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跛脚的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耳文

    郑文听了,还不等他说完,就亲自把他扶起来,才开口说道:“周卿多虑了,也不用如此之焦急,坐下喝口茶。”

    郑文亲自倒了一杯茶给周阔,遂才开口道:“慌什么,多大点事。就凭他李殷,也胆敢谋反,而且他拿什么谋反,就凭他手下那些酒囊饭袋之辈,手下那几万缺衣少食的江南兵。不是朕看不起他他反不了。”

    “要是反了才好呢周卿,你信吗!朕只要在京城发一道李殷的免职圣旨,当圣旨还没到江南,李殷就死得不能再死了!”

    周阔听了,顿时感觉有些莫名其妙,陛下莫不是疯了!

    遂才着急的开口道:“陛下莫不是病了”

    郑文听了,“噗嗤”的一声笑了,遂才开口道:“卿的意思朕明白,卿不是以为朕疯了,朕清醒的很!”

    周阔听了,顿时脸上有些尴尬。

    郑文才脸色严肃的开口说道:“是谁给了他李殷如此大的胆子在江南为所欲为,克扣军饷,吃空饷,倒卖军械,别以为朕不知道,朕都知道,是江南的世家大族给了李殷这个胆子!”

    “朕巴不得他反,反了正好让朕派北兵入江南,血洗江南世家大族!”

    周阔听了,是面无血色,果然天子一怒,血流漂橹!

    “区区几万江南兵,如何是北地一百六十万军队的对手,即使再加几十万,也不是北地大兵的对手。”郑文又说道。

    “而且,江南的世家大族也知道,他们才不会那么傻。”

    “朕知道,他们也知道。”

    “周卿,你知道吗朕早晚会清洗江南,其实这些江南世家大族也知道。但朕清洗




41.朝会
    十月十五的早晨,燕京城。

    又到了朝会的日子。

    郑文一身黑色的天子冕服,腰佩一柄天子剑,在众武士、太监的簇拥下,跛着脚走入大明宫正殿。

    一个人跛着脚一步步的沿着御阶逐级而上,不一会儿,郑文就坐在了龙椅之上。

    底下的大臣一身朝服,分班而立。

    黄安一声高喊:“众臣问安!”

    底下的大臣齐刷刷的向郑文行了一礼,并一起高喊:“臣等拜见陛下,陛下安!”

    郑文照例回一句:“朕安,众卿安!”

    黄安见此,又开口高声说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礼部尚书钱昌就出列奏道:“陛下,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后。陛下之先帝孝期已过,理当下诏遴选天下佳丽,入宫以侍陛下,早日诞下皇子,以安朝臣之心!”

    郑文坐在皇椅上,听着钱昌的话,思索了一下,才开口说道:“可,就从明年正月开始吧,这两月你们礼部就筹备着吧!”

    大乾的选秀的制度并不是很严格,在选秀之年皇帝下诏诏告天下,地方主官在配合礼部对主动参选的女子进行选拔,也不强制参选,十五岁及以上至二十岁及以下的女子,平民、世家、勋贵都可以参选,这是初选。

    之后再汇聚京城,由长乐宫的太后或未央宫的皇后等女子再次进行选拔,选出合适的,再由皇帝亲看之后,留下合适的,作为自己的女人,其他的在征求他们的意见过后就会赐婚给宗室王爷或者是自行配嫁,当然也有的会留在皇宫作为女官。在这方面大乾还是比较尊重女人的!

    至于选秀时间,也不是固定,全看皇帝陛下的心情,或三年,或五年,或十年,甚至有的大乾皇帝甚至一辈都没发过选秀诏书,郑文的爷爷隆成皇帝做了近四十年的皇帝就没发过选秀诏书,而郑文的父亲郑炎做了十六年的皇帝也就在建启元年进行过一次选透,其他的时间都没有进行过选秀。

    当然,郑文这次的选秀肯定是不同以往,因为他还没有娶妻就登基了,所以这次的选秀主要是为了选出皇后,也是大乾立国三百年以来唯一的一次直接选秀就选出皇后,其他的都是由皇子妃或太子妃再成为皇后。

    所以这次的选秀规模肯定会很大,参与的人肯定也会很多,当然这是后话。

    郑文为什么会同意呢

    一方面,是因为政治,一个无后无子登基多年的皇帝,是会引起朝局动荡的,大臣们心中会不安。具体的参考一下汉武帝刘彻就知道,刘彻登基多年无子连他的舅舅田吩都跟淮南王刘安眉来眼去的,而他却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不知道。

    而另一方面的,郑文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子,当然渴望娇妻美妾,也需要一个皇后。而且他也不是个爱情至上的人,他虽然从后世穿越而来,却没有其他人那种非要先谈恋爱才能结婚,他就是标准的颜值党,只要你是美女,就能他的另眼相看。

    当然郑文心中也明白,肯定是有人在钱昌那里使力了,只是不知道是谁!

    但郑文却不打算寻根问底,作为皇帝,许多事情要学会装糊涂。

    底下的大臣一听皇帝陛下同意了,迷一脸喜色的齐齐向郑文行了一礼,才齐刷刷的开口道:“陛下圣明!”

    郑文听了,遂才说道:“圣不圣明朕不知道。”

    “但朕知道,你们这些大臣都是聪明的,而且是绝顶聪明的人!”

    郑文遂从龙椅上站起来,才拿过一道奏章,右手举在空中,才开口说道:“看看,看看呀,朕的大乾居然有如此之多的蛀虫,马元、狄平、夏永这些人,你们不知道吗你们知道,只是你们太聪明了,明哲保身的道理,你们都太明白了!”

    “我大乾就是需要些傻人。夏永你们知道吗就是以前的枢密副使,他被抓住之后,对周阔说:我本可以逃走,但我不想陛下对大乾武人失望。有人说他傻。是,他傻得可爱。虽然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就是这份忠义之心也让朕感动。而你们,就是缺了这份傻气,否则我大乾朝堂贪污受贿怎会如此之严重”

    底下大臣听了,心思各异,却一个也不敢开口说话。

    “听听,你们也听听,刑部尚书周阔上奏给朕的一份奏折。”

    郑文打开奏折,走了几步,大声开口念道:“臣刑部尚书周阔谨奏:臣及三法司诸臣属,受命查马元一案以来,已收缴马元一家财产:白银一百三十万两,大宅两座,良田两万顷,其他金银珠宝等估价一百万两。户部原右侍郎狄平财产:白银一百八十万两,大宅五座,园林一座,良田三万顷,其他金银珠宝等估计二百三十万两。原枢密副使夏永之财产:白银一百三十万两,大宅三座,园林一座,良田二万顷,其他金银珠宝等估价一百五十万两……”

    “听听,听听,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呀!巨贪呀,大乾的蛀虫呀,贪的都是民脂民膏啊!”

    郑文顿了一下,才站在皇椅面前,厉声喝问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朝庭对他们不够好吗”

    郑文站在高处,右手指着底下站着的大臣们说:“不是,在朕看来,就是你们这些大臣对他们的纵容!”

    “你们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你们对得起你们头上那顶官帽吗”

    “你们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你们对得起你们养家的俸禄吗”

    “你们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你们对得起朝庭对你们的信任吗”

    郑文情绪激烈,说累了,才把那份奏折狠



42.江南
    而此时,江南金陵,谢家大宅。

    家主谢荣收到了谢雄的书信,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揣磨了一次又一次,他还是犹豫不定,不知道该怎么

    朝庭的情况他已然明白,新帝登基,接二连三的发生大事,先是蒙古人入侵山海关,接着又爆发帝陵案,再接着又是马元一案的扩大化,第一件事跟他们谢家关系不大,但后两件事情却是致命的,搞不好他们谢家会因此而灰心烟灭。

    帝陵一案还不算太坏,最多也就是他的弟弟谢雄免职,也只会让谢家在朝庭中失去一个强大的助力罢了。他心里还能承受。

    但马元一案,那就是把谢家推入万劫不复之地啊!他作为谢家家主,太清楚这十余年来谢家所做过的事了!

    因为他的妹妹是先帝的贵妃,深受先帝宠爱,生的儿子郑郊眼瞧着要被封为太子了,他们谢家在江南是越发的跋扈!

    欺压良善、侵吞良田都是小事,因为这种事许多人家都在做,他们谢家只不过做得出格了一些,这方面谢荣也不担心,他有的是办法摆平。

    但这些年,他们谢家对官场涉入太深了,无论是燕京还是江南。在京城先是大笔的贿赂朝臣,拉拢朝臣,参与夺嫡之争;在江南更是肆无忌惮,拉拢江南各世大族组成利益集团,凡是江南地方官,不受他们拉拢,就受他们排挤,因此一时间金陵谢氏是水涨船高,由此而被称为江南谢氏。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失鞋的。谁也没想到先帝即然会暴毙而亡,而登上皇位的居然是那个谁也不看重的九皇子萧王郑文,而不是许多朝臣看好的郑郊。

    这就很尴尬了,而谢氏家族一下子就在江南凸现出来了。而这次马元一系列案子更是让谢氏家族在新皇面前大大露了脸,让新皇记住了谢氏家族,记住了江南。

    而此时的谢荣也深深的明白谢家的处境,而他正在思考的正是如何在新皇手里保存谢氏家族。

    而要如何做呢

    他也曾想过要不干脆造反吧,但只考虑了一下,就迅速被他抛出脑中。

    要是有这个实力,他倒是敢试试,但是一想到自己谢家的实力,那也只是表面光鲜,看上去家大业大,其实只是虚的,借的还不是大乾皇室那层虎皮。

    他要是敢造反,肯定也能风光一阵子,江南的世家大族肯定是欢欣鼓舞,拍手称快。

    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把谢家当做投名状献给朝庭,等北地大兵一到,他们就高兴的当带路党,带着北地大兵把整个谢氏家族消灭干净,说不定朝庭不但会免了他们以往的罪责、还会重重的奖赏他们。

    谢英身为世家之人,他太清楚这些世家的嘴脸了。

    因此,主动造反不可取。

    那么鼓动他人造反呢

    遍观一下江南各势力,他居然发现就没有有这个实力的人或势力。

    至于江南节度使李殷,他太清楚这些江南驻军了,能战的怕是不足三万,而且怕是鼓捣不起来,因为二十年前还有二十万的江南驻军,这些年被他们这些江南世家大族祸害得不轻,早已不能战了。【… 免费阅读】

    那么只能像他弟弟谢雄在信中说得那样做了,把整个谢家献给新皇,而且把谢家双姝送给新皇,把整个谢家绑在新皇的身上,几十年之后谢家还是谢家,至于他妹妹谢贵太妃与唐王郑郊只能对不起了,在世家,亲情就这么淡泊。

    ……

    而与此同时,在金陵,李府。

    江南节度使李殷正在一个人喝闷酒,醉醺醺的,不像一个将军,胡须拉渣的,却像一个醉汉。

    他已经收到了从燕京城传来的消息,已经预感到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了,所以他才这么放纵自己。

    而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身着白衣、身材中等、面容朴实的中年男子,这是正是李殷的亲信幕僚胡功。

    他看到李殷这样,皱着眉头坐到一张椅子上,才开口问到:“将军,你这是怎么了”

    李殷也不回答,拿起桌上的酒壶又喝了一口,才哈哈大笑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这句诗写得好啊,真是写到本将的心里了,哈哈哈哈……”

    忽然李殷“咳咳”的激烈咳嗽了几下,显然是被呛到了,顿时面色涨红。

    过了好大一会儿,才缓了过了,遂才开口道:“先生,你跟了本将多年了,本将也不亏待你,我已经让管家帮你准备了一分厚礼,你拿着逃命去吧!隐姓埋名一辈子吧,千万不要出来,否则怕是有杀身之祸,你毕竟知道得太多了。”

    胡功一听,是脸色巨变,顿时就一脸苍白,缓了一会儿,才压低声音开口道:“将军,你的事发了”

    李殷听了,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才开口说道:“没有,但本将已经得到消息,这次**不离十了,走吧,你走吧!”

    李殷向胡功挥了挥手,示意他赶快走。

    胡功听了,才恢复了脸色,却又不管李殷的示意,遂又开口说道:“将军,真到了这地步了”

    李



43.布置
    燕京城,傍晚,御书房。

    郑文在此接见了河北节度使林苍、羽林军将领李同。

    待二人向郑文行过礼后,郑文就直接开门见山的对二人说:“你二人来了,坐,想必你们也疑惑朕为何会召见你们吧”

    二人坐定,郑文就把一份关于江南驻军情况的文书递给了林苍。

    待二人都看过后,郑文才面无表情的开口说道:“看了吧,朕也没想到,才承平十余年的大乾,江南的驻军情况就已如此之严重了,触目惊心啊,二十万的江南驻军已然不是十万,贪腐横行,战力低下,朕很是痛心!”

    顿了一下,才怒气冲冲的又说道:“还有江南节度使李殷这个狗东西,朕真是恨不得让他千刀万刮,碎尸万段!”

    郑文看着沉默的二人,也不待他们说话,就径直的说道:“所以,朕决定免掉李殷的江南节度使,任命林老将军你为江南节度使,而李同你则是担当林老将军的副手,怎么样”

    郑文眼晴直直的盯着二人。

    二人一阵沉默,半晌。

    林苍才开口说道:“多谢陛下信任,臣没有意见。”

    李同也接着说道:“臣也没有意见,只是江南驻军的具体编制情况,还请陛下示下,让臣等心底也有个底。”

    郑文听了,遂露出一脸笑容,遂才开口说道:“不错啊,李同你有长进了!”

    “你二人都是有大才之人,朕心里早已知道。区区二十万江南驻军还轮不到你二人都出马。”

    “朕这次重整江南驻军,不是二十万,而是四十万,所以才让你二人出马!”

    二人听了,面露诧异之色,却也不开口相问,只是静静的听着郑文接下来的话。

    郑文又才开口说道:“不错,确实是四十万,二十万江南本土驻军,二十万野战军团。”

    “这二十万野战军团,朕要你们二人认真的操练,而且是要有针对性的训练,针对大理、安南的情况进行训练!”

    二人听了,脸上一脸喜色,看来陛下是决定要征伐大理、安南了。

    林苍听了,面色有些潮红,遂才开口问道:“陛下是决定要征伐大理、安南了”
1...1314151617...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