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你是说偷盗?!”夏羞吃惊的张大了嘴巴,然后用力的摇了摇头,否定道,“不行,不行,这也太冒险了,我们现在太显眼了,偷盗十之八九会被发现,一旦发现,有了这个污名,我们的科举之路、仕途之路可就断送了,不行,不行,万万不可!”
“嗯,夏兄所言极是,偷盗万万不可。”胡炜也是跟着摇头道,“风险太大了,若是被抓,我们就完了,太不值当了。”
“咳咳,我也不是说偷盗。”大伯朱守仁眼珠子又转了转,换了一个建议,“我们去做工赚钱怎么样,嗯,苏州通衡要地,各地货物云集于此,我们可以去码头抗货,抗个几天货,换身便宜行头不难,至于收拾,我们在正午,等水温稍稍升高一些,不那么冰冰凉了,我们找一个偏僻的河边忍着点冷洗洗就是了。”
“什么?你要我们去码头抗货?!那是泥腿子才干的事,太有愿斯文了!而且,我们读书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手无缚鸡之力,哪里能抗的动恁重的货物?!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夏差听了大伯朱守仁的建议,脑袋都快摇成螺旋桨了,用尽全身力气表示反对。
“确实不妥,若是被人发现咱们去码头抗货,不止斯文扫地,我们也就彻底沦为笑谈了。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不可!而且,现在是寒冬腊月,就是正午太阳晒,河水能升温多少?!这种天气下河洗澡,我们这身子骨怎么受得了,万万使不得!”胡炜也是明确表示反对。
两人再度看向大伯朱守仁。
“那……”大伯朱守仁挠了挠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能怎么办呢。
他的智商也就只能达到这种出出馊主意的程度,再进一步真是难为他了。
不过,想到自己在应天捅下的篓子,朱守仁只能抓耳挠腮,苦思冥想。
都说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这么一抓耳挠腮,还真有一个灵光在他脑海闪现,被他一把给抓住了。
“我想到办法了!”大伯朱守仁兴奋的一拍手,一脸激动了起来。
“朱兄又想到什么办法了吗?”
胡炜和夏羌脸上并没有多少波澜,经过了方才两次馊主意,他们已经对朱守仁不抱多少希望了,只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想法,聊胜于无而已。
“呵呵,放心,这次肯定没问题。”大伯朱守仁还没说办法,就自信的笑了起来。
谁给你的自信啊?!
胡炜和夏羌两人看到大伯朱守仁脸上自信的笑容,不由在心里面腹诽了起来。
姓朱的每每遇到事情都会有迷之自信,每每都被打脸,回回挨打的姿势不重样,什么诗社吟打油诗被群嘲,什么花楼给风尘女子讲三从四德被骂有病啊,等等等等,还从来不知道吸取教训,自以为怀才不遇......
这次肯定和之前一样,又是一个馊主意,他越是自信,主意越馊......
“听我说,我贤侄今年刚成亲,侄媳妇是贤侄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以前还不知道,侄媳妇家世有那么显赫,只知道她们家是隔壁村的大财主,直到他们成亲了,才知道侄媳妇家不止是财主那么简单,竟然是钟鸣鼎食的侯府之家,亲家公是老临淮侯的庶子,虽然没有袭爵,但也掌管着侯府的大半生意......”大伯朱守仁眉飞色舞的对两人说了起来。
胡炜和夏羌两人一脸摸不着头脑的看着朱守仁,不知道朱守仁提这一茬有什么用意。
“我那侄媳妇从小娇生惯养,嫁到我们老朱家后,也是不改大小姐习惯,生活讲究的很,每日都是山珍海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光是陪嫁丫鬟,还有伺候的仆妇,以及外院的小厮,都有好几十人之多......”
大伯朱守仁继续说道。
“朱兄,这有什么关系吗?”胡炜禁不住打断了朱守仁的话,一脸不耐的说道。
“咱们在应天的时候,虽说跟贤侄失之交臂,但是也不是全无收获。咱们不是打听到,贤侄启程离开应天的时候,随行的,除了浙军大军以外,还有好几船仆从吗?”
大伯朱守仁摸着下巴,微微笑了笑,一脸成竹在胸的对胡炜说道。
“这不很正常吗,哪个当官的不得有很多仆从照顾服侍吗,何况令贤侄乃是四品大员呢。”
夏羌不以为然的说道。
“非也,非也,你们不了解我家贤侄,我贤侄从小在村里长大,生活朴素惯了,与我那侄媳妇不同,我贤侄从来都是亲力亲为,不喜欢被人服侍,若是贤侄自己的话,即便是四品大员,他上任也最多带一两个仆从。现在有好几船仆从,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我那侄媳妇也跟着我贤侄一起上任了。”
朱守仁这一刻仿佛福尔摩斯附体了一样,一脸得意的对两人分析道。
“朱兄你的意思是......”胡炜和夏羌两人没想到朱守仁竟然给了他们一个惊喜。
“我们不能靠近军营,但是可以先去拜见我那侄媳妇啊,我那侄媳妇自会告知我贤侄。那么大一个船队进了苏州,肯定不难打听出来。”
大伯朱守仁一脸得意的说道。
“朱兄,英明。”
胡炜和夏羌禁不住拍起了朱守仁的马匹,没想到他竟然真想到一个可行的办法了。





寒门崛起 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多学着点
寒风在苏州城门呼啸,卷落了一地枯叶,洋洋洒洒、飘飘扬扬,像是漫天飞舞的纸钱一样......
苏州城门大开着,值守的士兵和差役分列城门两侧,检查进出城门的人们。
近期周边倭患严重,为了防止倭寇混入苏州城实施刺探、破坏等活动,这段时间苏州城门值守的兵士都会检查进出城的人们,要求人脱帽,查看发型,还要检查行人的包袱、车辆等,防止有人夹带兵器入城。
城外有很多百姓在排队进城,除了当地进城探亲、做生意的百姓外,还有很多携老扶幼、风尘仆仆、脸色凄苦的老百姓,他们大都是从松江府逃难来苏州城的。盘踞松江府拓林等地的徐海众倭寇近来越来越嚣张,频繁出击劫掠,致使松江府及附近很多百姓拖家带口的前来苏州逃难。
倭寇肆虐,最遭罪的还是老百姓,破门绝户、丧亲丧家的老百姓多不胜数。
大伯朱守仁、胡炜还有夏羌也在其中排队,身处一众逃难的百姓中,他们也不是那么显眼了。
“唉,都是可怜人,府尊怜惜尔等,进门钱全都免了。当然,做生意的商贾除外。”
守门士兵第一时间传达了苏州知府的善令。
“多谢青天大老爷。”
“谢谢青天大老爷,老天保佑......”
逃难的百姓顿时一阵激动,连连高呼青天大老爷,还有一些上年纪的大爷大娘甚至感动的泪流满面。
他们如此激动,并不仅仅因为免了几个铜钱的进门费,而是遭遇倭患后,一路逃难,尝遍了人间的凄苦和严寒,久违感受到了爱护和温暖,我们还是有人管有人爱的......
“太好了,正愁没有进门费,怎么混进城呢,呵呵,这免费进城,真是瞌睡了来枕头。”
夏羌听到免费进城的消息后,不由高兴了起来。
“太好了,开门红,这是好兆头。”胡炜也禁不住激动的用力一挥拳头。
“连府尊都祝我等一臂之力,这次想不顺利都难了。”大伯朱守仁也是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三人顺利的进了苏州城。
进了苏州城后,大伯朱守仁看着繁华的苏州城,不由的驻足在街边,诗兴大发,“繁华如斯,不愧是苏州城啊。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诗。”
胡炜、夏羌禁不住皱眉,这货的老毛病怎么又发作了。
“朱兄,我们还是快些打听令贤侄家眷在苏州的府邸在哪里吧。”胡炜和夏羌催促道。
“咳咳,等我吟完这句诗就走。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大伯朱守仁被催促后,不情愿的说道,吟完一句诗后,还有些意味未尽。
胡炜翻了一个白眼,实在忍不住的出声道,“朱兄,你吟的这句诗,它说的是扬州啊,咱们这是苏州。而且,那是三月,咱们这是腊月......”
大伯朱守仁嘴角抽搐了一下,然后咳嗽了一声,强行给自己挽尊,“诗意,我说的是这句诗背后的诗意,诗句是扬州,诗意之所以称意,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也。”
“对对,是我肤浅了,只看到了表面字词,忽略了字词后的诗意,朱兄看的更深远。”
胡炜深吸了一口气,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附和恭维了朱守仁一句。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拜见朱平安朱大人在即,还要靠朱守仁引荐呢,还是要哄一哄他的。
大伯朱守仁舒服了。
“朱兄,咱们干正事要紧。”夏羌提醒道。
“对对,走,咱们分头打听一下,然后再这里集合。”大伯朱守仁点了点头。
一听到分头打听,夏羌和胡炜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他们可不放心朱守仁。若是让朱守仁单独行动,还不知道他会不会再捅出什么篓子来。
“朱兄,你跟夏兄一起,夏兄不善交际言辞,朱兄你带一带他。”胡炜对夏羌眨了下眼睛,然后对朱守仁说道。
“嗯,确实,夏兄不会和人打交道,尤其是遇到小娘子时,经常手足无措,容易被人误解为不怀好意的登徒子,这不利于打听消息。嗯,那就让我带着夏兄吧。”
大伯朱守仁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说道。
谁遇到小娘子时手足无措了?!
我手足无措,也总比你动手动脚好吧?!
我被人误解为不怀好意的登徒子?!你还真是颠倒黑白!为什么会被人骂登徒子,你心里没点逼数吗?!还不是因为你,遇到小娘子了,眼睛都恨不得钻人家衣服里去,还总是言语花花,还总想占人家便宜......
夏羌听到大伯朱守仁的话,简直都快要怒发冲冠了,好在方才接到胡炜的眼神了。
忍一忍!
马上就要去拜见朱平安朱大人了,还要靠这个混蛋引荐呢,必须要忍一忍。
“咳咳,那就麻烦朱兄多多关照了。”
夏羌咳嗽了一声,调整了一下怒发冲冠的情绪,挤了一个笑容,拱手对朱守仁说道。
“呵呵,那是肯定的。夏兄你就跟着我好了,不出一盏茶时间我就能打听出来。”
大伯朱守仁一脸自信的对夏羌说道,然后扭头,同样自信的对胡炜说道,“胡兄,那我们就兵分两路,分别打听消息,半个时辰后来此处碰面。”
“好,朱兄,那我们就以半个时辰为限,不管有没有打听到消息,都来此碰面。”
胡炜强调道。
“好,一言为定。”
大伯朱守仁自信的点了点头。
“夏兄,跟紧朱兄,多学着点。”胡炜对夏羌一语双关的说道,在跟紧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放心。”夏羌用力的点了点头,他肯定会跟紧朱守仁的,绝不会再让他捅娄子了。
半个时辰后。
胡炜先到了碰头地方,没有看到夏羌和朱守仁,不由皱了皱眉,担心是不是朱守仁又闯祸了。
下一秒就看到两个狼狈的落荒而逃的身影出现在他眼前,其中一个身影还一瘸一拐的。
两人头顶着一头烂菜叶子,身上还湿漉漉的,老远就闻到了一股尿骚味。
正是朱守仁和夏羌。
胡炜正疑惑两人跑啥呢,下一秒就看到一条狂吠的大狗出现在他们身后。
然后,狂奔的两人,变成了三人......




寒门崛起 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就凭他
黄昏时分,三个狼狈不堪、一瘸一拐的乞丐出现在了苏州闾门里福禄街。
正是大伯朱守仁一行。
“是这里吗?”夏羌捂着被狗咬的屁股,看着街道两侧一座座高宅大院,心生敬畏的说道,“瞧瞧这宅子多气派,这里可都是朱门钟鼎之家,要是不小心冲撞了贵人,那可就麻烦了。以咱们现在这身行头,可不会有人对咱们客气半分。”
“不会错的,问到了三个人,都说是就住在闾门福禄街,门口有两个大狮子,门匾写着‘朱府’两个大字,咱们都把眼睛瞪大了,可别错过了。”
胡炜一瘸一拐的走上前,一脸笃定的说道,这个消息是他打听出来的,不会错的。
为了打听到这个消息,他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被一条该死的狗咬了一口。该死的狗,咬哪不好,就逮着屁股咬,搞得现在每走一步都腚疼。
好的,上天是公平的,他们两个也都被狗咬了,还都是屁股,这让他心里稍稍平衡了些。
“快看,前面就是朱府,门口还有两个石狮子,找到了。”
大伯朱守仁在前面兴奋的大喊了起来,一瘸一拐的向着朱府大门小跑了过去。
“哎,那个讨饭的,止步!这里是正门!要讨饭去后门,我家少夫人心善,知道近来逃难来苏州的人多,特意令人在后门布膳,你们要讨饭就去后门。”
守门的护院看到大伯朱守仁这个一瘸一拐的乞丐向门口跑来,不由伸手呵斥道。
这乞丐怎么这么没有眼力劲,这是正门,是你们乞丐能登的门吗?!
护院明显是练家子,一举一动都有几分气势,大伯朱守仁被镇住了,结结巴巴的说道,“哪个,哪个,误会,误会了,我们不是讨饭的乞丐。”
“对对,我们不是来讨饭的。”紧跟过来的胡炜和夏羌也都跟着解释。
“你们不是来讨饭的?乞丐不讨饭,那就是来捣乱讨打的了?”护院晃了晃脖子,发出一阵噼里啪啦声,抬脚走下台阶,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感觉。
“等等,等等,我们不是来讨饭的,更不是来捣乱讨打的,我们是来探亲的。你家老爷是不是叫朱平安,我是他大伯朱守仁!”大伯朱守仁连忙大喊道。
护院停在了大伯朱守仁面前,目光灼灼的盯着他,“你可知冒充亲戚的后果?!”
“不管什么后果,我可是货真价实的亲戚。”大伯这点倒是不虚,毕竟他确实是真的。
很快,大伯朱守仁驾到的消息传到了后院。
当时,李姝正在画儿的搀扶下散步,一个丫头上前小声禀告:“小姐,前院传消息说,有三个乞丐登门,其中一个自称是姑爷的大伯朱守仁,说是来找老爷的。”
“朱哥哥的大伯朱守仁?他怎么来了?”李姝听后,不由微微蹙了一下柳眉,然后对一个丫头吩咐道,“是这样,你让从村里跟来的刘妈去前院认人,如果确实是朱哥哥的大伯朱守仁,就让管事把他们安置在前院,好吃好喝的招待着,然后再问问他来此有何贵干。问清楚后,不论是什么事,都一律回,我一个妇道人家,不便见客,等朱哥哥回来再说。然后派人去大营告诉朱哥哥。如果是冒充的,那就让人打发了出去。不要伤人。”
对于这个便宜大伯,李姝可是没有什么好感。如果不是顾惜朱平安的面子和声誉,担心朱平安被扣上不敬长辈的帽子,肯定给他吃一个闭门羹。
他找上门肯定没什么好事。
倒不怕他打秋风,而是他带两个陌生人,千里迢迢而来,不知道又要做什么妖呢。
他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可是惹事生非、捅娄子的本事却不低,不得不防。
“遵命小姐。”小丫头领命而去。
刘妈是从上河村跟过来的,对于上河村还有下河村的人都认识,何况朱守仁在下河村的名气不小(不好的名气),自然是认识朱守仁的;尤其是两家结亲以后,朱家的人,刘妈都近距离见过。由她去前院辨认,不会认错的。
“小姐,我也认识姑爷的大伯......”画儿在一旁自告奋勇的说道。
“他大伯是什么样的人,你在村上没听过吗?以前他在镇上滥赌,借高利贷,却签公爹的名字,害的公爹被打;借着攻读的名义,在县城风花雪月,不干正事,把家底都掏空了,害的朱哥哥上山采药赚钱;朱哥哥高中后,他还常常恬不知耻的说是他给朱哥哥蒙的学,哼,满口胡言,朱哥哥小时候请他蒙学,他以攻读备考没时间为由推托,反倒把朱哥哥赶去放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那两个朋友肯定不是什么好货,少搭理他们。”
李姝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
“哦,差点忘了他在下河村的骂名了......”包子小丫鬟画儿吐了吐舌头。
过了一会,大约盏茶时间,小丫头就跟刘妈从前院认人回来了。
“小姐,我去前院确认了,那人的确是姑爷的大伯朱守仁,虽然披头散发、一身狼狈,但是他那张自命不凡的脸我不会认错的。”刘妈上前禀告道。
“还真是他......”李姝对此并没有多少意外。
“小姐,你不知道,他有多大架子,对我们颐指气使不说,还端着一副长辈的架子,说什么让小姐去拜见他......”小丫头忍不住告状道。
呵......
李姝闻言,嗤笑了一声。
“哼,多大脸啊,他以为他是谁啊,还让小姐去前院拜见他们,一点规矩礼节多不知道......我说小姐身子沉,行动不便,且姑爷不在,小姐不便见外客,等姑爷回来再说。”小丫头声情并茂的接着禀告道。
“他来找朱哥哥,要做什么?”李姝问道。
“他神神秘秘、自命不凡,说什么是来干大事的,来助姑爷一臂之力,助姑爷建功立业,送姑爷一场荣华富贵,送姑爷青云直上、封侯拜相......”
小丫头一脸无语的回道。
“就凭他?!”包子小丫鬟画儿闻言,忍不住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寒门崛起 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又见大伯
福禄街朱府前院,大伯朱守仁被验证了身份后,他和他的卧龙凤雏两位好友从普通客房被请进了贵客房。
外面寒意重,朱守仁他们在外面行走都禁不住瑟缩着身子,可是一进贵客房,却感觉到一股暖意扑面而来,置身贵客房如穿越了四季,置身暖春一样。
“这屋里怎么这么暖和,这得烧了多少炭炉才能把房子烘到这种温暖?”
胡炜一步入室内就忍不住嗟叹了起来。
“是啊,这一天光烧炭都得不少银子吧......”大伯朱守仁也禁不住附和道。
“啊?”最后进来的夏羌进来了后忍不住惊呼一声。
“咳咳......夏兄淡定。”大伯朱守仁看了夏羌一眼,咳嗽了一声,提醒他注意点,咱们可是有身份的读书人,别跟个土包子似的一惊一乍,被人看低。
“不是,朱兄,胡兄,你们发现没,这屋子里一个炉子也没有?”夏羌兀自一脸吃惊的对两人说道。
“不可能,屋子里面这么暖和,没有十个、八个的炉子烘不李了这么暖和。”
胡炜和朱守仁两人摇了摇头。
“可是,你们看啊,这屋子里面哪有一个炉子啊?”夏羌指了指屋子的大小摆设对两人说道。
“怎么会......”胡炜和朱守仁两人摇着头,环视屋内,然后眼珠子也禁不住瞪大了,越瞪越大。
我去,还真是,这屋子里有床榻桌椅柜子,可是唯独没有炉子,一个也没有。
没有炉子,怎么这么暖和?!
一时间,三人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目瞪狗呆,不,口呆......
“三位老爷,贵宾房装了我们祝融商行独家出品的祝融暖气,所以才这么暖和。三位老爷,看到墙上的管道了吗,那就是我们的祝融暖气片。”
引着三人来贵宾房的管事指着墙上的暖气管道对大伯朱守仁等三人解释道。
“祝融暖气是何物?”大伯朱守仁等人好奇的问道。
“这是我们姑爷和小姐发明的,屋子里不需要烧炉子,只需要装上祝融暖气片,就可以在冬天享受春天的温暖。我们前院有一个锅炉房,负责烧暖气,可以通过管道把温暖送到府里各个装有祝融暖气的房间。”
管事回道。
三人不明觉厉。
就在这时,几个丫头端着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进来了。
一眨眼的功夫,贵宾房八仙桌上就摆满了一道道色香味给俱全的美食,鸡鸭鱼肉,山珍海味,炒溜炸烹爆,煎塌贴焖烧,扒煮酥烩涮,蒸酿氽炖熬,焗烤熏煸腌和醉,拔丝蜜汁煨和糟......
为了保持温度,好几道热菜下面还有小炭炉煨着,咕嘟咕嘟的,香味加倍。
正在研究暖气片的三人瞬间就被桌上的美味佳肴给吸引住了,一个个唾液疯狂分泌。
天知道他们从应天到苏州这一路来是怎么过得,风餐露宿,食不果腹,吃树根,啃树皮,村子里面去偷鸡,结果被狗追,下河抓鱼水太凉鱼太滑,愣是一点荤腥都没见过。
此刻,看着这一桌子的鸡鸭鹅肉、山珍海味,尤其是那一盘香喷喷、摇晃晃的肘子,令他们三人脚步不受控制的一点一点的往桌子前挪。
“看到肘子,就禁不住想起东坡先生那一句‘和草整煮透心香’的诗句,东坡先生不愧是东坡先生,这肘子啊就得和系肉的稻草一起放进锅里煮才香。”
大伯朱守仁摇头晃脑的吟着诗,看着桌上的那盘诱人的肘子,口水直流。
“我记得是‘禾草珍珠透心香’吧?”夏羌挠了挠头,小声嘀咕道。
“嗯,我尝尝这苏州的肘子和老家的肘子有什么不同......”大伯朱守仁说着就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连坐都来不及坐,就上筷子夹了一筷子。
1...691692693694695...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