之前发生的一切。
隐约记得,为了配合影片的上映时间,自己连续爆肝了三天,可惜,只是堪堪完成初剪就感觉一阵天昏地暗……
再醒来时,自己就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至于是哪个王八蛋把自己从片场剪辑室给弄到了这里
沈悠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答案。
一番苦思无果,他也只得放弃,转而一脸好奇地观察起眼前的这间书房。
书房面积不大,只有二三十平,装修风格偏向中式。朝南的平开窗,窗下摆着一张黄花梨木方桌,方桌的左侧放着一扇红木彩雕嵌画屏风,屏风的后面则是一组靠在东墙边上的长排书架。
书架上藏书很多,、历史、哲学、艺术等诸多门类皆有涵盖,其中很多书上面还有经常翻动的痕迹。
在书架的边角,放着一整套历史丛书,沈悠开始以为是二十四史,细看之下才发现有些不对。
《史记》、《汉书》、《后汉书》,一直到《隋书》、《南史》、《北史》都很齐全,《唐书》和《五代史》只收录了一部旧版,而承接五代的竟然不是宋元明三朝史书,而是一本厚厚的《周史》。
“《周史》是哪个周朝的历史二十四史里好像没有这本吧”
带着好奇,沈悠从书架上取下了那本厚得出奇的《周史》。
翻开书页,只见开篇的本纪第一赫然写着:“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姓郭氏,邢州尧山人也。……”
“原来是郭威的后周!”
沈悠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心头的疑惑却是更深了。
百十年的历史也能写这么厚这作者可真能水字数。
后面两页不过是一些寻常的记事,直到他翻看到了本纪第三:“世祖睿武孝文皇帝,本姓柴氏,邢州龙冈人也。柴氏女适太祖,是为圣穆皇后。……”
“什么柴荣的庙号竟然不是世宗而是世祖这书有问题啊!”
看到此处,沈悠的心中泛起了惊涛骇浪。
古代帝王庙号大多要遵循规制,有功称祖,有德称宗。一般死后能称祖的大多是开国皇帝,有开辟王朝之功,就连汉武帝和唐太宗也只是称宗而已。
英年早逝的柴荣有何功可称世祖
继续看下去,沈悠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本纪第七:“显德六年(959年)夏四月辛卯,帝率军北征……,世祖既定三关,遇疾乃还,行至澶渊,迟留不前,虽宰辅近臣问疾者亦不得见。
是夜,帝病卧行辕,忽梦一青袍道人来见。
青袍道人自称华山陈抟,感怀帝昔年征辟恩典,乃奉一金丹,以解帝病厄之难。
帝既服金丹,旬日间,圣体果得痊愈。
……”
“陈抟入梦,金丹续命,这情节也太玄幻了,仙侠小说都不敢这么编吧”
沈悠虽然对这本《周史》上记载的事情充满质疑,却也耐着性子继续看了下去。
之后的事情顺理成章,病愈之后的周世祖柴荣继续北伐大业,只用了三年就陆续收复了燕云十六州。
显德十一年九月,大周朝廷正式将都城从汴梁迁到了燕京。
显德十七年,周灭西蜀。
显德二十一年,周灭南唐。
显德二十三年,周灭北汉。
……
历史的走向完全变了,周世祖柴荣并未英年早逝,宋太祖赵匡胤自然就没有了黄袍加身的机会,之后的宋元明清更是无从谈起。
不过,封建王朝的腐朽制度终究是跟不上历史前进的车轮。
一九一一年十月,一场酝酿许久的民主革命终于爆发。
革命一起,原大周手握重兵的各省军阀纷纷倒戈,末代皇帝周悯宗柴渊被迫于次年的二月十二宣布退位,华夏正式进入民主共和时代。
“这些,应该不是真的吧”
看到史书上一条条煞有介事的记载,沈悠对自己原先所学的历史也有些不确信了。
&
第二章:未来规划
“从现在起,我就是沈月楼了。”
对于前世经历过无数网络小说熏陶的沈悠来说,魂穿变成另一个人,并不是一件特别难以理解的事情。
他更多考虑的是,在这个岔了道的平行世界里,此后余生,自己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是继续隐退,还是复出梨园,又或者,尝试着去从事一份自己前世一直求而不得的工作。
比如,电影明星。
前世,自己一个人在剪辑室里默默剪片子的时候,就曾无数次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成为影片里的主角。
可惜,自己不是学表演的,相貌也不过中人之姿,真要去当演员的话,别说养家,只怕连盒饭都不一定吃得起。
如今,上天给了自己这么好的外貌条件和表演天赋,不去演电影,实在是太暴殄天物了。
事实上,原主沈月楼在京剧一团时就曾受邀参与过多部影视剧的拍摄。
只是,那时候的沈月楼心思全放在京剧事业上,参演影视剧仅仅是客串,角色戏份少,设定也不出彩,因此,并未在娱乐圈获得太多关注。
当电影明星只是一个念头,想要具体落实下来,却让沈月楼犯了愁,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自从身患抑郁症以后,原主便主动切断了与外界的关联,以前那些合作过的剧组也早已不再联系。
更何况,当初人家找他拍戏也是看重他京剧一团演员的身份,如今他退出京剧一团,名气也大不如前,再找上去,只怕也得不到什么机会。
“算了,还是先吃饭吧,吃饱了饭,才有力气想其它的事。”
昏睡两天,一直没有进食,这会儿,他早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从冰箱里取出食材,简单地做了一顿午饭。饱餐之后,沈月楼进入卧室,打开了书桌上的电脑。
先上网搜了一下沈月楼的新闻,报道最多的是五年前沈月楼退出梨园的封箱典礼。
其后两三年间,有多家无良小报曾断断续续散布过“沈月楼去世”的消息。
最近两年,就完全消停了。
沉寂五年,沈月楼终于彻底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了。
谈不上失落,毕竟这本来就是原主的选择,一切从零开始也没什么不好。
登录微博账号,他随意看了一眼,出乎意料的是,沈月楼竟然还有三千多个粉丝。
原主的最后一条微博发布于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七号,而底下最新的留言已经跟到了前天。
“沈老板离开梨园的第1952天,想他,想他,想他!”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你已经离开五年了。”
“沈老板,你看到了吗我们一直在等你回来。”
……
看完戏迷们的全部留言,沈月楼哽了哽,眼角微湿,心中满是感动。
一名京剧演员,能够在离开戏台五年后,仍然有这么多戏迷在等他回来,这种人格魅力真是让人羡慕。
“你们不就是想看到沈月楼复出梨园吗好,那我复出就是了。”
既然继承了原主名伶的身份,就有责任去完成他的戏迷的殷切期待。
因为,他们值得。
“明星名伶唉,看来还是名伶的格调更适合我!”
沈月楼叹息着摇了摇头,忽然醒悟过来:“不对啊,名伶不是也可以当电影明星的吗它们本来就不冲突啊,我真傻,小孩子才会做选择,大人当然是全都要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