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跛脚的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耳文

    郑文听了,笑了笑,又点了点头,方才开口道:“不错,告诉你们吧,不会超过五年,朕就会发兵灭掉大理,至于安南嘛,到时候再看,如果还有余力,就会顺势征伐安南地区。”

    “在这里当着二位将军的面说,朕心里想的是先伐南后征北,蒙古人的实力正处于巅峰时期,先讨伐蒙古得不偿失,先易后难,所以在朕登基的十年之内是不会与蒙古人开战的,而我大乾的军事重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南移。”

    “而把你二人派到江南任职,就是朕将军事重心南移的第一步。而你们的任务也不仅仅只是重整江南驻军,还要编练南伐军团,更要为下一步南伐做准备,你们的任务还是很重的,记住,你们最多只有五年的时间。”

    二人急忙站起来,单膝跪地,齐齐开口道:“喏!愿为陛下效死!”

    郑文跛着脚,一步一步的走到二人身前,才双手把二人扶起来。【¥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才又开口道:“林老将军,你从三十万在燕京城的河北驻军选拔一万人带去江南,而李同你则从羽林军中选拔一千人带去江南,编入江南的驻军。”

    “诺!”二人齐齐应声道。

    “至于出发日期,就五日之后。”郑文又补充道。

    “诺!”

    这时,林苍露出一脸犯难之声,才硬着头皮开口问道:“陛下,那江南节度使李殷该如何处置,请陛下示下。”

    郑文听了,沉默了一下,方才开口道:“卿等且去吧,朕再想想,不是朕不知道如何处置他,只怕是卿等还没到江南,他就死了,对一个死人,朕还没想好。”

    二人听了,顿时是一阵毛骨悚然,脸色有些苍白,显然他们想差了。

    郑文见了,才开口解释道:“卿等想哪里去了,只是李殷知道得太多了,江南的世家大族是不会允许他活着见到朝庭的使者的。”

    二人听了,面色有些羞红,显然郑文猜到他们心思了,顿时有些羞愧!

    郑文才又感叹着说道:“是朕父皇的放纵才导致了江南世家大族的坐大,现在是已呈尾大不掉之势,说道这里,是朝庭有些对不住他李殷。”

    “但是,他也腐化得太快了吧,才到江南任职几年啊,就把江南的二十万驻军搞成这样,简直是死不足惜,让朝庭失望,让朕失望!”

    才又对着他二人说道:“你们二人也要引以为戒,勿失朕望!”

    “喏!万不敢让陛下失望!”二人齐齐单膝跪地,大声说道。

    “嗯。朕信你们,你们起来吧!”郑文听了,才又开口说道。

    二人听了,心里是满满的感动。

    郑文又亲自把他们二人送出御书房,看着他们二人远去,才又独身一个回了御书房。

    在御书房中,郑文不停的踱着步,徘徊了半晌,才吩咐黄安让他去把锦衣卫指挥使郑一找来。




44.迎接与哭庙
    次日,十月十八日的早晨,天气晴朗,风轻云淡。

    郑文身着一身黑色铠甲,腰佩天子剑,骑在一匹温顺的白马之上,携在京的文武大臣正立在距燕京城三十里的地方,正在等待出征山海关大军的凯旋。

    这是一个叫凯旋亭的地方,只有一个古朴亭子,上面有“凯旋亭”三个大字,土地平整开阔,是大乾朝庭专门为凯旋而还的大军设置的,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还是太祖皇帝设立的,能同时容纳三十万大军。

    此地早已被羽林军戒严了,郑文骑在马上,望着山海关的方向,远远的就看到一大团灰尘扬起,又看到一面巨大的黑色旌旗,上面只见一个大大的“吴”字,接着又是一队着黑甲的骑士,近了近了,郑文终于看到了全貌,上万的骑兵正朝着郑文呼啸而来。

    远远的就听到群马踏大地的声音,“轰隆隆”的刺激着人的耳膜,让人精神一振,也让本来就有些精神萎靡的大臣们打起了精神,显然他们也知道凯旋的大军快到了。

    不一会儿后,上万身着黑甲的骑兵就停在距郑文两三丈的地方,打头的是辽国公吴勇,只见他黑衣黑甲,头发胡子有些花白,但满面红光,显然精神极好!

    只见上马人快速的下马,然后在吴勇的带领下,齐齐单膝跪地,口中齐呼“臣等参见陛下!”

    一时间,骑在马上的郑文看待了,上万人齐齐对着郑文行礼,真是太壮观了,郑文的心中不由升起一股豪情!

    今生我必当征服世界!

    但郑文反应也不慢,遂迅速的下马,跛着脚一步一步的走向吴勇,走到吴勇面前,才双手把他扶起来,才大笑着开口道:“诸位都是我大乾的勇士,起来吧!”

    才又接着吴勇的手,开口又说道:“吴老将军辛苦了!来,朕敬你一杯!”

    这时,一个武士端着一个托盘,单膝跪着郑文面前,托盘上有两樽好酒,郑文拿起一杯,亲手拿起一樽亲手递给吴勇,才又拿起另一樽,双手向吴勇一敬,开口道:“老将军,朕敬你,也敬凯旋而归的将士!”说完一饮而尽。

    吴勇顿时眼眶通红,也同时一饮而尽!

    这是大乾天子对凯旋而归的将士们的最高礼仪了,天子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京三十里亲迎,还亲自当着将士、各文武大臣的面敬酒,这就是对他们这些军人的最大敬意!

    吴勇顿时就感动了,上万骑兵也感动了,只见他们面色激动,又齐齐单膝跪地,齐齐高呼“陛下万岁,大乾万年!”

    郑文笑着大声开口说道:“将士们辛苦了,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他们又直呼“陛下万岁,大乾万年!”

    “陛下万岁,大乾万年!”

    才齐齐站起来。

    这时吴勇才又单膝跪在郑文面前,把一个黑玉虎符双手高高举起,大声说道:“陛下,臣吴勇受命大将军之职,率军二十万出征山海关,今已归来,理应归还虎符,请陛下收回!”

    郑文双手接过黑玉虎符,才把它别着腰间。

    这时,吴勇又高高举起郑文授予给他的天子剑,才开口道:“请陛下收回!”

    郑文双手接过宝剑,又把宝剑放在吴勇的手里,这才开口说道:“老将军是朕的肱骨之臣,是大乾的忠臣,这把剑,朕就赐给你!”

    “臣多谢陛下信任!”吴勇眼眶通红的又说道,显然又被感动了。

    郑文的这一收一赐,显然是把天子剑所代表的权力收回来了,但又把荣耀赐给了吴勇!

    吴勇也深深明白,持有天子剑的荣耀,所以他才被深深感动了。

    郑文又双手亲自扶起了吴勇,拉着吴勇的人,才开口说道:“老将军亲苦了,来,陪朕检阅一下我大乾出征的虎贲之士!”

    “诺!”

    郑文又跨上他的宝马,才在吴勇等人的簇拥之下,骑着马开始了检阅凯旋而归的十万大军。

    而这时,这些大军早已列队完毕,只见黑压压的一大片,全身黑衣黑甲,各佩武器,一排排、一列列整整齐齐的排列着,挺胸站立,寂静无声,若隐若无的透出一股杀气!

    郑文见了,满意极了,这才是大乾的精锐,大乾的勇士!

    郑文骑着马,在吴勇等将领武士的簇拥之下,骑着马从这些大军面前一一走过,一一检阅,最后才又回到正中间立住了马脚。

    郑文骑在马上,正对着这些士兵,平复了一下心中激荡的心情,才开口大声说道:“大乾的将士们,你们是大乾的勇士,你们辛苦了!”

    站立的十万大军齐齐高喊:“陛下万岁,大乾万年!”

    “陛下万岁,大乾万年!”

    “陛下万岁,大乾万年!”

    郑文骑在马上,举起了右手示意他们停下来,他们才停了下来!

    遂才大声开口道:“你们都是大乾的勇士,朕检阅过你们了,朕很满意!”

    “而且你们都是大乾的有功之臣,朕也不说虚的了。凡是你们这次出征的士兵,不管有功还是无功,朕一律赐矛白银二十两。残疾受伤的白银五十两,良田五亩,另外安排他们差事。凡是战死的,白银一百两,良田十亩。当然有功的另外赐予。士兵们,欢呼吧!”

    站着的士兵们一听,顿时是激动万分,面色涨红,齐齐单膝跪地,又齐齐高呼:“陛下万岁,大乾万年!”

    &nbs



45.哭庙续
    在旁边看着这一切的宋王郑昭,心中是万分无语,虽然他活到这么大,也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哭庙”,但如此奇葩的把人赶出太庙的方式,真是颠覆了他的三观!

    他心里真想大笑一声,但又不敢笑,脸上憋得通红。

    郑文回过头,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才恶狠狠的说:“怎么了皇叔,你莫非也想被朕抽一顿。”

    郑昭听了,顿时就焉了,只能快速的低下了头,让人看不到他的脸。

    郑文又才回过头,拿着马鞭指着立在台阶下的郑郊、郑桐说道:“怎么了朕的两个好哥哥,趁着朕不在京城,就给朕来这么一出大戏,是想反了天了”

    顿了一下,才又声音有些嘶厉的说道:“今天,在这里,在太祖皇帝的庙宇面前,朕就告诉你们,无论朕在不在京城,这燕京城的天,依然是朕的天,你们不要妄想朕不在,就能捅破这天!”

    台阶下立着的二人,现在是疼得龇牙咧嘴的,但依旧一动不动,却是不敢与郑文对视,毕竟这事确实是他们干得有些不地道。

    郑文缓和了一下语气,才用平淡的语气又开口说道:“你们二人作为朕的兄长,有什么事入宫求见朕或上书给朕不就行了嘛,又何必到太祖的庙宇来闹,我们作为一家人,这不是让外人看笑话嘛!”

    显然这话有些睁着眼睛说瞎话了,这帝陵一案,站在郑文的立场上,他都是最大的受益者,他才不会管这底下他的三个好哥哥是如何去斗呢

    只是郑文也没想到他们二人会给他来这么一出,真是让郑文头疼不已,又有些措手不及。

    但是政治嘛本身就是要相互妥协的,郑文刚刚狠狠的抽了他们一顿,狠狠出了口气,又顺势把他们赶出了太祖皇帝的庙宇,这是强硬的手段,也是在告诉他们适可而止,不要逼朕用强力手段来解决。

    接着又出声安抚他们,是郑文不希望这事情再扩大化了,在帝陵案上郑文也会有一些妥协的,当然这是郑文的心理话,是不可能告诉他们的。

    而且郑文心里也打算尽快解决这事,不能再拖了,否则不知道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而郑郊、郑桐二人听了,也依旧一言不发,显然这种套话不会在他二人心里留下哪怕一点涟漪。

    郑文见了,才又开口道:“朕知道,你们来哭庙不就是想告诉朕这帝陵一事不是你们干的嘛,想逼迫朕妥协吗,那朕今天在这里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这件事,朕也会妥协的,但你们二人也千万不要后悔!”

    底下的二人一听,心中一喜,只顾着高兴,至于后面“不要后悔”的话早被他们略过了。

    郑郊更是直接开口问到:“陛下准备怎么妥协我和二哥没听到陛下的金口玉言,心中总有些不安,请陛下说清楚!”口气有些张狂。

    而旁边的郑桐听到这话,脸色顿时有些变化,显然是又被坑了。这次他和郑郊只是因为利益而临时合作一次,显然他没想到会有这么一茬,但张了张口,就不再说话。心里却打定主意今后不要与郑郊这厮靠得太近!

    郑文听了这话,顿时是恼羞成怒,现在恨不得马上就下令甲士把二人抓起来,但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怒火,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绪。

    才笑着开口说道:“朕的好七哥说得不错,朕就给两位哥哥好好说说,朕这就下旨责问一位主审、三位副审,就说他们三人审案不力,致使二位好哥哥的名义受损,在圣旨中明明白白的写明这件事与你们毫无关系,全是他人污陷所致,还你们清白,可好”

    二人听了,顿时脸色发白,身体激烈擅抖,急忙跪在地上,齐齐说道:“臣等不敢,请陛下收回承命!”

    郑郊也没想到,他不过是故意刺激一下郑文,没想到会让郑文发飙。

    郑郊作为先皇最宠爱的儿子,本来是最有可能成为皇帝的人,他深深的知道自己处境的尴尬,身为皇帝的郑文是深深忌惮他的,甚至还要超过直接参与皇位争夺的郑庄与郑桐,所以刚才才刺激一下郑文,拉着郑桐下水,好让郑桐在今后分担一些郑文的关注,只是没想到这一刺激就刺激出问题了,当着他二人说出如此重的话。

    如果这样的圣旨明发天下的话,今后他二人还如何再在朝中混,这是明明白白告诉天下人他们在逼迫新君,有大逆不道之嫌,今后凡是有识之士都会对他二人避之如蛇蝎,他们的名声也就毁了。

    因为这帝陵一案他们明明就有嫌疑,处罚肯定是要有的,他们只是不希望帝陵一案的锅套在他们身上,而郑文的话中却是清清楚楚的告诉他们,这件事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帮他们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这是在哭庙事件之后,这不是明明白白告诉朝臣们他们在哭庙事件中逼得新君妥协了吗

    这样一来,他们二人在朝臣眼中中不就是一个无君无父之人,这还让他们今后在朝庭中如何混

    当然这样一来,郑文的名声怕是也有很大的损失。

    郑文见他们二人如此,才又笑着说道:“朕的二位好哥哥,跪着干嘛,地上凉,起来吧!朕的提议怎么样你二位今天的哭庙,不正是希望朕还你二人的清白吗听听,朕不



46.大乾皇家银行
    郑文在回到大明宫,换下自己的铠甲,坐在御书房中,细细的算了一下自己今天的支出。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单单赏赐的银两,就超过上千万两,良田就差不多一百万亩。再算算后续对有功之臣的赏赐,钱财怕是一千五百万两都打不住,良田更是超过一百万亩。其总价值怕是要达到现在大乾一年的税收了。

    这仗真是打不起啊!

    特别是这种不胜不败的仗,今后还是要少打甚至不打,要打就打那种一击必杀、能稳胜的仗,这样既提士气,也能收获大笔钱财!

    作为来自后世的郑文,深深明白钱的重要性。

    还好近期的马元一案为郑文带来了大笔钱财,虽然郑文还没具体算过能有多少收入,但心里大致还是有一个底,单钱财大约能收入三千万两白银左右,至于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更是少了,否则自己这次真是赏不起!

    但好处也显而易见的,这次过后,郑文算是尽收大乾的军心了!

    也让天下百姓、士卒们明白,郑文不光只是能吹嘴炮这些虚的东西,还能赏赐钱财、良田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他们觉得跟着郑文这个皇帝干,才会有前途,才会有干劲,才会心向郑文。
1...1415161718...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