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断九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冰临神下

    孟僧伦就在外面,一召便至,心中仍满怀愧疚,上前拱手道:我今天真是愚蠢至极,请执政降罪。

    非也,孟将军今日立下大功,何罪之有?

    我没看穿敌军的伎俩,带回错误消息,还不自量力,请兵攻营孟僧伦脸上的惭色越发明显。

    我需要的是一双眼睛和一对耳朵,孟将军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至于受骗,所谓当局者迷,换成任何人去往敌营,都可能被孙雅鹿所惑,便是我,不也被官兵使者误导,险些误了大事。

    执政受何误导?孟僧伦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官兵派费昞与郭时风来城中,我以为这两人只是求和,所以才要尽快出城决战,未料到这两人是故意示弱,引我入彀。

    执政智勇双全,纵然一时受骗,事后也能想明白,不会进入陷阱,非常人所及,更非我能比拟。孟僧伦心中踏实不少,吴王看样子又将他视为心腹,之前的误会已然消除。

    徐础盯着孟僧伦,这是他最为忠诚的部将,也是最让他头疼的人之一。

    孟僧伦被盯得心里又有些发慌,执政还有事情吩咐吗?

    徐础嗯了一声,沉默多时才道:既然一时半会无事,我打算整顿军纪,重造花名册,将义军人人入编。

    早该如此。

    这件事需要孟将军协助。

    义不容辞,我在吴皇宫中为将时,曾管过花名册

    不不,我是说是整顿军纪这件事需要孟将军帮忙。

    啊?也行。

    这件事原本是宋将军在做,他就是在巡城路上遇害的。

    唉,宋将军死得冤,亏得执政为他报仇,可惜今日未能阵前祭旗,又让凶手多延几日性命。其实大家都觉得不必再等,先将田匠斩杀

    大家?哪个大家?

    就是吴军将士。孟僧伦觉得吴王有些怪,同时明白自己高兴得似乎有些太早了,吴王还没有原谅他。

    嗯,先不急着杀田匠,整顿军纪更重要一些。你原是吴国护国将军,明天我任命你做护军将军,专管军纪,名头小了一些,职责却更重。

    从前的官号都是临时乱起的,不算数,执政的任命才是我真正的官职。孟僧伦又糊涂了,护军将军地位很高,即使专管军纪一项,也足以高诸将一头,他现在弄不明白吴王对自己究竟是什么想法。

    义军来源复杂,许多人心中从无军纪这回事,管起来很难,我对孟将军的要求就是知难而进,不管对方是谁,哪怕是诸王,包括我在内,只要违返军纪,必有处罚,不得徇私。

    哪怕是亲兄弟违反军纪,我也不会留情,该怎样就是怎样,绝不让人说我偏袒自家人或是吴人。

    嗯,有孟将军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我以性命担保,必不负执政重托。

    很好,我问孟将军一句:你觉得吴军将士比其他人更遵守军纪吗?

    这个不好说,但我敢说一句,吴军将士至少不比其他人孟僧伦半途哑口无言,终于明白吴王的意图,也终于明白摆在面前的困难有多艰巨。

    身为护军将军,他第一个要处置的人,居然就是自己。




第二百二十四章 梦想
    孟僧伦还存着最后一丝幻想,问道:执政又听说什么谣言了?吴军将士对执政忠心耿耿

    你们不仅忠心,还懂得利用这份忠心给自己捞取利益。

    孟僧伦本有机会与吴王心照不宣,以体面的方式接受惩罚,现在他宁愿舍去尊严,也要说个明白,不能让吴王对吴军将士产生误解。

    孟僧伦将心一横,跪在地上,我有死罪,愿受极刑,但是吴军将士从未给自己捞取利益,更没有利用对执政的忠心。

    心照不宣就这样被打破了,徐础向守在门口的唐为天点下头,唐为天犹豫着退出去,站在门外,仔细倾听里面的声音,若有不对,他立刻就能冲进来。

    说说吧,你有何罪?

    我若干次背着执政自作主张,扰乱军纪,置王将军以及数千将士于死地。

    这件事已经说过了。

    我还做过其它事情。

    嗯。

    我砸毁太庙里的天成牌位,还在皇宫里杀过几个人。

    几个?

    七个。

    什么人?

    张息的妃子。

    她们已经很老了吧?

    可她们毕竟是张息的妃子,张息死得早,她们就得替他承受罪责。我只恨张息的陵墓不在城里,否则孟僧伦收敛怒气,垂下头。

    这是你做过的事情,其他人呢?

    孟僧伦犹豫片刻,回道:前前后后大概杀死了三百二十几人,多是张息张万物父子身边的妃子宫女宦者,还有当年入侵吴国诸将的家人,但是大将军和曹神洗的府宅没人动过

    徐础强忍怒火,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人可能是天成从各地掳来的俘虏?

    有一些是,但他们甘心为奴为婢,有着大好机会却不肯为故国报仇,罪莫大焉。

    吴国公主就是这样的‘奴婢’。

    那不同!孟僧伦大声道,一瞬间忘了对吴王的尊重,吴国公主从未甘心屈服,她一直在反抗,可惜力微势弱,不得遂愿。我在江东就已听说,她在宫里几次刺杀张息,在大将军府里也做过多次尝试。

    吴国公主的反抗在传言里被夸大许多,但她毕竟反抗了,宁肯自杀,也要摆脱屈辱的境地。

    她最大的报复就是生下执政,由执政完成她的宿愿

    别说了。徐础打断道,怒气显现在脸上,母亲与我都不会以复仇为名,滥杀手无寸铁之人。

    当年的成军,可没放过吴国的手无寸铁之人。

    所以你瞧天成现在的样子,建基不过二十余年,轰然而塌,一方作乱,四方响应,追根问底,还是过于残暴,种下无数怨恨,平时显露不出来,一有机会,立刻迸发。

    孟僧伦恭恭敬敬地磕了一个头,道理我们都明白,可我们心中也有怨恨,比它国士民可能还要更多更重一些。执政攻占东都,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没法像执政一样保持冷静,也必须‘迸发’出来。

    徐础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沉默一会,问道:你们杀戮众多,为何没有人向我报信?曹神洗掌管东都,坐镇宫中,就一无所闻?

    我们从未集中杀戮,都是分散开,一个一个地除掉。而且诸王将士自己也忙着劫掠,不关心我们的事情,即便听到见到,也不以为然,对他们来说这是家常便饭。至于曹神洗,他手下只有很少人,管的都是仓库,保护的是太后寝宫,我们避开这些地方,吓唬其他人,不准他们告状。

    除了杀人,还做过哪些事?

    嗯?孟僧伦没太听明白。

    可有其它恶行?

    这个反正是要杀死,个别将士的手段可能有些出格,我从不过问。恕我直言,执政也不该问,将士们出生入死

    你不问,我也不问,但是有人会问,宋将军正是因此而死。

    宋将军不是被官兵刺客所杀吗?

    田匠不是官兵的刺客,他杀宋将军为报私仇。

    私仇?

    宋将军奸杀了田匠认得的某名女子。

    孟僧伦一脸的不可思议,半晌才道:宋将军血性方刚,难免会做些出格的事情,但我保证,那名女子罪有应得

    够了!徐础大怒,说来说去,孟僧伦竟然仍不认为自己做错,没有任何罪行,死前还要经受折磨。咱们打着义军的旗号,不是滥杀无辜的天成皇帝,也不是吴国暴君。

    孟僧伦忍不住道:执政怎能如此说自己的外祖?

    宋将军杀死的人是谁?徐础问道。

    我不知道,他守在宫中,十分便利,杀死的人也比较多,三十七八人吧,我不知道哪一个惹来杀身之祸。

    徐础特意派宋星裁前去保护太后寝宫,他做到了,太后寝宫安全无虞,除此以外的地方却成为他的猎场。

    徐础怒极大笑,谁说吴士耿介?你们很会挑漏洞啊,我一句话没交待,你们就能挖出一个无底洞。嘿,宋星裁自己杀人,仍能坦然无愧地带兵巡城执行军纪,果然了不起。

    这是两回事,宋将军杀人是为报灭国之仇,诸王将士劫掠却为满足一己之私,我们可没抢过一金一银。

    徐础笑着摇头,我居然想劝服孟将军认错,真是愚蠢至极。

    不不,我的确错了,不该背着执政做这些事情,让外人以为执政管束不了我们。但是将士们,是我让他们这样做

    孟僧伦的确认错,从一开始就认错,但他所谓的错只瞒着吴王自作主张,而不是滥杀无辜。

    为士气着想,我不想公开处决你,请孟将军自裁。

    孟僧伦磕头三次,挺身道:遵命。

    你有何遗愿?只要不是过分的事情,我可以替你完成。

    孟僧伦笑了笑,能够攻入东都,践踏曾经囚禁吴国公主的牢房,我愿足矣。只恨从此不能辅佐执政,不能亲眼见执政一统天下。

    你在江东可有妻儿?

    无,我从未婚娶。

    兄弟子侄呢?

    有一些,其中几个就在军中,他们若有心,该替我辅佐执政,而不是由执政照顾他们。

    徐础想说自己今后不再需要孟僧伦这样的辅佐,最后还是忍住,冷淡地说:明天我任命你为护军将军,后天你就可以自裁了。

    遵命。

    下去吧。徐础还有许多话想说许多疑惑想问,又觉得全无必要。

    孟僧伦起身退出议事厅。

    唐为天进来,有些惊讶地说:大都督说什么了?孟将军的样子跟要死人一样。

    徐础问道:唐为天,你若见到其他义军将士劫掠杀害老弱妇孺,会阻止吗?

    唐为天满脸困惑,你是说跟他们抢夺战利品吗?这样不好吧,都是自己人,得遵守规矩。

    你不觉得被劫掠被杀害的人很无辜吗?

    哦,大都督是这个意思。无辜不无辜的唐为天挠挠头,咱们得先活着啊,饭都吃不饱,还管别人的死活?我没吃人,就算不错啦,据说真有降世军吃人,吃的还是自己人,实在是饿得不行

    唐为天咽了咽口水,一说吃,他又饿了。

    若是吃饱喝足呢?

    是说我,还是所有人?

    所有人。

    那还造什么反打什么仗啊,回家种地放牛去吧,一日三餐,不用担心死在战场上,多好。盔甲不用穿了,刀枪不用拿了,再有劫掠杀人的事,那就是土匪恶霸,别人我不知道,我肯定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然后甩下我的名号,让十里八村都认得我。唐为天意气风发,俨然一位功成名就的豪侠。

    徐础心里轻松不少,笑道:谢谢。

    谢我什么?我什么都没做。

    留着你的梦想,别丢掉。

    可我没有梦想啊。唐为天越发莫名其妙。

    你刚刚说过的话就是梦想。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对,留着这个梦想。

    唐为天笑得两眼眯成一条缝,不瞒大都督,我的确会做这样的梦,一匹马,一口刀,谁见我都上来打招呼,叫一声‘唐大侠’,送上好酒好菜,我可以挑着吃

    唐为天的梦想里,拔刀相助的内容不多,对大侠的待遇倒是想得极周全。

    徐础点头鼓励,天下人所求的,也不过就是吃饱穿暖吧。

    哈哈,这是穷人所求,富人官人早就吃饱穿暖,求的是金银满箱稻谷满仓,像大都督这样的人,就更不同。

    哦,我有何求?

    精兵百万,横扫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旌旗所指,望风披靡。足履所践,尽皆跪降。一令而天下从,一怒而天下震,一挥而天下定,一坐而天下平。

    降世王的话?徐础猜唐为天想不出这些词。

    对,他写过不少类似的话,让我们背下来,说是在战场能保命,大都督还要再听几段?

    不必了,因为这非我所求。

    咦?大都督不想要精兵百万,不想横扫天下吗?

    想,但这就跟你想吃饱一样,是个念头,而非梦想。

    大都督的梦想是什么?唐为天十分好奇。

    徐础沉默许久,竟然无法讲述自己的梦想,良久方道:跟你一样。

    原来大都督也要当豪侠。

    徐础笑笑,有些话不足为外人道,有些事不足与外人论,他有自己的梦想与打算。



第二百二十五章 对错
    没亲眼看到城外的援兵,薛金摇心里总有些怀疑,不太相信吴王只凭极少的信息就能猜出敌军动向。

    她安排好将士,登上城墙,在东北两边逡巡遥望,直到夜色降临,也没瞧出端倪来。

    官兵营中的灯火确实比预料得要多一些,但这很可能是疑兵之计。

    吴王若是猜错,可是天大的笑话。薛金摇小声自语,不知怎地,心里居然有点希望吴王真的猜错,但她安慰自己:反正诸王都错,又不是他一个。
1...156157158159160...2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