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九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冰临神下
“吴王之神谋远虑,我等敬佩万分,愿闻高见。”
“你们是不是好奇我为何去掉王号、离开东都”
不等萧古安开口,另外三名将官同时点头,一人道:“自从知得消息之后,我们就在猜,怎么都猜不透。”
徐础笑道:“事至今日,连我自己也预料不到。告诉诸位实话,其实我是‘逃离’东都。”
萧古安等人大吃一惊,“逃离吴王连败官兵,威镇天下,虽然又有各路官兵逼近,但是畏惧吴王之名,迟迟不敢渡河,听说荆州军已经望风而逃,还有什么事情能让吴王逃离东都”
晋王还没有公开讨伐东都,部下将士隐约仍当吴王是自己人,不吝于吹捧。
徐础轻轻
第二百六十七章 追随
如果不是有“吴王”这个名头,徐础说的话一个字也不会有人相信,几名将官争议良久,萧古安一个人走回来,拱手道:“这么大的事情,我们不敢做主……”
“我在骗你们。”徐础道。
“什么”
“刚才那些话是我编造出来的,梁王没有陷害我,新降世军也没有潜入洛州,我去掉王号,仅仅是因为我厌倦了。我不该用谎话连累诸位,走吧,我随你去见晋王。”
萧古安僵在那里,半天没说话,突然转身,又去找同伴商量,这回为时甚短,四人一同来到吴王面前,萧古安正色道:“吴王之意我们明白”
“抱歉,我只是一时……”
萧古安却不接受道歉,接着道:“请吴王在此暂歇,我派人回去向晋王请示。”
“你还是没有明白。”徐础笑道。
萧古安等人皆无笑意,“吴王才智过人,早料到晋王会派人追赶吧,所以来一出欲擒故纵之计,最终还是要将祸水引向晋军。”
徐础一愣,摇摇头,“谎言一旦开始,真话便没有立足之地。是我的错,请萧将军安排。”
萧古安马上分派,自己带五十人“看护”吴王,命副将带五十人即刻返回晋营寻求明确的指示。
萧古安将留下的五十人分成五队,轮流休息、喂马、守卫、放哨、巡视,丝毫不乱。他对吴王的态度也有变化,依然恭敬,但是多了一份警惕,心中已认定吴王有意嫁祸于晋王。
徐础靠墙睡觉,不管闲事,心里琢磨着如何应对晋王。
大概是有人护卫,心中安定,徐础这一觉睡得颇为舒服,睁眼时天边微亮,附近的小火堆居然还在燃烧,显然是有人添柴。
萧古安站在墙外,仔细观察大道上的情况。
徐础心中过意不去,起身走到萧古安身边,“萧将军一夜未睡”
“职责在身,怎敢松懈吴王睡得好”
“还……好。萧将军跟随晋王多久”
“我父亲就是沈牧守帐下部将,我继承父职,算起来,跟随沈家有四十多年了吧。”
“比天成朝廷还要长久。”
“当然,沈家兴起,我们萧家一路跟随。”萧古安骄傲地说。
“想来萧将军很了解晋王为人。”
萧古安左右看看,发现身边没有外人,小声道:“吴王打住,你若行挑拨之事,我就不能客气了。”
吴王奸诈之名在外,一开口就遭到怀疑,反而是他讲述的阴谋,无论有多么复杂,都有人相信。
“我现在孤身一人,便是挑拨成功,于我能有什么好处总不至于希望萧将军跟我一同浪迹天涯吧。”
萧古安微微一笑,“不是挑拨的话,吴王请说,请勿褒贬晋王,令我难堪。”
“当然。”徐础要说的话恰恰就是一番“褒贬”,想了一会,他说:“晋王若有指责,萧将军万万不可辩解,磕头认罪,可保平安。”
“嗯我没犯法,晋王为何指责我又有什么要辩解的”
“我只是泛泛而论。”徐础笑道。
萧古安莫名其妙,“吴王还是再去休息一会吧,估计天黑之前就能等来晋王的命令,无论怎样,入夜之前都要动身。”
徐础一人时走得慢,晋兵快马加鞭,一天一夜就能往返。
徐础拱手,该说的话都已经说过,他的确要再去休息一会,忽听远处传来马蹄声,于是驻足遥望。
来的是一名哨兵,停在道路上,向萧古安大声道:“孟津方向来了一队人。”
“多少”
“三十多人,有两辆车,其他人乘马。”
“叫所有人退回来,上马……保护吴王。”
五十名将士很快聚集,上马在路边列队,拦在吴王前面,萧古安一马当先,如果对方只是路过,他无意惹是生非,如果对方别有所图,他也不惧,五十人对三十人,胜算颇足。
队伍行进,萧古安稍稍松了口气,来者虽然都骑马,看装扮皆为百姓。
那些人也看到了路边的士兵,远远停下,一人单独上前,拱手道:“过路之人寻个方便,敢问将军是哪一王的部下”
萧古安早已让士兵偃旗,不愿透露来历,回道:“我等也是路过,在此稍稍歇息,你们自管行路,咱们两不干涉。”
“多谢将军。”那人不敢怠慢,致谢之后回到己方队伍中,招呼同伴继续行进。
两方互相戒备,百姓队伍中有一名老者,经过晋兵时,忍不住好奇,扭头看了一眼,就这一眼惹出了大麻烦。
“吴王!吴王在这里!”
徐础没有故意隐藏,站在断墙前方、晋兵后面,觉得过路者颇为眼熟,正在仔细辨认,听到了叫声,定睛看去,认出那竟然是自己的老仆人。
老仆流落街头,被吴王收留,不知为何竟然来到这里。
老仆一叫,其他人也都扭头看来,见到吴王无不大惊,立刻停下。
原来这些人并非普通百姓,一些是吴王原先的卫兵,多是吴人与降世军,还有十几名陌生人,徐础不认得。
萧古安喝道:“走你们的路!”
这些人虽然脱下盔甲,兵器都藏在身边,纷纷拔刀抽剑,当先一人大声道:“吴王,我们就是来投奔你的,这些是什么人”
徐础比晋兵还要惊讶,快步走来,向萧古安拱手道:“萧将军稍安勿躁,我说过会跟你走,自会守诺。这些人皆是我的旧部,让我跟他们说几句话。”
萧古安点下头,向晋兵摆手,命他们垂下刀枪,但是仍紧紧握在手中,随时都可以开战。
老仆等三十多人跪在路上,向吴王磕头。
徐础上前一一扶起,说道:“我已不是吴王,诸位前来投奔,我感激不尽,但是恕我不能接纳,你们还想投奔何人我可以写封信引荐一下。”
一名原卫兵道:“我们只想跟随吴王,无论吴王……”
“我现在只是一介布衣,姓徐名础。你叫昌言之”
&nb
第二百六十八章 无争
萧古安笑了一声,“不愧是吴王,口中真真假假,令人无从捉摸,怪不得晋王无论如何也要离你远一些。请吴王管住自己的伶牙俐齿……”
昌言之等人无法忍受有人对吴王不敬,立刻又拔出刀剑来,厉声斥责。
萧古安自然不怕三十几名兵卒,但他也觉得自己说话过分,吴王即使退位,也不是他能得罪的人,于是拱手道:“末将一时无礼,望吴王海涵。请吴王随我上路,咱们快些……”
嗖的一声,一支箭从萧古安头盔上掠过,击断盔缨。
晋军将士大骇,有人转身,有人监视吴王的随从,一时间大为慌乱。
萧古安尤其惊恐,知道射箭者手下留情,否则的话,自己必死无疑,脸色骤变,望向箭射来的方向,只见远处一片稀疏的树林和几处断垣残壁,见不到半个人影。
萧古安将腰刀拔出半截,又慢慢收回鞘中,勉强笑道:“原来吴王拖延时候,乃是为了等帮手。”
徐础也不辩解,笑道:“请代我转告晋王,以后我一定会去拜见他,但不是现在,两方权衡,我还是要先去邺城,想必晋王明白我的用意。”
萧古安犹豫片刻,他有五十名士兵,对方有三十多名忠心的卫兵以及一名不知藏身何处的神射手,他相信己方至少有六成胜算,但是必然损失惨重……
“嘿,吴王在此埋伏数百人,是要将我等一网打尽吗”
就像是在配合萧古安的话,远处的树林里传来一阵飒飒的响声,仿佛真有数百人隐藏其中,晋兵无不面露骇色。
徐础立刻明白萧古安的用意,笑道:“萧将军待我以礼,我怎能还以恶意请萧将军上马,回去禀告晋王,说徐础感激晋王盛情。”
萧古安看向手下士兵,见无人反对,慢慢走向自己的马,翻身跳上去,拱手道:“吴王慢走,恕不远送。”
“这该是我说的话,萧将军慢走。”
萧古安招呼士兵跟上,进入大道,向西驶去,半里之后,一名校尉赶上来道:“还好咱们没得罪吴王,否则几百支箭射下来,咱们一个也活不了。”
“吴王就在咱们附近,他们不敢射箭,只是没必要死拼,那毕竟是吴王。”
“对啊,毕竟是吴王。”校尉扭头望了一眼,看到三十多人又在跪拜吴王,再看一眼路边的树林,越发觉得到处都是伏兵,不由得佩服萧将军,这种时候竟然还能沉得住气,跑得不紧不慢。
绕过孟津梁兵的巡视范围,萧古安半路上遇到自己之前派回去请命的五十人,带头副将跑得急,满头大汗,一见到萧将军,远远地喊:“晋王有旨……萧将军没带回来吴王”
“没有,吴王设下埋伏,我们不是对手。”
副将跑近一些,满脸惊奇,“晋王料事如神,说吴王必然设计逃过萧将军之手。晋王说,若有万一之幸,不必带活人回去,若是中计,萧将军无恙便好。”
一回到营地,萧古安来不及卸甲,直接去见晋王,牢牢记得吴王的提醒,一句也不辩解,独自承担所有责任,跪地请罪。
晋王倒没有生气,反而笑道:“是我大意,竟然只派出一百人去追吴王,萧将军去休息一会,咱们回晋阳。”
晋军已然陆续出发,晋王亲自殿后,等来萧古安,也准备拔营。
回到自己帐中,萧古安向自己的随从感叹道:“称王者必有过人之处,非常人可比,晋王当之无愧,奇怪的是吴王为何舍弃王号想不明白,真是想不明白。”
同样想不明白的是昌言之等人,虽然无论吴王退位与否,他们都愿意追随,心里却都是疑惑不解,只是不敢发问。
徐础将他们再次扶起,先看向路边,不见田匠的身影,于是向老仆道:“带我见见车里的人。”
“是。”老仆最高兴,引着主人来到后车,掀开帘子,说:“七老爷,我家主人来见你。”
老仆按习惯称楼硕为“七老爷”,语气里可没有多少敬意。
徐础终于明白楼硕为何一直没出来相见,原来他的手脚都被捆缚,坐在车中动弹不得。
大将军遇刺,楼硕一度崩溃,如今已恢复正常,变得极为冷漠,用余光瞥了一眼徐础,一句话也不说。
老仆道:“他不肯上马,所以我们推他上车。”
“为何要带上他”徐础十分奇怪。
“因为……因为……”老仆也说不清楚,当时只是觉得楼硕是吴王的哥哥,不该留在东都,现在却有些说不出口。
徐础笑道:“带来就带来吧,解开绳索。”
“他会跑的。”老仆小声提醒。
“无妨,天地广大,随他去哪都行。”
老仆叫人过来给楼硕松绑,不忘威胁道:“七老爷,我家主人说了,你可以逃,如今到处都有兵乱,看你能逃到哪去。”
楼硕仍不吱声。
徐础又指向另一辆车,“这里是哪位”
“公子的妾室,倒是忠贞,死活非要跟来,反正梁王给车,我们就带来了。”
车里人自己掀开帘子,微笑道:“吴王想自己走,将我留在乱城里,那可不行。”
居然是冯菊娘。
徐础既意外,又尴尬,“你不是嫁人了吗”
“伍十弓连个媒妁之言都没有,算不得嫁娶,是金圣女硬将我送去的。伍十弓刚得着我的时候的确挺高兴,可当时要打仗,怕被我克死,所以没敢碰我,说是等战后大办一场。唉,谁想到……”
“他不会……”徐础也觉得这事越来越古怪。
冯菊娘擦擦不存在的眼泪,“可事情就是这样,他都没碰我……说起来之前有一位鲁宽,吴王只是将我赏赐给他,连面都没见着,他就死了。伍十弓一死,我又无处可去,没人再敢要我,我也不敢回吴王身边。直到听说吴王与金圣女分道
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顾不暇
徐础猜对了,在冀州军的地盘上,胆子这么大的人只有请来的贺荣部骑兵。
营内的冀州将士全是沿途哨兵与巡卒,总数不过一千出头,营外的骑兵纵横驰骋,呼啸不绝,夜里看不清多少,但是肯定远远多于一千。
一名冀州将领跑来,脸色既恐慌又羞愧,拱手道:“望吴王海涵,这些贺荣部的人蛮横惯了,入塞之后也不懂规矩,他们擅自围营,并非上头的军令。”
“无妨。只是我与贺荣部从无来往,更无冤仇,他们为何要来见我”
“据说晋军那边已经派出贺荣部骑兵攻打东都,这边也着急了,想带吴王同去东都……”
徐础笑道:“明白了,劳烦将军请贺荣部大人进营,我与他们面谈,若能说通,再好不过,若不能,我随他们走一趟,不令将军为难。”
将领慨然道:“我既奉命在此守卫吴王,当尽忠职守,绝不畏强而退,请吴王放心,贺荣部从这座营中带不走任何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