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九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冰临神下
“请进来。”徐础起身,离席穿鞋。
田匠略显惊讶,“恭喜。”
“嗯哦,这个,‘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看来是有道理的。”
田匠不感兴趣,“客人是戴破虎。顺便说一句,冯夫人大获全胜,但是胜得并不光彩。”
“各有绝招,比光彩的话,谁能是寇道孤的对手”
“原来你去掉的只有王号。”
“呵呵,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田匠转身出门,很快领戴破虎回来。
戴破虎前趋两步,口称“吴王”,将要下跪,田匠将他搀住,“早提醒过你。”
戴破虎没有下跪,脸上神情还是有些激动,“无论何时何地,吴王总是吴王,我不会改变心意。”
“你会非常失望。”徐础笑道,“咱们出去走走。”
“是。”戴破虎还跟从前一样恭谨有加。
屋外还有两人,一见到徐础也要下跪,都被田匠拦下,徐础对他们尚有印象,记得一个是荆州人,一个是吴人,于是叫出他们的名字,寒暄几句,带他们去往隔壁,请他们饮用自己挑回来的溪水。
三位客人略显尴尬,喝水之后勉强称赞几句。
徐础不问他们的来意,带着他们在谷中闲逛,途中遇到昌言之,让他设宴,待会为客人接风洗尘。
戴破虎几次想要开口,都被徐础提前打断,一会说天气,一会说风景,他在谷中居住一月有余,许多地方都没去过,看什么都新鲜。
“这里就是名士范闭的坟墓。”
“啊啊,我在荆州听说过他的名字。”戴破虎原是荆州豪杰,半民半匪,虽知范闭之名,却无敬仰之心,见吴王没有行礼,他也想不起要做些表示,只是随口回话而已。
“我到的那天,范先生去世,临终前给我留下一句话——再等等。”
“等不到,吴王再不出山……”戴破虎以为是让自己等。
“莫急。”徐础笑道,“酒宴想必已成,咱们去痛饮一番,我好久没喝酒了。”
戴破虎等人满怀希望而来,见到吴王的样子,心中多少有些失望。
昌言之等人却极高兴,一是又见故人,二是冯菊娘大胜,三是徐公子终于肯走出房门,三喜同至,他们拿出了最好的酒菜,就在空地上摆了好几桌,老仆连道“浪费”,还是打开库房,看着他们搬走储藏之物。
雨能润物,酒能润心,几杯酒下肚,宾主尽欢,戴破虎再不觉得受到冷遇。
昌言之等人十分关心义军动向,戴破虎憋了一肚子话,趁机倾倒出来:“传言都说金圣女在秦州打了败仗,其实不是那么回事,金圣女是什么人是说败就败、说退就退的人吗那场仗,她故意打不过,装成败逃的样子,其实伤亡极少。金圣女定下妙计,要带兵袭取西京,她说,降世军若是直奔西京,必然引发各方警惕,如今以败军之名前往,外人以为咱们是逃亡,警惕会少许多。”
“原来如此,我就说嘛,金圣女统领的降世军,怎么可能败给新军咱们打过多少仗,新军打过多少”昌言人仍习惯称“咱们”,将新降世军称为“新军”。
“金圣女从前以勇猛无畏闻名,如今也会用计,智勇双全啦!”有人赞道。
“西京夺下了吗”
“我走的时候,降世军还没赶到西京城下,现在应该差不多了,没准就在咱们喝酒的当儿,金圣女已经率兵进城了。”
“肯定的,来,咱们遥祝金圣女马到成功!”
昌言之等人原本就爱喝酒,无事都要来几杯,如今有了借口,更要尽兴。
徐础只喝两杯,告辞回房,他不在场,大家才能不受拘束。
天色渐暗,徐础坐在席上,听着外面的喧闹,心境反而更加平和。
冯菊娘悄悄走进来,她没参加酒宴,手里却托着壶与杯,坐到席边,笑道:“我得敬公子一杯。”
徐础摇头,“太久不沾酒,刚才那几杯已经让我头晕啦。”
冯菊娘斟满两杯,“我敬的这一杯与众不同。”
徐础拿起一杯,送到嘴边,没闻到酒味,知道里面是水,于是饮了一口,笑道:“果然与众不同。”
“这一杯是谢公子的救命之恩”
“救命之恩替你拦住两名恶仆的人是田壮士,不是我。”
“不同,那两人手中并无刀剑,就算扑上来,一时也要不得我的性命,谷里的人自会救我脱身,田匠令我免遭羞辱倒是真的,公子的几句指教才是真的救我一命。”
“受之有愧。”徐础没觉得自己的“指教”有那么大的力量。
“寇道孤本领高强,确实不是一般人物,我落入他以言辞布下的陷阱,心中恐慌,被他趁胜追击,说不定真会自尽以谢罪,若不自尽,则会更惨。是公子点醒我,让我看到自己明明占据上风,为什么要害怕呢事实上我也的确赢了。”
冯菊娘面如春风,说个不停,徐础坐在对面静静地听着,偶尔喝一口水。
“其实我也看出了寇道孤的套路,一直想拖他进入局中,只是太过拘谨,没想明白‘论辩’本身就是他的局,越辩下去,我越不是对手,必须跳出来,用我擅长的手段,令他无话可说……”
嘴里不
第二百九十七章 凿缺
孙雅鹿登门拜访,带来一份特别的邀请——只邀请,但是不希望对方接受。
“本月十七,世子将要大婚,迎娶贺荣部贵女。”
“那就是……后天”
孙雅鹿点头,将一份请柬送上。
徐础有些意外,“济北王真的希望我去”
孙雅鹿摇头,“我是湘东王的幕僚。”
徐础大笑,济北王若是真希望他这个女婿参加婚礼,会派自家心腹管事来请,而不是借助他人之口。
“请转告两位殿下,说我身体有恙,不能参加婚礼,万望海涵,另备薄礼,以表寸心,祝世子早生贵子。”
孙雅鹿笑着点头,“最近喜事颇多,也叫徐公子得知:贺荣部老单于病逝,诸子争位,纷纷拉拢邺城,形势扭转,如今不是邺城有求于贺荣部,而是贺荣部有求于邺城。”
“恭喜。”
“占据东都的马维,此前归顺江东,最近总算看清形势,前天派人送信,改口向邺城称臣。”
“恭喜。”
“降世贼进入汉州,传言一直说汉州全没,原来是误传,汉州还有十几座大城完好,使者潜行,昨天赶到邺城,向两位殿下求助——他向邺城而不是江东求助。”
“恭喜。”
“并州军挺进秦州、荆州军转入汉州,待世子大婚之后,冀州军将与淮州军并肩进发,如今又得汉州军以为内应,平乱指日可待。”
“恭喜。”
“便是徐公子家中也有喜事。”
“哦”
“中军将军楼硬在淮州落脚,将随军前往秦州平乱。许多楼家子孙在东都落入叛贼手中,有几位半路逃出,也来投奔邺城,其中有楼矶楼骁骑。”
“这是楼家的喜事,是……欢颜郡主的喜事。总之,恭喜。”
“徐公子还是不认”
“我已习惯姓徐。”
徐础也不多问,但他知道,如果只是传达一份不诚心的邀请,用不着孙雅鹿亲自出面。
“听说,徐公子离席了”
徐础点头,“我正要出去舒展筋骨,孙先生可有闲暇之心,一同游谷”
“常有意祭拜范先生。”
上次祭拜,孙雅鹿随同世子而来,人多事杂,没机会单独行礼,这一次,只有徐础作伴,他在坟前认真地拜了几拜,拔去附近的杂草,看着范门弟子树立的那块石碑,“徐公子不打算让人抬走”
“不立最合范先生遗愿,但是既已立碑,倒也不必非得抬走。”
孙雅鹿笑道:“这的确像是范先生能说出来的话。寇道孤前日惨败,范门弟子仍不肯承认徐公子是范门正统吗”
“还没见到有谁再来。”徐础对这件事并不在意。
孙雅鹿点头,终于说到正事,“刚才我说的那几件喜事,徐公子没有什么要说的”
“恭喜。”
“不不,除了恭喜以外。”
徐础想了想,“孙先生希望我说些‘不中听’的话”
“哈哈,徐公子的见识与谋略,我向来是佩服的,此次前来拜访,一是奉送请柬,二就是想听听徐公子对大势的看法。”
“嗯……我还真有几个问题。”
“请问。”
“贺荣部诸子争位,都要拉拢邺城。对邺城来说,这是好事,正该借机分而治之,何以急着为世子迎娶贵女”
“虽说诸子争位,但是形势已然大致明了,贵女之兄贺荣强臂已得诸部支持,再难分而治之。”
“原来如此。”
“就这样”
“如果贺荣部的形势果如孙先生所言,那邺城似乎没什么选择,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徐公子离席,想必已是心事通透,何需隐而不发”
“我纵然通透,也不能凭空推测。”
“徐公子还想知道什么,问我便是,我当知无不言。”
“嗯……老单于是怎么死的”
“病死,年老体衰,常年抱病,他身边的人早有准备。”
“虽说如此,可他死得真是凑巧,正好招回入塞的骑兵,邺城无需再施奇计。”
“哈哈,我明白徐公子的意思,但是据我所知,这真是凑巧。”
一句“据我所知”,孙雅鹿给自己免去诸多麻烦。
徐础笑了笑,“更‘凑巧’的是,老单于年老体衰,居然迟迟没有指定继位之子,死后引来纷争。”
“塞外蛮夷,不受礼教之化,向来如此,以为诸子争位,能让最强者得位。”
“如此,我真没有什么可说的,邺城得贺荣部强援,只需稍加约束,必能凭此横行天下。”
“能得徐公子此言,我心里又踏实许多。”
“除非——”
“还有除非”
“世事难料,总有除非。”
“愿闻其详。”
“除非晋王也在拉拢贺荣部。”
“哈哈,徐公子多虑,晋王有自知之明,早已率全军臣服于邺城,沈家与贺荣部的多年交情,全为邺城所用。”
“如此的话,更要恭喜。”
孙雅鹿等了一会,追问道:“徐公子还有要说的吗”
徐础轻轻地吐出一口气,“邺城与秦、汉两州相隔千山万水,纵然平定叛乱,地不得广,人不得众,此时西进,似有不妥。”
孙雅鹿刚要开口,徐础却不给他机会,一气说下去,“邺城平乱,而荆、并两州得利,此事颇为可疑。梁王想必是害怕邺城以平乱为名,其实还要再攻东都,所以甘愿称臣。邺城既然接受梁王臣服,以我揣度,此次西征的目标亦不是东都。”
“平定秦、汉之乱,乃万物帝之遗愿,两位殿下必要完成,东都乃天成旧家,早晚也得夺回,徐公子却以为这两者皆非西征
第二百九十八章 难刺
孙雅鹿来得正巧,徐础利用这次拜访,轻松从王沛嘴中诈出了真相。
降世军刚进入秦州地界,就与新军发生冲突,很快演化为一场大战。
新军诸首领的要求很简单:承认降世王的儿子,但是绝不接受降世王的女儿,他们要求金圣女交出幼王,由新旧两军的头目共同看护,她要么去找自己的丈夫,要么只以姐姐的身份留下,从此以后负责照顾幼王的饮食起居,此外一概不得干涉。
金圣女当然不会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引兵交战,互有胜负,伤亡都不少,降世军最终冲破新军包围,带着大批家眷奔向西京。
新军意外受挫,没敢追击,而且他们也没有深谋远虑,传言哪里有粮、哪里好打,他们就往哪去。
西京仍被一支官兵占据,孤守多时,几乎兵尽粮绝,百姓也没剩下多少,城池却依然坚固,攻之不易,因此新军都不爱去,反嘲笑金圣女是在自寻死路。
戴破虎、王沛等人在战中被俘,原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在受了几天苦头之后,却突然得到礼遇,不仅被解去绳索,还有酒肉供应。
很快,他们明白了其中原因。
新军大小头目众多,势力最大的有三人,其中一位自称雄难敌,也不知这是他的本来姓名还是绰号,他在阵前见到全副盔甲的金圣女,倾心不已,非要娶她不可,于是派人去求亲。
雄难敌不是那种讲究礼尚往来的人,求亲的使者刚刚出发,他就公开宣称婚事已定,要求各路新军准备与旧军合并。
另位两名大头目当然不同意,为此吵闹不休,他们的反对理由之一就是金圣女乃有夫之妇,丈夫还活着,她没有另嫁的道理。
几天之后,求亲使者带回来几乎一样的回答,金圣女至少表面上没有动怒,但是拒绝得非常明确,理由也是有夫之妇。
雄难敌颜面不存,心中大怒,立刻就要发兵追击金圣女,声称要以十万颗人头当作聘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