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航天霸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快舟

    而且话还说回来,如果萨斯菲尔德连这些相对已经算是比较常规的火箭推进剂性能优缺点都不知道,那章昭就真要怀疑nasa的雇员都是什么水准了。

    站在专业角度,两人所谈论的话题自然是要符合身份才对。

    此刻,萨斯菲尔德所担忧的问题,完全考虑更进一步的性能取舍,只有这才是衡量专业人士和一知半解外行的最佳标准,绝对屡试不爽。

    于是嘛,问题继续....

    “想过没有,如果真打算采用液氧甲烷发动机,那么从它的性能参数上来看,这玩意儿实际是高不成、低不就。”

    既然已经说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章昭心里当然也清楚对方在关心什么,因此话不多说,直接把问题全都掰开、揉碎。

    反手给出回答:“确实如此,按照刚才你这样说,那我也承认是很有道理。”

    说白了,让甲烷机向上对比上面级常用的液氢发动机,实际它在比冲上面就差了一大截,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它无法替代液氧液氢发动机的江湖地位;那么向下对比助推器、第一级火箭常用的煤油发动机,这时候虽然是甲烷机的比冲相对煤油机能高出大约5%左右,但在密度比冲数据上却又低了大约17%左右。

    所谓密度比冲,一般是除了专业人士之外,普遍都很少会提到该数据。

    但是,没提到绝对不是代表它不重要!

    恰恰相反,密度比冲概念实际是指“推进剂密度与其比冲的乘积”才对,而该数据通常用于表示单位体积的推进剂在单位时间内产生推力指标。

    严格来说,密度比冲是一个等效概念,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清楚,但如果具体放在工程项目中对比。

    其实也很简单,直接上数据对比,情况一目了然。

    标准之下对比两种推进剂,取海平面高度、相同的膨胀比、燃烧室压力都取6.8mpa,得到的理论比冲数据分别是煤油294、甲烷303,这大致也符合甲烷比煤油高出5%的理论。与此同时,两种燃料的密度却分别为是:煤油1030、甲烷820。

    好了,现在计算密度比冲,就是分别将两种燃料的理论比冲和密度相乘。

    结果显而易见:煤油为302820、甲烷为248460,两者之间的数据差距被拉大,这意味着液氧煤油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真正再反映到火箭整体设计上,情况就是在输出同等推力、并维持相同时间的要求下,甲烷火箭需要更大的箭体/储箱来装密度相对小一些的甲烷燃料,由此则会导致火箭的箭体重量增加。




第090章:你回去找一找!
    还是那句话,制造一枚火箭的成本大多都集中在发动机上面,而传统火箭发动机的产量少、研发成本又高,那必然会导致单价高企不下。

    但是,如果epat的火箭发动机通用化工作能顺利走下去,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想想一枚火箭动辄就是两位数以上的发动机产能需求,虽然后续会有复用火箭安排,但复用不是永远可以用下去,普遍来看,能执行十次任务就算相当牛逼,靠谱一点,能做到复用五次其实就差不多了。

    总而言之,未来只要把发动机通用化做到位,epat就能够用产量去压成本,到时候完全可以冲抵发动机性能上的略微不匹配。

    那么再说现在,章昭其实也有他的想法。

    既然萨斯菲尔德是真心诚意的看好商业航天,并且还代表nasa来做调研,那么章昭就完全没道理做太多隐瞒,而诸如火箭发动机通用化这种情况,未来也绝对不可能隐瞒的了。

    与其等公司申请“液氧/甲烷火箭可行性演示项目”的时候被动提交设计方案,那还不如选择现在就告诉萨斯菲尔德。

    回头调查结果带回nasa,也让大家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反正章昭是这样打算的。

    把情况全都说出来,现实反而没有想象中的剧烈冲突,萨斯菲尔德就一句话:“还有什么,都一并告诉我,现在你们已经确定了:液氧甲烷推进剂、发动机通用化两个完全跟主流观点格格不入的技术核心,请问还有什么......”

    看得出来,萨斯菲尔德现在已经是彻底没脾气了,但章昭会轻易放过吗

    不可能!

    心一横:“是的,经过我们内部沟通,确定下一步要研发的小型运载火箭会走类似n-1火箭的多发并联方案。”

    终于,不管内心即便再怎么强大,萨斯菲尔德也扛不住章昭这般死命折腾,各种非主流技术都一个接一个的往外蹦,简直都没谁了。

    良久之后,这才转醒过来,看到章昭这位疯狂地航天工程师,还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千言万语就汇成一句话:“为什么到底基于什么原因,居然会选择多发并联这种已经被苏联人证明是完全走不通的路线”

    没区别,这跟之前epat内部技术会议上的反应都一样,章昭都已经习惯了。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选择,那章昭还是坚持此前说法,先对n-1火箭失败的原因简单分析,随后对比现在的硬件基础,最后再给出综合评价。

    末了,还要使出杀手锏:“有关多发并联方案,我相信在美苏登月竞赛时期应该也被nasa重点关注过,回头去档案室找一下,我觉得nasa会对此有比较科学、客观的结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nasa成立于美苏冷战时期,最初使命就是协调美国航天和登月工作,在那热火朝天的时代,肯定也对苏联的登月火箭方案有过跟踪研究,理论资料绝对不会少。

    章昭最后这句话显然是很有说服力,萨斯菲尔德没有反对:“我到epat调研已经半个多月,首批四枚电子号探空火箭已经完成,按计划在三天之后会启程运往卡纳维拉尔角,而我也要返回nasa递交调查结果,到时候肯定会去找一找相关资料。”

    没有更多的说辞,三天之后,四枚电子号火箭打包装箱,直接装上火车起运出发。

    另一边,萨斯菲尔德也已经把行李收拾完毕,最后一份调研报告被装进文件袋,随后密封起来,并郑重地写下“内部资料、请勿外传”的字样,然后再装进随身公文包。

    临行之前,还顺便是留下一句:

    “如果档案资料证明多发并联方案确实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那我会帮你们拿下液氧/甲烷火箭可行性演示项目,虽然epat还很年轻,但我确实是在它身上感觉到了航天火箭商业化的曙光,而且未来可期!”

    在这送行的人群当中,萨斯菲尔德如此言语,章昭突然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n



第091章:沙山路偶遇
    技术问题并不需要太担心,所有项目都处于正轨状态。

    实际章昭心里很清楚,隐藏在表面风光状态之下,实际是目前日益捉襟见肘的资金问题,自己投资肯定是下下之策,上策最好还是选择风投公司。

    而放眼整个硅谷,那些真正对航空航天有长期投资的风投,结果都按兵不动。

    很显然,大家似乎都选择对epat这个新冒出来的公司视而不见,至于原因是什么情况,章昭倒是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一些,而在经过仔细思考过后,终究也没打算针锋相对。

    风投公司是什么德行,最近也算看清楚了,你越是把它看得太重,它就越把你看轻,现在上杆子贴过去,就算能够拿到融资,公司要付出的代价肯定也小不了。

    于是,章昭再次选择转变思路。

    为什么一定要局限于传统航空航天领域的风投,就因为对方手上的产业链、技术资源吗

    这不是搞笑吧!

    商业航天之所以能够打破常规,所依靠的正是产业链垂直整合等手段,以及可以在全球范围之内寻找高性价比供应商。

    再说直接些,商业航天产业核心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航天产业链,重新整合上下游,那现在的epat又何必要再钻进套子里面去,完全就没有任何理由要这样做嘛。

    赶紧收拾心情,同样也是为了争取最后的可能,章昭已经连续五天徘徊于硅谷沙山路。

    从斯坦福大学出门开始,一路往南至圣何塞市,沿途都会穿越沙山路,路边低矮或高耸的办公楼在街道旁醒目地矗立,这里是风险投资公司的大本营,甚至号称西部华尔街,而它确实也是硅谷科技创业公司的金融发动机。

    没有其它选择了,沙山路这边虽然不是专业的航空航天风投,但章昭现在身份显然也不是航天火箭公司总裁。

    换个说法,他目前是一家科技创新公司的ceo,只不过公司产品偏向航天产业罢了。

    先要拜访的,还是kpcb公司,作为硅谷地区数一数二的风投,kpcb投资过很多重磅对象,太阳公司、美国在线、康柏电脑、基因科技等等....

    最近一次大动作,好像是对谷歌公司的投资。

    不过章昭很遗憾地发现,这家公司其实真是亚马逊的投资方,在见过四位创始人之一的byers过后,融资接触直接宣布失败。

    很简单,kpcb连老朋友贝索斯创立蓝色起源都没兴趣,更何况epat这种不太了解的公司。

    在硅谷风投圈子里,人脉关系的权重甚至比国内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国内办事要靠人际关系,在硅谷的风投圈,这种现象其实更严重。

    如此下来,人脉关系更深的贝索斯都尚且没引起kpcb注意,那章昭自然是转身离开。

    随后,又是硅谷最富传奇的风投公司,mayfield虽然愿意做长线投资,但它的主业实际是比较偏向生物基因和电子产业,毕竟是成功投资了世界上最大的两家生物公司genentech和amgen的存在,而这两家公司又占全世界生物公司总市值的一半左右。

    由此之后,mayfield重心偏向生物科技也可以理解,但真正让章昭头疼的是。

    对方ceo或许抽风还是怎么滴,谈话的时候虽然也表示对epat有兴趣,但随后提出要求,居然说是想要让公司转向太空-生物育种领域......

    卧槽!

    在章昭记忆中,太空育种虽然是一个听起来高大上的行业,但epat是商业火箭公司啊,如何还跨界到太空育种。

    说实话,这要求有点儿膈应人,你不愿意投钱就算了,多费口舌干嘛。

    好在做为创业者的基本素养摆在哪里,纵然心里有一万个map想说,但嘴上还依旧是笑嘻嘻,微笑着递上名片。

    融资不成,终归仁义还在,章昭转身也当起业务员:

    “epat专注于运载火箭成本控制,我们能够提供1吨以下的近地轨道发射能力,如果may



第092章:原来如此
    贸然加入别人的私人会谈,这肯定不是绅士的行为,但章昭已经管不了那么多,况且大家都是华裔/华人,信奉是出门靠朋友。

    只要稍微靠谱点儿,人长得不要太丑,在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身份和价值。

    没错,章昭就是这样做的。

    很容易,他确实也成功地加入了话题,好在这位年近四十岁的付总在硅谷风投圈子里面也挺有些地位,看到章昭之后,马上就想此前一份资料。

    下一秒,恍然大悟了,惊讶:“我知道,你是epat公司的,那个前不久拿到nasa火箭订单的商业航天公司,对吧”

    越看越像,而且看章昭也没反对,心里自然就更加确定。

    言语很是佩服:“当时还挺惊讶华人圈子居然有人能在美国搞火箭公司,现在看来,果然一身是胆!”

    一身是胆.....是胆......

    这个评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章昭这脑门子已经开始冒黑线了都。

    而对方笑着给了章昭评价后,转身又微笑着,回头跟旁边atl的总裁介绍:“咱面前这位绝对是美国华人圈子里面最有胆气、最有魄力的人了,他研发火箭拿到美国官方采购订单,那真是了不起啊!”

    好歹也从大陆过来的中上层科研人员,对于火箭还算比较了解,国内新闻经常提到某某基地又成功发射火箭,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也因为是相对有所了解,所以才更明白研发火箭是多么高大上的行业,两个。

    佩服!

    原本还因为章昭突然出现,打扰自己计划而有些不满,此刻也都完全消散,能够搞火箭这种高科技玩意儿,那绝对是值得尊敬。

    章昭则快人一步,抢在对方开口之前:

    “我叫章昭,epat公司的ceo,从事探空/运载火箭的研制与发射。”

    紧接着,对方也马上做了自我介绍:“章总确实是年轻有为,不简单啊!我也介绍一下,曾琉群,香江atl公司总裁,主要从事新能源科技行业研究,目前主打锂电池研发与生产。”

    听完介绍,章昭倒也就放心了。

    果然没记错,对方是一家从事锂电池研发与生产的新能源公司,而听到对方这个总裁职位,那绝对也是在公司手握实权才对。

    互相介绍之后,作为沙山路此地的东道主,付总(付继勋)却最先撮合着。

    “之前看宣传,记得epat的火箭是采用电池动力,我觉得你们两位之间或许可以多沟通,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进行合作,跟你们一样,atl提供的动力电池也很有性价比,对于epat压缩成本的需求而言,应该很有帮助。”

    这话显然是在跟章昭说,但同样也引起了旁边曽琉群的重视,感情今儿个硅谷之行,甚至还有可能让公司打入航天产业供应链

    好家伙,这可是航天供应链啊!

    只要能够让公司的产品进入航天系统,那绝对就是一次巨大突破,在对外宣传中,必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君不见,国内某摩托车生产商,不就是靠着打“航天品质”才红起来的吗。

    马上附和到:“是吗,如果真的有机会,我们atl一定尽最大努力,能够为人类航天事业出力,那咱也是倍感荣幸啊!”

    既然把话说到了这里,不妨也多言语两句。

    章昭:“没错,我们电子号运载火箭目前就使用锂电池作为电泵循环的动力来源,之前采用日国某电池产品,后来关键时刻出过纰漏,公司确实有意更换供应商。”

    这样一说,现场气氛瞬间就热络起来,原来刚才还真不是什么社交托词。

1...2930313233...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