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高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乌溪散人
除此之外,荀氏还有八龙闻名帝国。他们是荀淑的八个儿子,分别是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和荀旉等八人。
第二代里,荀悦为首已年过三十,其次是荀彧、荀谌、荀衍最有名。第三代中,便是荀攸最杰出了。荀家以经书传世,后辈中俊杰辈出,影响了整个汉末的政治局势。曹操也是因为得到荀氏之助才定都许县,开创魏晋之伟业。
高顺也是因为此,才刻意交好年轻的荀彧和荀攸二人。在没有明悟之前,他还曾经有阴暗的心里,若是不能得到荀攸和荀彧,想通过暗杀手段除去这两人。明悟之后,他信心百倍,即便割据一县之地,也敢和天下诸侯争锋了。
正是有了这份从容淡泊,高顺反而得到荀氏青睐。一番接触后,荀氏八龙的老六,五十二岁的旬爽看中了高顺,硬是要把自己的掌上明珠荀姌嫁给高顺。
这一日夜里,荀悦和荀彧兄弟俩来到高顺借住的客舍中拜访高顺。荀悦字仲豫,今年三十二岁。他相貌清秀,少年丧父,聪慧异常,喜好经典。
三人跪坐好后,荀悦含笑道:“德厚兄!小弟看你没女眷相伴,听文若说兄的两位夫人远在太原郡,特意给你来说门亲事如何”
听到这,高顺有点受宠若惊。荀彧和荀悦的来意,他也能看清一二,无非是高门士族间的联姻罢了。可是,他们太原高氏乃刚刚踏入士族,怎么会被老牌高门士族荀氏看中
心中这么想,高顺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脸色古井不波,气势岳峙渊渟。他微微含笑道:“仲豫兄!是哪家美姬看中边境鄙人的小弟呵呵!兄给小弟来说道说道!”
&
第三十一章 清算田亩
看到这一幕,高顺不解。他驱马来到娄圭跟前问话:“子伯兄!何事如此棘手让足智多谋的子伯兄如此失态!”
娄圭答曰:“主公!宛县境内已无闲地,何处安放主公要筹办的‘南阳学院’啊”旋即,他把宛县的情况都详细的给高顺说了一遍。
宛县是帝国最大的人口大县之一,可谓是沃野百里,人口稠密,膏腴之地。且有育水自北而南从宛县城外流过,育水两岸的荒地都被宛县的几大家族垦荒了。这些家族中,张氏家族势力最强,占据宛县一半以上的土地。
“就拿张氏开刀!”听到这,高顺冷声道。
闻言,娄圭却更是焦虑不安,眉头紧锁,压低声音道:“张氏的家主张达是太平道信徒,麾下有信徒十几万。据说,他和中涓的中常侍封胥有旧。主公…这样一来,恐怕会影响您的仕途啊!”
娄圭口中的张达,字曼城,是东汉末年时期的黄巾军渠帅。他曾经攻破宛县,占据宛县有百多日之久。按照前世的记忆,高顺是知道此人的。却没想到,在黄巾大起义之前,他已经要和张曼成对阵了。
“那有怎样为官者不敢勇于任事,为万民做主,还不如回家侍弄小儿!”一念至此,高顺双眸微眯,目光冰冷的凝视着已经封冻的育水,慷慨道。
“采!”一旁的戏忠闻听此言,称赞了一句。荀攸和荀彧等人也是一样,看向高顺的目光中含着赞许。
一千多门徒和追随而来的青州学子,闻听高顺的豪言壮语后,也是神情振奋,胸膛挺起老高。
“子伯兄!你交接一下辎重后,便可以领着族人北上雒阳。钟元常和胡孔明已经北上,在雒阳等候兄的族人了!此地有我,不必紧张。”看着面带忧色的娄圭,高顺好言宽慰。
“哎!”娄圭见此叹了口气,和荀彧、戏忠等人办理部曲和辎重的交接手续。
而高顺却命王脩、孙邵、是仪和孙乾等人率部,在育水河畔的一块看似荒芜的空地上,搭设营寨。
王烈、荀悦、管宁、邴原、许慈、程秉、郗虑和刘熙等人,负责照料好远程运输而来的经典、编撰出《大汉字典》的资料等。
太史慈、陈到和徐福等人率领一千多门徒手持简陋的木矛,编成三屯,在营地的附近巡逻警戒。
安排好这些,高顺在典韦和武安国两位彪形大汉的护卫下,领着荀攸直奔宛县的县令府而来。他没时间去拜访顶头上司——南阳太守刘焉,也没时间接待特意来访的南阳名士何颙和许攸二人。
升堂后,高顺命县令府门下佐吏们,搬来宛县的荒田交易记录,亲自查询起来。一番浏览后,他心情好了许多。
从交易记录上来看,育水两岸的荒地至少有万亩以上没被售出。而实际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这些荒地都被宛县的大族侵占了。
心中有底之后,高顺才来到正堂里接待何颙和许攸。何颙是遭党锢之祸禁锢的党人,自然要常常呆在南阳郡;许攸是回乡来度假的,顺便还要添置一些田产。他们两人正由荀攸相伴,在海阔天空的闲聊。
“拜见何公!拜见子远兄!呵呵…德厚刚才有俗务缠身,怠慢二位了!”高顺
第三十二章 南阳学院
大堂里,因为燃着几个青铜木炭炉,温度还算可以,热气腾腾。
“哈哈哈…拜见高令君!今日是正旦,小弟略备一些薄礼给你送来,望令君笑纳!”,见高顺走来,张曼成连忙起身朗声大笑道。
话说自古以来,华夏人都有“伸手不打笑脸人”的美好传统。张曼成主动低头,用行贿的手段来笼络高顺,已经放低姿态。
看见这一幕,高顺却冷冷一笑:“张家只要遵守《汉律》,自然没有麻烦缠身!这些礼物你还是带走吧!”
闻听此言后,张曼成的笑容僵住了,眼中的精光瞬间变得冰冷。热气腾腾的正堂,好像也因此变得冰冷起来。
“放肆!”跟随高顺进来的典韦见此,咆哮道。他虎目怒睁,随手拔出背后的三尖两刃刀指着张曼成:“我杀你如宰鸡耳!”
典韦的声音如炸雷般的响起,大堂里的烛光都随之摇曳起来。见此,张曼成猛然一惊,惊呼道:“你是已吾典伯弘!”
“某家已经遵守《汉律》!否则…哼!”典韦却没回答张曼成的问话,冷哼了一声。他那张穷凶极恶的脸,此时已经狰狞可怕。像一只择人而噬的猛虎,双眸狠狠的盯着张曼城。
“呵呵…令君!曼城鲁莽了!这就带着礼物离去!”张曼城突然换了一副嘴脸,含笑说道。旋即,他拎着一个包袱匆匆离开正堂。
“嗤!”陪坐在主座一排的荀攸和戏忠见此,不由得嗤笑了一声。高顺却脸色不变,缓缓说道:“此人还是有点本事的,几年间居然挣下如此大的家业!”
张氏经过这次试探后彻底缩回拳头,行事小心了起来。高顺却乘胜追击,连续罢免张氏在宛县内的各种县吏。在打压张氏的同事,他还故意提拔小姓家族的良家弟子,充当县令门下佐吏。
宛县的其他大族见张氏都缩头了,也不敢直面高顺的锋芒。于是乎,高顺编练全县亭卒、乡卒和县卒的施政,也顺利了起来。
十几日后,一千县卒编练成功,驻扎在宛县城外。任何年代,刀把子决定话语权。有了全县统一编制的乡卒和县卒后,高顺算是在南阳郡宛县站稳脚跟。
这一日,宛县何家的一位族人,给高顺送来了一封书信。他跪坐在正堂里,等候高顺回信。高顺拿着书信来到书房里观看。
这封书信是颍川太守何进送来,信中把高顺夸赞了一通,什么不畏地方豪强为民谋福啦,什么行事公平公正啦…等等,只是在信尾处稍稍提及了一句,“请德厚兄照拂何家一二!”
看完书信后,高顺却沉默不语,把书信交给自己的两位谋主荀攸和戏忠。
“呵呵!何遂高居然还有心思惦记宛县”戏忠看完书信后,不禁嘲笑了一句。荀攸看完后,却捋了捋额下不长的胡须,目光凝重的看着高顺,缓缓道:“姑父大人!他这是在故意示好,意图指向却是颍川的钟氏和荀氏!”
“嗯!那就给他这么回信:兄日理万机当以国事为重,宛县太小应舍弃,免得影响储君大业!”高顺闻听两位谋主之言后,缓缓说了一句。
“善!就按此言来!”荀攸含笑,点了点道。
戏忠却脸含阴恻恻的笑容,给高顺谏言:“主公!咱们再顺便打压一下何氏,让他们吐出一些部曲、土地和钱财如何这样,也有利于何贵人登上皇后的尊位嘛!呵呵呵…”说到最后,他竟然忍俊不禁了。
“志才兄就是坏!哈哈哈!”荀攸闻听此言后,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高顺听懂了戏忠之谋。
第三十三章 左原来临
送走刘焉,左原伴着春意而来。
高顺和他有同门之谊,自然是隆重夜宴接风。席间,高顺举斛感谢:“左公!高家这些年来承蒙您多加照拂才兴旺起来,小子的感激之语全在酒中!”
高顺所言非虚,在左原的关照下,高家除了高原,还有几十人在郡县为吏。田丰、审配和逢纪等三人,也都在太原郡府中任职。这样一来,高氏庄园遍布太原郡各县。高氏家族的名望,已经直追祁县王氏了。
“哈哈哈!你我是同门,就不要虚礼了!”左原见此,举斛一饮而尽。
宴席过后,高顺与左原自然又是一番密谈,定下治理南阳郡的施政方略。左原很重视此次升迁,南阳郡是大郡,历任一届太守后便可升迁至雒阳为卿了。
接下来的日子,高顺和左原师兄弟俩,自然要忙着春耕的大事。
期间,何颙出面做媒,帮高顺定下钟莲和荀姌两门亲事。高顺命戏忠做主,操办婚礼大事,婚期就定在三月初四,一日迎娶两位美娇娘。
时光如梭,日月如箭。睁眼闭眼之间,育水河畔的杨柳已然换上春装。宛县县域内,所有农人已经播下小麦种子,等待秋日来临。即便是无田的农人,也租种了高顺分下的官荒农田。
农闲时分,高顺也没让这些农人清闲,壮丁全部进入乡卒军营训练,拔尖者进入宛县县卒军营。三十四岁的黄忠被高顺提拔为乡卒假司马,统领一千农人练习箭术。十九岁的王修和十五岁的太史慈也是一样,各领一千县卒。
这番行动,当然是为了宛县令高顺的新婚大礼做准备。除此之外,在戏忠和荀攸两大谋主的策划下,还有一个更大的军事行动将在婚礼那天展开。
三月四日,阳光明媚,春风含着花香拂来,让人陶醉其中。春风里,钟繇和返乡的荀彧等人,把钟莲和荀姌两位美娇娘送到了宛县城里。
钟莲和荀姌几乎是一般大的年龄,都是十七岁的花季少女。二人出生经书传世的高门士族,自然是识字通理。为了自己的幸福,两位少女主动力争摆脱家族联姻的命运,不嫁小白脸的帝国名士,却选择了皮肤有点黑的糙汉高顺。
钟莲是瓜子脸,圆眼弯眉,皮肤白皙胳膊圆润,身材丰腴符合当代的审美观。汉代以胖为美,荀姌的身材也是一样,凹凸有致,丰满玲珑。
吉时已到,二位美娇娘已是一身娇艳婚妆,由高顺率人接入县令府中。颍州钟氏和荀氏,都是高门士族,高顺无法安排成婚日期的先后,索性一日娶二妾过门。此事也在如今的帝国中传为美谈。
左原是高顺师兄,当仁不让的给高顺主持婚礼。南阳名士何颙、许攸、张机等人,南郡名士庞德公、黄承彦等、江夏黄氏、南郡蔡氏……等等,荆州的名门高士几乎都赶来参加高顺迎娶双姝的婚礼。
宛县本地的大族,自然都在应邀之列。可是,张曼成却没有前来参加婚礼,只是派来一名四十多岁的张氏族人代表一下。
“嗯!难道县令府有内奸走漏什么风声”获悉这个消息后,高顺心中嘀咕一下。因婚礼事杂,要应酬的宾客太多,他也没再多想此事。
这场纳妾的婚礼本应无需如此隆重,高顺不想怠慢两位花季少女,给她们一个美好的回忆。因此,他花费颇多,按照大婚之礼来操办此事。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另外一层深意:宛县三千县卒以警卫婚礼的名义,已正大光明的
第三十四章 蔓成逃逸
在荀攸布置军阵准备强攻张氏庄园时,张曼成已经离开了宛县县域。
此时,繁星闪烁,天穹黑尽,雉县西方的大山已隐约可见。张曼成骑在马上回望了一下宛县的方向,啐道:“高顺!此仇不报非君子!”他一路飞驰,已经逃离宛县来到了雉县境内。
张曼成是天平道在荆州的大方主,将来的一方渠帅,自然狡猾无比。这些日子来,他总感到心惊肉跳,预感有血光之灾来临。因此,他利用麾下太平道信徒的网络,多方收集情报。
一次偶然的机会,潜伏在南阳名士许攸府中的一名信徒,传来高顺当初的一句话,“张氏一定要拿下!即便是罢官小弟也在所不惜!”闻听到这个消息后,张曼成惊出了一声冷汗。
随后,他又开始调查高顺以往行事的特点,不看不知道,一看便是吓了一跳。一年多前,高顺剿灭已吾赵氏斩杀赵宠时,正是迎娶小妾卞珑玲的那天晚上。
联想到今天的这场婚礼,张曼成坐不住了。“哼…高顺此人善于突袭!今日恐怕有血光之灾啊!”他自言自语道。
随后,他又安排充当家丁的信徒外出查看。信徒带回来的信息让他更加恐慌:太平里的周围,所有的亭卒和乡卒都在巡逻,并且设岗检查行人“验、传”。
综合这些消息后,胆小谨慎的张曼成决定:“先离开宛县逃到雉县再说!”可是,逃跑也是一门学问,若没有真实的“验、传”,在已经健全了亭、乡、县三级管理制度的宛县来说,无异于自投罗网。
幸好是,张曼成刚刚认识了一位河东郡的私盐小贩周仓。这位周仓和他相貌有些类似,都是身高朝过八尺的壮汉,都是黑皮肤满脸的络腮胡子。而且,此人重义气心向太平道,本来准备吞符加入太平道。
于是乎,张曼成唤来周仓,一番好酒好菜招待。待周仓喝得晕晕乎乎时,他含笑道:“元福兄!小弟欲去一趟雉县传达大贤良师的仙旨,借你的“验、传”一用,可乎”
周仓是个讲义气的河东大汉,落脚张曼成府中又受到热情款待,自然抹不开情面,便应允了此事。他最后被张曼成等人灌醉,在府中小厮廖化的搀扶下,昏昏然睡去。
而借到“验、传”的张曼成,自然是乔传打扮了一番。他扮成河东大汉,在几名亲信信徒的陪伴下,急匆匆的逃出了宛县县域。于是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
且说此时的荀攸,黑着脸看了看一片漆黑的张氏庄园。他唤来此地的亭长问话:“张府今日有几人出入张曼成有没有离开”
头发花白的亭长,小心翼翼回话:“禀告荀佐史,张曼成没有离开!张府今日有十人离开,都是前些日子来张府的河东人!”
“嗯…十人离开什么时候”闻听此言后,荀攸急促问话。他心中咯噔了一下,已经感到大事不妙。
“那十人大约是在申正时离开的!他们都是河东口音,“验、传”都符合,应该确是本人出行!”见此,亭长连忙回话。他很是紧张,生怕出了什么乱子被高顺革职问责。
“哎!”看见此况,荀攸叹了口气。他猛然一挥左手,“传令:三呼之后,张氏若不开门,全部杀绝!”
“喏!”麴良领命离去。
旋即,张氏庄园的门外,众血虎先登骑卒和血虎卫都朗声大喊:“张氏庄园听着:张曼成涉嫌谋反,尔等立即开门投降!三遍之后若不开门,攻破庄园后,尔等将全部
第三十五章 遭遇暗杀
左原是高顺的师兄,又知道高顺是干吏,当然要支持高顺实施新政令了。他大笔一挥,便批准了高顺要抓捕张曼成的通缉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