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谢直看到卢奕惋惜的眼神,心中一动,随即想了想前前后后的这些事,顿时明白了卢奕的良苦用心,不由得心中感动,这年头,还得靠亲戚!你看看人家卢奕,和自己拐着弯的这么个亲戚关系,竟然能如此帮手,真是……

    他这儿还感慨完呢,天子李老三已经落座了。

    “你是何人”

    “汜水谢直。”

    “为何击鼓”

    “为大唐科举儿击鼓。”

    “哦”李老三听了就是一愣,听金吾卫回报,说谢直击鼓乃是为了“朝廷取士不公”,怎么现在还改词了

    “这倒是有意思了,别人敲响登闻鼓,都是因为受了不白之冤、求告无门……

    你倒好,是为了我大唐科举而来……

    朕还以为你在科场受了什么不白之冤要状告司勋员外郎呢,看来是朕会错意了……”

    听了李老三的话,谢直却一梗梗脖子。

    “三郎确实是为了我大唐科举而来,但是,谁说我不要上告了”

    “哦那好,你说说,你要告谁啊司勋员外郎吗”

    李老三的语气很是轻松,仿佛一时无聊和家中晚辈拉家常一般,周围的朝堂大佬也都抱着一副看热闹的心态,到底要看看谢直敲响登闻鼓,把事情闹得这么大,却要如何收场。

    哪里想到,谢直神情肃穆地开口了,一张嘴,就是石破天惊。

    “谢某要告……

    告张相尸位素餐!

    告裴相毫无作为!

    告李相蒙蔽圣聪!

    告尚书省右丞放任自流!

    告尚书省吏部尚书年老昏聩!

    告尚书省吏部侍郎有负圣恩!

    告尚书省吏部司勋郎中公私不分!

    告尚书省吏部司勋员外郎取士不公!”

    在场所有人都傻了。

    张相、裴相、李相,政事堂,一网打尽!

    尚书省右丞,尚书省吏部尚书,尚书省吏部侍郎,尚书省司勋郎中,尚书省司勋员外郎,只要是跟科举有关系的朝堂官员,一个没跑!

    所有人都直愣愣地看着谢直,这孩子疯了吧!




第183章 臣……失察……请陛下责罚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敲响登闻鼓,自然要上告。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谢直的胃口能有这么大!

    一口气告了八个!

    政事堂三位宰相,尚书省吏部官员五个……这么说吧,反正是跟科举有关系的,他一个都没放过!

    李老三坐在上面,暗自腹诽,要是照这么看的话,谢直要告的,不仅仅八个,而是九个!多出来的一个是谁当然是他这个皇帝喽——科举一连串的官员都有问题,根子在谁当然是在皇帝了,最起码也是个识人不明吧……呃……这么看,人家谢直还给我留着面子呢

    在场的严挺之和卢奕却坐不住了,一个是师承,一个是亲眷,谁能就看着好好的孩子就这么疯了

    “三郎不得胡言!”

    “放肆!还不快快于天子请罪!”

    谢直一梗梗脖子,没说话,一脸的不服。

    李老三倒是来了兴趣,行,说说吧。

    谢直闻言,就要开口,他早特么憋坏了!

    仔细算算,他穿越大唐也有半年时间了,这么长时间一点正事没干,就特么跟“大唐行卷”做斗争了!结果斗争来斗争去,竟然在国家级考试里被轰出了考场,连特么的试卷都让他带出来了!

    这特么谁受得了!

    你以为他独自一人站在皇城门口干啥呢!

    窝火!

    表面越是平静,内心就越是激荡,他一口气上告八人,固然有把事情闹大的成分,但是他内心的最深处,未尝没有真想告他们的心思!

    “我大唐立国之后,以科举为为国选材之正途,本以才华为准,也给了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

    而如今呢!

    行卷之风大炽!

    不行卷,不足以中进士!

    不以才华论英雄,只以家世论高低!

    每到科举之前,各地学子齐聚都城,扎堆于权贵们前,张扬于显贵酒宴,家世好的、关系近的,可以在饮宴之上哗众取宠,家世低的,关系远的,只能在角落中唯唯诺诺,至于寒门子弟,只得在大门之外感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便是我大唐科举之现状!

    这还是我大唐立国之后推行科举的本意吗!如此行止,与魏晋举荐何异!

    朝廷选中司勋员外郎主持科举,不看诗文只看人名,此人有耳闻,取中,没听说过,不取!

    既然如此,何必让我等赴考学子书写诗文直接将姓名、家世写成名录,请司勋员外郎直接点选即可!

    最可气的,是如此选中的进士,在考试之后,还称呼司勋员外郎为‘座主’!

    何为主生杀予夺!

    全天下之主,只有一人而已,司勋员外郎一个小小六品官,何德何能以‘主’为名!

    既然他是座主,又将陛下置于何地!

    故而,谢某要状告裴相、张相、李相,要状告吏部上上下下的一种官员,尸位素餐、毫无作为、公私不分,致使行卷之风在我大唐愈演愈烈!

    今日陛下若不能痛下决心、革除时弊,我大唐科举早晚名存实亡!岂不是要寒了天下学子的一颗向学之心!”

    谢直也是真憋坏了,一张嘴就跟机关枪一样,当当当这一顿喷,喷得偏殿之中所有人脸上都讪讪的。

    道理肯定是这个道理,现象也是这么个现象,大家都心知肚明,却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一个个都在那装糊涂,反正大唐行卷这种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是在我任上才有的不是拖一拖吧,看看后任能不能有什么好办法啥的……至于我,嗯,先当不知道吧……

    结果,谢直一顿机关枪扫射,把这种得过且过的遮羞布打了个粉碎,这些朝堂之上的大佬,这回想装糊涂都装不了了!

    张九龄当先出列,向李老三行礼请罪,“臣……失察,请陛下责罚……”

    大唐右相这么一带头,别人也待不住了,一个个都出列请罪。

    李老三也是无奈啊,这些人都是朝中大佬,一个个都是当之无愧的朝廷栋梁,还真能处罚不成不但不能罚,还得哄着点……

    “行卷之风,确实不正……

    张相不必如此,这也是积重难返啊……

    咱们不也是临到科考才更换了司勋员外郎,不就是为了杀一杀这种歪风邪气吗”

    李老三的话还没说完,谢直就是一声愤恨的冷笑。

    李老三这就有点不乐意了,你小子懂点事儿啊,别以为你一次上告逼得朝堂大佬请罪就厉害了,我说话的时候你也敢插嘴,真拿皇帝不当豆包是吧……不是,拿豆包不当干粮是吧!

    “怎么谢直谢三郎是吧,你还有话要说”

    谢直今天彻底疯了,管你是皇帝还是宰相,今天我先痛快了再说!

    “谢某还要告!”

    “哦告谁!”

    “谁举荐的李昂主持科举,我就告谁!”

    李老三都傻了,还有这么告状的

    “哦这么说,你不知道是谁举荐李昂升任司勋员外郎的你又要告他什么”

    谢直道:“谢某要告他识人不明!”

    李老三问:“怎么个识人不明”

    谢直把自己的试卷掏出来了,往地上一放,“此乃谢某在今天进士科考试中的试卷,被李昂员外郎扔到地上,连通谢某一起,赶出了科举考场!”

    卢奕离得近,一看地上的试卷,瘦金体历历在目,上面还有朱笔画下的一个大大的叉。

    所有人都无语了,按照规定,考试过后,片纸不得带出考场,这不仅仅是对考生的要求,也是对主考官等监考人员的要求。

    为啥

    你得存档啊!

    谁谁谁考中了状元,有人不服,闹到朝堂之上,你主考官得把人家的试卷拿出来让大家去评判,甚至要把这试卷张贴到皇城之外,让天下人评判,如此,才能证明你的公正无私。

    同理,谁考不中进士,他的试卷也得存档,也得防着人家闹腾啊,事实上,得了状元的,有几个闹腾的,还不都是落第的学子在折腾。

    现在可好,谢直被轰出考场敲响了登闻鼓,这就是闹腾的标准模式了,结果,试卷就在人家自己手里面,这让朝廷多被动

    而能够举荐一个让朝廷被动的人去主持科考,不是识人不明,是什么

    结果,就有人出面领罪了。

    “臣……失察,请陛下责罚……”

    谢直一看,正是偏殿之中唯一不认识的那位紫袍官员,不过后来听了其他人的言语,也明白了他的身份。



第184章 大唐奸相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李林甫!

    大唐奸相啊,宗室,为人阴柔狡诈,不学无术却精通音律,颇得玄宗李老三的喜爱,继任张九龄为相十九年,也专权了十九年,闭塞言路、排斥贤才,和杨国忠一通神配合,导致大唐纲纪紊乱,最终促成了安史之乱。

    谢直的脑海中瞬间闪过这位大唐奸相的资料,心中了然,怪不得李昂那个德行,原来是你推荐的啊,果然,沾上你,准没好事!

    这个时候就看出李林甫和张九龄不一样的地方了,人家张九龄被谢直拿机关枪扫了一顿,不高兴归不高兴,却听出来其中的道理,仔细一想,身为首相,还真得为“大唐行卷之风愈炽”负责,想天子承认错误的时候,满腔的真诚。

    李林甫呢虽然也认错了,却还有些不甘心,认错之后,还没等天子说话,就再次开口:

    “启禀天子,谢直能够把试卷拿出考场,确实是李昂监管不力,不过呢……咱是不是也请御史台出面探查一番看看到底是李昂亲口让谢直带出来卷子,还是……”

    后面没说,但是谁都听得明白,这是李林甫怀疑谢直私自将试卷带出考场,然后诬陷李昂……

    谢直顿时冷笑,大唐奸相果然名不虚传呐,要是一般人,还真备不住让你糊弄过去,可惜,谁让你有个猪队友呢

    “李相这是怀疑在下喽也罢,谢某人自然不怕御史台探查,是是非非自然难逃众位御史的法眼,不过呢,在御史探查的同时,谢某倒是要请教李相一二”

    李林甫一看,哟嚯,你这个小子胆子是大啊,怪不得敢敲登闻鼓,我就提出一个疑问,你就把矛头对准我了行,你问吧,我倒是要看看你能问出什么来

    “请问李相,科考之时,或有学子有幸亲耳听到主考官当面品评诗词,这个品评的过程,自然是在学子交卷之后,那么,在这个品评的过程中,这试卷,是在学子手上还是在主考官的手上”

    “当然在主考官手上。”要不然呢,在学子手上,那还如何品评,等着学子亲自念出来吗别忘了那可是考场,主考官听见了,其他的学子也听见了,abbac……哦,我知道这道题怎么做了……

    谢直又问:“品评过后,主考官或点中画圈,或不点中画叉,都是主考官一言可决,请问李相,在这个过程中,试卷会不会从主考官的手上回到学子的手上”

    “……”那根本就不可能,按照规定,不管什么结果,都得存档了,再给学子是几个意思,人家一看这题错了,欸,当时我就在a和c之间犹豫来着,现在a错了,那就是c了改了它!然后在拿给主考官……这特么可能吗

    李林甫不说话了,谢直却没有放过他,继续问道:“也就是说,自从交卷那一刻起,谢某的试卷已经到了主考官的手上,再也不能重新回到谢某手里的可能,请问李相,谢某又是如何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试卷带出考场的呢”

    李林甫:“……”行,你说的都对行了吧我没话说行了吧

    他这一沉默,早就看他不顺眼的严挺之可逮着机会了,故作发怒状,训斥谢直。

    “糊涂!科场之事怎么询问李相!你不知道李相没有进过科场吗!”

    前文说了,李林甫不学无术是有名的,能当官,是因为他本身是宗室,走得是门荫一类的路数,能当大官,是因为他善于钻营,他这个出身呢,自然不得传统士大夫的看重,没有经历过科场,也一直被人诟病,甚至成了人家李林甫一声难以承受之痛,结果被严挺之当面戳破,顿时脸红得跟一块红布一样。

    严挺之一见,心里别提多痛快了,向天子叉手为礼。

    “启奏陛下,李昂不顾朝廷典章、肆意妄为,已成事实,臣请罢免其司勋员外郎之职,另选贤良主持科考!”

    李林甫一听就急了,当初李昂能当上这个司勋员外郎、主持开元二十三年的科考,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促成的,虽然李昂这个猪队友实在气得人头疼,但是也不能这么轻而易举地免去啊,他必须试着抢救一下。

    “启奏陛下,科举一事,事关朝堂威严,如何能够临时更换如若如此,朝廷信誉将荡然无存……”

    结果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只听得谢直就幽幽地插口道:
1...7475767778...2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