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九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冰临神下
宁王若不是虎,我也不放他走。对马兄我不隐瞒,我的志向是平定天下,不是独占东都一城。可我现在只有一城,不足天下百分之一。冀州有两王与太皇太后,吴州有梁兰两家与皇帝,汉州有大将军,荆州有奚氏不放几只猛虎出去,哪有机会争夺天下?
吴王想得久远,你觉得没错就好。
便是马兄,很快我也得放出去。
马维脸色一变,马上笑道:晋王宁王是真虎,我可不是,我宁愿留在吴王身边,做一条猎犬,随吴王一同东征西讨。
晋王宁王是恶虎,早晚反扑,与我有一战。马兄乃是友虎,没有你独当一面,我怎能放心征讨。
马维大悦,拱手道:于公于私于情于义,我绝不会辜负吴王重托。
两人敞开心怀畅聊,马维自请西行,替吴王夺取汉荆,不忘提醒道:提防甘招,他这个人深沉有大志,绝不会久居人下。
甘招确有野心,但是实力不足,暂时不会起事。击退官兵之后,我会让他去夺益州,给马兄的西征打一条通道出来。
马维慨然道:天下汹汹,非吴王谁能平定?等郭时风回来,我要好好数落他一番,他自称有识人之明,其实是个睁眼瞎子。
徐础告辞时已是后半夜,直到最后才向马维叮嘱道:所谓声东击西,是我对宁抱关说的话,马兄集结全军,后日等我号令,义军也有可能尾随宁王东出。
马维连连点头,宁抱关不可信,吴王该做多手准备。梁军没的说,吴王指哪冲哪。
马维势弱而孤悬,甘招隐忍,一心想要益州之地,徐础对这两人目前都没有太大疑心。
诸王早晚都得离开,吴将虽忠,却不堪大用,徐础开始思量选人,等到击退官兵,他得迅速提拔一批将领,人都已经定好。
前方肯定会是一马平川,徐础却不担心,他已走过最艰难的一段路,对未来充满信心。
回到大营,一群人迎上来,带头者是孟僧伦。
徐础心中微怒,他给了一个台阶,孟僧伦也答应得好好的,事到临头却没有照计行事。
孟僧伦早该带兵出城去送死,心知吴王不满,一到面前就说:出事了,宋将军遇刺身亡,城里有官兵隐藏。
第二百一十八章 报仇
按照孟僧伦的计划,宋星裁被安排留在城内,为了避嫌,天一黑他就出去巡城,与吴王的做法不谋而合。收藏本站
东都刚刚结束分治状态,徐础正努力统一号令,许多降世军对此还不习惯,梁王蜀王的部下承认吴王是全城之主,对服从命令却有些犹豫,宋星裁四处纠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全都记录下来,准备交给吴王处置。
城内百姓这些天又躲起来,天没黑就紧闭大门,义军与官兵在南城交战时,他们两不相帮,战后更是谨小慎微。
死里逃生的降世军比从前更加放纵,入夜之后,成群结队在大街小巷上游荡,只是多了几分小心,一见到巡夜队伍,尤其听说是吴王的人,望风而逃,过后再聚。
宋星裁一路摇头,向身边的副将道:降世军散漫惯了,想纠正过来,执政非得用严刑重典不可。
降世王将全军将士托付给执正,大概正是此意。副将十分相信降世王。
宋星裁也信,深以为然地点头。
南城战场上的尸体已被收走,原住在这里的百姓悄悄返回自家,尽量整理出个样子来,许多义军将士也来这里,或是凭吊亲友,当街痛哭,或是翻过残破的院墙寻找劫掠的机会。
吴王三番五次下令禁止劫掠,还是有人趁夜出来冒险,反正没人敢告状,只需要躲避巡城队伍即可。
宋星裁重点巡视南城,阻止多起劫掠,但是没有抓捕任何人,只是将他们从百姓家里撵走。
整支队伍大概一百二三十人,十多人骑马,其余都是步行,所有人都不怎么紧张,这是城里,打着吴王的旗号,他们通行无阻,一直以来从没出过事,那些降世军虽然散漫,但是很好对付,吼几声就能吓跑。
宋星裁骑马慢行,心里想的全是孟僧伦,七族将领一同起事,一同来至洛州,一同奉徐础为执政王,情义日益深厚,他痛惜孟僧伦的送死之举,同时又觉得应该去救王颠。
那一箭射来的时候,谁也没有提前做出反应,宋星裁直到中箭,才茫然地抬头望了一眼,喉咙里响了一声,似乎想问什么,话未出口,人从马上栽倒,再也没有起来。
这一箭射得极准,正中宋星裁额头。
副将大骇,立刻分兵搜索刺客。
刺客显然极熟悉地形,很快消失,但他不是一人,有两名同伙被追上,力战而亡,副将从尸体身上发现了官兵的腰牌,显示他们来自冀州。
消息传回大营,正要出发的孟僧伦等人放弃原定计划,全军戒备,等候吴王回来。
尸体摆在议事厅内,宋星裁双目圆睁,到死也没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他也算身经百战,没死在沙场上,却亡命于一支来自暗处的箭。
吴军将士悲痛至极,听到消息之后,立刻就要满城搜寻暗藏的官兵,孟僧伦力劝,也没让人去找吴王,而是耐心地等候。
徐础也很愤怒,宋星裁绝非完美的将领,但是忠诚而勇猛,在吴军最需要士气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多次立下大功,可以说是不可或缺。
遇刺的偏偏是他。
两枚腰牌上面写的清清楚楚,被杀的两人是冀州士兵,他们显然没来得及撤出战场,留在城内成为刺客。
搜城,挨家挨户地搜,先从南城开始。徐础下令,这是他必须做出决定,唯有如此,才能显示他对吴军对宋星裁的重视。
请孟将军负责搜城,不可漏过一处,包括皇宫,但也不要惊扰百姓,明白吗?
遵命。孟僧伦明白,他暂时不必出城送死,得先为宋星裁报仇,要让满城皆知,但又不能破坏义军的形象少数人自发的劫掠可以制止,一旦变成全军的行动,再也无可挽回。
徐础依然愤怒,盯着尸体看了许久,走来参与众将议事。
孟僧伦安排得很是妥当,有人封堵街道,有人分片搜查,有人宣告命令,有人来回巡查,动用了相当多的兵力,并请蜀王梁王协助。
尽量捉活的,官兵不会无缘无故地成为刺客,必然有人指使。徐础补充道,宋将军要死得明白。
天已经亮了,徐础先是召集无事的将领,宣布早已传开的任命:吴王之妻祖王之女薛金摇出任降世将军,位在诸将之上。
因为刺杀事件,任命仪式比较草率,没人对此不满,甚至没人在乎薛金摇的女子身份,她的身高力气,以及西城之战,扫除了一切疑问。
徐础需要她来稳定降世军。
薛金摇对搜城不在行,也不感兴趣,获得任命之后直接问道:什么时候再战?
明天,集中兵力,一战定胜负。
所有人都归我管?
除了宁王的八千人和一千匹马,其余尽数归你。
蜀王梁王若是不服呢?尤其是梁王。
找我。
好。薛金摇再无疑问,她对降世军更熟悉,也愿意用旧部,留下来共同商讨明日的决战。
徐础没有旁听,以示对降世将军的完全信任,只向她推荐数人以作参谋。
备战与搜城同时进行,徐础则要遵守诺言前去释放宁抱关。
宁抱关已经听说宋星裁的死讯,一见到吴王就道:宋星裁是名难得的猛将,吴王损失不小。
我们会为他报仇。徐础平淡地说。
两人对视一会,宁抱关道:败军之兵,没人指挥的话,躲还来不及,不可能跑出来刺杀敌将。
我知道。宁王走好,今日整兵,明日出城。官兵用刺客,我要还以千军万马。
宁抱关拱手,迈步走出房间,几步之后扭头道:吴王对刺杀这种手段不会陌生吧?
徐础挤出一丝微笑,只要是有用的手段,谁都可以用,就看他用得好不好。
我就不会用,不是不想,而是不会,我信不过任何刺客。宁抱关大步离去,即使走在吴王的营中,也没有半点怯意。
牛天女留下,上前道:吴王莫怪,宁王心直口快,并无恶意。
我倒宁愿与宁王这样的爽快人打交道,牛夫人好好休息。
我的几个孩子待会被送来,卫兵将他们直接带到我这里就好。
徐础点头告辞,向军营门口的卫兵交待几句,回议事厅查看情况。
薛金摇那边议论得火热,她已定出大致阵形,谁居前,谁居后,谁备用,谁为奇兵,无不井井有条,令众将敬佩不已,就连梁蜀两军里的将领也无二话,怎么安排怎么是。
孟僧伦在隔壁的一间屋子里掌管搜城,刚刚封闭街道,还没有收获。
徐础命人进宫去召曹神洗,自己回卧室打算休息一小会。
他需要休息,太长时间不睡,他已经感到头晕眩,可他不想睡,一闭眼就觉得不劲儿,门似乎没关严,窗户外面似乎有人,身边所有人的表现似乎都有问题,宁抱关的讥讽薛金摇的镇定孟僧伦的留下就连正在呼呼大睡的唐为天也显得不正常。
徐础必须时时警告自己不可疑心过度,才能保持冷静。
曹神洗来得很快,一进屋就道:吴王为什么他看一眼鼾声大作的唐为天,继续道:宋将军之死令人遗憾,但是百姓无罪,吴王搜城
请曹将军来,正为此事。徐础打断曹神洗,起身来至老将军面前,向门口的两名卫兵摆下手,示意他们留下。
我?
请曹将军帮忙,你觉得全城大搜不妥,可有妙计找出暗藏的官兵,给宋将军报仇?
曹神洗认真地想了一会,搜城会令百姓人心惶惶,吴王虽然有令不可惊扰百姓,义军将士却很难掌握分寸
这些我都知道,我要一个更好的主意。
曹神洗是将军,排兵布阵他懂,抓人这种事却非他所长,我那里有老吏,熟悉东都,擅长抓捕审问,可以用他们。
他们愿意为我找出暗藏的官兵?
既受吴王庇护,当为吴王做事。
嘿,你们更希望冀州兵大胜,自己重当天成官吏吧?待会我的人会严查曹将军治事之府,若是一无所获,或许可以借用诸吏,若是查出一名被隐藏的官兵我不得不收回一直以来的庇护。
曹神洗一愣,吴王在怀疑我吗?
我不该怀疑你吗?
我若对吴王怀有恶意,前日在北城就可以动手,何必隐藏官兵,采取刺杀这种手段?
曹将军知道外人对你的评价吗?
有所耳闻,吴王听到的是哪个?
人说曹将军韬略有余而意志不坚,制定出来的计划有十分,受人干扰之后,往往只剩下四五分,因此常在大战中失利,非得受强者摆布,方能发挥大将之才。所以曹将军为大将军作战时,无往不利,分道扬镳之后,便成庸将。天成二十年太平,没让曹将军显露出来,一旦大乱,曹将军连战连败。
曹神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他听说过类似的评价,当面被人指出来,却是第一次,沉默半晌,开口道:我是庸人,却不会采用刺杀这样的卑鄙手段,而且没有‘强者摆布’,我哪有本事安排刺客?
大将军不在,费昞还在。他前晚去见曹将军,不只是叙旧感恩,其实是安排刺杀。嘿,费大人终于开窍,也会用阴谋诡计了,他装得倒像,连我也给骗过,佩服。可他为什么让人刺杀宋将军,而不是杀我?
曹神洗仍是一脸困惑,费大人安排了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绝未参与。如果刺客真是费大人安排,我倒是可以猜出一些端倪曹神洗盯着徐础,我听人说,吴王自恃足智多谋,最受不得被人欺骗。受骗而易怒,易怒而出昏招,费大人等的或许就是这个。
第二百一十九章 悬赏
搜城是昏招吗?徐础不这样以为,除了有点头昏,他不觉得自己任何一个做法有错。
我骗过费昞,所以费昞要报复回来,很好,这很公平。徐础至少控制住心中的愤怒,曹将军既然不知情,那就留下来吧,‘帮’我揪出费昞留在城中的刺客。
我帮不上忙。
看看也好,事后费昞问起,曹将军好说个清楚。
曹神洗想说自己大概没机会再见到费昞,话到嘴边又咽回去,这已经不是当初请他治理东都的吴王徐础,由不得他随意拒绝。
嗯。曹神洗深深地看了吴王一眼,随即垂下目光。
徐础又回到孟僧伦等人议事的地方,第一拨消息已经传来,吴军在南城搜出不少青壮男子,正在严查他们是不是冀州人。
徐础向孟僧伦道:一律扣押,官兵在城内安插的刺客不只是冀州人。
是,执政。孟僧伦有些意外,但他现在十分小心,奉命行事,一个字也不多问。
徐础带着曹神洗出来,费昞打算死守东都的时候,曾在城内召募二百余名士兵,他离开东都,那些人却一直没有露面。曹将军对此可有要说的话?
曹神洗摇头,我只隐藏过费大人,对他的事情一无所知。稍一停顿,他又补充道:即便知道,我也不会说。
哈哈。曹将军至少可以提供一两位熟悉南城街巷的人吧?
可以。曹神洗用不着事事拒绝,反正吴王总能找到向导。
徐础带三百名卫兵出营,被围得严严实实,前方刀枪开道,不准任何行人在街上逗留。
街上也没什么人,偶尔有降世军的家眷出来,见到吴王的队伍,早早地躲藏起来。
皇宫已被搜过一部分,尤其是曹神洗用来治事的场所,所有墙壁都被仔细检查,真的找出七处密室,里面藏着一些珠宝,却没有人。
珠宝被堆在地上,寥寥无几,徐础知道,大部分已被士兵瓜分,他没说什么,现在可不是严肃军纪的好时机。
数十名老吏站在一边瑟瑟发抖,曹神洗招来两人,向徐础道:这两人久任南城捕吏,对街巷最熟。
徐础打量几眼,两吏岁数都不小,面无人色,胡须抖个不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