镖局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陆镖师
王铁这两天就待在豆腐房了,这是他大明的第一份产业,他十分的重视。
有郭家四兄弟把关,这做豆腐还真的不困难,前两天试做时一切都顺利,
19,豆腐坊章程
两千斤豆腐销售一空,几十号人高兴回村了。
到村口时还不到中午,闻讯而来的村民站满了村口,仿佛迎接英雄般的欢呼着,让王铁感到不可思议,这王家庄的人是不是都有病
往日迎镖这个仪式还算勉强,可就到通州城里卖个豆腐,怎么就激动成这个样子你看那几村老不停的回答着村民:“成了!成了!”胡子都笑开了,怎么就这样没有出息呢
“哼,都没长大!”王铁心里一阵嘲笑,转身闪到豆腐坊里去了。
根据今天的情况,王铁大概摸透了通州消费情况,每天销售万斤豆腐没有困难,城里毕竟常住居民有几万人,加上周边乡镇总人口达十万以上,流动人口也多,这个作坊算是踏实了。
不过这是个长期的生意,有必要制定些规则了。
王铁首先着手制定销售规则:
一,每个销售点的位置,人员固定,不得跨区域销售;
二,每人拿货不得超过百斤,不得转包、私卖。
三,要保持好豆腐的干净完好,发现有变质、有异味、发霉等问题不得售卖,回作坊重新处理。
四,销售价格是城里九文、乡下十文,不得随意提价。
五,豆腐盛装匣由作坊统一制作,不得改变。
六,售货人每天交货款,不得拖欠。
七,作坊出货价格为每斤八文。
上述条款为硬性规定,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作坊立即停止售货人员资格。
趁村民在村口发疯,王铁快速草拟了几条规则,用毛写了张公告张贴在祠堂大门口。
等村民回到祠堂时才发现针对他们的公告已经白纸黑字贴在大门上了。
卖完豆腐,小月很是一本正经的搬了个桌子,开始收钱了。
本以为收豆腐钱是个幸福的事,可就是这个幸福的事差点没把她累晕了。
四十个人,每人收八乘五十,很简单的两千斤豆腐钱,可总量就是一万六千枚铜钱。
小月很谨慎,一枚一枚的数,一个人就是四百枚,要数上很长时间,她整整数了一下午,快要天黑时才由郭家兄弟帮忙抬进了作坊里。
王铁回到家里感到这些天太累了,吃过饭早早就睡下了,连加油站都不想进去了。
可整个王家庄却是个不眠之夜。
售卖豆腐的人员回到祠堂时发现大门上的布告,得知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是作坊只要八文豆腐钱,自己每斤能挣一文,五十斤就是五十文,立刻欣喜若狂,一上午就挣上五十文,那可是能买将近三斤白米,一家老小的吃食都快够了,更惊喜的是作坊每天可拿百斤豆腐,那就是六斤白米了。
有人只看自己今天就挣了五十文,想到明天自己还要挣上一百文,立刻高兴回家报喜了。
不过有心人还是多,看到乡下可多挣一文,心里就算开了,百斤多挣百文,一天就是两百文,这账是不是错了,再到布告前看了一眼,没错,就是两文的差价,到乡下,那些大村子一个村子售卖百把十斤像闹着玩似的。
很多人盯上了乡下一文的差价,这可是块肥肉啊!
这也就是身强体壮的人才敢想的,乡下虽然有一文的差价,可也很辛苦,百斤挑到乡下贩卖是个苦差事。
剩下今天没有货售卖的人员,小月说两天产量就会有上来,不愁没豆腐卖。
为了不引起误会,王铁让小月宣布作坊内上工的最低工钱是每人每天五十文,这个消息一经小月口里传出,豆腐坊大掌柜的威信立马树了起来,小姑娘,大掌柜!
村里每家每户几年高悬的心终于放下了,每家都有在豆腐房里工作的人,就保证了家家都有最低的粮食保障。
王铁在睡觉,几个村老和沐春拱祠堂祖宗牌位大厅里却喝开了小酒,下酒菜就是豆腐渣伴盐。
“这回踏实了,踏实了!”老族长今
20,为了不饿死
一连几天,在王铁简单的章程刺激下,豆腐房的产量接连上台阶,直接突破了日产上万斤,王家村活了。
看到傍晚家家升起的炊烟,王铁对豆腐坊也就放手了,交给小月和他四个便宜叔叔。
其实王铁原来的打算是用加油站的黄豆来弥补低价造成的亏损,也就是说他要利用豆腐坊来洗白加油站的黄豆,毕竟两车有八万斤,也是价值上千两银子,可没有想到豆腐坊自身就有了盈利。
是什么原因难道豆腐有这么大的利润大明哪么多豆腐坊怎么就不壮大
翻来思去他想到了有几点,一是有上千两白银没有谁会投入这吃苦的行业,没有流水性质的作业方式,也没有无偿的碾盘、房屋、场院可以提供,更没有一上来就低价倾销,迅速占领市场,最重要的是作坊的技术已经领先了,产出比快到一比五了,大明的其它豆腐坊只有一比二到三。
豆腐坊算告一段落了,他最担心的安全问题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不到十年了,真的时间不多了,他怕,怕跪、怕死,他要有自己的力量。
“哥,城里有个做豆腐的老头,撞死在我们卖豆腐的摊子前了,城里的豆腐坊都停工了。”小月向王铁汇报了一个情况。
“怎么心软了”王铁看着小月闷闷不乐的样子,小声问道。
“哥,你说我们的豆腐只有别人的一半价钱,别人怎么活呀!”
“唉,他们活,我们就会死掉,就会饿死,这就是个吃人的世道,时代总是要向前的,他们另找生路吧,每个人都想生存,这是时代的悲哀,没有办法。”王铁感叹自己来到大明,小小的豆腐坊也开始打破这原始的生存方式了。
“哥,我还是觉得我们害了他们没有了生路!”小月闷闷的说。
“为了不饿死,我们只有这样,快长大吧,你现在不懂!”王铁放弃了教育她了,这真的解释不清楚。
......
王铁十几天完成了王家庄的后顾之忧,他开始重点放到镖局上了。
“王五,赶快叫沐镖师过来。”王铁现在对这个大师兄很是不感冒,他的智商有问题。
很快沐春就到了王铁家里了,一见王铁脸色很和蔼,心里就不舒服了:“没有酒挣钱了也不给师兄打两斤烧刀子。”
“烧刀子,烧你的屁股,我问你,我的驴怎么变成了骡子!你手段高哇,还让人告述我这就是驴,人家指鹿为马。你是指驴为马呀!”
“你不懂,那就是驴,赶快找点酒,小月给了我一块豆腐,闻着都香。”
“啊,是驴呀,不过怎么少了两头肯定是你这个贪吃的杀了我两头驴,我说前两天看见风丫头怎么长胖了,原来是吃了我两头驴啊,还我的驴来!”
“少没有正经的,小屁孩一个,快说,什么事,你不吃豆腐,我还要等它下酒呢”
“你年前到年后尽瞎忙,镖局的事尽不放在心上,都长这么老了还不懂事,村老们能干什么屁事明天把镖局的事立起来,整天游荡没个正行。”
“啊!”沐春一听血差点吐出来,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给,这三百是我最后的银子了,成不成就这么多了。”王铁拿出一个布口袋,往沐春身上一丢。
“先放你这,我再来拿。”说完就要把口袋放下。
“滚,我不想见你!”王铁说完就要上去抢口袋,这大师兄太矫性了。
见王铁上来抢口袋,沐春赶紧捂到怀里:“正好先买几辆镖车。”转身速度很快就没影了。
见沐春跑了,他笑了笑,心里想这个沐春也是够难的,一心想恢复镖局,手里又没有银子,现在总算有支撑起镖局架子
21,少年镖营
王铁回到家里,家里已经是乱哄哄了,大约有四十几个少年拥挤在他不大的院子里。
见王铁来了,立刻没有了声音,眼睛都望着他,等着他说话。
“全部出来。”看院子太小了,他把这群人都叫到了院子外边的一片空地上。
“正阳镖局早晚是要开镖了,开镖就要有人,可无论是镖师、趟子手、伙计都要有本事,而不是凭一腔热血,我准备办一个镖务少年营,从这里开始学习镖局里的业务。从这里出来可以直接进正阳镖局,不过这很苦,不想干的可以现在就回家。”
半天没有一个人吱声,气的王铁只好大声呼喊到“想不想进镖局!”
“想!”
“没有吃饭!声音大点!”
“想!”
一阵呼喊响彻了平静的村子,少年镖务营算是开业了。
看着瘦弱的少年们,王铁第一想到的是加强营养。
他找到村里的几个会做饭的大叔,递给了他们一个单子,几个接过一看,吓得赶紧又送到了王铁的手里“这,这是财主们吃的,太奢侈了。太奢侈了!”
王铁很疑虑的接过他写的单子,一看没有什么啊!就是些肉食啊。
“能做不”不管他们什么神态,王铁只是想他们能不能做出来。
“能,肯定能!”见王铁没有理会自己,几个大叔赶紧表白。
“好今天就采购炊具、食材,连夜在这片空地上搭灶,明天早上要见到早饭。”王铁是说干就干。
北方的早晨天亮得很早,第二天王铁家旁的空地上几个做饭的大叔已经搭了两个席棚子,一间搭了两块门板,准备晚上将就睡一下,一间就是厨房了,天还抹黑时几个大叔就开始忙活了。
要说这饭真的不好做,庄户人家早晨是不吃早饭的,临近中午时才吃饭,下一顿就是天黑了,一天两顿,可王铁要求的是一天三顿,顿顿还要见肉。
就说今天这第一天的早餐吧,食谱上是鸡蛋、蒸白肉,白米稀饭、炊饼、咸菜,还是全部管够的标准。
这可难为了几个大叔,管够这个概念太可怕了,四十几个人管够哪得吃多少这数量太难掌握了。
一发狠,他们都按自己这辈子吃得最多的一次来作为标准,还多准备了两百个鸡蛋。
天渐渐亮了起来,少年镖务营的人员来齐了,很松垮的排成了两行,这还是王春揣摩王铁喜欢排队而组织的。
王铁也早早起来了,看见人到齐了,就对王春说:“带着绕我的地跑两圈。”
他的地就是三十亩,绕着跑也没有多远,现在地还冻着,很合适的一个场地。
“这棚子不错,哪找人搭的照这样再搭十间,就围着这里搭,苇子席太薄了,再加两层。”他发现这席棚子不错,可以挡风御寒。
“好了,一会我就通知他们,今晚就会搭好。”
王铁也跟着跑了两圈,不过一千多米,他发现已经有不少掉队的了。
都跑得很慢,不比走路快多少,可还有在旁边蹲着喘粗气的,这让王铁感到这些孩子是真弱。
看到一个个营养不良的样子,倒让他不敢管够让他们敞开吃了,怕吃出什么问题来。
“两个炊饼、两个鸡蛋、两片蒸白肉、一碗稀饭。”这是王铁给的第一顿标准。
“吃饭要排队,排成两队!”
“每个人都有,吃完自己洗碗!”
“今后饭前要洗手!”
王铁很烦恼的从最小的事教起。
“王四、王五、王春、冯伟过来。”吃完饭他叫过来几个人,让他们围坐在厨房里,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训话。
“王五带十五岁以下的,王春你们几个带十五岁以上的,围着这片慢跑,要排队慢跑,累了就练习排队,要求就是站队排整齐,走路整齐,跑步整齐。”想到少年们营养还没有补充到位,只有先安排少量的活动了。
“对,就是这样,个子高的排在前面,双手端平!”
“看我这边,这是左,这只手是左手,下边的也是左腿。”
 
22,不能忘恩
通州城里的店铺在十五过后大都逐渐开业了,街面上的行人也恢复了往常的热闹,城门口的兵丁又开始兴奋起来,入门费可是他们现在的主要收入,看身边上箩筐里的铜板就知道生意的好坏了。
城西边在中午时分来了一个脸上有一道疤痕的壮汉,牵着一匹健马,到了城门洞前,没有理会兵丁,随手往箩筐里丢了几枚铜钱,脸色木然的进了城。
在城里一个烧饼摊子买了两个烧饼,直接穿城而过,出了城往东面王家庄走去。
这人正是乔了装的赖芳,张家口有名的土匪赖八爷的女儿,年前父女一番谈话,赖芳准备冒风险下山找沐春和王铁商量一下赖家的退路。
打交道时间长了,赖芳知道正阳镖局的一些内幕,她和父亲也怀疑理峰李蝉在其中捣鬼,相应的对沐春和王铁有些警惕,怕真的不顾情谊报官领赏,王铁家可是破了产的。
出于对沐春人品的信任,赖芳还是下定决心下山了。
用手把烧饼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到嘴里,她在村边嚼完了两个烧饼,肚子没有了饥饿感,把马上的腰刀挪到顺手的位置,大步进了村。
一到村口就有人拦住了她“老弟,这是王家庄,来这里有何贵干”一个年纪在四十上下的庄户汉子问道。
王家庄现在加强了对外来人的警惕,不允许随便进出,当然重点是流民。
“请问沐春沐镖师在吗”声音装作沙哑。
“啊,认识沐镖师好,进去吧吧,他正在王铁家里,就在村口。”说完一指前面不到三十米远的一个院子。
王铁和几个小家丁都在训练,沐春是被赶到王家大门口等他们训练结束的。
一脸郁闷的沐春正在生气,蹲坐在门口的石墩上,想着心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