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杨某于晋阳恭候淳于将军久矣!”

    淳于岑当然不敢怠慢,翻身下马,同样笑着还礼:“巡抚客气,上党道路崎岖,竟然略晚一天,还请巡抚见谅。”

    两支兵马约定了在晋阳城下会师,杨素先来一步,而淳于岑倒是没有料到从沁水源头再到晋阳,一路要翻越那么多山岭,因此动作自然而然就慢了。

    旁边的李询等人也上前和淳于岑见礼,旋即杨素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几人一起登上点将台。

    舆图已经展开,风很大,吹动着舆图也哗哗作响。

    杨素伸手指了指舆图上的城池轮廓,这时候自然没有心情寒暄,开门见山说道:“晋阳城依山傍水,城西侧已经派人探查过了,多是水塘,不宜与列阵。而城东侧的汾水上,已经有水师战船列阵,除此之外,还有一路偏师由黄将军率领,先行前往城北,但是因为城北侧仍然还有敌人军营,因此只能起到牵制的作用。”

    (iishu)是,,,,!




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晋阳,实攻雁门
    【】(iishu),

    淳于岑微微颔首。

    晋阳的主要进攻方向就是南方,这是他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的。

    此时听到杨素这么说,自然也就并不意外。

    而杨素接着说道:“某于城南安排了镇林军和巩汉军,两军轮流上阵,以车轮战法不断攻城,另外遇到关键时候,还需要禁卫军攘助一臂之力。”

    “这是自然。”淳于岑径直说道,对着东南拱了拱手,“遵陛下旨意,末将麾下禁卫军尽数听从巡抚调遣!”

    “不过某看禁卫军的数量不过五六千人,和你们一起的扬武军呢?”杨素好奇的问道。

    汉军从沁水进入上党再支援晋阳,这是李荩忱的命令,具体兵马数量实际上杨素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他倒是知道至少不只是禁卫军,应该还有一部扬武军才对。

    淳于岑急忙解释:“自上党向北之后,某得知陛下已经率军从白沟向北发起进攻,因此分扬武军折而向东,沿漳水顺流而下,越过太行可以直抵邺城,算日子陛下也应该率军抵达邺城,届时可以从北侧斩断邺城和襄国郡之间的联系。”

    杨素抚掌赞叹:“随机应变,妙也!”

    淳于岑看向舆图上的晋阳城:“邺城那边有陛下坐镇,再加上万军云集,应无大碍,眼下的这座晋阳城,看上去却没有那么容易拿下啊。巡抚亦是神机妙算,可有什么良策?”

    杨素瞥了淳于岑一眼。

    淳于岑作为南陈老将淳于量的儿子,多年以来率军和北方的兵马厮杀,对于杨素、李询这些北方将领当然没有什么好感,因此话里话外多少都带着些许敌视,要不是李荩忱命令他要听从于杨素,这家伙恐怕早就已经自作主张了。

    淳于岑是淳于量几个儿子之中最能征善战的,多年之前就曾经率领偏师、独当一面,因此有些桀骜也在情理之中。

    杨素早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因此一开始的时候自然亦是笑脸相迎,这个时候最好不要伤了和气。不过看淳于岑的话里多少带着嘲讽的意思,杨素的笑容也收敛起来:“陛下运筹于帷幄之中,便能决胜千里之外,某虽陛下所谓之‘能臣’,自愧弗如也。不过眼下这座晋阳城,倒是并非那么难以攻克。”

    淳于岑眉毛微微一挑。

    杨素缓缓说道:“晋阳城池为防守而打造,又经过齐国当年多次加固,若非当时齐主昏庸,宇文邕也不可能趁虚而入。今日攻城,敌人已经不是上下乱作一团的齐国,而是抱有必死之心的宇文纯,此人心志坚定、作战勇猛,一直以来都是我大汉最难对付的敌人。因此强攻晋阳,必然损失众多,不可取。”

    这一次不只是淳于岑,李询也好奇的看过来。

    他在杨素配合征战的时间并不少了,但是实际上在作战指挥上多数都是李询占据主导地位,杨素还需要负责其余相关的民政事务,一直只是在战略上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罢了,因此李询也没有想到杨素已经有想法了。

    杨素伸手指了指晋阳城:“现在我军已经通过水师转运一部分兵马前往城北,唯有在城南和城北同时向晋阳发起进攻,才能够让晋阳首尾难顾。但是城北我军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很难进攻城池。”

    说到这里,淳于岑和李询都不由得点头。

    他们多少也猜测到了杨素的意思。

    晋阳城北有大道一路延伸到雁门关。

    从晋阳到雁门关这一路上,敌人壁垒森严,军寨林立,构成了层层防御、互为犄角的防御体系,可以说晋阳就是这个防御体系的南端,也是粮草、器械云集调配之处,而雁门关则是这个防御体系的北端,主要就是为了防范从北方而来的敌人。这样的防御体系已经维持了数百年,实际上是为了应对北方草原上的敌人而打造的。

    宇文纯坚守晋阳,就是因为能够和雁门关互成犄角,并且还有沿途众多营寨作为屏障,才有足够的信心。只剩下晋阳一座孤城的话,宇文纯想要守,别人恐怕也没有这个信心了。

    “先下雁门,再攻晋阳,会不会舍近求远?”李询忍不住问道。

    杨素看向他,摇头说道:“若是能够先下晋阳,某自然会如此选择。可惜你看这晋阳城,城外已经挖掘纵横壕沟,而南面、北面城墙皆包裹以青砖,显然就是为了防范我们用火炮轰击城墙。所以攻城并不可取,相比之下若是能够先攻破雁门,再从四面包围晋阳,使晋阳城内再无突围求生之可能,则敌不战自溃矣。”

    围城之战,一向讲究的是围三缺一,以让城中守军失去斗志。但是对上晋阳自然又不相同,现在的北周已经只剩下邺城、晋阳等地仍然还在苦苦支撑,对于守军来说,士气本来就很低迷,如果不是晋阳到雁门关一线尚且牢固,给了他们足够的底气,恐怕他们根本不会坚守晋阳。

    一旦拿下雁门关,晋阳以北尽数落入汉军手中,北周军队自然也就失去了最后的依靠,他们除了负隅顽抗、和汉军鱼死网破之外,剩下的唯一一条路自然就是投降。

    “巡抚认为当务之急是派兵进攻雁门?”淳于岑好奇地问道。

    杨素颔首:“佯攻晋阳,实攻雁门,接应雁门的奋武军入关,届时我军在南,奋武军在北,齐攻晋阳,晋阳可破矣。”

    “那现在?”淳于岑不由得好奇的看着已经森然列阵的汉军。

    火炮昂首指向城墙,似乎只要杨素一声令下,就能够直接把整个晋阳城都抹为平地。

    但是淳于岑想说的是,那现在不就相当于虚张声势了?

    “做样子,也得有模有样才是。”杨素忍不住笑了一声,旋即说道,“率军进攻雁门,兵不贵多而贵精,因此禁卫军可有信心能够胜任如此任务?”

    淳于岑顿时来了斗志,本来禁卫军的人数就不算多,硬生生拉过来攻城,淳于岑心里当然是不太情愿的,因此如果能够找到如此不错的任务来避免禁卫军陷入攻城苦战中,他自然高兴。

    淳于岑慨然领命离开,不过当他走下点将台的时候,隐约意识到了什么,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台上,不过并没有折返。

    (iishu)是,,,,!



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
    【】(iishu),

    淳于岑的动作,让杨素不由的微微一笑。

    李询一直在注视着他的背影,自然也看到了淳于岑回头的动作,急忙低声说道“巡抚,禁卫军要是出了什么意外,又当如何是好?”

    禁卫军前来支援河东战场,是李荩忱亲自下达的命令。

    在关键的时候,人数不多但是战力雄厚的禁卫军当然可以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但是在平时,禁卫军实际上是起到振奋人心和震慑宵小的作用,将士们会因为禁卫军的存在而奋勇作战,想要和这大汉一等一的强军一较高下,而任何想要阴谋想要在陛下现在还看不到的地方拥兵自重的人,自然也都不敢在禁卫军的眼皮子底下做什么。

    现在放眼整个大汉,兵马最多的地方不外乎几处,一个是李荩忱亲自坐镇的中路,这个自不用说,还有就是杨素和李询率领的西路,以及吴惠觉率领的东路,吴惠觉一向低调,而且东路兵马数量也不是非常多、距离陛下的中路也很近,几乎没有什么危险。

    陛下眼皮子底下造反,未免有些胆大包天。

    因此杨素和李询这一路自然而然就成了最危险的一路,尤其是他们带领的多数都是关中子弟组成的兵马,又背靠关中,李荩忱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南方的文武将官们对此自然早就已经有意见了。

    凭什么!

    因此李荩忱不管是不信任杨素还是单纯的为了能够安抚众多文武,也必须要派遣一路兵马前来河东,一来帮衬,二来监视。

    既然是监视,那就不能出意外。

    不然的话,更是不知道还有多少屎盆子要扣在头上呢。

    李询并没有注意到杨素胸有成竹的神情,假如注意到了,恐怕会更加的无奈。

    你这不是给自己找茬的么?

    淳于岑最后那个意味深长的目光,已经说明他在怀疑什么了。

    要是自己心里真的有鬼的话,那李询反倒是不觉得什么,大不了就提前动手、鱼死网破而已,可是偏偏自己心里根本就没有鬼啊,这要是被淳于岑告上一状,那岂不是冤枉嘛!

    而且这些南方来的文武本来对他们就没有什么好感,要是抓住了什么机会一定不会放过的。

    “某亲自随禁卫军前往城北。”杨素果断的说道,显然在此之前他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这······”李询诧异的看着他,“这可不妥!处道你是巡抚,岂能身处险境?”

    “想要尽快让周围州府归心,自然就需要拿出一些诚意,余这个河东巡抚也足够分量了。”杨素径直说道,“河东南部的各项事宜,已经和本地州府官员交接好,晋州也已经组建的差不多了,从刺史到下面的吏员都安排妥当,自然不需要余这个河东巡抚再多操心。”

    “这倒也是······”李询有些无奈。

    巡抚,巡抚,就是巡逻和安抚那些尚未安定下来的地方,虽然有类似于当年的都督,但是实际权力要比都督小很多,主要还是朝廷派遣文官大员代天巡狩以解决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或者安定民心罢了。

    大汉刚刚建国的时候,设立的不少巡抚还是有很大实权的,但是到了现在,多数巡抚往往只是因为某个地方需要一员有能力的官员统筹指挥罢了,任务结束就会随之撤销。

    杨素之所以能够指挥兵马,也并不是因为他巡抚的身份,而是监军的身份。

    现在他要履行职务前往北方,李询也没得说什么。

    禁卫军自然也没什么好挑剔的。

    杨素都要和他们并肩作战了,还有什么好怀疑人家用心不良的?

    “只让禁卫军前去北方,余亦是心中不安,可是不让禁卫军前往北方,眼前的这座晋阳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伤亡才能拿下。”杨素径直说道,“所以如此最好。”

    李询也只能苦笑。

    的确,除了你这个文官要去冒生命危险之外,其余一切都好。

    “多加小心。”

    “有禁卫军呢。”杨素笑道,“某不会让淳于岑凭空捏造出来攻讦某的证据,淳于岑自然也不会让某战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这倒也是······李询感慨一声。

    现在大汉内部虽然已经出现了很多矛盾,但是在对外上还是保持一致的。李荩忱派遣禁卫军前来,可不是单纯为了监视杨素和李询以安朝廷内外之心,自然也是期望禁卫军能够起到保护杨素的作用,假如杨素在禁卫军眼皮子底下遇害,那淳于岑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淳于岑可不傻。

    “保重!”李询拱了拱手。

    “过两天就回来了,当与老兄会师晋阳城头!”杨素笑道,转身招呼亲卫,策马去追淳于岑。

    而李询果断下令“各部轮流进攻!”

    既然不能暴露汉军的实际目标,那自己这边至少声势要足够大。

    ——————————-

    韩擒虎叼着一根草茎,趴在山丘上。

    从山丘向南望去,就能够看到盘踞在群山之间的雁门雄关。

    好在韩擒虎也是在巴蜀作战过的,还亲自把守过阳平关,不然的话看到眼前这座关隘,恐怕斗志就已经没了一半。

    要说现在大汉众多将领之中,谁对这雁门关最为了解,那恐怕就要数得上韩擒虎了。在战斗爆发之前韩擒虎的确没有来过雁门关,但是在战斗爆发之后,韩擒虎就没有离开过雁门关。

    山下响起隆隆的炮声,这是汉军在进行每天一度的炮击。

    炮击总共三轮,每轮十发炮弹,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几乎部都砸在关城上。再坚固的关城当然也架不住这样的炮击,每天北周士卒在汉军炮击之后还需要修补城墙。

    我开炮,你补墙,双方每天就这样一来一回,不亦乐乎。

    雁门关中的守军根本没有实力打出去,也不知道敌人到底有几斤几两。而城外的奋武军,实际上也只是虚张声势罢了,论兵马人数他们并不比城中的北周军队多到哪里去。

    因此双方维持着这种看上去颇有几分尴尬的局面。

    不过韩擒虎很清楚,这种局面马上就要被打破了。

    幽州战局逐渐稳定下来,现在无论是独孤永业还是李靖和罗毅,都没有直接向对方置之死地的能力,再加上冀州战局随时都可能需要独孤永业回师救援,因此独孤永业不可能再给幽州施加太大的压力。

    。

    (iishu)是,,,,!



第二零八四章 巡抚之信
    【】(iishu),

    随着幽州战局平稳,接下来汉军的谋划重点自然而然就会变成进攻晋阳。而对于奋武军来说,进攻的重点自然也就从幽州转移到了雁门关。

    韩擒虎虽然并没有收到明确让他率军攻克雁门的命令——以奋武军的兵力,大家也都知道这未免有些不现实,但是韩擒虎本身当然还是期望能够攻克雁门、建功立业的。

    所以当幽州那边短时间内不会发起进攻之后,韩擒虎就逐渐把平城的军队向南调动,以期能够和南边的杨素他们相互配合。人总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就把雁门关拿下来了呢。

    尤其是幽州那边现在已经有了海军从海路运送物资的保障,更是不需要千里迢迢从关中转运到河套,再转运到平城,最终送入居庸,这一路上耗费的人力物力不知几何,现在节省下来之后自然就给了韩擒虎进攻雁门的底气。
1...543544545546547...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