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春秋天里海军能够负责,冬天里海面结冰,难道还要运送物资么?

    “海军此时申请想要在辽东建立据点,恐怕不只是因为探查辽东、迫在眉睫吧?”李荩忱淡淡说道。

    王昌的那点儿小九九,他又如何不清楚?

    现在陆师几乎都被阻挡在邺城以南,即使是幽州的奋武军也因为兵力劣势只能处于防守姿态,因此作为大汉未来重点攻略方向的辽东,这个时候实际上无人能够涉足,陆师就算是再怎么眼馋也不鞭长莫及,因此假如海军能够趁着现在的优势抢先一步,之后在辽东战略之中肯定也能获得更多机会不说,还能够从陆师那里获得更多让步和好处。

    陆师到时候想要前往辽东,就少不了海军之前建立的这些据点的支持,甚至也少不了海军搜集来的情报。就算是大家作为军方的人,这些都应该互通有无,但是至少你陆师得卖给我海军一个人情不是?这样的话,下次分配资金的时候你还好意思跟我红着脖子吵架么?

    王昌这个家伙,带着海军仗着有些地方只有海军能到,陆师到不了,这些年可是捡了不少便宜,现在又想来捡便宜了。

    “立足辽东固然要紧,但是此事也不只是海军的任务,陆师和白袍都应该多加配合并且参与其中。”李荩忱缓缓说道。

    好处要是都被海军拿走了,那陆师难道就不会有意见么?

    这些年陆师在前线打生打死,海军总是在南洋等地捡便宜,陆师难道不眼红?现在总算是要解决掉最大的敌人了,陆师又何尝不在盼望着北周灭亡之后,草原、辽东、西域,任由他们向前高歌猛进?海军这个时候又要跳出来抢功劳,还有完没完了?

    海军和陆军之间因为抢夺功劳和拨款有矛盾,那李荩忱能够容忍,但是如果双方之间矛盾积怨日益加深,最终相互攻讦甚至在战场上相互掣肘,那李荩忱就无法容忍了。

    后世本子的海军和陆军闹得全世界都知道,引为笑谈,李荩忱并不想让这种矛盾最终影响到大汉顺利的前行。

    “至于海军,辽东外海逢冬冰封,再加上高句丽并无强大水师,因此海军完全不必派遣过多船只前来辽东。”李荩忱斟酌说道,“海军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向东和向南上。”

    海军和陆师只要碰面,肯定会有利益上的冲突,缴获的背后可是直接关乎着赏赐。因此在整个战略部署上,李荩忱也是倾向于陆师向北、向西,而海军向东、向南,双方尽可能避免直接的合作,就有可能避免直接的冲突。

    当然了朝廷的财政最终会倾向于哪一边,就要看谁能够在自己的方向上取得更多的成果了。

    这一次幽州之战动用海军,主要还是因为没有海军的话不可能实现跨海远征,而进攻辽东的时候同样也少不了海军的攘助。不过李荩忱并不打算让海军一直把注意力都放在这里,这样海军的发展之路将会被局限在辽东、高句骊和青州环抱的这一片海域中,路自然而然的就走窄了。

    属于海军的天地,应该是群岛密布的南洋,是辽阔无垠的东洋和西洋,是远方的大陆。

    李荩忱对海军的期盼当然不能尽数说出来,不然的话,他也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自己会知道这么多。

    皇帝固然是需要营造自己的神秘,以让万民对其形成敬畏,但是李荩忱更倾向于把这种神秘落点在已知的人和物上,未知的万千世界,还是让一代一代的汉家子弟去努力探索才比较好。

    假如自己把一切都和盘托出,那么一个民族的未来也都会限制在这个框架之中,这和李荩忱想要锻炼这个民族的对外开拓进取能力的意图自然也就截然相反。

    立足辽东,是大汉在一统天下之后踏出的第一步,断不能有错。

    fp

    (iishu)是,,,,!




第二零八零章 何为重
    【】(iishu),

    虽然萧世廉他们不能理解李荩忱更深层次的担忧,但是至少表面上的顾虑他们还是明白的。

    因此萧世廉郑重应是。

    “晋阳那边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么?”

    “自从两日前我军突破沁水、进入上党的消息传来之后,暂时还没有。”张须陀急忙说道。

    汉军沿着沁水进入上党,实际上如入无人之境,这也没有什么好关注的。之前从河东进攻晋阳的汉军,已经突破鼠雀谷,进逼晋阳城下,因此位于鼠雀谷东侧,本意是屏护晋阳东南的道路的上党,自然就变得可有可无。

    上党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曾经战国时候,秦赵两强为了一个上党打的头破血流,长平之战就发生在上党的一片谷地之中。同时天险壶关也坐落在上党。这片比周围的谷地和盆地高出不少的原野,由于山丘林立,虽然并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但是却是能够俯瞰整个河东,遥控河东局势。

    只不过现在北周连晋阳外围都已经守不住了,一个上党,也只能拱手相让,不然的话阵线拉的太长,对于北周来说显然并不是什么好事,宇文纯会果断的向后收缩防线,实际上也在情理之中。

    “上党一带,不但向西北可以沟通晋阳,沿着道路向东北,还能连接冀州腹心之地,因此上党我军在助力晋阳之战后,亦可向东越过太行进攻邯郸、襄国等地,包抄周人后路。”李荩忱沉声说道,“朕以奇兵出沁水,可不是让他们去晋阳城下摇旗呐喊的。”

    河东的汉军数量并不少,而且其中也不乏有镇林军这样军俱在的精锐,再加上雁门关以北还有韩擒虎率军牵制,因此杨素拿下晋阳应该只是时间问题。李荩忱当初专门派遣一路偏师沿着沁水北上,一来固然是为了拿下上党、支援晋阳侧翼,二来也是期望这一路偏师能够出上党山地之后折而向东包抄邺城后路。

    不然的话以杨素麾下的兵马数量,拿下晋阳绰绰有余,李荩忱自然也没有必要再助他一臂之力,现在大汉还没有富裕到手中的兵马都能够随意调派的地步。

    萧世廉急忙应了一声。

    率军以偏师出沁水的将领之中就有他的弟弟萧世略。

    之前齐子岭一战,萧世略已经立下功劳,这一次要是能够再做出贡献,那战后论功行赏,别说是偏将军了,就算是杂号将军也不是不能争取的。

    自己现在已经位极人臣,因此父亲常常以自己为榜样训诫萧世略等等萧家年轻一辈,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不过萧世廉也知道,自己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更多的还是因为机缘巧合、因为跟着李荩忱征战日久的关系,不然的话现在自己可能也只是一个依靠父亲的帮助才能上位的杂号将军罢了。

    每每想到这里,总是让他感慨命运何其弄人的同时,也愈发的坚定为大汉奋战之心,没有李荩忱当年的信任,自然也就没有现在的自己,虽然两个人再加上裴子烈,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萧世廉和裴子烈都不能否认,李荩忱在三个人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相比之下,他们两个绝对是沾光的那一方。

    萧世廉和张须陀一齐退下。

    李荩忱看着仅剩下的李怜儿:“怜儿,可是有什么事要找皇兄?”

    女大不中留,更何况妹子都已经嫁人了,平素里几乎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面。现在不跟着萧世廉一起走,肯定有事。

    李怜儿颔首,迟疑片刻,还是说道:“皇兄,刚刚收到的消息,左翼和右翼战线上的医药物资都有所短缺,因此恳请皇兄能够下令,北上运输的物资之中以医药物资为先,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本来不应该的伤亡。”

    李荩忱怔了一下,明白李怜儿的意思,从南方向北而来的运输道路本来就有限,现在肯定要优先保障粮草器械之类的,尤其是诸如火炮和火药等物资。要是以医药物资为先的话,这些东西的运输就必然会受到阻碍。

    不过伤兵得不到及时救助,那李荩忱设立医院以救死扶伤的目的自然就无法实现了,而且随着医院在军中的推广,将士们对于医院已经有足够的信任,医院不能救人或者根本来不及救助伤员的话,无疑将会严重影响到军中士气。

    在不影响下一步战略部署的情况下,优先调动一些急救物资先上前线并非难事。不过这也提醒了李荩忱,北方无论是陆路运输还是水路运输,都没有办法和经过自己多年修缮的南方相比,年久失修的官道还有很多早就已经干涸的河道,将会极大的限制汉军的运输能力。因此接下来的每一步,看上去一蹴而就,但更要多加小心。

    “也罢,救人要紧,朕即刻下旨!”李荩忱答应,“鲍兴!”

    “皇兄,鲍兴已经被你贬谪戴罪了。”李怜儿不由得提醒道。

    李荩忱的手僵硬一下,旋即说道:“那算了,怜儿你来研墨,朕便亲自拟旨,也算是给朕、给所有人一个警醒。朕纵然亲力亲为,也不能容忍身边有假公济私之人。”

    李怜儿担忧的看向李荩忱:“皇兄,你也莫要生气了。”

    “无妨,吃一堑长一智,朕不生气,以后再选人才,自然也会更多加注意。”

    李怜儿这才松了一口气,起身为李荩忱磨墨。

    “怜儿已经有多久没有给皇兄磨墨?”李荩忱忍不住笑道,“有了萧郎之后,就把朕这个皇兄给丢在身后了。”

    李怜儿哼了一声:“皇兄事还不少,要是皇兄嫌弃我的话,我就去叫嫂嫂们来给皇兄磨墨,那么多嫂嫂呢,皇兄每天都顾不过来,哪里还顾得上我这个妹妹?”

    李荩忱尴尬的笑了笑。

    朕的后宫也不多吧?

    李怜儿看到了自家兄长的神情,似乎知道他想说什么一样,笑道:“好啦好啦,嫂嫂们不多,皇兄最圣明贤德了。”

    “你!”李荩忱提起笔。

    李怜儿做了一个鬼脸:“我可没有说皇兄的坏话哟。”

    但是你的语气分明就不是说好话。

    李荩忱忍不住腹诽,不过妹妹的笑容也让他的心头松快了很多。

    (iishu)是,,,,!



第二零八一章 晋阳城
    【】(iishu),

    李荩忱收到的战报是五六天之前的了。

    晋阳城下的战事要比李荩忱想象中推进的还要快。

    鼠雀谷一战,虽然和汉军对阵的并不是驻守晋阳的北周军队,但是鼠雀谷险要之处,人尽皆知,即使是这样也依旧没有能够拦住汉军的进攻,自然惹得晋阳城中的北周军队也是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尤其是雁门关外,汉军也架上火炮开始轰击,大有直接把雁门雄关连根拔起之意,求援书信日日皆到。

    再加上汉军主力渡过大河、逼近邺城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满城乱窜,不只是北周军队,城中豪门大户或者黔首百姓,一个个也都是如临大敌,家家户户闭门谢客,整个城已经俨然如同一座死城了。

    陈王宇文纯在亲随的陪同下走上晋阳南门,从这里向南,能够看到不远处的汉军大营,整个天际线都已经被黑压压的营寨所遮盖。

    晋阳城坐落在汾水和蒙山之间,城池方正,北接平城、东连冀州,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北魏从此南下,后来北齐也将这里提为行都,其重要性在北齐的防御体系内比肩洛阳。

    晋阳城天生就是一座坚固的军事要塞,并不算非常大的城池,城高池深,又有山水屏蔽两侧,敌人只能从南或者从北而来,再加上城中有之前北齐的宫室,自成一体,因此虽然不比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处,但是也绝对堪称坚城。

    不过再坚固的军事要塞,也不是不可攻破的,哪怕是从外部。

    汉军强大的攻坚能力已经一次又一次刷新了即使是宇文纯这样的战场宿将,对于城池攻防的认知。

    所以即使是宇文纯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看着汉军逐渐从南方开过来,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尤其是北方雁门关、东南上党等地告急的文书,无一不在提醒宇文纯,他所面对的敌人,远远不只是眼前的这些。

    汉军正从四面八方向晋阳汇聚,而同样的局势应该也正在邺城上演。曾经互为犄角的邺城和晋阳,显然已经完被汉军分隔开来,而除此之外,北周军队已经很难对更多的土地形成有效的控制。

    说句实话,宇文纯一直认为宇文宪在晋阳战略上的安排布置是有问题的,白狼堆之败,宇文纯甘心承认的确是自己的失误,但是白狼堆之战后,局势已经不可避免的变成晋阳要承受从两个方向甚至是三个方向前来的敌人的压迫。

    事已至此,晋阳已经很难防守了。

    其实早在汉军推进到鼠雀谷之前,晋阳的守军就应该向东移动,主动放弃晋阳而去扼守太行。

    只不过宇文纯也知道兄长有自己的考量和担忧,假如真的这么做,那在军事上来说或许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政治上来说,将会让北周地方官员们彻底失去对朝廷的信心,一旦这些官员主动开城向大汉投降,那对于北周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到时候即使是邺城周围的州郡也有可能转眼变幻大王旗。

    除此之外,对于士气的打击也是很严重的。

    因此宇文纯也只能按兵不动,眼睁睁的看着局势发展到现在。

    他已经做好了和晋阳共存亡的准备。

    只是不知道这个时候的皇兄,又在想什么?

    希望邺城之围能够被破解,他能够向北撤入辽东,即使是现在宇文纯也知道,汉军已经跨海拿下了幽州。

    至于自己,就在这晋阳,为宇文氏的列祖列宗、为大周的荣耀而战吧。

    ————————————

    “大汉——”汉军将士的呼喊声如浪潮,从远及近。

    一队队汉军陆续从军营之中开出来,浩浩荡荡向前推进。这些兵马虽然自不同营门之中离开大营,但是很快就汇聚在一起,无数的火炮、霹雳车还有攻城云梯车等等都在人群之中竟然有序的向前行进。

    与此同时,从东南方向,也有一支汉军出现在地平线上,这支汉军倒是并没有汉军主力声势浩大,多数都是轻甲步卒,但是队列严整更在汉军主力之上,一看就知道是军中的精锐,而“禁卫”的旗号无疑在彰显这支军队的强大。

    禁卫军的人数并不多,但是他们进入战场的时候,还是引起了旁边汉军将士的瞩目,士气自然也随之一振。

    这可是大汉最精锐的禁卫军啊,不少巩汉军的新兵都还没有见过禁卫军的军阵呢,今日一见果然与众不同。镇林军、巩汉军的将领们觉得脸上挂不住,开始一边轻声咳嗽,一边让手下将士都挺直腰杆,而汉军将士们当然也不愿意在这等强军面前落了下风,一个个不知不觉得攥紧兵刃、站得更加标准了。

    若是此时从后方刚刚架起来的巢车上,或者从前方晋阳的城门上看去,一个个方正军阵,刀枪林立,火炮排开,自是杀气昂扬。

    将领们这才露出欣慰的笑容。

    到底是人比人,才能让这些因为鼠雀谷之战变得有些骄傲的家伙们知道差距所在。

    战马嘶鸣,在数十名亲卫的簇拥下,淳于岑策马来到杨素的中军点将台前。此时杨素正和李询他们站在舆图前商议着什么,见到淳于岑过来,杨素大笑着走下点将台,拱了拱手:

1...542543544545546...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