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可是这些看法以及担忧之类的,不只是上不了台面,而且在独孤氏以及萧岿的夫人张氏等人看来,甚至还有可能给杨坚他们招来杀身之祸。
因此她们说的最多的,便是劝导两位还是谨言慎行、小心为妙。
陛下把他们安置在这里,并没有想要杀害他们的意思,但是不代表对他们的所思所做一点儿都不关心。
按照紧追时代的说法,陛下这不过是把火药集中安置罢了。
当不需要的时候,自然也可以集中销毁。
因此杨坚自己心里多少也心有戚戚然。
然而今日李荩忱交给他的任务,显然让杨坚心中的一块大石放了下来。
陛下并没有表现出对他的怀疑和不信任,甚至还很愿意让他站在朝廷的对立面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这是杨坚之前从来都不敢想象的,而李荩忱就这么随手交给他了。
仿佛李荩忱很早之前有了打算,更甚至这个任务本来就是为了他量身定做的。
杨坚刹那间心中升起来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不过到底是稳重的一方枭雄,这种冲动转瞬即逝,可是他心里已经清楚,自己这辈子应该就要乖乖的为陛下去做好这件事了。
反正对自己来说,也没有什么坏处不是?
夫人不需要每日辗转难眠,女儿们也不需要提心吊胆,自家几个尚且年幼的孩子也能够在书院之中安心读书······
目送着李荩忱和杨丽华的背影消失在山路拐角处,杨坚喟然一叹。
“怎么,不满意?”独孤氏瞥了他一眼,冷冷说道。
所谓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
独孤氏本来对于李荩忱这个女婿就很满意,他和杨丽华之间的那些小动作,独孤氏自然也是看在眼里,这说明陛下时时刻刻都不忘了为女儿着想,两个人之间自有一份自己的小甜蜜在。
能让自家女儿走出曾经的阴影,对于独孤氏来说,就算李荩忱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丑八怪,她也心满意足。
更何况······这或许不是天下最帅的男人,但是绝对是天下最成功、最有权力的男人了。
杨坚竟然还敢叹气,这有什么好不满意的?
难道不想给自家女婿干活?
杨坚搓了搓手,只觉得膝盖发软。
搓衣板警告!
不过他还是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淡淡说道:“今日方知,当初为何而败。”
“哦?”独孤氏眼眸之中难得泛起光亮。
终于想明白了?
“陛下之胸襟,包容四海,余所不能及也。”杨坚感慨,“戴罪之身,于陛下,亦有可用之处,便是凭陛下一言,当尽全力。”
“给自家闺女办事,你还打算不尽全力?”独孤氏瞪了他一眼,挥了挥手,“干活去!”
杨坚急忙答应一声。
同时他在心中忍不住腹诽一句:
陛下调和后宫之能,余亦所不能及也!
独孤氏察觉到了什么,目光之中多了些许锋芒:“你是不是在想什么杂七杂八的事情?嫌弃我这个黄脸婆了?”
“哪敢啊,夫人!”杨坚登时颤声说道。
“愣着干什么,把书都去收拾一下,堆得满屋子都是,乱七八糟的!”独孤氏吼道。
“诶,好嘞!”杨坚缩头缩脑。
——————————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李荩忱隐约听见独孤氏的吼声,忍不住笑了一声。
杨丽华本来还打算好好感谢一下陛下对阿爹的信任,她也知道阿爹终究不是那种静下心来在山上隐居的人,平日里和小妹也一样担心,阿爹会不会忍不住“上蹿下跳”,最后因为说错了什么话而招来杀身之祸。
以阿爹身份的敏感声,到时候她们姊妹就算是去求情,恐怕陛下也不会网开一面。
甚至她们不受到牵连就算不错的了。
而现在陛下竟然直接给了阿爹一定的权利,可以让他去书院之中搜集资料、了解世间风物等等,甚至还允许他公开发表言论。
在杨丽华看来,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结果还不等她开口,就听见陛下如此嘲笑自家阿爹,登时不满的哼了一声。
李荩忱听到了身后的哼声,笑了笑,拉起她的手:“走快点啦,朕不过是偷几个时辰的懒,还没有闲到可以在山上磨蹭一天都不走。”
杨丽华本来还下意识的想要往后缩缩手,周围好多宫女和侍卫都看着呢,光天化日的,总归不成体统。不过李荩忱一说,她也不好反驳,任由李荩忱牵着,携手下山。
很快,杨丽华的脚步就再一次顿住。
因为她看到了两道身影,其中有一道还分外的熟悉。
于她,如同梦魇。
宇文赟!
李荩忱自然也看到了这两个人,另一个也不是陌生人了,自家最名正言顺的大舅哥,陈叔宝。
金陵书院的后山,隐居的可不只有萧岿和杨坚,还有这一对“连襟”。
没有看到冯小怜啊?难道又有了?
不知道是谁的······
李荩忱不乏恶意的揣测。
而那两个人同时恭敬地跪拜在地:“罪人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卿家平身吧。”李荩忱淡淡说道,“既是朝廷王侯,也没有什么罪恶在身,好好过日子便是。”
陈叔宝是违命侯,宇文赟是昏德侯,在大汉每个位置都弥足尊贵的王侯体系之中,这两位也是奇葩了,不过到底曾经是一国之君,也算是李荩忱留给他们的最后一点儿面子。





权倾南北 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采蘼芜
这两位侯爷,也没有俸禄,也没有封邑,是不折不扣的虚名。
群臣当然都不反对。
反正对于陛下所起的这两个封号,让大家对于这两个侯爵位置根本羡慕不起来。
不过是满足陛下的恶趣味罢了。
不过说实话,这个恶趣味还是比不过“安乐公”这个封号的。
李荩忱前来金陵书院视察,整个前山都转了一遍,又专程跑到后山来见杨坚,陈叔宝和宇文赟也不是彻头彻尾的傻子,这个时候当然不是埋头就当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甚至恰恰相反,还得主动来刷刷存在感、表表忠心。
他们可不能指望着李荩忱会忘了他们。
天下分南北,杨坚终究只是北朝的权臣,萧岿终究只是夹缝之中、割据一方的枭雄,就算是他称帝了,也不过只是当时北周手底下一个生杀予夺、由人决定的傀儡罢了。
真正的南北两个庞然大物的末代帝王,是他们两个。
李荩忱忘了谁都不会忘了这两个有潜力受到旧臣拥戴之后依旧还能祸乱一方的“连襟”。
所以李荩忱来见杨坚,却没有说要来见他们。
这是什么意思,已经不打算试探他们的心思了,不打算听他们表达一下为大汉效死之心了?
会不会陛下路过通往他们所居住之屋舍的路口的时候,想起来什么,挥挥手就直接表示:宰了吧,留着也没用?
这谁能保证,所以他们两个抓紧跑来恭候,只为了能够向着陛下高呼一声“万岁”。
对于这两个家伙的自己加戏,李荩忱当然也是哭笑不得,不过趁机敲打敲打他们两个也不是什么坏事,免得这两个家伙真的一天天提心吊胆的,最后反而决定铤而走险,给自己惹出来什么乱子。
现在大汉内部的发展也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候,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分外的紧张,稍微有点儿动荡,就有可能伤筋动骨。
一句“好好过日子”,既是让他们安心,自然也是李荩忱表示,你们现在这样朕就很满意,不要想着闹幺蛾子。
宇文赟和陈叔宝激动的又是连连叩首。
李荩忱瞥了旁边的杨丽华一眼。
杨丽华盯着宇文赟的身影,脸色默然,只是攥紧了李荩忱的手。
这个曾经威胁自己的男人,这个曾经和自己同(*)床异梦的男人,这个只有本事对后宫女子声色俱厉的男人······
现在就这么连连磕头,同时偶尔看向自己的目光之中也都是乞求和悔恨,似乎是期望自己能够原谅他当年的所作所为,甚至还能够在陛下面前为他说两句好话。
这样的宇文赟,是杨丽华从未见过的宇文赟。
自己的半生,最好的青春岁月,就毁在了这样的人手中。
真是不值啊。
枉自己还曾经以为他是值得自己深爱的人。
李荩忱松开手,揽住杨丽华,径直向山下走去。
一个只知道女人发狠的家伙,成不了什么气候。
至少刚才李荩忱还有些期望,这个家伙看到自己和杨丽华牵在一起的手以及目光流转之间难言的情谊时,会跳起来大骂,而或者至少流露出来些许怨毒的神情。
可是他没有。
或许宇文赟藏得很深,他不想在这个时候表露出来一些足以让李荩忱警觉地情绪。
又或许······
他本身就没有把杨丽华这个通过政治联姻硬塞给他的女人真正当做自己的妻子、自己的正宫皇后。
尤其是在宇文邕驾崩、杨坚上位并且篡夺了他身为皇帝的权力之后,他对于杨丽华这个杨坚赖以上位的工具人女儿,更是不可能再有半分好感。
宇文赟想要废后,甚至扬言要杀掉杨丽华,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对于这个女人,他只有仇恨。
所以此时他隐藏下来的,并不是对陛下夺走他名义上正妻的愤恨,而是对杨坚和杨丽华的仇恨。
因为这个女人还是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生死。
以李荩忱对宇文赟的了解,后者的可能性远大于前者。
杨丽华应该也想明白了这一点,此时她默默地靠在李荩忱的肩头,任由李荩忱箍住她的腰肢。
李荩忱微笑着说道:“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还真是应景呢。”
原本似乎还在茫然若失之中的杨丽华,霍然回过神来。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这是讲的离异的妻子对前夫的询问,更是带着丝丝期盼,哪怕是这期盼就连她自己都知道不可能,因为前夫现在也已经有了新欢。
“不应景。”杨丽华反驳道,盯着李荩忱,“毫不应景!”
李荩忱怔了一下,实际上他只是突然想到了这句诗,跟杨丽华开个玩笑,看杨丽华这失魂落魄的样子,也没有指望着她能够回答,结果不曾料到她竟然随之发出这么大的火气。
不等李荩忱在说什么,杨丽华径直攥紧拳头,咬牙说道:
“臣妾所能跪者,唯有天地、陛下和爷娘。此人何德何能,能当得起臣妾之跪礼?更何况臣妾心中,此故夫本不配为人,更不配为臣妾之夫,臣妾不认之,自然不会问他‘新人’如何。倒是臣妾现在的夫君,胜过此獠远矣!”
李荩忱楞然,旋即哈哈大笑。
难得见到杨丽华如此愤懑的神情。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新人不如故。
显然这位故夫看着前妻,亦是颇多懊悔和惋惜。
不过今日的宇文赟看着杨丽华,当真没有这般情感。
杨丽华对他,自然也没有这般情感,因为眼前的李荩忱,比那个只会磕头的家伙,不知道胜过多少!
所以她不后悔,甚至根本就不认为宇文赟和李荩忱之间有什么可比性,那个根本就不是人。
不等杨丽华反应过来,李荩忱已经一把揽住她,径直吻了上去。
杨丽华下意识的按住他的胸膛,不过更像是做做样子罢了。当李荩忱的吻粗暴袭来的时候,她的身心似乎都已经融化在其中。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携手有新人,笑尔不如狗。
等到李荩忱离开很远之后,陈叔宝和宇文赟这一对儿难兄难弟才相互搀扶着站起来,听着山下隐约传来的笑声,两个人对视一眼。
陛下心情很好,我们今日又能一醉方休了!
今日无虞,明日之事,明日再说!




权倾南北 第二三六一章 产业定位不准确
清晨的建康城,已经很热闹了。
作为江南的商贸枢纽,建康府没有真正的白天和夜晚。
整个城市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为了无数的货物运转而忙碌,从早到晚。
李荩忱就坐在秦淮岸边的一处茶楼上,看着河道上无数船只来来往往。
一个账本就摆在李荩忱的桌子前,徐素正在快速翻阅着。
想要了解一片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怎么样,钱财和货物的流动又如何,用肉眼看外面的景象自然是看不出来的,只要扫一眼账本,心里就有点儿数了。
李荩忱沿着秦淮,直接找了一个茶楼做一做,让诚惶诚恐的掌柜的把账本拿上来,自然有徐素带着内府的人查验核算。
一来李荩忱可以借助此了解现在秦淮河上经济的发展情况。
这茶楼算是秦淮两岸比较典型的产业了,楼下有说评书的并且提供茶水食物,楼上则兼有雅间和住宿,另外在楼外临近秦淮的一侧还有一条画舫,画舫自然不用说,上面就是男人们觉得喝茶喝的无聊了,就去喝酒的地方,酒当然是花酒。
这一个小小的茶楼,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也在提醒李荩忱,建康府发展到现在,无论是经济的发展模式还是民间的娱乐形式,都已经多样化。不过很明显,人们还没有探索出来到底哪一种娱乐形式更赚钱,所以他们也只能杂糅出来这样的怪物,反正我们这里一家店就能够满足你们所有的需求。
不过李荩忱不得不表示,真正想要赚钱,想要把自己的招牌打出去,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术业有专攻,一个茶楼想要吸引顾客,肯定不能因为这里还有住宿提供,因为前来品茶的顾客,或是为了一盏清茶而来的高雅人士,或是为了听评书而来的市井小民,他们的兴趣点显然不在于住在此处,而且其中很多人也很难承担画舫上的高额消费。
当茶楼的注意力被住宿、餐饮以及画舫给分走的时候,除非这个茶楼足够大、人手足够多,不然的话,即使是在饮茶和评书这些作为招牌的环节,也很难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打出来自己的名声。
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产业定位不准确”。
现在别看各家各户的生意都不错,那是因为每家几乎都是这样的,所以顾客们没得选择罢了。
等到有那么一两家因为意识到自己在某个方面有所长,因此开始着重宣传自己的这些卖点,自然而然就会减少对其余方面的投入,让茶楼彻底变成茶楼,酒楼重新变成酒楼。
而那些还幻想着自己能够“雨露均沾”的,自然就会因为自己在每个方面都没有办法和人家相比而被淘汰,或者自己也开始和别人那样寻找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方向努力发展。
至于这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李荩忱不知道。整个社会的发展,李荩忱并不会插手太多。
李荩忱只负责指点一个大方向,剩下的每一步、每一个台阶,都需要这世间无数志同道合的人们自己摸索着向前走。
只有自己向前良性发展的社会,才是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
李荩忱的指点,或许如醍醐灌顶,让人茅塞顿开,骤然想明白了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但是也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当所有人、当各行各业的每一个举措都需要陛下的首肯,大家所有的想法都只能依托陛下的观点时,这个社会就失去了自己向前发展的可能,变成了李荩忱在拖着他们往前走。
在李荩忱看来,这也是封建社会总是会演变为踽踽不前的原因之一。皇帝一言九鼎,而皇帝又不想要改变现状,下面的人自然也只能听之信之,没有人愿意,更没有人有胆量去发出别样的声音。
明清时期已经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也有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人提出了一些社会未来发展的观点,或者家国民族的概念。
只可惜一轮又一轮的文字狱下来,就算是有思想的人,也只能让自己变成麻木的傀儡。
所以李荩忱索性放手,这样既可以避免自己干涉过多、揠苗助长。
至于什么是社会的自主发展,在李荩忱看来,应该是社会上有一群人具有自己的想法思路,并且敢于把这样的想法思路落实在纸面上、公之于众,让大家一起参详、一起讨论。
未来的路在何方,是社会上的精英群体带着普罗大众一起决定、一起选择的。
因此社会会遵循着大家的想法向前走,成功了固然值得欣慰,失败了大家也只会懊悔,但是没得怪罪,总不能怪罪皇帝陛下不管不问吧?
更何况有李荩忱在背后掌控,翻车的可能本来就不大。
李荩忱只是期盼这个时代的人们能够形成一些符合时代发展的想法,当然也不会看着歪门邪道出现。
就像是孙猴子,永远都不可能翻出如来佛的五指山。
“孙猴子······”李荩忱轻轻捋着胡子,若有所思。
好像自己可以想办法把《四大名著》给搬上来,好好地刺激一下这个时代的文娱发展,现在茶楼之中说的评书之类的还都是类似于唐传奇那样的短篇小说,一篇说完,下一篇又是新的故事了,自然就很难对顾客形成足够的长期吸引力。
“陛下,账目清楚,并无差错。”徐素唤了一声。
自从上楼之后,李荩忱就一直凭窗凝望,时而露出笑容,时而眉头紧锁。大家都知道陛下这是在思考,自然不去打扰。
因此徐素默默地完成了所有的工作,方才向李荩忱汇报。
“无错就好。”李荩忱起身,“走吧,咱们再找一家货铺看看。”
徐素有些奇怪的看着李荩忱。
“怎么了?”
“臣妾只是觉得陛下身为九五之尊,这样一家店一家店看过去,未免有些······”徐素无奈的说道。
“小题大做。”跟在李荩忱身边、哈欠连天的尉迟贞,此时径直补充道,一本正经。
“啊!”接着,小丫头捂着头。
陛下的一个脑锛可不好受。
徐素无奈走过去,轻轻抚了抚尉迟贞的额头。
这丫头也太实诚了。




权倾南北 第二三六二章 亲眼所见方为真
实际上也不是尉迟贞实诚,而是她太困了。
昨天李荩忱视察金陵书院等地,自然又堆了不少奏章。陛下回到宫中已经入夜,主持秘书监的阎毗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追着陛下让陛下批阅奏章,更何况他手头上还有各部汇聚过来的奏章需要整理,不然陛下明天看什么?
所以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自然就交给尉迟贞了。
小秘书屁颠屁颠追着李荩忱和杨丽华而去。
然后就见证了“一出好戏”。
似乎已经放下所有心结的杨丽华,在那如水的月色下华丽的蜕变,展现出了尉迟贞之前从来都没有在她身上见过的一面。
最后小秘书挤在陛下怀里,问清楚了事情的始末。
杨丽华的心结已经解开,当年的种种,对于她来说也已经不再是深藏在心底的痛苦,不过是过眼云烟,挥之即散。
所以当年的自己在北周皇宫之中和宇文赟的那些恩怨,此时讲起来,没有任何的心理障碍。
虽然杨丽华的声音轻柔、平和,仿佛说的不是自己的事,但是小秘书还是听得不断掉金豆子,最后李荩忱都不得不起身那手帕给她擦一擦。
尉迟贞的眼泪,自然让杨丽华既是心疼又是羡慕。
心疼,自然是因为作为一个善良的姑娘,杨丽华也不希望自己当初那些灰暗的经历让别人跟着一起伤心。所以在平时,即使是对杨妙,她说的也很少,哪怕她知道,自家妹妹实际上什么都清楚。
若不是因为今日心结解开,她也有倾诉的欲望,再加上尉迟贞缠着,这话恐怕也不会说出来的。
羡慕,自然是羡慕尉迟贞、自家妹妹还有陈宣华等小丫头们,虽然也经历了不少风雨波折,但是终归年纪小,浑浑噩噩之下体会不深。等到她们懂事的时候,李荩忱的手臂已经如同巨大的羽翼将她们庇护在下了。
外界的风雨,李荩忱不介意让她们去感受一下,但是绝对不允许她们受到任何的伤害。
尉迟贞心中感慨之下,又拉着杨丽华说了很久的话,直到人都已经晕晕沉沉了,才迷迷糊糊睡过去。至于陛下······这家伙在旁边打着鼾,虽然声音不大,但是足以证明睡得很香。
不过陛下应该还是被打扰到了,所以大早晨起来他就报复性的把尉迟贞给拖了起来,带着小秘书和省亲归来的徐素汇合,直接前往秦淮视察,小秘书根本没有睡够,一路上哈欠连天也在情理之中。
此时骤然插话,倒不是因为太困了。
小秘书和陛下没外人习惯了,有些话就算是不困也会脱口而出。
反正徐素姊姊也是不折不扣的自己人。
李荩忱懒得管三分是真的疼,剩下的九十七分都依靠演技装可怜的小秘书,径直解释徐素的疑问:
“朕身在九重宫阙中,世间风云如何,红尘滚滚怎样,朕终究只能通过奏章去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朕更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这一切。”
1...619620621622623...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