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的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耳文
在这个封建时代,你光跟别人谈理想,人家也只会激动一下,激动过后,该干嘛,还是干嘛,你千万不要期望别人有多大的干劲。但你把钱财、良田、爵位、权力放在他面前,再对别人说理想,说干好了这些都是你的,他铁定是激情四射、干劲满满的。因为在任何时候,人都是向利的,古今中外,不外如是!
也还好,蒙古人这次的赔偿,战马五万匹,当然不可能卖出去,只能留下自用。但五十万头牛、五十万只羊就能卖出去,除了留下部分自用,其他的都卖出去,郑文怕是能大赚一笔,当然不可能是一次性卖出去,肯定是分批卖出去的,这种事情,还论不到郑文操心!
郑文坐在皇椅上又想了想,觉得这上千万的白银一下子发出去,士卒们拿在手里,除了花掉一部分必要的,其他的肯定是死死的捏在手里,这就成了死钱了。
作为后世之人,郑文深深明白让钱流动起来的必要,只有钱流动起来了,才能带动经济活跃起来,才能增加财富,才能让朝庭多收税,才能让国库充盈起来,才能让郑文整军备战,才能让郑文顺利改革大乾!
但要如何让钱流动起来呢
当然是像现代一样的银行,也只有现代的银行才能做到,低存高贷,不断的把民间的闲钱吸收进银行,给些利息,再把这些钱贷出去,收取高额的利润,钱生钱,不断让钱流动起来,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郑文想了又想,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至于贷不出去,郑文一点都不担心。
作为这个国家的皇帝,掌握着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他有的是办法钱生钱。
大不了像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大规模的进行国家投资建设。像什么运河修建,直道建设,城池修建,大规模炼铁,盐场建设,等等这些。当然这些在这个封建时代,也只有国家才能集全国之力进行,至于其他的人怕是没这个能力,也不敢。
郑文又想了想,觉得这些还是国家投资比较好,作为一个皇帝,骨子里还是希望能掌控一切的,哪怕他是来自后世,但所谓屁股决定脑袋,郑文骨子里还是比较自私的!
而这个银行呢,到底是交由朝庭掌控还是自己掌控呢
郑文想了又想,还是自己掌握比较好。
虽然都说朕即国家,但郑文心里明白,这只是一句空话。他还是分得清楚什么是神话,什么是现实。
神话就是说一个国家都是皇帝的,无论什么都是属于皇帝,不管是民众,还是各种资源,都属于皇帝。
但也就说说而已,现实就是皇帝与国家是两个物种。皇帝是皇帝,国家是国家,皇帝只是一个人,国家是所有人,皇帝虽然可以控制这个国家,可以锦衣玉食,可以为所欲为,可以生杀予夺,但皇帝也有自己的无奈,也有自己的限制。
郑文心里还是分得很清楚,把银行交给朝庭管理,那只是朝庭的,终究不是郑文一个人的。但由郑文管理的,它就属于郑文的,今后也将属于皇室,郑文还是希望今后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由皇室掌控,由自己的子孙后代掌控,因为郑文骨子里还是个自私的人,希望自己能够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
郑文还想了想,准备把这个国家的铸币权交给自己掌控的银行,这样一来,这个国家的经济差不多就由自己掌控了。
于是,郑文叫来了自己的大伴黄安,准备把这个银行交给东厂负责。
不一会儿后,黄安就到了郑文面前。
&
47.大宴与军议
傍晚,大明宫,偏殿。
虽然先帝才逝世一个多月,但这孝期只限于皇室,民间已经解禁了,郑文这个皇帝当然是例外。
因此郑文在大明宫为凯旋而还的将士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典礼,参加的人有吴勇、林苍、李成等这些高级将领,也有一些凯旋大军、在燕京的河北驻军的中低极军官,郑文还把羽林军的大部分军官都叫到了这场宴会中。
当郑文身着黑色的皮甲、跛着脚走进大殿的时候,只见数百人也是身着黑色皮甲,正分席而坐,太监和宫女正在不断的为这些人上酒食,他们也在彼此交谈着(注:大乾的军官的制式甲胄分为黑色铁甲与黑色皮甲,铁甲为上战场时穿戴,皮甲为平时穿戴,一般为礼服,但也不一定,视情况而定。)。
当郑文走进大殿的时候,这些人齐齐站起来,走出席位,对着郑文单膝下跪,用激动的语气齐齐高喊:“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大乾万年!”
郑文站在最上首,开心的大笑,又开口说道:“大家不必多礼,起来吧!今天就是为你们准备的,大家吃好喝好!”
众人又齐齐站起来,分别入席。
这时,郑文也从席上站起来,拿起一杯酒,用严肃的语气高声说道:“今天,朕这第一杯酒,就用来祭奠那些为大乾战死沙场的将士,朕敬你们!”
说完,郑文就把酒杯里的酒倒在了地上。
而在下面的军官们,也齐齐站起来,拿起酒杯,齐齐把酒倒在了地上。
郑文又倒了一杯酒,用手举起来,并又开口大声说道:“这第二杯酒,敬大乾,大乾万年!”
说完,郑文一饮而尽。
底下的人也齐齐举起自己的酒杯,齐齐大声说道:“大乾万年!”说完也齐齐干了自己的酒。
郑文看了,也笑了,举起第三杯酒,大声开口说道:“这第三杯酒,朕敬你们,敬你们这些勇士!”
说完,一饮而尽。
而底下的人也同时举起自己的酒杯,又齐齐高喊道:“臣等敬陛下!”
说完,齐齐一饮而尽。
郑文见了,是哈哈大笑,豪迈之色尽显,又开口说道:“大家坐,开宴,上歌舞!”
顿时,宫庭乐师们就来了一场《秦王破阵乐》,一下子,激昂的军旅之乐就响起了,慷慨激昂,豪迈大方,亦是非常之动听!
而舞师用的也是真兵器,整个场面是英气尽显,与其说是舞蹈,还不如是演兵,只见这些舞师,时而演剑,时而交战……让人看了是激情澎湃,豪情万丈!【! …免费阅读】
这是大乾皇帝宴请军方将士的礼仪。
一曲舞毕,整个宴会才开始,普通的歌舞也开始上来了。
大家开始了觥筹交错,彼此也开始敬酒,交谈,吃喝。
郑文也端着自己的酒杯开始了各个军官教酒,跛着脚拿着酒杯转了一圈,才有了很大的醉意,郑文又才会回到了自己的席上。
又开踉跄着站起来,拿着酒杯,才带着醉意的说道:“朕醉了,今天晚上最后敬大家一杯!”
说完,一饮而尽。
而底下的人也齐齐站起来,拿着酒杯,对着郑文齐齐敬道:“臣等敬陛下!”
说完,也齐齐一饮而尽。
郑文又说道:“朕退了,大家吃好喝好!”
说完就被两个武士扶着离席,走出大殿,往郑文的寝宫而去。
下面的军官们望着郑文的背影,又齐齐对郑文行了一礼,齐齐高喊:“臣等恭送陛下!”
看着郑文消失在大殿中,又各自坐下,开始了更大的狂欢,毕竟最高领导在,不好太过放肆,怕皇帝陛下看到自己的丑态,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就不好了。
一晚上的武人狂欢之夜就此开始,今夜的大明宫灯火通明,彻夜不休。
……
这一夜,郑文是迷迷糊糊的睡了一夜。
次日中午,郑文才在武英阁召见了辽国公吴勇、邯郸侯林苍等将军。
当这些人坐定。
郑文才开口说道:“各位将军,今天在这里召见诸位,主要是朕想跟诸位讨论一下大乾的军事问题,当然主要是朕说说朕的想法,你们也帮朕提提意见!”
“至于这次与蒙古人的战争,你们所立下的功勋,朕不说,你们也知道,你们功劳并不是很大,因此爵位你们是不要想了,朕也只能给你们些财物良田,至于这次表现优秀的人,朕也不吝提拔。”
坐着的各人并没有什么不满之色,因为郑文说的是事实,与蒙古人的战争在大乾表面上是一场大胜,但在坐的各位又有谁不知道这就是一场平手的战争,他们这些将军最多也只是有些苦劳,但能有些钱财赏赐也是好的。
因
48.处理与户部
这时,郑文又说道:“朕想了一下,关于组建一百二十万的野战军这个事还是太大了,一时也说不清楚,你们回去之后,仔细想想,把弊端好处建议这些东西都写成奏章,上书给朕,朕也要好好看看,毕竟朕也只是给门外汉!”
“喏!”“诺!”“喏!”……
一片应“喏”之声。
……
而此时的郑文正在御书房之中,一个人静静的坐在,他正在思考这帝陵一案到底该怎么办
本想拖着替三法司那边分担一下压力,但想法赶不上变化,昨天唐王郑郊及周王郑桐又搞出哭庙的事,郑文意识到这件事必须解决了,否则的话还不知又会出什么幺蛾子呢
但要如何解决呢
郑文想得头都发疼,还是想不出一个既能让自己受益,又能体面结束这件事的方法。但他又不能去与其他人商议,就算与其他人商议,人家多半也不敢给出具体建议。
因此,这件事只能郑文自己拿主意。
郑文想了又想,这件事郑文只能和稀泥了,但必须也要削弱三大王爷在朝中的影响力,哪怕只有一点点也是好的。
于是郑文给三大王爷下了一份圣旨,一份有些荒唐的圣旨。
圣旨的内容是这样的:朕以九子身份登基为帝,然年少力孤,帝陵一事,皆错于朕。然燕王、周王、唐王三人于先帝孝期,不思守孝,随意出入王府,是为不孝,着各自罚俸五年,闭府守孝三年,不准外出,朝庭诸官无诏亦不能临三府。然三人于礼部大堂相互攻讦,致兄弟之情于不顾,朕闻之,甚是失望,着各自再罚俸五年,闭府思过。钦此!
这封圣旨的意思就是,这帝陵一案朕扛了,不关你们三人的事,但这件事中朕就是看你们不爽,所以朕就罚你十年的俸禄。
郑文算了一下,这样一来,郑文能替朝庭节省上百万两的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能让郑文养一支五万人的军队一年还有不少节余了。
但这道圣旨也确实有些荒唐,罚俸简直罚出了新高度,这样一来,燕王府十年之内就不能从朝庭领一分钱,周王府、唐王府两府十五年之内也就不能从朝庭领一分钱。
虽然这三位王爷也不靠俸禄吃饭,但你想想就知道,有人领着你发的工资,还四处不停的给你捣乱,你偏偏还不能拿他怎么样,心中的酸爽是可想而知。这样一来,郑文心中就出了一口恶气,朕虽然不能拿你们怎么样,但朕就是不发工资给你们。
你以为这份圣旨就这样了吗
当然不是,在圣旨中,郑文间接的把他们三人软禁在府三年,又下旨不许任何朝臣上门拜访,这是间接的隔绝他们接触朝政。
想想就知道,你作为一个领导,你直接对你的下属发布命令和你通过你的秘书向你的下属发布命令,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后者,一次两次人家还能心平气和的接受,次次如此,你即使有什么难言的苦衷,人家心里也会有你这是看不起他的想法。
当然,这三人都是高富帅,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一时半会多半不会注意到这些。就算注意到了,多办也不会有什么好办法,因为这是阳谋,你再能笼络别人,但就是不跟人家见面,人家也会产生不好的想法,因为人心是易变的。
当这封圣旨送到三王府上。【…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燕王郑庄看了,脸上有些忧愁。
周王郑桐看了,脸上有些笑意。
唐王郑郊看了,脸上面无表情,但眼里有那么一丝高兴。
……
燕王府。
郑庄和孙化相对而坐。
郑庄的脸上有一丝忧愁,遂开口问道:“先生,你说陛下这是什么意思他在圣旨里承认是他的错,不怕朝臣们指责他吗”
孙化听了,笑了笑才开口说道:“陛下怕什么朝臣们都知道这件事不是陛下做的,陛下在圣旨里说他错了,只是在告诉朝臣们,这件事到此为止,陛下不准备再追究了,朝臣们也希望朝局平稳,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指责陛下呢”
郑庄听了,遂明白过来,才又开口问道:“那陛下罚孤十年的俸禄是什么意思不可能是圣旨上说的那样。”
孙化听了,点了点头,又有些为难的说道:“王爷说的不错。陛下心思诡异,就不是小民所能猜到的。”
其实孙化是不敢说,因为郑文的心思已经很明白了,郑文的意思就是郑文心里认为这帝陵一案是郑庄干的,但没证据太好处罚郑庄,只好借着这些由头来处罚一下郑庄,否则的话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就罚郑庄十年的俸禄。
郑庄一见孙化这样子,遂恍然大悟,也不再提这茬。
郑庄沉默了一下,才又说道:“先生,你说孤该怎么办呢”
孙化沉默了一下,才又开口道:“王爷,我觉得你该沉寂下来了,好好的守孝!”
郑庄听了,沉默了一下,点了点头,就不再开口说话。
而周王府上,陶华也是这么对郑桐说的。
唐王府亦然。
一时间,大乾的三大王爷都决定沉寂下来,但真的能如此吗
……
而礼部,礼部右侍郎谢雄也接到了免职的诏书,谢雄高高兴兴的接过这诏书,心中莫名的松了口气。
……
而此时的郑文却是到了户部。
在马元一案中,户部是损失最大的部门,所以郑文决定来视察一番,看看具体情况,也勉励一番户部。
大乾户部设有尚书一人,侍郎
49.郭成死了
郑文回到大明宫的时候,已然是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照在宫城之上,泛起一层暖意,郑文的心情还是非常高兴的。
郑文一个人在御书房中,看着锦衣卫关于马元及后续案件的秘报,郑文发现三法司对几个高官的审训是非常顺利,几乎是一问就开口了,问什么答什么,郑文感到一丝奇怪,难道大乾的贪官素质都这么高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