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谢直刚才也被那一声嘶吼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他,顿时一声冷笑,刚想不搭理他,却没想到这货竟然来了这么一句,不由得晒笑。

    “哦商量不知道员外郎想和谢某商量什么啊”

    李昂一听,有门!不怕谢直要价高,就怕他不要价!

    “三郎,冷静些!国朝伦才大典自有法度,一切以诗才为准,你不过是一时失手而已,何必惊动天子”

    谢直故意装作不高兴,脸色一黑。

    “员外郎这话谢某就听不明白了,怎么,谢某的诗才不好吗”

    李昂听了,心中暗骂,却也不敢激化矛盾,耐着性子说道:

    “三郎,不必如此吧……

    行,我刚才想了想,刚才确实有些武断了……你刚才的那首应试诗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这样,你把考卷给我,我再仔细看看……”

    李昂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谢直一连串的仰天长笑打断了。

    “哈哈哈哈……”

    随即,笑声一收,谢直手持鼓槌以做剑,直指李昂的鼻尖。

    “诸位请看,这就是朝廷的尚书省吏部司勋员外郎,这就是开元二十三年的科举主考官!

    还敢要谢某的试卷再看看!

    你什么意思,难道谢某不敲登闻鼓,你就能给我一个进士吗!

    李昂,你的所作所为,我都替你恶心!

    参加了开元二十三年的科举考试,谢某深以为耻!”

    说完,抄起鼓槌,就要敲鼓!

    李昂顿时大惊,“三郎……”

    “闭嘴!”

    谢直顿时声色俱厉地开口大骂:

    “谢某行三,人所共知!

    但是能够称呼谢某‘三郎’的,不是我谢家长辈,就是当世大贤,最不济也是谢某身边亲近之人!

    你李昂是什么东西,也敢如此称呼我!

    再敢多说一句,谢某自幼习武,一定要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匹夫之怒!”

    说完之后,也不理李昂,狠狠将鼓槌砸到登闻鼓上!

    咚咚咚!

    登闻鼓响,东都大震!




奋斗在开元盛世第181章 李老三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登闻鼓响,直达天听!

    什么叫天听

    就是让天子听到你的诉求。

    那么,天子干什么呢

    答案是天子正在后花园听戏呢。

    别着急骂街啊,在这必须给李老三洗一个地。

    怎么说呢大唐官员下值,时间不定,夏令时,申时三刻,冬令时,申时,基本就相当于后世的下午三四点钟。

    天子一天的工作时间呢基本都是早晨上朝,夏令时,六点多,冬令时,七点,上朝的时候有事说事、没事散伙,就是传说中的“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然后天子组织政事堂的几个宰相、御史大夫等人进行小朝会,那才是真正讨论国家大事的时间,基本上折腾到中午,然后天子赐宴,就是大家一起吃一顿工作餐,然后,撤。

    当然政事堂的那些宰相也得尊重官员们的正常作息时间,吃了工作餐之后去政事堂,公司早会领导交代的任务,咱不得安排明白了再下班嘛,一来二去,也到了申时了,行了,下班。

    至于天子呢,工作餐和宰相们一起吃以示恩宠,然后还真没他什么事了。

    那还干啥

    中午歇会,然后就玩呗,人家是皇帝,你让人家996,人家也得干啊

    这不,今天李老三就准备到后花园去看戏了。

    今天这出戏可好啊,据说早已经风靡洛阳,生旦净丑齐齐亮相,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尤其是丑角一上场,三五步前后,六七情上脸,一双大眼睛左右来回这么一踅摸,把一个书面用语“战战兢兢”表现的淋漓尽致。

    李老三见状,不由得哈哈大笑。

    他身边的武惠妃也掩嘴轻笑,声音虽轻,却连绵不绝,双肩的抖动,压根就没有停下来。

    周围那些宫女太监早就笑成一团了,一个个的,也顾不得君前失仪,打扇的宫女,差点把扇子糊到李老三的脑袋上。

    李老三却不以为意,伸手指了指差点就惹下杀身大祸的宫女,却和身边的紫袍太监说话。

    划重点,紫袍,三品以上,太监,能穿上紫袍的太监,玄宗朝只有一个,高力士。

    李老三指着高力士,笑骂道:

    “你这老狗,果然机灵,从哪找到这么一出百戏,看着还怪有意思的……”

    高力士跟了李老三都多少年了,还能听不出什么叫好赖话吗一听李老三说话,顿时叫屈。

    “我的官家啊,您可是冤枉死老奴了,这出戏是惠妃娘娘找来的,说是看您今日让朝堂上的事儿弄的心烦意乱,这才想办法让你哈哈一笑啊……”

    “哦”李老三转向武惠妃。

    武惠妃四十多快五十的人了,小嘴一厥,还装小姑娘呢。

    “你这老狗,有的没的说这些干什么我们这些妇道人家,可不就是天天想着让官家高兴点吗”

    说完,这才转向李老三。

    “官家,这出戏有意思吧听说还是根据实事改出来的呢……您看见那黑脸的了吗,说是叫什么谢直,现在洛阳城都叫人家‘谢公’呢……”

    “哦”李老三又把脑袋转向了高力士,“谢直官居何职”

    高力士摇头,“回禀官家,谢家子如今还不是官身,他祖父谢长寿在临洮一战身先士卒,如今是成皋折冲府的果毅校尉,他爹谢玉开元六年进士,曾任左补阙,可惜天不假年,死在了扬州任上,他二叔谢璞,如今是河南府法曹参军,至于谢直本身,进学半年,师从王昌龄,如今正在准备开元二十三年的进士科省试。”

    李老三点点头,正好看到舞台上饰演谢直的演员一脚踹翻了杨七,顿时一笑,随即说道:“这么说,他也算是个官宦世家了,怎么养成这么个古灵精怪的性子……唔……倒是还有一丝军中做派……”

    就在此时,突然又宦官上前禀报。

    “启禀陛下,张相求见,如今正在偏殿等待,同行的还有李相和严右丞……”

    李老三顿时就是一愣,他还没说话呢,武惠妃倒是先开口了。

    “这张相,忒不懂事,这都申时了,有什么事不能明天说

    哼,要不是他,公主加封之事早就尘埃落定了,就是他,非要手什么要给天下吏员增加俸禄……我……”

    李老三顿时把脸一沉。

    “慎言!张相精忠为国,早有定论,莫要多言!”

    说完之后,仿佛也感觉自家的语气太硬,这才缓和下来对武惠妃说道:

    “朕知道你是为咸宜孩儿不平,不过张相进言的时候说的也对,公主家的日子再不好过,还能比吏员的日子难吗行了,即便不能给公主加封,等到咸宜孩儿出嫁的时候,从内库中多调用些财货也就是了……”

    武惠妃冷哼一声。

    “李相为公主请封,本来是为了皇家体面考虑……

    张相倒好,听了李相的请言,直接说什么要为天下吏员加薪,天下吏员什么身份,也敢和皇家女儿相比

    就是张相多事!非要把公主加封和天下吏员加薪捆绑在一起,他堂堂大唐右相也不想想,咱们现在哪里拿的出这些财货来……

    这回好了,公主的体面没有了,连带着皇家的体面也没了……”

    李老三无奈地一声轻叹,实在不想因为几句怨怼的言语和武惠妃恶语相向,便不和她多言,问报信的宦官。

    “张相这个时间求见,说什么事了吗”

    报信宦官直接回答:“张相说新得一法,可为朝廷增加财货,公主加封,小事,吏员涨薪,亦是小事……”

    李老三一听,眼睛顿时一亮,谁还不喜欢钱啊

    就连身边的武惠妃和高力士都是眼睛一亮,他们更喜欢!

    李老三说道:“既然如此,还真要见见张相了……”

    说着,也不管舞台上还在唱念做打,直接起身,这就准备前往偏殿。

    就在此时,咚咚咚,远远有鼓声传来……

    李老三当时就是一愣,这是……登闻鼓……

    卧槽,这都多少年没有响过了!

    得了,也别先问张九龄怎么挣钱了,先问案吧……

    “将敲响登闻鼓之人带到偏殿,朕要和张相一同问案!

    对了,知道是谁敲响了登闻鼓吗”

    又有宦官报信。

    “汜水谢直!”



第182章 谢某要告!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谢直进了偏殿,顿时吓了一跳,我就敲了几下登闻鼓,至于这么大阵势吗

    张九龄、严挺之、梁升卿,都在。

    除了他们,还有一位官员,身着紫袍,站在张九龄的下手、严挺之的上手……看这个站位,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李林甫

    让谢直意外的是,偏殿之上,竟然还有一位熟人。

    卢奕。

    御史中丞,整个御史台体系中的二把手,专门负责东都洛阳御史台的留守,嗯,他还是谢直大姐夫的族叔,真要论起来,还得叫人家一声十五叔呢,以前在谢家见过一次,却没想到再次见面,却是在这洛阳宫城的偏殿之中。

    卢奕正骂街呢。

    按照规定,有人敲响登闻鼓以后,正式的流程是三步。

    第一步,金吾卫校尉先简单地询问,以确定来人身份,防止有人借着这个机会混到天子身边,基本作用相当于后世的安检。

    第二步,御史台的当值御史出面,详细询问,询问的主要内容是案情,这就相当于从律法专业的角度来判定鸣冤之人是否真的“求告无门”,这相当于一次预审。

    第三步,才是把鸣冤之人带到天子面前。

    结果,今天谢直击鼓鸣冤,当值的御史正巧有事,也就离开了前后一刻钟左右的时间。

    按道理,金吾卫校尉安检之后,要把人转移给御史。

    要是御史不在,怎么办等等呗!你有什么样的冤屈,就差这十五分钟的功夫

    结果,御史听到了登闻鼓响,紧赶慢赶地赶回来,一看,人没了,问金吾卫校尉,金吾卫校尉说了,宫城里面传来的消息,让把人直接带进去,当值的御史一听,意识到这里面有事,赶紧汇报给了坐镇御史台的中丞卢奕。

    卢奕一听,顿时不乐意了,啥意思啊,正常流程都不走了这是谁这么讨厌啊!

    然后仔细询问情况,一听击鼓之人是谢直,顿时心里就一忽悠,这不是谢家的那个三郎吗,什么事闹到要击鼓的份上!不行,我得赶紧拦他一下,不管他受了什么委屈,咱们都能想办法,击鼓鸣冤看着是痛快,可是当真是影响前途啊,那孩子本身不错,有才华、有能力,别因为这点事给耽误了!

    要说人家卢奕当真是不错,一听是谢直的事儿,主动出手帮忙,以不合程序为由,直接就追到了偏殿之上。

    结果和谢直走了个前后脚,这可就拦不住了啊。

    他既然来了,就不能转身就走啊,上殿吧,结果一进偏殿,看着这么多人都在,顿时就怒了,我说怎么谢直不经御史询问就被带了过来,原来是你们啊,嘿,行,真行!你们当宰相就能无视朝廷的规矩吗,说吧,到底是张相还是李相,今天你们要是不给我御史台一个说法,咱没完啊!

    卢奕这么一发飙,给偏殿之上的众人弄了个满头雾水。

    张九龄一系人马都迷糊了,我们过来是给天子献盐法的,谢直敲登闻鼓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最无辜的还是李林甫,下了值刚想回家,就被张九龄拖住,说什么找天子有重要的事儿,不去不行,结果一进偏殿什么还没弄明白呢,就被卢奕中丞骂了个狗血淋头,我招谁惹谁了啊我!

    一群人受不得卢奕的埋怨,纷纷开口,竟然就在偏殿之上吵了起来。

    此时,天子驾到。

    “卢中丞误会了两位丞相了,令人带击鼓之人前来偏殿,乃是朕的口谕……

    嗯,也是朕曾经听闻过汜水谢直的名声,起了好奇之心,一时性急,这才忘了还有御史询问这一个环节……

    以后断然不会了……”

    卢奕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皇帝都这么说了,他还能说什么

    他到了偏殿就破口大骂,未尝没有先声夺人的意思,不管是张九龄也好,还是李林甫也罢,只要他们承认了这个命令是他们下的,卢奕就可以以“不合程序”为由,将谢直强行带走,然后再以“不合上告”为由,直接把谢直轰走,这样做虽然可能会得罪人,但是只要程序没走完,谢直就不是没事就敲登闻鼓的“刁民”,就不会影响到他以后的前程!

    谁承想,这个命令竟然是天子亲口下达的,这样一来,人,肯定是带不走了……卢奕看了看进入偏殿之后就沉默不言的谢直,不由得暗自一叹,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1...7374757677...2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