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严挺之一看,踏实了,大唐财政再急也不差这一天两天的,等等呗。
可是他哪知道谢直是一个不愿“行卷”的奇葩,放着尚书左丞的路子,就是不走,倒是自己在洛阳城里面折腾出好大的动静,严挺之就跟傻老婆等汉一样,在家里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这特么河南府府试都考完了,还是没见到谢直。
严老爷子这就怒了,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不脸面的了,直接派人去叫!我到底要看看这小子怎么想的!然后见面了,也没给谢直好脸。
不过现在呢,手里拿着人家的《论盐》,一会还得开口询问诸多细节,要是再冷言冷语的,好像不太合适了吧严挺之也纠结了,随即没好气地瞪了谢直一眼,你这小子,忒不懂事,早点来上门求见,哪里会让我这么为难
谢直一看,哟嚯,你拿着我的《论盐》看,经过我同意了吗你还敢瞪我知识产权你了解一下呗……
就这样,堂堂尚书左丞和一名赴考学子,在严府书房内大眼瞪小眼,谁都不愿意先说话。
半晌之后……
两人还是不说话,严挺之突然灵机一动,故意把脸一沉,“啪”的一声把《论盐》拍在桌子上,怒声开口,“就你这样的还想考进士你看看你这篇策论写的,简直狗屁不通!”
谢直顿时就怒了,哪不通了!你给我说清楚!
严挺之,食盐民制倒是还说得过去,但是为什么要官府出面统一收购
谢直,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不把资源垄断了,你卖的上价去吗!这叫“定价权”懂不懂!大唐不是有榷酒吗,那不就是酒类专卖,你怎么连这个都弄不明白!
严挺之,行,算你这点说通了,但是为什么要让商人去卖给百姓
谢直,你是不是傻,我……
突然,谢直不说话了,欸,不对啊,不说严挺之是个挺精明的人吗,怎么连这种事都想不明白……卧槽,这老小子给我下套呢!
他这才算是反应过来,他以前上学的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说是二战的时候,苏军抓了德军一个高官,想撬开他的嘴、获取德军的战略情报,可人家是条硬汉,严刑拷打没用,苏军就想了一个损招,安排俩人,天天在德军军官耳根台子下面聊德军的战略部署,那叫一个漏洞百出,德军那军官实在听不下去了,就开嘲讽,但是你开嘲讽得言之有物啊,就不断批判两人的战略部署,久而久之,就一点一点地透露出了不少的情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事别老对别人开嘲讽,没好事儿。
谢直一想,卧槽,你老小子这是拿我当德军军官了啊!
严挺之还跟那抖眉毛呢,一副“你说你说,我不信你能说出来”的样子。
你这个遭老头子坏得很啊!
谢直也是灵机一动,说,不能够,我写的是让官府统一收购,然后统一销售,怎么还有商家的事儿!
严挺之怒了,要脸不还!白纸黑字都不认账!
谢直不信,哪呢,我看看!
严挺之,你看,不就这儿写着呢吗!
谢直装作不信的样子,假意上前,趁严挺之没注意,伸手一把就把《论盐》给抢过来了,叠吧叠吧往怀里一塞!
严挺之都傻了,这都多少年了,谁敢从他手里抢东西!
谢直管他那个!双手一拱,就算行礼了,然后转身就走,告辞!
我让你“敲打”我,回见吧您!
严老狐狸挺之vs谢小狐狸直,第一局,谢直,胜!
第156章 论盐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却说谢直刚要走出书房,只听得身后严挺之的声音悠悠响起。
“汜水谢璞,开元九年明经及第,为人方正受礼,在河南府法曹参军的任上,也算得勤勉,老夫本想让他连任……如今看了……”
谢直二话不说,转身就回来了,一脸谄笑,把《论盐》从怀中掏出来,展平了,端端正正地帮严挺之放在桌子上。
“严师,今日小子写了一篇策论,名为《论盐》,虽然笔锋稚嫩,却也算偶有一得,不如请严师为小子雅正一番小子感激不尽啊……”
严挺之看着他那无耻的样子,不由得气笑了,最后摇了摇头。
“你家的谢老校尉,严某倒是有幸见过一次,军中做派,极为硬朗,你家二叔谢璞,也是时常见到,为人方正守礼……以谢家如此家风,怎么就教导出你怎么一个混账”
谢直顿时脸就黑了,老头,别没完没了啊,我回来就是看在我二叔的面子上了,你差不多就得了!同时还用手指在《论盐》上点了点,说不说正事不说的话我就真走了
严挺之也顾不得其他了,开口询问,这回倒是没端着他那尚书左丞的架子,总算可以勉强平等交流了。
“为何把买卖食盐这个环节交给商人”
“不交给商人,交给谁官吏吗且不说有没有那么多的官吏去做这件事,就是有的话,这么多人,贪腐一事如何监督难道严师还嫌朝廷的事情不够多不成交给商人,省心省事……”
“若商人囤货居奇,大肆提高食盐售价,岂不是与民争利”
“可仿照常平仓故事,在各地建立食盐仓库,以此来平缓物价,另外,还可以在卖给商人的时候,控制好最终的售价,这叫市场指导价,如若超出,严惩不贷。”
就这样,两个人关于这篇《论盐》你来我往地谈论了起来。
谢直这篇东西,乃是仿照着大唐代宗朝名臣刘晏的盐法改革写的,采用的是“民众制盐,官府统购,商户销售”的模式。
且不说这个政策的自身,就说它被刘晏拿出来,而且在大唐实行了多年,起码是已经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情况,绝对是一套成熟的东西。
谢直虽然对大唐盐政了解不深,但是东西就在这,他自己说不清楚的东西,人家严挺之都能自行脑补出来。
为啥
因为食盐专卖又不是啥新鲜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最早那还是春秋战国时期,齐相晏子最早提出食盐专卖,实行之后大获成功,一举将齐国推动到最为富庶的地位上。
随后就是汉武帝时期,也实行了盐铁专卖,在实行之初,还有名臣桑弘羊的一篇《盐铁论》作为理论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严挺之一见食盐专卖就两眼放光的原因,要不然,人家也不会放下架子和谢直仔细讨论这篇《论盐》的可行性。
两人说到最后,谢直总结:
“专卖一事,并不新鲜,我朝就对酒类进行专卖,谓之‘榷酒’,虽然实行之初,是担心无良酒商大肆酿酒,从而消耗大量粮食,最终影响到我大唐的稳定,但是实行之后,榷酒一事为我大唐财政带来了多少利益,想必我不说,严师也心知肚明。
食盐也是如此,只要能够推行专卖制度,一年能够为朝堂带来多少利润,简直难以想象。
其实严师大可将食盐理解为粮食。
百姓耕种田亩,收获粮食,然后自留、交税、贩卖给粮商,粮商对粮食再进行贩卖,以此渔利。
食盐也是如此。
百姓在盐田中劳作,收获食盐,自留、交税、贩卖,只不过和粮食贩卖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百姓将粮食卖给了粮商,而食盐,只能卖给朝廷。
盐户的食盐卖给朝廷之后,我们自然也要把他卖出去,但是我们不卖给百姓,而是卖给盐商,然后再由盐商将食盐卖给百姓。
两者比较,只不过是在购买一项上多了一个专卖的控制,我们就是要从这里面去赚取利润。
刚才严师说与民争利,我却不这么看,我觉得如果确切地说,是与盐商争利!
如今我朝的盐政,根本就没有,完全是一种放任自流的姿态,如果我们不榷盐,食盐买卖的利润,全在盐商,而如果我们对食盐进行专卖的话,食盐的利润,就是朝廷和盐商共同分润。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制度制定好,实行好,百姓的利益不会受到伤害,朝廷也有钱了,至于盐商,少挣点钱而已,都挺好。
当然,在食盐专卖之后,食盐的价格肯定会上涨,不过上涨的数量却应该不多。
我这篇《论盐》里面写了,如今的食盐是一斗十文,如果专卖之后,我们给盐商的销售指导价,就定在一斗二十文上,多了十文钱,不过二十个烧饼的花费,足矣让一个四口之家吃上一年,我想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应该不算大……
而朝廷在这里面又收入了多少一斗最少收入十文!
如果对盐商控制的好的话,这个数量可能还会增加……”
谢直侃侃而谈,严挺之连连点头。
这些事,他都琢磨好长时间了,却没想到还不如谢直一个似是而非的比喻说得通透。
他突然意识到,这孩子还有点才华啊,虽然性格有些跳脱,但是“磨一磨”之后,未尝不是一个有用之人。
一念至此,严挺之就起了爱才之心。
谢直也说得差不多了。
老严就点了点头。
“好,严某基本都明白了,正好你这段时间也会滞留洛阳,我如果还有什么问题,自然会派人去叫你,你回去以后,也可以再想想这里面还有什么疏漏没有,以备咨询……”
谢直点头,心中还有些飘飘然,我这算是进了大唐的国家人才智库了吗还以备咨询,听着就那么高大上!
只听得严挺之说道:
“除此以外,这一次叫你过来,还要问问你科举之事……”
谢直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第157章 你是这样的李昂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府试如何”严挺之问。
谢直回答:“得李府尹看重,已然顺利通过府试。”
严挺之点点头,“我说怎么不来找我行卷,原来是心中有底,既然通过了府试,下一步就是省试了……对了,司勋员外郎的职位有所变动,听说了吗”
谢直点头,“今日到孙逖员外郎的府上饮宴,已然听员外郎亲口告知,他不日就将卸任,新任司勋员外郎是李昂员外郎,将由他主持开元二十三年的科举考试。”
严挺之意外地看了谢直一眼,“消息倒是灵通……与李昂可有接触”
谢直老脸一红,都没好意思提他打过小厮、骂过管家,直接摇头,“无缘得见。”
严挺之点头,想了一想,说道:
“李昂与孙逖不同,孙逖最喜书法,自然对能够写一手好字的学子也大有好感,李昂却与他正好相反,倒不是说反感书法,而是他认定书法就是一个工具,能写好书法之人,不见得就能齐家治国,相对而言,他更加看重一个人的才华……
既然如此,你的诗文集子呢,拿出来我看看,要是还能过眼,严某就舍了这张面皮,也去为你行卷一回……”
谢直一听,怎么都这样啊,难道不行卷还就真考不上一个进士了吗
他刚要说话,严挺之的脸色突然一变。
“欸,不对!我想起来了,李昂此人,最恨哗众取宠之人……”
狠狠地瞪了谢直一眼。
“哼,诗文集你也别拿了,就算我舍了这张脸,李昂也不会给我这个面子……”
说完之后,恨铁不成钢地对谢直说道:
“我刚才想起来你干了什么事!
你说你也是,到洛阳是考试来了,还是扬名来了!穷折腾个什么劲儿!
瘦金体诗文敲开孙逖家的大门也就算了,你为何要把状告杨家的状纸贴满了河南县的八字墙!最可气的是,你竟然还卖瘦金体的白条!
你那瘦金体写的确实不错,但是也不能仗着一笔好字就胡作非为吧!你是把瘦金体当做杀人的刀子了,还是把它当成赚钱的工具了!还卖白条!与街头卖字之人有何区别,简直有辱斯文!
你这不叫哗众取宠,什么叫哗众取宠!
你这么一路折腾下来,你就不想想你在洛阳城里面是什么名声吗!”
谢直一听就傻了,我这叫哗众取宠吗仔细想想,不是把老杨家的丑事宣扬的哪哪都是,就是三十贯五十贯的往外卖,好像正经书法家,还真没怎么干的……
严挺之还真有点恼羞成怒,刚说完要给谢直帮忙,结果转脸就发现这个忙他还真帮不了,虽然是谢直自己的原因吧,却也够打脸的,这让堂堂尚书左丞情何以堪!
有气怎么办朝谢直发呗。
“李昂性格强硬,又有刚愎自用之嫌,他要是知道了你在洛阳城中的名声,他还能对你有什么好印象吗”
谢直一听,嘿,还用那么费劲吗人家家的小厮挨了打,管家挨了骂,不找主家告状去啊还用出门打听我的名声才没有好印象在自己家就把这事儿给办了。
严挺之见谢直一直不说话,也慢慢消了点气,转念一想,不太合适,刚刚从谢直那问明白盐法如何,转脸就一顿数落,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啊,最后他的口气也慢慢缓和了下来,说道:
“算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这件事……其实你也不必多想。
据我耳闻,李昂接任司勋员外郎之后,就开始紧闭门户,还派人放出风来,说开元二十三年为国选材,一切以公允为先,坚决不接受请托!
我想替你行卷,本就是无奈之举,向他请托,也不过也仰仗着一张脸面而已,既然不行,也就是让你和其他事学子一同科举而已,无论如何,也算……”
严挺之的话还没说完,谢直的眼睛就亮了,不接受请托!岂不就是不接受行卷!哎呀,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位李昂员外郎还真是正直的官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