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第34章 明争暗斗(3)
    “那可不行!合同上明文规定耐火材料厚度是五公分,他这才四点七八,与规定明显不符,还不知道前几批进来的耐火材料是不是符合要求。”老吴的态度显然没有商量的余地。

    “只有这一批从别的地方进货,他们以前那几批我都看了,没有任何问题,不行的话把这一车收下吧,让他们保证以后绝对合格不就行了嘛。几百公里路程,拉回去光运费就得好几千,这个工程他们本来就挣不了多少钱,再来回折腾,不就更没法干活了吗”周福山压低嗓音,以近乎哀求的口气跟老吴说。

    “周经理,这项工程是他们自愿揽下来的,既不是你,也不是我,更不是关总央求他们,所以,工程挣不挣钱,挣多少钱,完全是他们的事,但坚不坚持合同条款,却是咱们砖厂的事。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老吴这话,看似不疼不痒,实则把老周噎的不轻。

    “是呀,可他们已经到了这个份上,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让老吴戳中了软肋,老周说话也没了底气。

    “当初的竞标价格是他们心甘情愿接受的,又没人逼迫他们,现在说这些没有任何用处。周经理你想想,如果不按合同办事,你认为公司和关总知道了会怎么样”老吴有点不耐烦。

    老吴认为,竞标时对方故意把价格压得很低,以为别人不知道其中的奥秘不就是为了不惜一切代价拿到合同,然后再从材料费上赚回来吗注意打得不错啊!但是,这雕虫小技被我识破了,看你往下怎么收场!

    自从老周来到砖厂,老吴就感到处处不顺,因为老周的告密,前段时间老吴还被公司罚款一千元,既让他损失了金钱,又在职工面前丢了面子,老吴心存怨恨,一直想找个机会报复老周,这次总算让他逮着了,双方都心照不宣,老吴岂能放过这报复的机会尤其是最后这句话,别看老周是关云天的老丈人,也害怕老吴把事情捅到总经理那里。

    周福山还想说几句软话,让这件事情过去,对面的老吴却把电话挂断了。

    回想老吴刚才说的那些话,再联系到自己跟老吴这一年多相处的关系,老吴拿合同原则说事,毫无通融余地,周福山更害怕他把事情向公司领导汇报。

    老周低着头,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试图想出个办法来,说啥也不能把已经拉到厂里的耐火材料再拉回去。

    过了十多分钟,周福山猛然掐灭手里剩下的半截烟头,他抓起电话,拨出了一串号码,然后放下电话等待回电。

    不到五分钟,老周面前的电话响起铃声,听筒里传来他那个远房侄子的声音,“二叔,你找我”

    “哦,我想问问你身上带没带钱”

    “带了,不多。”大侄子不

    解其意。

    “有多少”

    “一千来块吧。”

    “差不多够了。按我说的,你找老吴,就说想单独跟他说几句话,你把他叫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最好是一间屋里,如此这般,应该就能搞定他。”老周终于替他侄子想出了办法。

    “这样能行吗如果人家不要呢”

    “你放心,就凭我对他的了解,这一招肯定管用。”

    挂断电话,老周的大侄子来到室外,见老吴正好一个人站在厂区的道边抽烟,他走了过去,凑得很近,低声对老吴说:“吴经理,咱们到那边去,我有几句话想单独跟你说。”

    老吴一愣,一时没明白什么意思,就跟着对方朝厂区西南角的一排平房走去。

    两人进了一间空屋,没等老吴说话,周福山那大侄子抢先道:“吴经理,我来你们厂里施工二十多天了,本来早就想单独拜访你,请你吃饭,由于工期紧张,一直没有得空,觉得很过意不去。我这里是一千块钱,你拿去买两条烟抽。”说着,一把将钱塞进老吴的上衣口袋里。

    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让老吴一怔,“你,你这是干什么”老吴马上镇静下来,故意推辞着,却没有把钱退出来的意思,“你这样不好吧”

    “吴经理,你代表砖厂,我理解你的难处,可我们也不容易。如果把这车耐火砖再拉回去,光运费我们就得赔上好几千,你能不能高抬贵手”

    “这......,好吧,不过下不为例啊!”刚才的情节出乎老吴的预料,他的脸上表情僵直。

    老周的大侄子拿出烟递给老吴一根,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两人又寒暄了几句,没有更多的话语,便迈腿往外走,在未迈出门槛之前,老吴说:“以后有事先打个招呼,你记下我的传呼号码。”

    两人走出房门,来到仓库门口,老吴告诉保管员,事情已经和公司领导沟通好了,可以办理入库手续,让他们卸车。

    就在这时,周福山传呼他的大侄子,让其回电话,这位侄子告诉他,事情已经处理好了,他出的那个主意非常管用。

    只是从此以后,每次都是赶在周福山值班的时候进材料,老吴值班时一次也没赶上过。其中的原因老吴心知肚明,但他还能说什么

    不仅如此,在节能改造工程验收阶段,老周的大侄子如法



第35章 明争暗斗(4)
    据说采购员挨训的原因是他开车把买回来的物品直接送到了车间,这违反了两项规定,第一,后勤车辆不能直接开到生产区,第二,购入物品没有走正规的入库程序,让车间工作人员去仓库领取。

    老周认为这简直是狗咬吕洞宾!车辆在特殊情况下开进生产区,把车间要得很急的物品直接送到现场,然后补办入库和领取手续,特事特办,这有什么错老周认定这是生产部门故意找茬。

    仓库本来就位于生产区的范围之内,周福山心想,你们生产部门不是不让车辆开进生产区吗那好,你们就到非生产区来提货,而且必须要生产部门的领导亲自来!

    其实,上次管理会议上发生的事,老吴虽有不满,却也没很在意,过几天就几乎忘了。那天小马严厉训斥采购员,还真的跟老吴没关系,那件事老吴当时也不知道,是过了好几天才从车间职工那里听说的。周福山闹的这一出,还真把老吴蒙在鼓里了。

    别说老吴不明白,恐怕所有知道这件事或跟这件事有关的人,包括采购员本人,都不明白老周的用意,只有老周自己知道他为啥这样做。

    保管员老田跟周福山年龄相仿,他俩平时交流的共同语言也较多,看见后勤部门跟生产部门这样互不相让,老田觉得有点不像话,如果再僵持下去,耽误了生产,让公司领导知道了,那就不是小事儿了。

    想到这里,老田来到周福山办公室,“周经理,这是怎么回事儿呀一直不都是车间办事员提货吗这次怎么非要让小马或老吴亲自来提”老田想先了解情况。

    老周摆了摆手,“老田你有所不知,前段时间车间急用的物品,采购员买来后,我让他开车直接送到了车间门口,这本来是我的一番好心,却被小马凶狠地训斥了一顿,说采购员不应该把车开进生产区,采购的物品应该走正规的入库手续。那好,这回采购的物品,就让他们来非生产区提货。”

    “来非生产区也可以,但这些物品都是车间要用的,车间办事员领取不是很正常吗”老田仍然不解。

    “那天小马训斥采购员,我看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并不是因为车辆开进生产区和没办入库手续那么简单,绝对还有别的原因,我想当面问问他。”周福山提到管理会议上他给生产部门提意见的事,那天开会老田也在场。“我怀疑他们对我怀恨在心,故意找茬训斥我手下的采购员,实际上是冲我来的。”

    原来如此!老田恍然大悟,不过他说:“他们也许内心有点不满,但从来没听老吴公开说起过,他不至于指使小马那么做吧”

    “不是老吴指使,就凭小马一个车间主任,我认为他不敢那么放肆。”

    老田微微点头,“不管怎么说,不能因为这事儿影响生产啊!”

    “我问了车间办事员,车间还有部分存货,三五天之内耽误不了使用。之所以非让他俩亲自提货,就是想当面问问他俩,为啥要故意找茬。另外,通过这件事,我还想让他们知道,别看我只是管后勤的经理,他们也休想在我跟前嚣张。”老周越说越激动。

    “好啦,事情已经清楚,你也别生气了,大家的共同目标是为了把砖厂的工作做好,个人恩怨应该放到一边,继续僵持对谁都没有好处。这样吧,我劝你们双方各自后退半步,你也别当面质问训斥采购员的事了,让他们把货提走。”

    老田说完,周福山不置可否。

    离开老周办公室,老田又来找老吴,“再不把货提走,车间一两天就没有用的了。”

    “也不知道这老周突然犯了什么毛病,平时都是车间办事员领取,这次非要让我亲自找他领货,我就不去,看耽误了生产谁负责!我是管生产的,还管这些破烂事儿”老吴气不打一处来,他觉得是周福山故意找别扭。

    “吴经理,我刚从老周那里了解到,他是因为小马那天训斥采购员的事而耿耿于怀,他认为是你指使小马故意找茬。”老田来此的目的,就是将情况如实相告,以便消除误会。

    “他简直是胡乱猜测!那天的事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也是后来听别人说的。”老吴觉得冤枉,接着抱怨道:“小马这家伙也是没事找事,屁大点事值得发那么大的火吗真是小题大做!人家采购员也是好意,为车间着急,虽然不符合生产管理规定,但特事特办,下不为例不就得了嘛,难道不会好好说话”

    “整件事看来都是误会,有机会我跟老周解释解释。既然事情已经过去,大家都别再提了,为了工作,我建议你跟老周各自后退半步,你带上车间办事员,找老周把货提出来。我刚从老周那里来,他也表示不再纠缠了。”

    见老吴没再言语,又拉了几句家常,老田回了自己办公室。

    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老吴带着车间办事员来到周福山办公室,“周经理,我带车间办事员提货来了。”

    “好啊,早该提走了。”周福山二话没说,叫采购员打开后勤小仓库的房门,把劳保用品搬了出来。

    虽然相互仍然没有多余的话,但在老田的调停下,双方算是给了对方一个台阶,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要是由于私人恩怨相互较劲,最终耽误了工作的话,他



第36章 都没料到
    下班回到家里,吃过晚饭后,小马打了几个电话,问了问村里几个泥瓦匠的情况,结果只有两个因为家事耽搁还在家里,其他人春节后就外出干活了。至于打下手的杂工,泥瓦匠自己会找,用不着小马操心。

    小马告诉泥瓦匠,砖厂请他们干活,具体情况明天去砖厂找管后勤的老周谈,他特别强调这事儿归老周管。

    打完这通电话,小马坐在椅子上一边喝水,一边回味周福山让他帮忙找泥瓦匠的事,他认为老周曾经故意找茬让自己难堪,自己也确实在心里怨恨过老周,即使现在这种怨恨情绪也未完全消除。

    但不管怎么说,老周毕竟是公司总经理关云天的老丈人,又是砖厂管后勤的经理,说不定还是公司安排在砖厂,用来监督基层的耳目,既然老周因为这件事主动跟自己接近,自己为何不顺水推舟,借此机会把跟老周的关系缓和下来

    通过对近期一些事情的观察,小马认为跟周福山走的近一点,至少没有坏处。于是,他又拿起电话,告诉刚才联系过的泥瓦匠,虽然砖厂主动找上门来,但冲着自己在砖厂当车间主任的面子,让他们明天去谈价格时不要敲竹杠,要价合适就行了。

    这两个泥瓦匠一个跟小马有远亲,另一个是他发小,他们答应给面子。小马当晚又给老周打电话,把这些情况向老周做了通报。

    第二天上午八点多,泥瓦匠来到周福山的办公室,不用问都知道他们的来意,老周开门见山,向两人介绍了翻修屋顶的范围、具体要求和大致工期,还领着这两人去施工现场实地查看。回到办公室,泥瓦匠根据工作量和用工人数,当场报价,并确定了工期。

    老周关心的主要是价格,对于工期,即使甲方不要求,乙方也会抓紧时间。至于价格,与劳务市场那些人的要价相比,这个价格虽然也低不了多少,但确实属于最低的,这让老周很满意。

    当场草签了施工协议后,约定第二天开工。临走时,泥瓦匠提了个请求,为了赶工期,不把时间浪费在来回的路上,他们希望施工人员在厂里的食堂吃午饭,餐费自己出,请老周帮忙跟食堂协调一下。周福山对此非常理解,爽快地答应了对方的请求,食堂正好归后勤部门管辖,协调起来也方便。

    农村人出门干活,为的就是挣钱,没有固定的上下班观念,只要天一亮,他们就认为该干活了。第二天早上才六点过,两位泥瓦匠就开着农用三轮车,带着六名杂工和一些施工机具来到砖厂门口,这时,值班人员和门卫才刚起床。说明来意之后,门卫准其入厂,到了现场摆开架势,便开始忙活起来。

    上午八点左右,老吴看见一些人在平房那边翻修房顶,

    他打听这些施工人员是在哪儿找来的,其他人都不知道,一般也没人关心这事儿。午饭时间,在职工餐厅碰见两个泥瓦匠时,老吴才知道是附近村子的人在这里干活。老吴跟泥瓦匠很熟,当然也是通过小马介绍,生产区那些土建工程就是这些人干的。

    回到办公室,老吴心里嘀咕,老周跟附近村子的人根本不熟,他怎么会找到这些泥瓦匠呢一定是小马介绍的。可老周跟小马之间矛盾很深,他们平时几乎不说话,小马怎么可能帮老周介绍这些匠人对此,老吴十分困惑。

    第二天午饭时间再次碰见泥瓦匠时,老吴问他们怎么揽到了这个活,不出老吴所料,对方告诉他,就是小马把他们介绍给了老周。弄清缘由后,老吴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怪怪的滋味。

    房顶翻修按期完工,周福山对施工质量非常满意,通过这件事,他对小马有了好感。

    老周年龄比较大,又是公司总经理的岳父,他的办公室条件不错,不仅办公室比较宽敞,而且自动饮水机、茶叶、茶具一应俱全,只要小马有空,老周隔三差五就打电话让小马来他办公室喝茶聊天。

    小马也感觉到了周福山对他的善意,有事没事他也主动往老周办公室跑,除了闲聊,有时也谈一些生产方面的事。

    这一切被老吴看在眼里,原本跟小马私交甚好,自此以后,除了正常的工作交流,他跟小马的交往明显少多了。老吴实在不明白,小马这个车间主任不跟生产经理接近,而去跟后勤经理套近乎,你能得到什么好处

    小马也感觉到老吴在疏远他,但他想明白了,作为一个小小的车间主任,跟着参合什么呀自己对砖厂的事没有任何决定权,可以说和老周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现在人家老周表现出了善意,自己没有理由不走近他。

    一次闲聊,说起和员工的关系,小马无意中提到老吴下班后很喜欢去住在附近的员工家里喝酒,其实有很多次喝酒,小马也跟着去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周福山不由得联想到,怪不得生产部门的很多员工不欢迎自己,甚至故意抵触和排斥,莫非老吴借着跟职工吃吃喝喝,在私下拉拢职工,存心孤立自己

    难怪老周想得多,自从他来到砖厂以后,生产部门的职工确实不欢迎他。了解到这个情况,老周认为问题严重,他觉得老吴孤立自己的目的,就



第37章 并非兴师问罪
    同事正想看笑话,怎么办得问你自己呀!你不是愿意揽事吗“呵呵,都这个时候了,还能怎么办,只能让公司的提货人在那边等到下星期一了。”

    周媛媛有所不知,正是因为她没能及时打款的原因,昌达公司采购部经理带着十辆重型卡车,在三百多公里外的外贸仓库等了整整三天!幸好昌达公司的仓库里还有少量原料,否则,付给十辆卡车三天费用是小事,因为原料没能及时拉回来,导致所有生产线停产,周媛媛可就惹下大祸了!

    周媛媛喜欢管事,但她能力有限,家里事情又多,在能力精力都不够的情况下,她的工作成效就可想而知了。

    因为财务核算的需要,财务科定期要跟仓库保管对账,这项工作原本有专人负责,周媛媛可能认为这个岗位太轻松,她也许出于为公司节省人力成本的考虑,把负责对账工作的员工安排去做别的工作了,自己主动把这项工作揽了下来。
1...1011121314...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