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戒念

    王静辉笑着说道:“那守济兄为什么对参加大宋皇家海运这么有信心呢我们和泉州的商人一样也会面临这些困难啊!”

    余元笑着说道:“天下人都知道改之从来不屑做小生意,而且有珍泉兄的徐氏做榜样,都知道跟着改之做生意有赚无赔,对于这样的好事,在下自然是不会放过的,相信其他人也都是如此!当然大宋皇家海运还有大宋水师的沿途保护,自然不会怕那海盗,而且到了高丽、倭国也不用担心货物在那里被抢劫




第一百五十七章 十里送行
    第一百五十七章十里送行

    王静辉解释道:“子华兄,相信你也知道本官身为驸马,做官做到今天按照大宋律例已经是个异数,本官对此也不会有过多奢望。现在大宋表面上繁荣,其实财政紧缺,从仁宗朝开始,大宋的财政便一直存在着缺口,而海外贸易便是弥补这个缺口的一个重要方法,虽然这并不是治本的万能药,但却能够给大宋以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来转变。本官原打算在楚州这里任父母官的三年时间里好好的打下一个基础,不过由于太上皇的身体突然恶化,新皇登基要召我回到汴都另有安排,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有些不太现实了,所以本官要加快脚步,给后人留下一条路可走!”

    曾唯听后立刻说道:“大人高瞻远瞩非下官能及,大人若有什么差遣,就提出来好了,唯定当不辞!”

    王静辉笑着说道:“有些事情不过是尽人事以听天命罢了,你我所能够做的便是尽力而为而已!本官要加快海外贸易的拓展步伐,虽然有这一次海外贸易的成绩作为旁注,但要想说动政事堂的各位相公和圣上,还需要其他主管此事的官员一起从自己本身职责来说明海外贸易对我大宋的好处才更有把握。本官虽然请子华为此上书延誉,但你要从实际出发,不可为此而夸大其词,若是经不起汴都各位大臣的仔细推敲,难免要坏了子华的大好前途!”

    曾唯笑着说道:“大人请放心,这不过唯本身职责而已,下官自会照实来写这份奏章的,大人不必过虑!”

    王静辉得到了曾唯的肯定答复后,笑着点点头,“那好,子华兄此事就有劳你了!”两人又对海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仔细交谈了一会儿,曾唯曾经读到过王静辉对此的一些策论,但和王静辉能够像这样一对一没有旁人打搅的情况下来讨论海外贸易,这还是第一次,他把心中所有的疑问都如竹筒倒豆子一般提了出来,王静辉也都一一做了解答。虽然有些问题王静辉自己也说不上来,但还是凭借着后世的眼光来给出一些参考意见,这让曾唯对他的人品和才华大大的心折,心中的疑问得到解答后,曾唯便起身告辞了,王静辉将他送出临时的府邸。

    眼看楚州这里的事情即将了解,王静辉的心中在欣慰的同时,突然也有一种失落和空洞的感觉在心中泛起。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楚州是自己来到大宋后第一个出任地方官的地方,估计以他的身份以后将会面临更大更多的考验,以后就没有这个机会再次放任地方做一州的管理者来实现底层的治国理想了。

    王静辉对此自嘲的笑了笑:自己在过去生活的时空中不过是一个军医罢了,几年服役下来回到自己的家乡继承家族产业继续当医生,今后用脚趾豆也能够预料一生的结局,最良好的状况充其量不过是个有名的中医罢了。自己来到宋朝后不仅是名震一方的杏林高手、知名的大宋富商,日常见到的人也是在历史书中的名人——赵曙、赵顼、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还做了温柔贤惠的蜀国公主的丈夫,成了大宋的驸马爷。

    一想到来到大宋这几年的各种际遇,王静辉的心中一时间充满了酸甜苦辣涌上心头:从一开始与猛虎搏斗在这个时空找寻出路想平淡的渡过这一生,再到来到为了拯救那些保存在校正医书局那些珍贵的医学典籍,自己一步步的走向改变历史的道路,直到自己介入濮议角斗爱上蜀国公主后的全力以赴。好在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虽然到现在说不上能够让大宋避免历史悲剧发生,但终究他靠着自己一番令人匪夷所思的际遇逐渐使大宋偏离了历史原有的轨道,历史已经改变了,至于今后会发生什么,他不知道,但他知道有些事情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不断去努力,他现在所要做的便是再接再厉奠定一个相对良好的基础,培养后继者,给后来人指明一个大致的前进方向,这便足矣了!

    “改之!”李管事在他身后轻轻的叫了他一声,打断了王静辉心中的思绪。

    王静辉转过头来看见是李管事,笑着说道:“珍泉兄,有什么事吗”

    李管事有些神色复杂的说道:“改之,门外聚集了许多楚州的乡绅想要见你!”

    王静辉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不会在他临走的时候对他在楚州这近两年的施政方针有所不满而搞“上访”来抗议吧!不过李管事的回答很快便把这种可能性排除在外:“改之,这些乡绅都是从楚州各地赶来,他们知道大人要离开楚州返回汴都去了,所以都自发的组织起来赶到这里想挽留大人!”

    不管是对自己不满而“上访”,还是想挽留自己在楚州,王静辉对来客从来都是很重视的,他一直认为身为百姓父母官就必须知道自己治下百姓的要求,所以在楚州任职的时候,要求属下的官员必须对老百姓的“上访”有求必应。现在临走了,这项他立下规矩自然不能破坏,他立刻将身上的便服换下穿上官服,随李管事来到他在盐城临时官邸的大门外,看到不仅是随他而来的楚州各位官员都在,而且是聚集了几百名老百姓而不是李管事口中所说的乡绅代表。

    此时王静辉也没有什么时间来询问李管事了,站在大门口的台阶上对这几百来人高声说道:“各位楚州百姓,你们聚集在此可是有什么事情要求本官去做吗只要是本官力所能及之事,盖不会推辞!”

    在门外聚集的百姓看到王静辉从大门里面走出来后,原来乱哄哄的场面立刻安静下来,听过他的话后,所有的人都齐声说道:“大人德备苍生,不可弃我楚州百姓而去啊!”

    王静辉身边的官员一列站好,看到这样的场面也不禁有些动容,他们也没有想到王静辉马上就要离任回到汴都的消息会在楚州百姓当中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为首的一排穿着上明显与平常百姓有区别的老人走上前去,将一个用红绸包起来的小包呈送给王静辉,他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奏章,不过寻常百姓可是不能上达圣听的,想来自己也马上就要离开楚州了,自己治下的百姓还对他有什么要求的话,就尽力满足吧!

    王静辉打开这本奏章一看,脸色马上就变了——楚州百姓居然想上书皇帝,为了表彰王静辉在楚州这里卓绝的政绩而允许楚州百姓可以为他立长生生祠,家中可以供奉他的长生牌位!

    王静辉看到眼前这些百姓,心中也是不断的翻腾,若是在这个时候还能够保持他以往无动于衷的神色,那他可就真的成神了。他平复了一下心绪,将这本奏章递给旁边有些好奇的官员。他们也都想看看这些百姓给驸马的是什么内容的奏章,居然让他变得有些失态起来。旁边的通判薛向之第一个接过这本奏章,看过之后脸色变得肃容起来,接着把这本奏章继续传给下一个官员,很快这本奏章便在他们手中走了一圈,原本还有些漫不经心的官员在看过这本奏章后,脸色如薛向之一样都变得异常庄重。

    在那个时代,当地百姓为了表彰他们父母官,常常会把一些由这个官员主持修建的工程以这个官员的名字来命名:苏堤、万安桥……王静辉在楚州时间不长,但由他主持修建的各项工程恐怕是大宋历任官员中最多的一个,别人在任上就是一百年也未必有他这么大的手笔。借力整修各种工程,除了开始时候的大型水利工程之外,他没有掏过一文钱,而且那当初贷款出去的四十万贯早就在薛向之的坚持下,用楚州财政盈余给填上了。现在楚州各地的百姓为了纪念这些工程给他们带来的便利,什么“学士桥”、“驸马堤”,如此种种早就遍布楚州各地,如果有行人问起“学士桥”该怎么走,楚州各地的人都可以在本县给他指出两座以上这样的



第一百五十八章 芥蒂
    第一百五十八章芥蒂

    王静辉坐在船舱中正和薛向之下围棋,听到敲门声便说道:“进来!”

    走进船舱的是吕先云,他抱拳说道:“两位大人,一个时辰之后我们就到楚州城了!”

    王静辉将一粒白子放在了右下角,笑着说道:“有劳吕将军了,我们这就准备一下,等会回城!庆云兄,这局棋你可是又输了!”

    和王静辉下棋是薛向之最郁闷的事情了——驸马的棋下的实在是难看,一点儿也没有美感,但偏偏杀气腾腾每每杀得他片甲不留,想自己虽然称不上是国手,但棋力亦非弱者,怎么在这种“怪棋”面前就没有还手之力呢!薛向之看到那被白子破坏的惨不忍睹的棋盘,无奈的叹了口气,用手抓了一把黑子放在棋盘上认输。

    吕先云说道:“王大人,下官已经按照你的吩咐先行派人进楚州城让他们准备了,我们的船是否还要在楚州港口停靠据闻楚州全城的百姓都集中在河道两岸和港口上,希望能够送大人北上……”

    王静辉也没有想到上次自己请假到汴都看老婆会遇到这么多的事情,连皇帝都换了一个,如果不是自己不放心楚州海外贸易这一块事务,他可能就要直接留在汴都不回来了。不过楚州城中不仅有自己的学生,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在傻等着王静辉的归来——王安石的儿子王雱。

    王静辉从汴都回来后,抽空去见了一次王雱,和他大致说明了一下情况,事出紧急谁也没有料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两个人都想在对方回到汴都之前来拉拢对方,结果谁也没有机会。王雱在此事上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显得非常大度从容,只是说将会在这里等待王静辉处理完海外贸易事务之后,和他一起回汴都开封,王静辉也摸不准王雱心中有什么打算,便先应承下来。

    在离开阜宁港之前,王静辉早就先派人回楚州城给他们报信,所有的人都打点好行装,只要他一到楚州城,便立刻打包上船北上汴都。对于王雱这个烫手的山芋,王静辉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时间太短了,他也没有什么办法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本来对于王雱,他还是抱有比较高的期待的:历史上的王雱虽然工于心计,不过他要比他老爹王安石通变练达的多,而王雱在历史上的熙宁变法当中简直就是王安石的半个脑袋,如果能够成功影响改变王雱的一些观念,那对于以后布局将会是极为有利的。

    不过令王静辉非常安慰的便是他非常清楚王雱的身体状况,即便情况变得再坏,王雱的小命理论上还是在他的手中,相信当今天下也只有他能够保证王雱的生命。如果王雱一意孤行,王静辉说不好也只能让他无声的消失了。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王雱这小子太骄傲,虽然算不上固执,脾气也很坏,连程颐那样温厚的长者他都要打,最重要的便是他那手“征诛”之术,实在让王静辉心中胆寒——好在王雱生在宋朝,若是换了明朝或是清朝这样律法森严连兴文字狱的时代,那这家伙一举一动都会要搭上几百条人命不可,不过不到最后一步,王静辉也实在舍不得干掉这个行为很偏激的才子。

    王静辉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让他们先上别的船吧,等我们离开楚州之后再让他们转到这艘船上来,毕竟送行百姓人数太多,我也不希望为此耽误时间。我们也不用靠岸楚州港了,直接从运河和港口里行驶一圈,辞别送行百姓后,再抓紧时间赶上他们。”

    吕先云听后便转身出去安排了,而王静辉则站起来和薛向之走上甲板,吕先云正在那里指挥船上水手放下小舟,他转过身对薛向之说道:“庆云兄,咱们两人公事两年,虽说时间不长,但交情深厚,此次楚州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够见面,想来我也没有什么机会放任外官或是回到楚州了,今后众多事务就要有劳庆云兄了!”

    薛向之说道:“大人不必担心,下官自会尽职尽责的完成大人在楚州未尽事业,今后若是下官有什么疑问,还请大人指点迷津!”

    王静辉笑着说道:“庆云兄过誉了!在下所做的事情无非是别人有所疏忽的罢了,庆云兄也可以做到!”说完他肃容的指着远处楚州港的方向说道:“不过凡事还是要‘以民为本’,多为百姓的生计着想一番便是了!”

    薛向之听过这话后,知道在楚州港那里有无数楚州百姓在等待着这艘船给王静辉送行,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以民为本’!原来如此,下官明白了!”

    王静辉笑着说道:“庆云兄能以这四个字为做官之根本行事,在下便可以放心的回汴都了。日后你若是有什么难事,可差人送一封书信至我处,在下多少还有些本事,自不会推辞!”

    “下官预祝大人此行一路顺风,来日想见!告辞!”说完便走向了已经安放到水面上的小舟。

    “庆云兄,保重!”

    江水静静的拍打着船舷,王雱和孤儿们都在离楚州港二十里外的客船上等到王静辉的坐船后和转船和他会合,到最后王静辉还是没有勇气在楚州城上岸,不过王静辉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对一个故乡之外的地方产生如此深的感情,骤然的离开使他的心情不是很好,把自己关在船舱之中不想见任何人。

    与王静辉不同的是,王雱似乎是这艘船上最悠闲自在的人了,有时候解答学生提出的几个经学问题之外,闲来无事便在船甲板上四处游荡,这艘船可不是平常的客船,而是真正的海上战舰,虽然碍于河道的原因,它并不是那些大型海上战舰,乘船的舒适程度也没有客船好,但能够登上战舰对于一个书生来说终究是件非常稀奇令人兴奋的事情。

    “功勋在重莫过于军功”,虽然大宋实行抑武扬文的政策,士林中人对军人看法不过是“一武夫莽汉而已”,但心中对汉唐文人笔下的边塞风采还是非常向往的,在这点儿上王雱也不例外。

    正如文人看武将不习惯一样,吕先云和他的手下对这个充满好奇心的王雱也是很不顺眼的,但碍于他是驸马的客人,所以严嘱属下要对他多加忍让,不过令王静辉和吕先云没有料到的便是正是由于王雱在船上四处乱走,才生出事端来:吕先云手下一个偏将和同僚在一个船舱中对楚州百姓为王静辉十里送行的事迹大加感慨,正巧王雱从船舱外经过。

    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但糟糕的便是王雱和王静辉年龄相仿,这些水军顺便也评价了一下他,拿王雱和王静辉相互比较,自然是高下立判,结果说了几句评语也顺便让王雱听了个正着。王雱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心胸狭隘,生平最听不进他比某人差,除了他父亲王安石之外,还真挑不出有哪个人能够让他心服口服的来,天生的“老子天下第二”,如果说拿苏轼和他比较他也许还不会记在心上,毕竟苏轼兄弟可都是受过仁宗皇帝御口嘉许过的,几年来才名远播这也是无可厚非,但王静辉是谁在他心中不过是靠蜀国大长公主的裙带关系才爬上去的一介商人而已,怎能与他相提并论!

    王雱心中不断的想这不过是“军中莽汉之言”,他们又懂什么这才压住了心中的妒火,若无其事的悄悄走开,但一念即起哪是几句“阿q精神”的自我安慰所能够压制的了的想到上船的时候,看到一个老阉人身旁有几个大木箱,后听说是驸马书房的手稿,这才想起自己认识王静辉这么久了,但从来都没有去过他的书房,而且上了舰船后,他还朝那个老太监索要王静辉的文稿,结果被无礼的驳回……往事种种现今一幕幕回忆在王雱的脑海之中,这让他在船舱中翻来覆去无法入



第一百五十九章 命苦
    第一百五十九章命苦

    “欧阳修,你现在不能死!”王静辉俯身扒在快马上,在直奔汴都的官道上飞驰而过,虽然有些累,但心中惦记的还是欧阳修的病情。

    当王静辉的船到了大宋南京应天府的时候,徐氏在那里接应的人看到战舰上有驸马的旗号,便立刻将汴都欧阳修病重的消息立刻转达给了王静辉。欧阳修在半个月前偶感风寒,原本没有放在心上,请了一个普通郎中简单的诊治了一番后,便开了一张伤寒的方子服用,结果病情一发不可收拾,才十几天的功夫便发展成病危!

    由于濮议当中有王静辉这个意外的因素插手其中,原本历史上御史蒋之奇上书支持韩琦、欧阳修而得到提拔,后来反嗜导致欧阳修黯然结束官场生涯,结果到现在那个蒋之奇还是个普通的御史,欧阳修还在参知政事的位置上,和韩琦一样成为两代皇帝的辅政大臣,极为荣光。身为参知政事的欧阳修的病情严重后自然不能到政事堂轮值,神宗赵顼自然非常关注他的病情,除了派太医以外,还赏赐了众多宫廷收藏的药材。

    欧阳修的病情并没有因为太医的到来而减弱,欧阳府上的人都乱成了一锅粥,负责给欧阳修诊治的太医面对这样一个自己束手无策的状况,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两次解了他们太医院危难的王静辉,立刻上书陈请圣上立刻召驸马回汴都为欧阳修治病。而欧阳家的人也把希望寄托在王静辉的身上,除了赵顼发出的手谕之外,欧阳老夫人还见过了蜀国公主,通过徐氏把消息最快捷的传递给王静辉知道,结果还真是徐氏的人先碰到了王静辉。

    王静辉知道这个消息后也不禁有些大惊失色,连忙交待好事务后,便匆匆弃船换马直奔汴都而去。欧阳修是王静辉非常看重的一个人,不仅仅是因为欧阳修是当今天下文宗之首,更因为欧阳修在士林中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要知道按照这个时代的习惯,就连王安石也要持弟子之礼来见欧阳修,司马光、曾巩、苏轼兄弟也都算是欧阳修的门徒,欧阳先生先后主持过四次大考,要不是宋朝严禁称“学生”,他老人家的门生故吏满天下也不夸张,这就是韩琦为什么一直在政治生涯当中不断的向欧阳修靠拢的原因,论声望他离欧阳修还差远了。

    王静辉在两个月前还专门给欧阳修看过病,没有想到现在居然变成这个样子,按照历史,欧阳修还有不到三年的寿命呐,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想到历史上英宗赵曙的寿命,他心中也就释然了——历史已经变得不一样了!欧阳修生命的最后几年都是在江西吉州老家隐居的,生活起来自然要比操劳政事清闲的多,也许是政治寿命的延长使得他加快死亡吧,相比之下王静辉更关心现在他的病情,只要有他站在王静辉这边,就算王安石在怎么折腾,士林力量也不至于分化的不可收拾。
1...6465666768...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