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不得不说,农机厂的干部职工谨慎过头了,他们总以为自己随时随地都在遭人算计,面对改制办工作人员的询问,仍是一言不发,这让工作人员非常恼火。

    “改制工作进行半年多以来,全县二三十家地方企业都已顺利完成改制,只有三四家企业,尤其

    是你们农机修造厂的工作特别不好做,此前提了多种方案,没有一种能达成一致,如果你们不愿改制,那就跟地方政府彻底脱钩,依靠自己的能力继续经营,政府也很欢迎,但你们早已陷入困境,不能自拔,职工一两年不发工资,隔三差五去政府部门上访。拖到今天,好不容易有昌达集团出面参与你们的改制,但在这样的小事上,李厂长,你们如此不配合,让工作如何往下进行”

    被工作人员训斥了一顿,老李觉得脸上发热,“我也没说不配合,评估费让关总他们垫付,我没意见,不知道他们几位有啥想法。”老李指着旁边的几位职工代表。

    “你们几位,有什么意见”改制办工作人员很有些不耐烦。

    “只要能做到公平公正地评估,谁出评估费我们都没有意见。”

    工作人员揶揄道:“哼,这倒是句大实话,谁出评估费都无所谓,反正没你们什么事。你们懂不懂什么叫第三方机构那就是不代表任何一方的利益,人家只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被评估对象进行价值评估,如果这样评出的结果都不能让你们满意,那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一位职工代表举手发言,“土地评估的事我们放心了,我想问问关总,如果昌达集团接手农机厂,我们这些在职职工如何安排”

    关云天看了一眼对面的几位职工代表,“农机厂的原有业务早已萎缩,老本行是没法干了,职工的安排要另想办法。愿意接受统一安排的,我们将重新分配工作,如果不愿接受安排,那就实行工龄买断,另谋高就。”

    “关总,重新分配工作,是在原来的农机厂,还是去你们昌达集团”

    “农机厂那个位置处于城市里,四周不是居民住宅区,就是商业区,那里早已不适合开工厂搞生产了,如果愿意接受安排,当然是去昌达集团下属的工厂。”

    另一位职工代表举手问道:“请问你们昌达集团的工资收入水平怎么样按时发工资吗”

    改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接了过去:“说你只顾埋头干活吧,你们农机厂早就没活可干了,难道此前你没听说过昌达集团吗他们是华源市最大的民营企业,员工两三万,产值几百亿,




第184章 以为自己是谁
    根据地方政府要求,改制企业办完交接手续后,第一清算拖欠工资,第二人员善后安排,这两件事办不好,改制就不算完成。

    清算工资跟昌达集团无关,他们现在要做的是人员安排和善后处理,这项任务理所当然地应该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

    关云天告诉薛建清,对于那些留下意愿不强,口碑不佳的农机厂员工,千万不要劝其留下。老薛以前就是一家国营大企业的人事科长,他对此深有体会,国营或地方企业,有小部分员工以企业主人自居,简直就是一帮大爷,谁拿他们也没办法,根本不好管理,这样的害群之马无论如何不能让其进入昌达集团!

    通过考察甄别,农机厂的二百一十名在职职工,有一百名被昌达集团留下,分散安排到各分公司的生产车间,其余一百一十名被买断工龄。

    事情办完后,关云天跟老丁闲聊,“花了八百五十万,除了县城城区的一百亩土地,什么也没得到,你认为值不值”

    老丁很关注国家的发展形势,他略一思索,然后道:“这要看怎么说就现在这个形势,花八百五十万储备一百亩位于城区的土地,我认为值得。”

    关云天点了点头,“就在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香港九十年代的事,有位高人当时说了一句话,他说储备土地,比储备黄金都重要,我觉得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句话有些道理。”

    “关总很关注这方面消息吗”

    “当然,还记得前段时间,你跟叶总当着我提到的一件事吗你们说现在住房商品化是大势所趋,我很在意这句话。要盖住房,首先得有土地,而且只有城市的住房才有较高的价值,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明白储备土地与储备黄金那个更重要了。”关云天用深邃的目光看着老丁。

    “下一步,昌达集团难道要涉足地产开发”老丁吃惊地看着关云天。

    “一切皆有可能!昌达集团参与地方企业改制,一方面为地方政府分忧,另外,借此机会,也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做些铺垫。”关云天道。

    老丁点头赞同,他欣赏关云天的冷静与果敢,更佩服关云天那灵敏的商业嗅觉。

    完成农机修造厂的改制以后,利用类似方式,昌达集团又参与了另外三家地方企业的改制,一共获得土地资源四百余亩。

    包括金融界的一些朋友对昌达集团的这一举动表示不理解,社会上有些人更是将此举理解为关云天想借此跟政府靠拢,甚至往上爬。关云天一笑置之,只对银行的几位老朋友做过解释。

    外人的怀疑也不无道理,昌达集团先是协助地方政府帮助北部山区几万村民摆脱贫困,现在又参与地方企业的改制,当年年底,昌达集团先后被富源县和华源市两级政府评为先进企业,还被授予多种荣誉,有关仪式,关云天却一次也没亲自到场,全部委派董事会的其他成员出席。

    对于关云天个人,政府当然也要给予多种头衔和荣誉,除了一个五一劳动奖章,其他均被关云天婉拒了,他的理由很简单----要把精力用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实在没有时间顾及社会工作。这个理由很正当,有关方面也不好强求。

    协助县里完成企业改制后,关云天有了几天难得的空闲,一天下午,

    他正在办公室跟同事闲聊,突然进来一位不速之客,五十多岁年纪,一副邋遢模样,“请问你是关总吗”来人进门便问。

    同事见有客来访,便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是的,请问你是哪位找我有事吗”

    “哦,我是县里农机厂的。”没等主人招呼,来人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县农机厂不是已经改制,不存在了吗找我有什么事”关云天警觉起来。

    “农机厂是不存在了,我来问问改制后我的工作怎么办”

    “你的工作改制那会儿你们全厂职工都得到了适当安排,你干什么去了当时没给你说法吗”

    “当时我在放长假,不过厂里通知我了。”

    “既然通知你了,说明你知道改制的事,当时给你做了怎样的安排”关云天道。

    “我是属于工龄买断。”

    “那就没事了,工龄买断,你得了一笔钱,从此便与单位脱离关系,你现在是个自由人。另外,你应该去找有关部门打听,我不管这些事。”

    “我问了原来农机厂的人,他们说只有你说了算。”

    “不管我说了算不算,从你刚才说的情况看,和农机厂的其他职工一样,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跟昌达集团没有任何关系。”

    “不对呀!农机厂不是被昌达集团买过去了吗怎么能说跟昌达集团无关呢现在我想上班,不找你还能找谁”来人把头戴的棒球帽扔在桌上。

    关云天看着对方,严肃地说:“首先,我要纠正你的说法,农机厂不是被昌达集团买过来了,而是破产改制,昌达集团只是出资参与了它的改制。另外,我再一次明确告诉你,既然当时你同意工龄买断,你肯定得到了一笔钱,那就跟任何单位都没有关系了,即使你想上班,也不应该找我。”

    “关总,农机厂的地盘都归了昌达集团,怎么能说跟你们没有关系呢我想上班当然得找你呀!”

    “就算你说的能跟昌达集团扯上关系,可是政府的改制文件明文规定,选择工龄买断的职工,就等于自愿放弃工作安排,愿意接受工作安排的职工,自然不能得到工龄买断资金,你得到了工龄买断的钱,我们当然没有为你安排工作的义务。另外,根据当时达成的协议,即使农机厂的职工选择继续工作,还要接受昌达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考察,只有那些通过考察的职工,才能进入昌达集团工作。我这番话的意思,你听明白了吧”

     



第185章 形成共识
    从前,关云天跟石元强有过很多交集,他曾经是石元强的恩人,因为对承揽工程不满意,石元强跟关云天翻脸,他们约定做了一次文明对决,石元强大败而归,成了关云天的手下败将,当时,关云天并没有过多为难石元强,但自那以后,石元强跟关云天井水不犯河水,两人断了来往。

    听见自己的亲舅去昌达集团招惹关云天,还要让自己出面说话,石元强知道这位小舅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小舅,你让我怎么说话呀人家有规定,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石元强不想找没趣,通过上次交手,他知道关云天的分量,也清楚自己的斤两。

    “元强,凭你在社会上的地位,你说句话,我认为应该能够起作用。”郑新光还在幻想。

    “好啦,你别说了,这个忙我帮不了,你自求多福吧。”说完,石元强挂断了电话。

    “嘿----,这小子把电话给我挂断了!”郑新光很不甘心。

    刚才双方在电话里的对话,关云天听得清清楚楚,但他故作不知地问:“怎么样,石元强怎么说的他要不要给我打电话”

    郑新光像个泄了气的皮球,退回去瘫坐在椅子上,万分沮丧地说:“这事元强不管,他让我跟你谈。”

    “石元强都不管的事,你还想怎么跟我谈”

    “关总,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吗”郑新光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关云天。

    “没有什么可商量的。你可能还不知道,昌达集团是一家非常正规的企业,我们完全按规章办事,各项制度很健全,就你这自由散漫,吊儿郎当,恶习不改的态度和人品,我劝你趁早别来,否则,将受到公司制度的严惩。”说完,关云天便顺手拿起桌上的一份报纸浏览起来,把对方当做空气一样的存在。

    郑新光觉得很无聊,他抓起自己扔在桌上的棒球帽往外走去,嘴里还不住地嘟囔道:“元强这小子,连我的事都不管了。”

    当郑新光走出门口,关云天把手里的报纸狠狠地摔在桌上,“什么东西!就你这德行,还想上我这儿胡搅蛮缠,也不撒泡尿把自己照照!以为还是在农机厂瞎了你的狗眼!”这是关云天第一次生这么大的气,也是他第一次动粗口。

    ......

    两个月后,关云天接到一个半生不熟的电话,“关总你好!还记得我吗”

    “这号码我倒是多少有点印象,你这声音我也有些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了,请问尊姓大名”关云天道。

    “我是八达轮胎公司的老王,还有印象吗”

    “哎哟!失敬失敬。王总莫怪,你我事情都多,这几年见面相聚的时间少了,怨我。”

    说起来,八达轮胎公司的王总,还是关云天生意上最初的领路人,那时昌达集团刚涉足帘子布,在宋副县长的力荐下,昌达集团的第一家用户就是八达轮胎公司,时至今日,两家企业还有业务来往,只是两位老总不再具体过问,他们联系的就很少了。

    “关总太客气了,昌达集团是大企业,涉足的行业又多,本来我想登门拜访,总怕打扰你的工作。”

    “应该我拜访你才对。王总今天打电话,请问有什么指示”

    “哪有什么指示呀!前段时间你们参与地方企业改制,听说得到了几块区位不错的土地”

    “嗨,当时没有人愿意接手,几家地方小企业的改制无法往前推进,宋副县长问昌达集团有没有兴趣,我们也是碍于面子,就参与进去了。其实几家企业的厂区都不大,加在一起才四百亩左右。王总,这事儿你听谁说的”关云天道。

    “关总,纸是抱不住火的,几家银行的朋友都跟我说过,地方企业改制,银行是不是也参与了”老王跟几家银行的领导也是老朋友。

    “银行的朋友当然知道,不过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不值得张扬。”

    “兄弟,还是你有眼光,虽然一贯低调,却总是领先别人一步。”老王从心里佩服这位后起之秀。

    “王总谬赞,跟你们比起来,我还是学生。”

    “好啦,你也别谦虚了,堂堂华源市最大的民营企业老总,业界谁不知道你的大名今天给你打电话,我想打听一件事。”

    “哦,什么事”

    “昌达集团在县城储备了四百亩土地,我想问问你们打算用那些土地干什么”

    “那些土地----,”关云天略作思忖,“王总,恕我冒昧,你问这个......”

    “哦,你知道八达轮胎公司是乡镇企业转制过来的,我们有很多老职工都是企业元老,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给他们解决住房问题,经公司领导层商议,我们想在县城建一处住宅小区,除了解决老员工的住房问题,剩余住房卖给公司的年轻职工。”

    “建住宅小区好啊!你们是富源县第一家为职工解决住房问题的企业,值得其他企业效仿。”

    “我们的情况跟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建房不一样,那时单位修建的住房,实行按职务、资历和工龄无偿分配,我们打算修建的住宅小区,完全按市场价格出售,对老职工可能实行一些补贴,但户型和面积完全根据个人意愿和家庭情况自行选购。”

    “王总,你们的举措应该受到职工的欢迎,虽然住房以市场价格出售,但同一个单位的职工住在同一个小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可以实行共享,这个决策很好!”

    老王叹了口气,“好是好,县城已经没有合适的地方了,我想跟你商量,能不能把昌达集团拥有的四块土地,转让给我们一块因为长期生活工作在农村乡镇,职工



第186章 谁奸谁傻
    因为早有心理准备,对于老王的诘问,关云天并没有感到意外,他平静地说:“王总,昌达集团和八达公司是多年的合作伙伴,不能因为这件事影响今后的关系呀!”

    “既然关总还记得咱们有多年的合作关系,我们那小小的请求也不是多么过分,你们昌达集团怎么就不能网开一面呢”老王没好气地说。

    “王总,我不是说过嘛,昌达集团是正规股份制企业,凡事都需要董事会讨论决定,请你理解我的难处。”

    “理解你的难处谁来理解我呀!有求于我们的时候,我全力支持,现在是我有求于你,你却推三阻四,困难重重,有这么处关系的吗”老王越说越生气。

    “王总别激动,我们感谢你多年以来对昌达集团的支持,除了这件事,你有什么要求,我们也当全力以赴。”

    “除了这件事,我还有什么有求于你的这件事怎么啦不就是一块土地吗又不是让你白给我。”老王说的轻巧。

    本来不想把事情摊开说,那样显得很俗气,但老王一直认识不到问题的重要性,关云天只好说道:“王总,昌达集团永远记得当初你对我们的支持,但那件事跟土地转让不能相提并论啊!”

    “想当初你们的帘子布打不开销路,我第一个接受了你们的产品,难道我做的还不够好现在我们想购买你们的一块土地,怎么就不能相提并论”
1...6364656667...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