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图传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女禾山鬼
我李家大好儿郎,可以吃苦受罪,但绝不能受委屈!
其二,便是说书先生想要为李家所有儿郎出一口气,有朝一日,他一定要当着天下人的面问一问那群古罗豢养的小白脸,李家的武夫和你们这群自诩读书人的衣冠禽兽相比,到底谁的骨气更重、骨节更硬
最后,是对现今读书人的失望,他要让那些喜好以文人骚客自居的读书人知道,何为大风流
说书先生为什么不喝酒因为他有一瓢酒,要请天下的读书人一起喝。
即便那些喜好饮酒作赋的读书人可能并不喜欢说书先生的这瓢酒……
古罗帝国的思路方针走的就是这条路子,以扶道宗的那疏改了又改的“治国有道”为纲领,教化万民的同时,又主抓经济、社稷、兵力、文化多元等方面梳理国家。
可是这么强盛的古罗为什么会忌惮一个小小的南疆蛮族呢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南疆蛮族,就是那个不要命的存在。
南疆之所以被人称为蛮夷之地,主要原因是南疆并不讲究礼法制度,一切以武力为尊。
当初草鞋汉子带着小胖墩母子两人前去南疆时,那个少年曾亲眼见识过南疆蛮族的乌烟瘴气。
满街行走的草鬼婆,性格暴戾,无缘无故便向无辜人施展阴毒的巫蛊之术。
一些阴森阴气的“啖灵者”光天化日之下,肆意啖食他人灵魂,留下一具双眼瞳孔放大的尸体于大街不管不顾。
更有一些体型丰硕的男子,携一头战兽招摇过市,肆意屠戮、收割生命,只为其座下战兽能够饱餐一顿。
在南疆,想要生存下去,实力与蛮横是必须要具备的东西,谁缺谁就会死。
所以,那个在龙阳城处处挨打受欺负的草鞋汉子,自从到了南疆后,就没有再好说话过。深知一地之俗的草鞋汉子,入乡随俗的速度自然也比常人要快。
南疆的风俗虽然暴戾,却又不能革除,因为这种风俗的存在,他们才能在这个夹缝中生存下来。
南疆想要生存下来,很简单,就是经过优胜劣汰,保留最强悍的战斗力。无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手段,只要能够发挥出强悍的战斗,在南疆都是允许的。
南疆闻名于周边列国的,除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强悍战力,和那个诡谲到让人闻风丧胆的古域,还有几处地方,让很多觊觎南疆的王朝势力噤若寒蝉。
南疆腹地有一座仿造镇南楼兰而建的大观楼,大观楼四周是一片八百里滇池,站在大观楼中,可放眼八百里之距。
如果只听名字,会给人一种名盛古迹的感觉。一些不明就里的读书人可能会兴致勃勃的将此作为选胜登临的游览圣地,可知晓内幕的人,没有一人敢在此登临赏景,即便这座大观楼的景象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景。
无论这座大观楼在南疆之外多么声名狼藉,但是在南疆部落裔民心中,这处有别于古罗南方楼榭建造格式的楼台却是他们魂牵梦绕的神圣之地。
这处大观楼不属于南疆的任何一个势力,它独立于势力之外,因为它是南疆千百年来传承的遗留。
关于大观楼,古罗所知不多,最让人认可的一个说法是,大观楼所指的并不是一栋楼,而是某种南疆从古传承至今的特有秘法,之所以有这栋楼的存在,是为了掩人耳目,用来藏掖那道极有可能是从上古流传下来的秘法。
众所周知,南疆蛮族以战兽军团著称天罗洲,其挥下的战兽军团是固守南疆这片地域的资本。再联想那些只存于古籍、不现当世的上古强悍事迹,比如上古时期,有一个与造化者俱的捏泥人,手捏百万军团的故事,和上古工匠手点木成灵,炼化一座远古森林,成为一处具有蓬勃生机木傀的战阵,一人生生缔造了一个木之帝国的匠手。由于古籍中有很多关于这种“撒豆成兵”
第145章 处女地
南疆多崇山峻岭、古瘴迷林、衍毒湖泊和探幽寻奇的荒古秘洞。
这几处,可以称为天罗洲东部一绝。
连绵不绝的峰峦如戟剑堆簇开屏,直插云霄,给人一种壮阔雄浑的气势。现今读书人讲究登高望远,饱览山巅巍峨气象,仿佛那样就能由衷的感叹一声,“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来一样。
群山怪象生,风景多迤逦。这在哪里都一样,只要有高山幽涧的地方,一定会有气势磅礴的美好风光。一说是风水气运厚泽,孕养哺育一方天地。一说是天地修行,以鬼斧神工的造化伟力体现而出。
不过南疆不讲究气运学说,他们只信奉武力战力,对于气运一事,向来都是嗤之以鼻,所以南疆也就不存在擅长观龙望气的游方术士,因此很难给这片雄奇山峦中是否真聚有气运一事盖棺定论。
这片雄奇山峦若是处在古罗地界,皇室早就该派出一批又一批擅长观测气运的炼气士去仔细推敲判定了,毕竟古罗皇室对于气运一说一直都是深信不疑的。
炼气士一脉,属百家门派之一,很久以前,信奉兵家的古罗不待见这种满嘴胡诌的炼气士,兵家讲究的是战场大势的诡谲变幻,战阵列距地变幻莫测,以及无上杀力的征伐之势,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一说。这与炼气士口中的气运一说多有悖论,炼气士讲究气的是气数和命运,简而言之,就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缥缈说法。
炼气士的学说与正值开疆裂土的古罗悖论很大,甚至是有些打击兵家武夫的气势,所以先帝果断摒弃炼气士学说,并且以兵势之能的手段死压着这一脉的推广。
乱世之中,确实不是太讲究气运的时候,尤其是想要踩着兵家这种讲究大势所趋脉派登上历史舞台,更是难如登天。
不过在古罗格局尘埃落定之后,这些炼气士迎来了太平年,随着古罗皇室愈发重视国祚的延续,这群熬出头的炼气士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想要兴起一个学说或一个教派,势必要合于时,合于世,为当下需。
兵家的没落和读书人、炼气士的兴起就是最好的证明。
历史就是这样,在每一个关键的节点上,总会有一些划时代的新东西涌现而出,并且发扬光大。历史需要的是革新,它能容忍一家或几家教派长盛不衰,但是它不允许适合时宜的学术思想被埋没。
盛衰荣辱,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读书人、炼气士的兴起,就是历史革新的体现。
再说南疆,南疆并没有古罗的文化多元性。
古罗帝国之所以被称为万象峥嵘,是因为它在很多方面做的都很好,大文化上,帝王将相与门派势力的界限明确,百家之人的学术思想相辅相成却又各有差异,对于大势的严格掌控,各个边境要塞的镇守,防线的布置抵御等等。
小文化上,对于民众的教化,茶酒文化的传承发展,建筑格局的规划以及祭祀、祈福和法制制度的明令禁止等等,皆有涉及。
可是外人印象中的南疆,除了野蛮善战之外,似乎只有那一片诡异的理地形势了。
同样,这也是南疆除了战力和一楼一谷外,唯一能够拿的出手的东西。
南疆雄奇挺拔的大山,与古罗的十万大山不同,南疆域界内的山岳,除了诡异之外,其中还夹杂着一丝天然的清丽,就像是一座座被人世遗忘的远古山脉,保持着最原始的风貌。
反观古罗十万山,有超过一大半的山岳在游人选胜登临时会给人一种阴霾的悲怆气息,灵山秀水下,总会有一丝悲怆的荒凉气息,这种气息,就像是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凉的古战场遗址,每次文人雅客站立山巅饱览大好风光时,心头会莫名的涌上一股驱之不去的寒意,悄怆幽邃,深入骨髓,不敢久临。
知晓原因的人不敢说,不知晓原因的人问不出缘由,总之,古罗的山头,给人的感觉很异样。
古罗也有不少形胜山川,不过那些灵气逼人的山头早已被势力宗派占据,常人难以登山远眺。
据那些有幸登山远眺的雅人所说,身处其中,找寻不到一丝一毫的古意,那些山体多是被占山为宗的教派开垦成了一处适用修炼的小福地,完全感受不到山水的清俗奇峻。
南疆古瘴迷林又被称之为妖兽发源之地。原因也很简单,南疆战士麾下的强大战兽多半都是出自古瘴迷林。
古瘴迷林不适合南疆裔民生存,即便是那些擅长使用蛊毒的草鬼婆也不敢轻易涉足那片古瘴毒中,但是这片瘴毒却是大多数蛮荒妖兽的天堂福地,身处其中,如鱼得水。
南疆多古兽妖兽不假,但也分区域理地,形似南疆裔民传统的大杂居、小聚居,妖兽同样会划地而居。
一般强大的古兽妖兽不与人类往来,都有固定的出没地盘。
而这片古瘴迷林无疑就是南疆最大的妖兽聚集地。
与藏王谷是五毒教脉的圣地一样,古瘴迷林是南疆所有勇士们心中的神圣地域,他们以能够进入其中捕获一头实力强横的高阶妖兽为荣。
在这些勇士眼中,一头强悍的战兽是在这个野蛮之地地位的象征。就像草鬼婆能够亲手饲养出一枚五毒后裔的蛊虫一般,那是一份至高无上的殊荣。
每年都会有出自散乱分布如星罗棋布的部落勇士前往古瘴迷林去捕获妖兽,这些寄希着美好愿的勇士们,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成为妖兽口中的食物,但是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他们崇尚战力,不畏死亡。
除了一些不得不依靠自己自力更生的小部落外,还会有大部落或门派进入其中捕获妖兽,相对而言,这些大部落、门派都有相对完善的捕猎体系以及对其捕猎对象有深入的研究,再加上这些根骨天赋出众的勇士战力要远强于出自小部落的勇士,所以他们捕获妖兽的几率会大上很多。
即便如此,每次狩猎时,依旧会有不少勇士们折陨在这片迷林中。
血腥之地,总是机遇与风险并存。
如果说藏王谷是南疆万千草鬼婆可望不可及的圣域,那么有一种地方是那些草鬼婆们经过辛勤努力就能触摸到的风水宝地。
毫无疑问,这种地方就是大大小小分布在南疆土地上的衍毒湖泊。
顾名思义,这种只存在南疆的“风水宝地”是一湾淬毒湖泊。
这种湖泊的来源原理很简单,南疆密瘴缭布,冠绝一洲。所以经过千百年毒瘴的浸水、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湖泊。虽然这是一个缓慢浸染的过程,但是在源源不断的毒瘴侵浸下,那种淬毒湖泊早已比蛊毒要剧烈很多,适合培养草鬼婆手中的蛊虫。
而且这种衍毒湖泊并不像大观楼、藏王谷那样独有一家,它的分布存在比较广泛,凡是毒瘴密集之地,皆有它的存在。
由于其数量比较多,有些纷争自然也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对于培养蛊虫有极大裨益的前提下,纷争更是不会断绝。
一些相对大一点、毒性剧烈或是契合宗派蛊毒的衍毒湖泊都会被牢牢占据,成为宗门的辖地,不容他人染指。
不过终究会有一些势力看不上眼、不想分神打理这种裨益微小的淬毒湖泊。
这些被势力摈弃的衍毒湖泊自然而然也就成了那些低贱草鬼婆们的宝地。
衍毒湖泊的精髓在于其中的毒水,这种毒水是大自然对于这片疆土上人们的馈赠。由于这种毒水具有强烈的毒性,所以极为适合温养蛊虫。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用处,即可以淬炼刀弓暗器一类的兵刃。
在南疆四处征战的那些年中,这种分布散乱的衍毒湖泊给南疆提供了卓越的贡献。征战者手中几乎每人都有一把取自湖泊中毒水锻造而成的毒兵。
这种兵刃在战事中起到了奇效的作用,每次挥刃,都会释放出见血封喉的剧毒。
由这种剧毒湖水淬炼而成的兵刃比死神手中的黑镰还要让人恐惧!
另外它还有一种只有少数战士才能接触到的用途,即淬炼体魄。
蛮族以体魄著称,这也是他们征伐的资本。而用这种剧毒淬炼体魄是南疆多年以的惯例,这种淬体法门仅限体魄强硬的战士,寻常战士是经受不住这种剧毒的摧残的。
蛮族的这种以毒淬体的法门脱胎于炼体者一途,算是一类另辟蹊径的速成法门,但是相比于循序渐进的炼体法门,这种法门成功率极低,且遗害极大,战士一经淬毒炼体,多是不寿,最终毒发身亡,死相凄惨。
草鞋汉子在为小胖墩衣钵传承中的其中一步,就有这种类似南疆淬毒炼体的法门,但相对于南疆勇士们的咬牙硬扛以及固泽而渔,赵云契那个汉子也有一手应对之法,在不伤及小胖墩根骨天赋的情况下,会以最快的法子将其体魄打磨出来,不过就是吃些寻常炼体者所不能忍受的苦楚罢了。
这也不能怪草鞋汉子心狠,小胖墩炼体之路的起步本来就要比一般炼体者要晚上不少,想要在短时间内追赶或超过同龄人的步伐,唯有这条路可以走,迫不得已。
&
第146章 一串佛珠
古罗北疆风沙粗砺,气候干燥。一年到头除了雨水到谷雨这两个节气的那段时间,空气会略比以往湿润些外,几乎整年都处在干燥的氛围中。
这和南北方气候环境差异有关,南方多雨水,气候湿润如氤氲茶气,似三春杨柳柔软婀娜。北方则多干燥,宛如烈酒土窖老烧般割喉,尤其是秋冬交替时节,宛如荒刀般的秋风吹落绿叶,更给人一种荒朔气息。
北疆域的气候还和那片燎原有关,由于这块疆域是古罗版图上最接近那片星火燎原的地界,受那片流溢着滚烫风沙燎原的影响,这片气候干燥异常。时常有滚烫的风沙气息从古罗疆域外向南吹袭,若是势头大些的滚烫沙暴刮割在修者脸上,会让人火辣辣的疼,就像是被火鞭鞭笞一样让人难受。
好在生活在这片疆土上的人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对于滚烫沙暴南袭之时,都会准备硕大兜帽、勾花面纱或是黄竹斗篷,还算勉强能够抵御那些滚烫风沙的吹蚀。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凭着多年生活上总结的经验,都能准确的判别风沙吹袭的时间、强度。这有助于他们提前防范大沙暴的无端降临。
劳动人民在生活上总结的经验很多,这有利于他们进行生活、农耕,更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类似的,在多雨水多山地的南方,也会有人能精准预判雨水的降临。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这些古老的谚语都是经过一辈辈人慢慢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十分管用。从广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传承,文化传承。
黄泉阁当初选址于此,是经过谨慎的推敲后,最终才定夺下来的。
选址的学问也大有来头,参考了兵家兵卷上的学问,兵家选址极为严苛,因为兵家讲究大势所趋,所以对于“势”这个字眼就会异常看中,而对于兵家最有利的“势”无疑就是一些古战场遗址、坑杀之地或是古凭吊栏。
从“势”这个角度来看,兵家坐镇古战场遗址、以兵符强行敕令一方战址中英灵战魂的手段也属于此类。
曾经镇压一方的黄泉阁最终敲定此地,与兵家学问有着莫大的关系。
由于这块地域长年经受来自北方的风沙侵蚀,气息雄浑,日久天长,会营造出一种荒朔“意境”,放在兵家口中,这就是所谓的“势”。恰好这种荒朔“意境”对于黄泉阁那口立足之本的黄泉井裨益极大,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效,所以即便这里气候很差,黄泉阁最终还是选择在此建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