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嗯,你们本身意识到了住房商品化的趋势,参与改制又得到了土地资源,两者结合起来考虑,自然就会想到进入地产市场,真是水到渠成!工作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蒋副县长问道。
“第一个楼盘刚开工,地基还没挖完,这不就进行不下去了嘛。”顺着对方的问题,关云天正好引出今天见面的话题。
“刚开工怎么就进行不下去了”蒋副县长觉得奇怪。
“前两天建委稽查科给我们送来一纸罚款通知,不交罚款就得勒令停工。”
“难道你们手续不全,没有得到开工许可”
“让他们看了,所有手续一样不缺,可能是我们初涉这个行业,工作人员没有经验,在开工许可上漏盖了一个部门的公章,稽查人员抓住不放,根本不听解释,即使马上补盖也要罚款十到二十万。”关云天道。
“这么点事,一般情况下说清楚就可以了,是有点小题大做。”蒋副县长皱着眉头道。
“蒋县长,听了解内幕的朋友说,跟建委和城建部门打交道,里面有很多潜规则,我们这件事,是不是哪个环节做的不周到,惹得有关部门不高兴了”关云天直言道。
“社会上是有很多谣传,有些是真的,有些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不过从你述说的情况看,可能他们认为昌达地产是新入这一行的,想跟你们认识认识。”
“那我知道了,实际上就是该拜的神没有拜到。”
“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你们交完罚款了吗”
“还没有,估计这两天就会催缴,再不交就得让停工了。”
“不要交罚款,回头我跟他们打个电话,把情况说一说。”
关云天急忙起身,端起酒杯来到蒋副县长跟前,“多谢蒋县长!昌达地产公
司不会忘记你的支持,我敬你!”
“关总客气了,这没有什么,一个电话的事。但漏掉的那个公章,要赶快去补上。”一件让关云天困扰多日的事,在蒋副县长这里一个电话就解决了!
一旁的刘副县长见事情办得如此顺利,也端起酒杯,“蒋县长举重若轻,我也替关总感谢你!”
“刘县长,你是老领导,哪敢劳你大驾,还是互敬吧。”
放下杯子后,刘副县长道:“关总的昌达集团是个有担当有良心的企业,多年来,他们捐资修路,帮助政府扶持北部山区脱贫致富,又协助地方企业改制,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进入房地产市场,我相信他们仍然会是有良心的开发商,将会为富源县乃至全市城乡居民奉献出优质房源。”
“两位领导,这一点倒不是自夸,有人曾经向我建议,让我们售楼花,那样可以节省很多开发资金,但被我拒绝了。”关云天道。
“是啊,这样的企业应该受到支持,而不是刁难。不过,将来在工作上,你们应该多跟有关部门沟通,在这个领域,说不上是潜规则,但确实有些难以名状的事情。”蒋副县长用难以名状这个词,颇有寓意。
关云天多么聪明的人,他再次起身敬酒,“多谢蒋县长指点,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们今后会完善这方面工作。”
有些事点到为止便好,大家都是聪明人,没有必要把话说的那么直白。
楼盘工地既未停工,昌达地产也未缴纳罚款,就像任何事也没有发生似的,关云天知道,这是蒋副县长的电话起了作用,否则,建委稽查科的人早就过来催交罚款或勒令停工了。难道,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随着第二和第三个楼盘的开工,关云天明显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很多事情等着他处理,下一步如果涉及储备新的土地,将会面临更多问题,他根本没有精力管理项目开发中的具体事务,所以关云天考虑为昌达地产公司设置一位副总经理,具体管理昌达地产公司的日常事务。
纵观整个昌达集团领导层,关云天作为董事长,他
第190章 竞争与垄断
毕竟初次见面,相互不了解,严主任跟关云天没有更多的话题,看出了这一点,关云天打算告辞,准备起身离开之前,他说道:“严主任,这两天抽个时间,我想请你吃饭。”
“吃什么饭呀!你们做好项目就可以了。”老严推脱道。
“吃饭的目的,就是为了把项目做得更好。严主任,你就别推辞了,定个时间吧,那天都可以,带上你的朋友,另外,要不要请蒋县长参加”
“哎哟,关总盛情,看来还不好推脱了,那就明天晚上吧,我可能要带四五个人,蒋副县长嘛,毕竟人家是领导,有他在场,其他人放不开。”
“那好,就在明天晚上,一言为定,咱们去‘天香阁’怎么样”关云天征求道。
“嗨,吃顿便饭,随便找家饭店就行了,不用去那么高档的地方。”
“严主任,咱们就去‘天香阁’,明天晚上六点左右,不见不散。”
用类似办法,除了跟建委严主任建立起了良好的私人关系,跟城建局的一把手黄局长也建立了联系。排除了外部干扰,关云天就可以放心地将昌达地产公司的日常管理交给薛建清了。
在一次碰头会上,叶佳怡和丁祥谦建议,既然昌达集团已经介入地产开发行业,那就不要满足于在县城小打小闹,毕竟一个县城常住人口不多,地产市场相当有限。
“是啊,这四百亩土地资源很快就会用尽,应该往哪个方向延伸呢你们有没有什么建议”关云天道。
“我的建议是走出富源县,把目光投向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商品房市场。”叶佳怡道。
“我也建议走出去,不过昌达集团初涉房地产业,经验不多,我觉得先把本地业务做扎实,再往外走也不迟。”老丁年龄比较大,考虑问题更谨慎。
“嗯,看来走出去是必然的,但步子怎么迈,需要仔细斟酌。”
关云天做事一向稳健,目前昌达地产在行业内还没有足够深的根基,如果步子迈大了,恐怕风险伴随而来,他决定还是在县城做出点名堂再说,但走出去的规划,现在就可以着手进行了。
县城的常住人口不多,既然昌达地产公司已经插手富源县的房地产市场,关云天就不打算让其他开发商染指这里的业务,否则,如果在县城都不能搞定,还想参与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市场的竞争,那岂不是痴人说梦
要想在富源县的房地产市场说一不二,必须在土地储备上抢先一步,关云天想到了昌达集团办公室主任林楠的同学,据说她是土地局排名靠前的副局长。
来到林楠办公室,关云天问道:“你跟土地局那位同学还经常联系吗”
林楠放下手头的工作,“土地局那位同学我们当然有联系,每隔一两个月就相聚一次,你问这个干什么”
“她现在处于土地局的什么位置我是说职务。”关云天道。
“职务好像刚提了常务副局长。”
“近期你抽时间再跟她见个面,从侧面打听一下城区土地的出让计划。跟她见面产生的所有费用,全由昌达
地产公司负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吧”
林楠点了点头,“你是想通过她打听土地拍卖的事吧”
“土地拍卖是一方面,我还想知道城区还有多少用于地产开发的土地资源。”
“据我所知,国土局只管土地拍卖,你说的那个用于地产开发的土地资源,好像不归他们管,那应该是规划部门的事。”
“哦,那我找错了庙门不过将来在土地招拍环节,还是要麻烦你那位同学。”
“到时候再说,需要找她,我随时可以把她约出来,你现在还是先找到谁管城市规划吧。”林楠很有信心。
城市土地规划自然是归划部门管辖,只是关云天不是具体办事人员,其实昌达地产公司的外联办有专门跟规划部门打交道的工作人员,他通过询问后得知,富源县的规划局在机构改革后,已经跟城建局合并在一起了。
受蒋副县长指点,关云天跟城建局的领导已经成了好朋友,他通过城建局一把手黄局长的引荐,跟主管规划的杜副局长见面了。这杜副局长可不一般,因为他原来就是规划局局长,只是机构合并才到城建局当了副局长,但他实际上享受着正局长的待遇,城市规划那一块业务,还是由他管辖,其他人根本插不进去,就连城建局的一把手老黄,也要对他恭敬三分。
在酒桌上第一次见面,因为有老黄在场,关云天跟杜副局长交谈不多,除了一些套话,基本没有实质交流。
隔了几天,关云天抽时间去老杜办公室专门拜访,把门关上后,相互寒暄了几句,他从手包里拿出一张卡片塞进办公桌的抽屉里,并小声说道:“杜局长,跟你认识很荣幸,一点小意思。”
“关总,这是干什么”老杜也对关云天的这一举动感到愕然,并拉开抽屉,欲把卡片拿出来。
关云天按住了老杜的手,“请你收下,免得让人看见。”随后,他回到茶几旁的单人沙发坐了下来。
“嗨,你太客气了。”老杜关上了抽屉。
“杜局,我们本该早来拜访,一是因为前段时间事情太多,实在抽不出时间,二是我们初入地产开发这一行,不怕你笑话,一开始也摸不清庙门,还请杜局海涵。”关云天道。
&n
第191章 排他性囤地
看见八达轮胎公司的代表参与土地竞拍,关云天多出了一个想法,半年前,他们的王总想以原价购买昌达集团储备的土地,当时没有答应他,还让老王很生气,本来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因为那件事没有如他所愿,现在还断了联系,这回正好让老王知道城市建设用地的价值。
不过,这件事让关云天也很疑惑,上次老王说他们公司准备自建住宅小区,要是仅仅建一处供自己单位职工居住的小区,也倒无所谓,如果八达公司并不像老王说的那样只是为单位职工解决住房问题,而是也要进入地产市场,关云天是绝对不愿看到那种情况出现的。
事实上,因为轮胎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已经比鼎盛时期下降了一半多,加之环保投入很大,老王确实想把触角伸向其他领域,他声称的修建住宅小区,为单位职工解决住房问题只是个幌子,老王的真实想法就是想涉足地产市场。
即使自建住宅小区,也要让老王知道土地价格不菲,最终让他知难而退。八达公司虽然也有一定的实力,但他们的主业只有轮胎制造,跟昌达集团比起来,起码要差一个档次,关云天相信老王不会在土地价格上跟昌达地产公司硬抗。
第四轮竞价,昌达地产公司的代表把价格再往上增加了十万,另一家企业表示不再跟随,八达公司的代表到门外的走廊上打了个电话,回到座位后,举起了跟随的牌子。
主持人举起拍卖锤,高声说道:“现在还剩昌达地产跟八达公司参与竞价,请问你们是继续竞价,还是双方协商,以目前的价格共享土地资源”
昌达地产岂肯跟八达公司共享土地资源他们的目的是不想让其他企业染指富源县的房地产市场,关云天示意昌达地产的代表再把价格往上涨五万,八达公司的代表再次走到门外,看来又去打电话向他们的王总请示了。
果然,回到座位上,八达公司宣布不再跟进。
拍卖会主持人举起拍卖锤,大声宣布:“富源县第一次土地拍卖会圆满结束,经过五轮竞价,昌达地产公司最终获胜,他们拍得了本次挂拍的三宗土地。”
会场响起零落的掌声,这样的结果显然令其他四家参拍企业很失望,尤其是八达轮胎公司,他们应该是有备而来,怎奈碰到昌达地产这个竞争者,说啥也要把他们拒之门外,只能怨他们生不逢时了。
自此以后,通过林楠在国土局的同学透露出来的消息,只要有建设用地拍卖,昌达地产从未落下,而且每次都志在必得。
关云天跟城建局主管规划的杜副局长再次见面时,他又向对方打听城市规划用地,杜副局长调侃道:“关总,县城就这么大个地方,城区以内,
除了马路、公园和现有建筑物占据的地方,剩下土地都是你们昌达地产公司的了,如果还不满足,那就等着城区往外扩展,下一步就要规划城乡结合部了。”
为了囤积这些土地,昌达集团也是花费了数十亿资金,外人很不理解,有人发出疑问:昌达地产囤积这些土地,能挣出银行利息吗
同样的疑问,早在十来年前就有人提出过,那时关云天想涉足轮胎行业,正好赶上国际市场上天然橡胶价格处于多年以来的低位,经过分析判断,他甚至推迟了迈入轮胎行业的步伐,果断筹集资金,一举囤积了五万吨天然橡胶,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适时出手,净挣一点三亿。
眼下的情景似曾相识,县城里规划用于建设的土地,几乎被昌达地产公司通过竞价的方式囤积起来,其他打算涉足地产开发的企业,只能去城外发展了。
昌达地产开发的楼盘,一撞撞楼房的框架拔地而起,接下来要使用大量粉刷内外墙的辅助建材和门窗,在头两个楼盘,都是由一家名叫“绿源建材公司”的供应商供货,据说这家公司是一个熟人介绍过来的。
随着用量的不断增加,昌达地产常务副总老薛建议,这些辅助材料和门窗应该通过招标采购,关云天完全赞同老薛的建议,他还委托老薛全权负责辅助建材和门窗的招标事宜。
昌达地产公司组建了以薛建清为组长的建材采购招标小组,他们向多个建材生产和经营企业发出了投标通告,十余家企业领取了标书,招标小组将开标时间定在半个月以后。
开标那天,十三家投标单位悉数到场,按收到标书的时间顺序,从前往后逐个自我介绍,逐一评审。
经过六轮竞标,只剩下了三个单位,其中就包括以前的供货商“绿源建材公司”,另外两家分别是一家本地企业和一家外地企业。
三家公司的资质都没有问题,也都有给大型建筑工程配套的经历,根据招标小组的事先商定,并征得关云天同意,在其他条件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最后比较哪家供货商的垫资能力。到了这个环节,绿源建材公司承诺垫资百分之三十,而另外两家公司则答应垫资百分之六十。
按照这个条件,本轮投票结束后,这家绿源建材公司将不出意外地被淘汰出局。
投票结束,就在即将统计出结果之前,薛建清的电话响起了铃声,拿出翻开一看,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半生不熟的电话号码,“薛总吗你好啊!现在说话是否方便”这声音也介于陌生和熟悉之间。
“领导你好!不管方便还是不方便,你的电话也得接呀!你有什么指示请讲。”以老薛的情商和多年从事人事工作的经验,尽管他想
&n
第192章 遇强则强
老薛汇报的这个情况,让关云天觉得很烦,公开招标的事,一个监管站站长非要来横插一杠,这面子给还是不给呢“你怎么答复他的”关云天问道。
“我现编了个理由,算是暂时搪塞过去了,但他还等着咱们的商量结果呢。”
“看来他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啊!”
“我看有这个意思。”
监管站站长老牛的为人,关云天也略有耳闻,不答应他的要求,他绝对不会罢休,可是,答应他的要求,凭什么呢就凭他是监管站站长说实话,要不是涉足这个行业,一个小小的监管站站长,关云天根本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