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断九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冰临神下

    孟僧伦等人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吴军人数四千出头,多是骑兵,家眷留在后方,没有累赘,用不上一个时辰就能拔营。

    徐础带少数人提前出发,先去蜀王营地,表面上是通报吴军动向,以免发生误解,其实是要与甘招商议五王联合的事情。

    甘招将徐础迎入帐内,寒暄几句,说道:宁王比我预料得要好说话,一提起五王联合,他立刻同意,还说自己不求兵权,选谁为主,他都接受。

    徐础也觉得意外,宁王果有此话?

    宁王这个人深沉难测,但是有肚量识时务,并非一味强横。

    宁抱关几次接受招安,的确能做到伸屈自如。

    太好了,我今日带兵与梁王汇合,以为表率,晋王应该也会去,三王合营,静待两位。

    明天我与宁王就去汇合,共商大计。

    如此甚好。徐础告辞,没提楼硕拜访之事,在外面与后赶到的吴军汇合,继续赶路。

    在梁军营里,又是另一番景象,马维亲自迎出十几里,立于路旁,自称小王马维,称徐础吴王,表露出十足的敬意,令吴军将士,尤其是七族子弟,十分高兴,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消去了。

    进到帐里,徐础说起了楼硕。

    马维很是吃惊,他这是什么意思?兰夫人楼硕是去你那里探听义军动向吧?

    徐础点头,想必如此,我顺其意,让他以为义军主力是降世军与晋军。

    官兵会因此去攻打降世军?

    如果是大将军掌兵,肯定会。大将军常言,斩兵千人,不如擒帅一人,帅失而军乱,事半功倍。他当初灭吴,也是绕过诸多小城,直抵石头城,逼吴皇自杀,然后再分兵平定地方。

    马维点头,何止灭吴?大将军灭晋灭荆,用的都是这个打法,耀兵于边境,吸引敌国主力,然后突入其都。关键是,朝廷那边真是大将军掌兵吗?如果还是曹神洗,只会稳扎稳打。

    原来我还不敢肯定,楼硕此行,倒让我确信了。

    晋王怎么办?他也是朝廷忌惮的一方。

    等晋王来了之后再说,咱们没法替他做决定。

    傍晚时分,晋军赶到,规模更大,军容更整,梁吴两军将士夹道观望,无不自惭形秽。

    梁军营地广大,省却不少麻烦,晋军入营,沈耽带人来见梁王吴王。

    刘有终谭无谓郭时风随入,郭时风如今梁晋两边跑,成为两王最重要的纽带之一。

    马维这边的将领是潘楷,徐础叫来的是孟僧伦与王颠,众人共聚一帐,互道久仰,喝了几杯酒,好让将领们互相认识,方便以后联络。

    酒过三巡,将领们识趣地告退,只留下三王。

    刘有终身份特殊,留下参谋。

    徐础又将楼硕到访以及自己的猜测说了一遍,沈耽立刻明白,慨然道:没的可说,既然合营,就是一家,不分彼此。腊月二十,晋军独自前去攻围,引官兵出壁,导向降世军。

    马维道:我们随后进攻,夹击官兵,此战若胜,东都胆寒,破城当在数日之间。

    徐础道:只是合营还不够,义军需要一员大将,指挥全军,以免各自为战。

    沈耽指向刘有终,我推荐刘先生。

    再好不过!马维立刻道,刘先生名满天下,降世军上下更是对刘先生敬若神明,他来出任大将,最为合适。

    如此甚好。徐础也道,心里却第一次产生不安。

    他以为大将会是谭无谓,其次也应该是宁抱关,无论如何也不是刘有终。




第一百三十六章 选将
    (求订阅求月票。)

    郭时风的身份在别人看来有些尴尬,他自己却坦然接受,看我的嘴,别看我的人,就因为我在各家都待过,才能与各家说得上话,这是一项本事,对不对?

    对徐础,郭时风引为同类,拱手笑道:咱们都是翻过山趟过河的人,天下山河形势,尽在你我心中。哈哈。

    对这次到访,徐础感到有些意外,请郭时风坐下,笑道:若论翻山趟河,我可比不上郭兄见多识广。

    意思是一样的,可现在不同,吴王自己就是山河,要别人来翻来趟啦。

    郭兄为此而来?

    像我这样‘见多识广’的人,怎能不来见识一下?

    郭时风脸上全无愧意,徐础心中反而生出几分敬佩,笑道:小山小河,不值一来,郭兄会大失所望。

    嘿嘿。帐中没有外人,郭时风不担心话会外泄,若论大山大河,这边一个也没有,东都与邺城,才算有些规模。

    郭兄不看好义军?

    天成自亡,神佛难救,所以我看好义军,但是谁知道未来会不会一山更比一山高?天成已然朽烂,义军诸王就都是栋梁,身上没有蠹虫吗?

    徐础不得不承认,郭时风真说到他心坎里去了,天成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可挨个看去,诸王似乎也没高明到哪去。

    郭时风拱手道:我知吴王心意,所以敢于直谏,想必吴王也不会太恼怒。

    徐础笑道:咱们还是兄弟相称吧,‘吴王’两字我听着别扭。

    那我就不客气了,础弟心事向来长远,有没有想过攻破东都之后的事情?

    徐础虽然佩服郭时风,同时也有警惕,回道:想得不多,我更在意如果没有攻破东都,义军反而大败,该如何自保。

    哈哈,果然还是础弟的风格。实不相瞒,我这次来,为的就是这件事。

    等等,先说明白,郭兄为谁而来?

    为梁晋二王,也为我自己。

    请郭兄逐次道来。

    郭时风笑笑,先人后己。梁王的意思很简单,以为诸军当中,梁吴最弱,但是两王交情最深,当携手共进共退,莫以小事生怨。

    梁王想要吴军骑兵?

    础弟聪明,一点就透,梁王并非白要,愿以同样数量甚至更多的步兵交换。也可以反过来,吴军当有若有合适的骑兵将领,他愿将梁军骑兵全交给吴军。

    梁军当中没多少骑兵,可吴军缺少大将,尤其缺少骑将,也是事实。

    徐础不置可否,晋王呢?

    也是要借骑兵。

    用什么交换?

    帐中没有外人,郭时风还是扭头看了两眼,压低声音道:梁晋二王在这件事上已经谈妥,吴军骑兵借给谁都行,础弟可得更多步兵,除此之外郭时风将声音压得更低,江东早晚会成是非之地,吴越王宁抱关亦非善类,战后必成础弟心腹大患,梁晋愿助吴军一臂之力。

    如何相助?

    不等进入东都,打败官兵之后,就在城外解决。础弟不必出面,以免引起天下人猜疑,梁晋二王当代为行事。

    以何名义?

    宁抱关对梁王不敬,忘恩负义,数次投降朝廷,反复无常,有这两项大罪就够了。

    徐础寻思片刻,两王的事情说完了,郭兄自己的呢?

    如果诸事顺利,义军攻破东都,我对础弟无事可求。万一不幸,义军大败,我要提前求础弟收留。

    义军大败,吴军当无独存之理,郭兄何以求我收留?还是说郭兄向诸王都提出同样的请求?

    哈哈,除了础弟,没人能听‘大败’二字。我只求础弟收留,吴军存亦好,亡亦罢,都无影响,我只求础弟带我一同逃难。

    往哪逃?

    邺城。

    原来郭时风还记得济北王世子对徐础的看重与拉拢,要给自己也留一条后路。

    徐础微微一笑,郭兄考虑得倒是周全。

    我不白跟础弟走这一遭,础弟刺驾造反称王,样样皆是死罪,不好亲自出面说的话做的事,我都可以代劳,而且郭时风露出暧昧的笑容,我与邺城还有一点联系,能帮到础弟。

    徐础权衡良久,郭兄的请求,我可以接受。

    郭时风面露喜色。

    梁晋二王的请求,容我再想,吴军将士素以刚强重名著称,让他们归入他人军中,难。

    离开战还有三天,础弟慢慢想,腊月二十能借兵即可。

    郭时风将要告辞,徐础道:如我借兵,谁当骑兵大将?

    梁将潘楷,他出身自骑将世家,这些年虽然隐居民间,家传本事仍在,梁王试用过,晋王也满意。

    徐础道:我一直以为晋王会重用谭无谓。

    谭无谓的确有些谋略,但是爱口出大言,得晋王赏识,却不得诸将欢心。义军勉强聚合,非名位素高者,难以镇服,所以统帅只能是刘有终,骑将要选潘楷,谭无谓留在晋王身边当个参谋,足矣。础弟很欣赏谭无谓?

    我也是被他大言所诳之人。

    哈哈。不耽误础弟休息,这就告辞,等础弟定夺。

    徐础送到帐外,寒风吹来,郭时风哆嗦一阵,帐篷毕竟不如砖瓦,希望能早日结束这行军之苦。

    郭时风刚走不久,孟僧伦过来打听情况,那个郭时风,听说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执政不要被他欺骗。

    从前算是同窗,过来叙旧而已,别无它意。

    孟僧伦总想奋不顾身地为执政王做点什么,徐础不敢说出梁晋二王的建议,怕他提前动手,真去找宁抱关拼命。

    那就好,执政早些休息吧,明天的事情不少。

    等等,有件事我想问你。

    执政请说。

    你觉得营中谁可担任骑将?

    执政掌兵,上下信服,何必另选骑将?

    徐础不能承认自己在兵法上的缺陷,笑道:诸王联手,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需要有人替我分担掌兵之责。

    孟僧伦想了一会,吴人不擅骑战,选个骑将还真难,依我看,宋将军合适,他有勇猛之气,敢于身先士卒,最重要的是,他对执政忠心无二,又是七族子弟,足以服众。

    宋将军堪为猛将,却非大将。如果我找一个外人来呢?

    孟僧伦立刻警惕,外人?什么外人?小姓将领也是吴人,而且出身低微,更加不懂带兵之术。

    同为江东人,孟僧伦却视小姓将士为外人。

    徐础笑道:江东以外。

    荆州人吗?孟僧伦微微皱眉,我看不出他们当中有谁能当骑将,不过若是执政看中的人,我可以接受。

    我还在找人,未必是荆州人,孟将军心里知道就好,不要对外泄露。

    当然。孟僧伦告辞,临到门口又补充一句:这三千多名骑兵乃是吴军老本儿,执政凭一己之力创立,万不可假手他人。七族将领唯执政是从,可不服别人的管束。

    徐础点头。

    战事未起,胜败未分,义军内部就开始明争暗斗,徐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这件事,唐为天进帐熄灯,他也没注意到。

    天下哪里真有一呼百应的事情?他想,心中渐渐释然,造反之难,难就难在人心不齐,朝廷因此而摇摇欲坠,义军因此而成一盘散沙。

    得人心者得天下,果然是至理名言。徐础开口道。

    大都督在说什么?唐为天被吵醒了。

    我说得人心者得天下。

    那倒是,大家都这么说,谁得能得百姓的心,谁就能当皇帝。

    徐础笑笑,没再开口,这根本不是他的意思,人心并非虚无缥缈,也不在天下人那里,它就在身边,人人不同,心心各异,能揣摩透者占上风,能尽用者得天下。

    名士范闭的形象莫名其妙地出现,似乎在摇头,徐础将他撵到一边去,安心入睡,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次日上午,宁抱关率军赶到,午时一过,甘招最后一个过来合营。

    五王汇合,兵势大振,没人能说清究竟有多少人,号称五十万,粗一看去,确有几分样子,连许多营中将士也相信这个数字。

    五王之间尚有隔阂,于是不谈正事,先设酒席,召集诸将一醉方休。

    徐础找到郭时风,引到人群后面,小声道:我可以借兵给梁晋二王。

    郭时风大喜,正要开口,徐础继续道:我要两倍步兵交换,而且只能是谭无谓担任骑将。

    郭时风一愣,两倍步兵没问题,可是两王已经选定潘楷,这也是谈判的结果。潘楷是梁将,突然换成晋人,这个不太好说啊。

    所以要郭兄去说,我等你的回话。

    郭时风点点头,拱手告辞,去找梁王晋王传话。

    借着敬酒的机会,徐础坐到甘招身边,悄声道:五军合营,需要一位主帅,甘统领以为谁合适?

    确实需要主帅,要不然合营也是无用。徐公子可有意向?

    梁王晋王属意刘有终。

    相士刘有终?他的名声倒是挺响,打仗行吗?

    待会议事,甘统领也可以推荐一人。

    我这边没人能当全军主帅啊。

    他可以。徐础抬头看向他心目中的主帅人选。

    不远处,宁抱关踞坐,正与敬酒者对饮,没有半句废话,诸王当中,数他面前聚集的将领最多。
1...9596979899...2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