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不仅仅是这个布店,在杭州城内的其他如意布店,情况都相差不多。门口外面,都是排着长队,顾客都在等着进入门店里面购买布匹的。
相对于如意布店的顾客如潮和火爆情况,周围的一些布店,则显得冷冷清清,甚至一个顾客都没有。这些布店的掌柜和店小二,都差不多站在店面的门栏上,看着如意布店这边的顾客人潮。
在一家如意布店不远处的茶楼上,几个杭州城的布匹商人坐在临街的一面,一边喝茶,一边透过窗户看着如意布店的这边情况。
这几个商人,都在如意布店周围有着自己的店面。可因为如意布店忽然出现,更以超低价格售卖布匹,一下子就让他们的店面生意,全部冷清了下来。
已经两天了,这些布店几乎都没有开张卖出一匹布。所以,这个布店的东家,都不约而同约在了一起,商讨对策。
实际上,这些布匹商人,在如意布店一开张的时候,就以最快的速度吃下了如意布店的一批布匹。购买得多的有数千匹布,少的也有上千匹。
本来他们还认为如意布店的“超低价格”,也许就是因为新店新开张,所以弄的销售策略而已,不可能持续太久。然而,三天过去了,如意布店依然还是以八百文钱一匹布的价格,依然还在大开大合的售卖着。
看着这个情形,这样的超低价格,甚至还可能更加持久的持续。这种现象,自然挤压了周围同行的生意,还真让同行们担忧又惊恐起来了。
“这杭州城的如意布店,恐怕都卖出了十几万匹布了吧居然还以这样低的价格出手,就不怕亏到血本无归”一个布匹商人,看着下面排队的人潮
“观察了一下,一个如意布店,这几天里,最少都卖出了两万匹布了。杭州城内,还有不少这样的店面,这样算下来,这如意布店,加起来最少都卖出十五万匹布了。”
“三天十五万匹布!”
这个数据出来,也让在场的几个布匹商人自己都吓了一跳。三天最少卖了十五万匹布这可能吗
可能吗几个人面面相觑,又看着下面在排队的人群,又不敢不相信。
实际上,十五万匹的数据,就是他们自己心里也有底,都不得不去努力相信。因为,就他们几个人商人手里,加起来都在如意布店拿了最少三万匹布了。
他们如此,那杭州城还有不少布匹商人,会不会也从如意布店吃下不少布匹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所以,仅仅他们这些布匹商人,恐怕都吃下了如意布店不下十万匹布了。
现在又看着如意布店这火爆销售的情况,他们能不相信吗
几个人一时间沉默起来,好一会才有一个商人吐出一口浊气,喃喃自语道:“三天十五万匹,太恐怖了。就算让我卖三年,都卖不出那么多。”
这个商人在杭州城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布匹分销商人了,一年出货的布匹数量,也就在五万匹左右了。想着别人三天就卖出了
第六百一十一章 密谋
如意布店新布一上市,就引发了整个杭州城购买的热潮。
一开始是批发的布匹商人抢购布店上市的新布,随后价格传播开来后,就引发了整座城市普通百姓的抢购热潮。
没办法,八百文钱一匹的上好布匹,只要家里有些余钱,或者打算购买布匹的百姓,都在第一时间跑去布店去抢购布匹了。
这个价格,已经比市面上同等布匹价格便宜了三分之一还多。只要不是笨人,都知道这绝对属于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当然,前提是这些百姓和商人都认为如意布店售卖的布匹,价格不可能一直那么低,所以才会去抢购。
如意布店引发杭州城百姓商人的抢购热潮,确实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杭州城内的布匹商人,一开始一口气吃掉了如意纺织放出来的大批布匹。可吃到后面,却发现如意布店的布匹似乎就像是源源不断的流水,根本吃不完一般。
最终,这些布匹商人停下了进货的步伐,开始观望。在这些商人观望的同时,杭州城内的百姓,却又掀起了购买的热潮。
一波接着一波的客人,几乎都踏破了如意布店的门栏。杭州百姓的购买热潮,都涌向了如意布店,自然将其他布匹商人的生意,全部给挤掉了。
一时间,杭州城内,只要是购买布匹的百姓,几乎都会在口口相传的传播下,选择如意布店购买布匹。当然,除非是购买高档的丝织品,否则一般的布匹,都会直接选择在如意布店购买了。
如意布店生意好到爆炸,其他布店的生意,自然是一落千丈。
本来一些布匹商人还不着急,很多布匹商人还在等着看如意布店低价布匹能持续多久。眼看着数天过去了,如意布店的布匹价格,依然维持在八百文钱一匹的价格,自然着急起来了。
要是如意布店的布匹,一直维持这样的价格,那其他商人囤积在手里的布匹,基本上都不用卖了。
布匹商人们,再次聚集在了一起。不仅是布匹商人,就连杭州城周围的不少纺织工场的幕后东家,都来了。
这些布匹商人和纺织工场的东家,聚集在一起,已经算得上是汇聚了大半个杭州城纺织业的力量了。
聚会的地点,在杭州城内一个安静的小小茶楼里面。茶楼虽小,却很安静,也比较隐秘,方便议事。
茶楼里,茶水在沸腾着,可在场的二三十多个杭州城的布匹商人和纺织工场的东家或者代表们,似乎根本无心喝茶。
这些日子,如意纺织工场的突然崛起,如意布店的横空出世,一下子就打在了他们在场人的腰子上。
如意布店就不说了,一匹布八百文钱,这样的价格,已经跌破商人们的底线了。在场的所有商人,除非都亏本甩卖,才可能这样干。不仅是布匹商人的心情难受,就是那些纺织工场,其实更难受。
要知道按如意布店卖出的那些布匹质量,现在杭州城内乃至整个江南的纺织工场要造出来的话,成本都最少在九百文钱左右。九百文钱的成本,纺织工场最少还得保留百分之十以上的利润,那就要卖到一贯钱以上。
一贯钱的布匹,这还是大多数纺织工场卖出工场,给外面的布匹商人的最低价格了。现在好了,市面上的如意布店,直接整出零售的一匹布,都只要八百文钱!
这样的零售价格,还怎么让这些纺织工场把布匹卖给布匹商人就算这些布匹商人去如意布店买零售的布匹,都不需要九百文钱啊。
所以,不仅仅是布匹商人着急上火,就是杭州城的纺织工场的幕后东
第六百一十二章 请帖
杭州布匹商人和纺织工场的商人商量了大半天,也拿不出一个章程出来。
面对低价的布匹,他们这些商人就算想要不挣钱做买卖,都不得了。如意布店的布匹卖得比他们的成本价还要低,如何竞争得过
想要用强施压,可人家背后站在的人是杭州市舶司,根本不怕。所以,到了最后,这大会也只能无疾而终,一时间根本拿不出办法。
唯一得到的共识,就是在等等,看看如意布店的布匹,到底能持续低价多久。除外,这些商人加上背后的力量,一起向杭州府和市舶司这边施压。
当然,更多的商人,则是在想办法,想要彻底了解如意布店,或者说是如意纺织的底细。一时间,如意纺织工场周围,多了很多各式各样的人群。这些人群,都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接近或者说是探清如意纺织里面的底细。
杭州府衙内,曾永拿着茶杯,看着赵悦也有些无奈。
杭州城内的风吹草动,作为当地知府,他是最清楚的了。这些日子,如意布店低价布匹横空出世,引发杭州城万人空巷的景象,他如何不知
说起来,如意布店低价布匹,他是乐意看到的。毕竟,布匹价格低了,老百姓都能买得起,都能有衣穿,老百姓得了实惠,这就是民生。别看这是小事,可对他这样的地方官员来说,那也算得上是一件“功德”事了。
只是,低价布匹引来的一些后遗症,也开始慢慢发酵起来。这几日,不断的有布匹商人和纺织工场幕后的东家来杭州府衙“诉苦”,或者说是施压。
没办法,如意布店的低价布匹,引发万人空巷的同时,也侵犯了其他商人的利益。所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如意布店让其他商人没了活路,自然引发了很大的不满。
这些商人和商人背后的地方势力,自然要和他这个地方官员诉苦或者施压了。
“赵悦啊,你那如意布店的布匹,价格真的能卖那么低啊不会是在做亏本买卖,在赚点吆喝吧”
抿了一口茶水后,曾永才看着赵悦问询起来。
赵悦笑了笑,他明白曾永问这话后面的意思。不仅是曾永这边有人施压了,就是杭州市舶司这边,都有不少人过来问话施压。
赵悦敲着桌子,没有着急开口,等了一下才反问道:“叔父觉得我是那种会做亏本生意的人”
曾永想了想,最终摇了摇头道:“不像。”
“那就对了,亏本的事儿,我是不会做的。”赵悦拍着桌子,笑着道:“是不是有不少人在叔父面前吹风”
曾永没回答,而是好奇的问道:“说真的,你那布匹,卖那么多的价格,真不亏本吗一匹布,多少钱造出来啊”
看着曾永那好奇的眼神,赵悦一副高深莫测样子,摇头道:“叔父,这可是商业秘密,说不得,说不得的。”
纺织工场的生产成本,目前就只有赵悦和李师师,还有黄东宁三人知道,未来也仅限于这五人知道。尽管这个秘密可能隐瞒不了多久,也可能被有人心人给推算出来。但只要赵悦这边不说,就让别人猜测去呗。
未来赵悦还有信心将布匹的生产成本降低更低,这已经算得上是最核心的商业秘密了,所以就算是曾永现在问起来,赵悦也不可能说的。
曾永看着赵悦这福模样,倒也不以为意,他只是叹气道:“不说就不说,我
第六百一十三章 赵悦有话说
收到帖子的商人们,心情都显得比较忐忑,根本猜不着这里面的东西,更不懂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赵悦自然是不会太关心这些商人会有什么想法,就算这些商人有想法,他也不会太在意。在价格竞争优势面前,真的不需要太担心什么
他更关心的是,如意纺织的产能和产量,能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放开手脚去发展,能不能满足即将到来的市场需求。
尽管现在如意纺织的产能,已经提到到了一千台纺织机,一天能出产的布匹超过八千匹了。但是,在赵悦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至少,现在如意纺织的仓库里面,原来库存的二十万匹布匹,已经差不多见底。而纺织工场每天生产的布匹,都还是只勉强满足市场需求。
要知道,这些布匹购买的顾客,都还基本上属于杭州城和杭州府下面的县。如果当杭州城有更低廉的布匹出售的消息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更远地方的商人听到这个消息,难道不会赶来杭州城购买货源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有利益存在,而且是能看得见的利益,绝对就会像是一个黑洞,源源不断吸引人过来的。
所以,赵悦现在更关心的是,如意纺织工场的生产能力,能不能最大化的提高到极致。因此,在纺织机增添到一千台后,纺织机的制造速度,并没有慢下来,依然还是开足马力生产更多的纺织机出来。
所以,如意纺织工场里的纺织机,也在源源不断的增加。纺织机增加,纺织工自然也需要增加。
想要一个熟练的纺织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如意纺织工场再次祭起了挖墙脚的大旗,开出的工钱,普遍要比其他纺织工场的要高出二成。
一个纺织工二成的工钱,或许对商人们来说,并不是很多。但对于一个纺织工本身来说,就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了。很浅显的道理,一个纺织工原本一天只能挣一百文钱,如果变成一天一百二十文钱,那一个月就多六百文钱了。
六百文钱,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那已经算得上是一笔很丰厚的额外收入了。
更重要的是,如意纺织工场的工人因为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样的时间做工,拿的工钱普遍都要比其他纺织工场要高很多。
所以,在如意纺织招人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太多困难,就从别的纺织工场源源不断挖来了熟练的纺织工。
这些熟练的纺织工,只要培训几天熟悉新的纺织机后,就能完全掌握新纺织机。所以,如意纺织工场的产能和产量,还在不断持续上涨着。
如意纺织工场挖墙脚的行动,一开始是没有被周围的纺织工场发现的。不过,当周围纺织工场发现自己的雇工减少的时候,想要阻止,却发现根本就停不下来了。
杭州赵府,赵悦正陪着曾墨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慢慢走着,曾墨看了一眼天空,有些迷醉。此刻,夕阳已经渐渐落下,晚霞布满天空,云彩显得艳丽而多彩,格外美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听着曾墨低声呢喃,赵悦忍不住笑着道:“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一样得吃喝拉撒睡。”
曾墨被赵悦打断自己的小愁绪,白了他一眼道:“相公何时这样俗气了。”
赵悦哈哈一笑,挽着曾墨的手,温柔道:“俗气好,接地气。”
对于赵悦的无赖,曾墨也只能莞尔一笑,变得更加温柔如水。夕阳照耀在她的脸上,让
第六百一十四章 赵悦训妹
被赵悦说得羞愧,赵若兰忍不住低头起来。
说起来,还真不怪赵悦生气。之前招商钱庄的事儿,因为赵若竹远在汴京,江南这边自然很难照顾得到。尽管有赵悦在看管,可他毕竟是市舶司的主事,很多事都要处理。所以,名义上招商钱庄的事儿是赵悦亲自打理,可赵悦还是让赵若兰帮忙跟着管的。
前几日,招商钱庄接收到了几笔贷款。数额不大,都在数千贯左右。按道理,这样级别的贷款,只要条件合适,走完相应流程,招商钱庄都会放款的。
招商钱庄在贷款方面,设置了三道门栏。第一道就是门店的掌柜,正常的贷款流程,第一先是由柜台接收客户贷款申请,由每个钱庄的掌柜亲自把控,先验收核实客户的身份,确定客户符合贷款要求后,才能向招商钱庄第二道门栏申请。
第二道门栏,则是专门负责调查和分析客户的放款部。这个放款部,不隶属任何门店,直接受到赵悦领导,就是负责调查核实和分析客户资料的。可以说,这个部门属于风险把控,算得上是招商钱庄很重要部门。在汴京,这部门就是由赵若竹亲自把控和管理的。
江南这边,按道理是赵悦自己亲自把控和领导,可他事情多,就把这事儿交给赵若兰来办。这个部收到下面门店掌柜递来的客户贷款资料,会派出专人再次调查核实,核实清楚了才会真正作出申请,行成一个风险分析报告,然后递交给赵悦,由赵悦最后把关,签字放款。
问题就是出在第一道关卡上,有一个门店掌柜递交上来的几笔贷款,资料不全,更重要的是还存在虚假。按道理,这样的贷款,根本不可能通过第一道审核的。就算通过了,也应该在赵若兰领导的第二道关卡这里枪毙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