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阵型初具雏形之后,接下来就是火铳射击。
“我们的火铳虽然威力很大,但精度、射程都是有限的,一百米以内命中率才五成多一点,要想发挥火铳的威力,必须要将敌人放近了打才行,要等敌人进入五十米以内再射击。不用担心敌人的冷箭,我们有棉甲。一定要等敌人进入五十米后,等到发射命令后,再一起射击。火铳跟弓箭不一样,不能抛射,不能斜射,要双手端平火铳,向前平射。”
“现在第一股上前,好,停下,这个位置距离靶子就是五十米。第一排蹲下,第二排弯腰,第三排站直,现在装填弹药,做好射击准备!”
“预备,射击!”
朱平安将浙军三股分开,一股一股操练射击,并且在前方五十米的位置立了三排靶子。
第一股将士掏出油纸弹药包,装填弹药,用长铁棍捣结识,固定好火绳,做好射击准备。
在朱平安一声令下后,第一股三排将士一起放火铳,“砰砰砰......”
瞬间黑烟升起。
这年头的火药都是有烟火药,射击后不可避免的有黑烟升起,至于无烟火药这种高级火药,朱平安只是听说过,作为一个文科生,他是不懂如何制造的,原理不知,甚至连思路都不知道。





寒门崛起 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在操练中改进
朱平安微微摇了摇头,对这一轮齐射并不满意,不是说对火药不满意,虽然火药烟雾大,但是改进后的颗粒黑火药威力其实已经很大了, 令朱平安不满意的是这轮齐射不齐。
第一股三排将士,足足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将士开火时间落后了半拍,才噼里啪啦放枪。
不过,在数了一下靶子的弹痕后,朱平安的不满意稍稍平复了回来。
在五十米的距离开火,浙军的命中率还是可以的,三排靶子中弹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尤其是第一排靶子千疮百孔中弹率几乎快达到百分之百了,只有三个靶子漏网。
如果是在战场上的话,这一轮齐射,对面的倭寇就得像割麦子一样倒下一大片。即便倭寇穿着倭式大铠,在五十米距离的黑火药火铳面前,也得一枪一个血窟隆,黑火药的威力可不是普通铠甲能够防得住的。
“装弹!”
朱平安又令第一股三排将士装弹开火,因为有油纸火药包,装填弹药的效率比同时代的欧罗巴、倭寇等高了一倍还不止。而且,由于提前用油纸包好了定量的火药,不会出现火药太少威力不足,或者火药太大炸膛等失误。
不到一分钟时间,第一股三排所有将士就在朱平安的指挥下将弹药装好了。
“预备,放!”
朱平安一声令下后,第一股浙军将士又是一轮齐射,黑烟再次弥漫。
这第二轮齐射要比第一轮齐射好很多, 九成以上的将士都做到了齐射,只有不到一成的将士开火时间稍稍落后了半拍左右。
然后是第三轮齐射, 这一轮齐射就更好了,只有七八个将士落后了半拍, 其余将士都做到了齐射。
三轮过后,开火导致的黑烟就有些大了,视线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了。
在第二股将士齐射训练前,朱平安不得不临时变更了一下射击位置,向在平移了二十米,避开了烟雾缭绕。当然,这也是训练,如果实战中,是不能随意更改位置的,硬着头皮也要在烟雾缭绕之中开火射击。
这一次朱平安令人重新树立了三排崭新的靶子,以便于做命中率测试。
第二股将士,朱平安令他们进行三段击,同样是五十米的距高,第一排将士开火后,退到后面专心装弹;然后第二排将士上前平端枪二开火射击,然后退后装弹,第三排将士上前开火,如此三排将士轮流开火。
砰砰砰......
砰砰砰......
砰砰砰......
三排将士开火中间停顿时间不超过五秒钟, 几乎不间断的开火射击,开火效率确实提高了三倍, 不过相比于第一股将士,开火的密度降低了三成。当然,这是肯定的,第一股是三排齐射,这第二股是三排轮射,一排射击的密度肯定比三排齐射低三成了。
轮射后,朱平安检查了一下靶子的弹痕,命中率跟第一股相比,稍稍低了一点点,不过总体上差别不大,不过考虑到毕竟是固定靶,若是对面敌人运动着,命中率肯定会打一个折扣。
谷痃
另外,在战场上,士兵难免会紧张激动,命中率还要再打一个折扣。
朱平安若有所思了起来,然后挥手令第二股继续进行轮射,连续轮射两波六次射击。
朱平安发现,第一波三次射击,几乎能够做到相对连续的射击。
但是第二波熏新装弹后,也就是第三次射击和第四次射击中间时间隔明显就长了一些。
毕竟这个年代的火铳装弹相对麻烦,虽然朱平安提前带来了油纸包弹药,但是这个年代的火铳装弹依然还是繁琐,
为了保持射击有效性,火铳发射后,再装填前,要用铁棍清理一下枪膛,将残留的火药捅出来,避免杂质影响火铳再次射击精度和威力。
所以,这导致第三次射击后,停顿了接近一分钟,第四次射击声才响起。
朱平安相信,浙军再训练一段时间,火药装填速度还能再上一个台阶,到时候第三次射击和第四次射击中间间隔时间会缩短到半分钟以内。
不过,朱平安仔细研究了一番,还是摇了摇头。
三段击虽然在连续射击上比欧罗巴式三排齐射要强,但是这个年代的火铳装填非常繁琐,射速有限,仅仅三排的数量,无法保持火力的连续性。
而且,一排一排轮射的三段击,在火力密度、杀伤力上远不如三排齐射。
可以设想一下,在战场上,采用三段击一排一排轮射,射击速度相对可以连续一些,但是敌人是一个个倒下的:但是三排齐射的话,敌人却是成批成批倒下的,在战场上这两种杀敌效果对敌人的威慑是不同的。敌人是看到身边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震撼呢,还是看到战友一死成片震撼呢?毫无疑问肯定是第二种。
之所以采用勇纪阵就是为了提高火铳的射击精度和密度,保证火力输出,弥补当前火铳的缺陷。
在一定时间呢,打出的子弹越多,杀伤力越大,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所以,朱平安经过这番验证后,考虑了一香,就决定采用欧罗巴式的三排齐射方式。
想想也是,欧洲的排队枪毙战术可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铁血战火的检验,英国人凭借排队枪毙战术能够纵横世界一百多年,肯定是经得起实战经验的。
虽然不敢说是最优秀的战术,但绝对是最适合滑膛枪的战术。
不过考虑到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等地形特点,这种地形不一定能够容得下浙军以三排长阵型横向排开;以及倭寇惯于近战、善于奔袭的特点,若是倭寇悍不畏死的突进了勇纪阵,怕是麻烦不小。
于是,朱平安将勇纪阵增加了两个变阵,分别是六排厚阵以及九排厚阵,三排为一股,六排是两股,九排是三股,第一股三排齐射之后,退后专心装弹,然后第二股三排将士上前齐射,依次一股一股轮换,改进了三段击。
这样既兼顾了火力和持续性,又适应江南的地形,还克制了倭寇的作战特点。
一番实验之后,朱平安满意的点了点头,就此固定了下来。




寒门崛起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大伯驾到
从下河村到应天城有多远?两地相距只有不到六百里地,并不算太远。
更何况从上河村到了安庆后,可以坐船,自长江顺流而下,由水路直达应天。
李白有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距离江陵足足有一千二百里,大诗人李白早上在白帝城坐船,沿长江顺流而下,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到了一千二百里之遥的江陵城,速度可谓飞速。
按这个算的话,从安庆到应天只有六百里距离, 坐船估计半天就到了。
不过李白是李白, 不是所有人都是李白,有的人是朱守仁。
一个多月前,朱守仁和他的两位好友胡炜、夏羌从下河村出发,目的地应天。
他们从下河村花了数日的时间,舍近求远到了池州这个比安庆更远的沿江城池,然后又用了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姗姗来到了应天城下。
朱守仁一身崭新的亲自士子袍,站在雄伟的应天城下,昂首挺胸而立,头微抬,手摸须,北风吹,衣袖飞,从远处还是近处看,皆有一股文士风范。
一分钟,两分钟
十分钟都过去了, 朱守仁依然保持着这个造型,站在应天城门前, 昂首挺胸, 一动不动。
“朱兄,朱兄,应天城虽然雄伟非常,但是咱们参加童生试,来了没有十回,也有八回了,此一回看了这么久应该可以了,咱们进城吧。”
站在朱守仁身后的胡炜等了这么长时间,实在是忍不住了,压着脾气出声催促道。
实在是没见过比朱守仁更能拖的人,明明两三天的路程,硬是走了一个多月。
明明走水路更快,可是他偏偏要走陆路,走陆路也就走陆路吧。
他每走到一个城池就要歇一天脚,有时候甚至歇两三天,品尝当地美食,风味小吃还看不上, 吃就吃当地有名的美酒名菜,这也就罢了, 还非要去体验民情, 说什么此一行到了应天协助他的贤侄,一定能得一官半职,要提前进入官员角色,体验民情,倾听民意可是你体验民情、倾听百姓心声也就体验吧、倾听吧,你去勾栏婚楼体验什么民情、倾听什么心声?!
这一路上吃喝玩逛,花销无数,若非念着通过他攀附上他贤侄朱平安,早就忍不住暴揍他一顿了,还从来没见过比他还厚颜无耻之人呢。
“对啊朱兄,即便雄城百看不厌,你有感触,有诗兴,也不能站在门口挥毫泼墨吧,不妨进了城再说吧。”夏羌也跟着说道,催促朱守仁进城。
他跟胡炜一样,这一路上也是早就受够朱守仁了,不过为了通过他攀附上朱平安,也就忍了。
这一路上各种曲意奉承,还不是为了快点到应天,早点被他引荐给朱平安吗。
现在好不容易到了应天城下了,你在门口站这么久不进去,又要做什么妖!!
做诗什么的就算了吧。
你做的那诗实在是太辣眼睛了,这一路吹捧你的诗,吹的我自己都有点恶心了,可别再做诗了。
谷暿
想到这,夏羌就连忙跟着胡炜一起催促朱守仁进城。
“咳咳,非我不入城,而是我囊中羞涩,连一文钱也没有了,付不了进城费”
朱守仁闻言,禁不住咳嗽了一声,再也凹不住造型了,一脸尴尬的对他们说道。
“什么?朱兄,我昨日不是才与你五两银子啊,怎么现在就没了?”夏羌闻宫,忍不住惊讶出声,一脸难以置信的看向朱守仁,他严重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是啊朱兄,昨日下午夏兄才与你五两银子啊,晚饭还是我结的账,客栈住宿也是我结的账,朱兄的银子应该还在啊?难道是退房时朱兄将银子落在了客栈房间里面了吗?”
胡炜也是惊讶不已,同样难以置信的看向朱守仁。
明明昨天的消费都是他跟夏羌买单的,怎么朱守仁的银子没了,不应该啊,难道是落在客栈里面了,还是说你嫌五两银子太少,想再要一些
“咳咳,昨夜秉烛,深夜苦读,想到当地临近应天,而前段时间应天城才被倭寇袭扰过,还是我家贤侄出手才力挽狂澜;如今倭崽越来越严重,世道也越来越乱了,当地也越来越不安全了。然后,我就想到了白天才见过的那个孤苦伶仃的弱女子,实在是不放心她一个弱女子独自过夜,于是我便上门去保护她去了,和她谈人生理想,顺便帮她干了些体力活早晨临走时,她牢牢的拉住了我的手,我看着她依依不舍、欲言又止的表情,我知道我必须做点什么,于是我就给了她五两银子,虽然不多吧,但也是我一点心意。”
大伯朱守仁不敢与他们对视,咳嗽了一声,摸着胡须,一脸唏嘘的缓缓解释道。
卧槽!
看你的说的一脸认真,害的劳资差点就当真了!
明明大家都是没考中秀才的破童生,为什么你朱守仁就这么优秀!!!!
胡炜和夏羌两人用了极大地定力,才忍住脱下鞋底向朱守仁脸上胡乱拍的冲动。
“朱兄,你所说的的弱女子可是桃花楼的小翠姑娘?”胡炜和夏羌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灼灼的问道。
“然也。”朱守仁脸红的点了点头。
胡炜和夏羌两人顿时快气的闭气过去了,昨日白天路过桃花楼,偶然一瞥瞧见了翠花楼的头牌小翠姑娘,朱守仁当时眼睛就亮了,二话不说就要进去找小翠姑娘体验民情,胡炜和夏羌两人好说歹说才以品尝当地名吃长江醋鱼的名义,将朱守仁给拉走了。
一顿饭,总比一个花魁便宜吧。
可是万万没想到,朱守仁这个老小子不讲武德,吃饱喝足之后,以给他贤侄朱平安准备礼物的借口,让夏羌主动支援了他五两银子,然后就以温书苦读的借口肚子回房间了,然后孰能想到,他竟然温到翠花楼头牌小翠姑娘床上去了......
“我......我们有钱,朱兄跟我们走就是了。”胡炜和夏羌连着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控制了内心万马奔腾的情绪,咬着牙齿挤出微笑道。
“多谢胡兄和夏兄,放心,等见了我贤侄,我一定双倍奉还。当然,还要将二位大才引荐给贤侄,助贤侄一臂之力。”朱守仁拱手道谢,连连许诺道。
“多谢朱兄,咱们之间说什么‘还’啊,钱财乃身为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听到朱守仁再次许诺向朱平安引荐他们,胡炜和夏羌脸上的笑容顿时多了几分。




寒门崛起 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催促出兵
这一日,盘踞浙江松江府境内拓林、川沙堡、华亭等地的徐海、麻叶、陈东、北条道三篆恩太倭煎打出了“天差平海大将军”、“天差平海大司马”“天差平海大柱国”、“天差平海大明家督”等旗号,将陆陆续续前来汇聚的各路倭寇进行了粗浅的整合,形成了四大股倭寇。
整合后的徐海一众倭气焰愈加猖狂,于当日挥众同时进攻乍浦、海宁两县。
在乍浦和海宁两地县城摇摇欲坠之时, 倭寇忽地调转方向杀向了崇德县城。崇德县城没有防备,被倭寇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崇德县城陷落。
倭寇在崇德县城一阵烧杀抢掠后,大摇大摆,又唱又跳,如逛自家后花园一样, 马拉牛拽, 赶着上百两马车,浩浩荡荡满载而归拓林老巢。
松江府百姓苦不堪言,街头巷尾不少老百姓怒骂朝廷无能,不能保护子民百姓,还有人骂江南总督张经是个悟夫,手下有那么多兵马,可是却按兵不动,坐视倭寇在松江府肆虐劫掠。
在应天城,也有不少类似的声音,茶馆酒楼都有不少批评总督张经的声音,都觉得张经这个江南总督有责任也有义务出兵剿灭松江府的倭寇。
赵文华得知倭寇攻破崇德县城的消息后,径直来到了张经总餐府衡,不等通报,就闯入了张经办公房舍。
“张总督,倭寇如此无法无天, 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袭击我大明的县城, 竟然还攻破一座县城,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百姓哀嚎遍野。张总督身为江南诸省总督,身负灭倭皇命,还请张总督速速发兵,剿灭盘踞浙江拓林、川沙堡、华亭等地的徐海、麻叶、陈东、北条道三等一众倭寇,为百姓除害。”
一进入房内,赵文华就直截了当的连连催促张经发兵剿灭徐海等一众倭寇。
房内张经正在给兵部的官员安排部署工作,看到赵文华未经通报就闯了进来,本来就面色不虞了,现在又见赵文华对自己颐指气便,如训下属一样,喝令自己出兵,心中更是不虞了,你一个官没我高、权没我重、名没我好、还认人做父的人,有什么资格对我张经颐指气便。
出兵剿倭?!
我也想啊,我比谁都想出兵剿灭那些该死的倭寇!可是现在出不了兵!
如今手下的兵哪有剿倭的能力,各地的官兵哪有剿倭的能力,他们能够守好家就谢天谢地了。
应天虽然有几个京营,兵力和战斗力也还算可以, 但是京营的主要责任是保护应天城池和帝陵, 虽然自己这个江南总督也有指挥他们的权力, 但是不到特殊情况, 还是不要调动守护应天和帝陵的几个京营。
平时调用京营,最多也就调三分之一的京营,必须留下充足的兵力保护应天城和帝陵。不然,若是应天和帝陵有丝毫闪失,自己肯定罪无可赦,万死都难辞其咎。
虽然除了京营外,还有一些外地的官兵调来了应天,这些官兵倒是可以全部调派,不过这些官兵数量只有不足两万,装备还有战斗力也不如京营,在来的路上,有将领自持勇武,主动领兵寻找倭寇交战,不过接连吃了几个败仗,士气下降的厉害。另外,还有老将,自持资历且名位已高、经验丰富,不甚服从指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的情况,如何出去剿倭?!以如今的兵力和战力,根本不是倭寇的对手。战败了,只会令倭寇更嚣张,令百姓更失望,令局面更糟糕。
所以,不能轻举妄动,要等外调来的两广狼兵、山东枪兵等有战力的兵马抵达,才可出兵剿倭。
谷豭
两广狼兵战力强悍,能征善战,自己过去总督两广有功,深受狼兵爱戴,指挥狼兵,如指臂使。等狼兵抵达后,经过周密部署,有信心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不动则已,一动功成!
于是,张经不耐的扫了赵文华一眼,冷冷的说道,“如今不是出兵灭倭的时候,赵大人且用心祭海便可,剿倭的事,本官自有安排,不劳赵大人费心。”
赵文华脸色很难看,“现在不是出兵的时候,那何时是出兵的时候?”
“这个本官自有安排。马上就要祭海了,赵大人还是将精力放在祭海上吧。”
张经懒得再理会赵文华,很官方的敷衍了一句,就将赵文华打发了。
“张总督有何安排不可对本官讲?张总督需记得,本官除了祭海的钦差外,还有督查军务的钦差,本官有权利也有责任知道张总督对于剿倭的安排。”
赵文华脸都黑了,一脸气愤的对张经说道,为了压服张经,赵文华搬出了嘉靖帝。
“赵大人也说了,你的钦差是督查军务,可不是指挥军务。”张经淡淡的说道。
“你......”赵文华被呛的一时没说出话来,不过他也是官场老手了,很快便找到了破局之道,一字一句的说道,“没错,我的钦差是督查军务,不是指挥军务,但是督察军务,自然也包括督查张总督以及诸位将领如何指挥军务。”
“我还要巡视各军营,没有时间与赵大人玩文字游戏,赵大人请回吧。”
张经起身道。
“我不是在跟张总督玩文字游戏,剿倭也不是游戏,今日徐海、麻叶、陈东等一众倭寇攻破了崇德,无数崇德百姓横尸遍野、血流成河,死去的百姓在等着我们为他们报仇雪恨,活着的百姓在等着我们剿灭倭寇,带给他们安全,圣上也在西苑等待我们奏响凯歌!张总督,我今日只问一句,何时出兵剿倭?”赵文华挡在张经面前,毫不相让的质问道。
“到时候了自会出兵!”张经被赵文华拦住,心中更是不悦,不耐烦的道。
“到时候?呵呵,张总督是怕了倭寇,欲待倭寇掠足遁逃之机剿余寇报功吧?”
赵文华呵呵冷笑道。
“放屁!本官是等两广狼兵抵达!”张经被赵文华的话给气到了,直接爆了一句粗口。




寒门崛起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上眼药
赵文华最终无功而返,张经是江南抗倭的最高军事统帅,张经不点头发兵,赵文华再怎么催战也是无用,最终只能气呼呼的哼了一声,转身离开。
看到赵文华气离去旳背影,张经不屑的扯了扯嘴角,不知道圣上为什么会派这么一个不知兵的谄媚之徒担当督军的钦差重任,一定是以严嵩为首的严党误导圣上。
瞧瞧赵文华来了之后做了什么,一路巧取豪夺、贪污受贿不说,到了应天竟然堂而皇之的变相索贿!不懂军事,只会催战,还妄图插手灭倭大计。
由赵文华一班可窥严党全豹!
等我剿灭倭寇,一定联和有志之士,力抗严党,拨乱反正,还朝野以朗朗。
张经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在赵文华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后,张经就下令道,“好了,按照本官的安排,请兵部侍郎、应天守备还有浙军巡按御史前来,随我一同巡视各营练兵备战情况。此次巡视,有两点注意,一是不提前打招呼,二是随机抽营巡视。”
巡视军营的目的是为了查看各军营练兵备战的情况如何,再从中选拔出优秀将领。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优秀的将领是剿灭倭寇必不可少的中流砥柱。
等到山东枪兵、广西狼兵等优秀战兵抵达后,将这些外来战兵分派给优秀将领统帅。
很快,应天兵部右侍郎黄大人和魏国公徐鹏举各带了两个随扈到了。
应天兵部右侍郎黄大人是新上任的,原来的兵部右侍郎史鹏飞由于上次倭寇袭扰应天获罪削职为民,黄大人才获得这次千载难逢的升迁机会。
1...674675676677678...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