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怎么样看,这都是一次有赚无赔的买卖啊。唯一可能造成赔本的事儿,就是他们运输到南洋的
第六百七十章这就大赚一笔了?
不管这郑山河是不是真心实意,可如果真让郑山河吞下了另外一半舱位,那接下来这趟市舶司组织的南洋之行,还有他们什么事儿
想到郑家这个老狐狸,在之前市舶司剿海盗的行动中,就占了大先机,也得到了天大的好处。现在看着对方没太多犹豫,一口气就想把剩下的舱位给吃下,在场的人,当然不愿意了。
所以,有人站起来了。
“郑员外,你们的口气可真大。你要占了一半舱位,那我们怎么办大人,我等也愿意跟着大人一道下南洋。”
“就是,这南洋,可不是你们郑家的自留地。大人,我等也愿意以大人马首是瞻!”
“大人,我王家愿意购买一艘船的舱位。”
“大人,我李家愿意购买半艘船的舱位。。。”
一时间,有人带头,很快其他人也附和起来。显然,有了市舶司剿海盗能分钱的好事在前,接下来没啥风险的南洋贸易好事,绝对不能落下啊。
特别是那些第一次没有跟上市舶司脚步,赶上出海剿海盗行动的人,这一次更显得积极了。珠玉在前,就算冒一点风险,可如果真能搭上市舶司这趟大船,出海去捞上一笔,那获得的收益,足够人心动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拍着胸脯说这话,让赵悦很是满意。他要的就是这些人的态度,只要带着这些人出海吃上一会螃蟹,让这些人吃上了甜头,他还真不怕这些人不听自己的使唤了。
当然,那么多人要跟着出海吃螃蟹,他也不能厚此薄彼。市舶司这一次组织出海的海船规模,尽管也很大,但真要按照这些人的口气,显然也满足不了的。
最终赵悦让徐宁去和这帮人周旋,定下了大方向,具体的细节,就由徐宁这些人去处理了。因为这一次要参与进去的人实在太多了,准备的海船规模和舱位,明显不能满足。
按赵悦之前的设想,这一次下南洋的海船规模,有一半舱位给市舶司和赵家自己用。但因为参与的家族实在多了,只给一半的船舱,还真无法满足需求。
斟酌了之后,赵悦决定削减杭州市舶司和赵家自己用的船舱。
足足接近六十艘海船的超级大海船船队。最终,杭州市舶司自己携带的货物,占用了八分之一的船队货仓,赵家自己也占用了八分之一的货仓。这样下来,杭州市舶司和赵家就占用了四分之一的船舱,也就是仅仅市舶司和赵家,就用了差不多十五艘海船去了。剩下的四分之三,这由杭州府各大家族瓜分出去。
这些家族,也按照各自的实力来瓜分船舱。多的可以拿到五艘海船的货仓,少的,就只能拿到半艘海船的货仓了。比如郑家,就拿走了十艘海船。
郑家拿走十艘海船,可让不少家族都有些不忿。然而,郑家本身就是海商起家,这一趟下南洋,大多数海船还是郑家提供的。此外,郑家拿走了十艘海船的货仓,也有赵悦的默许和背后支持,最终大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各家分到了自己的船舱,剩下的自然就是开始准备各自要携带的货物了。为了避免内部竞争,赵悦又给众人分了一些货物目录。这些货物目录,都是赵悦让自己的情报部分精心收集,从很多海商口里得到最受欢迎的一些大周朝的商品。
经过内部的协调,各个家族最终也按赵悦的意思,每一家都准备携带不同的货物下南洋
第六百七十一章狂热崇拜
按照赵悦的出海计划,本次总共组织六十艘大海船出海下南洋,这还不包括哪些随船保护的战舰。这样的船队规模,已经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下南洋行动了。
正常说来,在这时代,能组织起十艘大海船下南洋的行动,都算是大行动了。一般的海商下南洋,船队的规模基本上都是三五艘。就是郑家的船队出海,一次也不过十来艘顶天了。
赵悦一次性组织六十艘海船,确实是超级大手笔了。
这些海船,都是排水量千吨级别的,最低也到了八百吨级别。可以说,他已经把江南周围附近能调动的千吨级别海船都集中了起来。
这些海船,大部分是海商郑家提供的。仅郑家就提供了接近四十艘大海船,也看得出郑家在航海领域的底蕴,也只有郑家才能一次性提供这样多的大海船。除此之外,其余的海船则是从其他海商手里征收租赁过来的。
赵悦征集了这些海商的海船,当然不可能是免费的。按规定,市舶司这边要付给郑家和其他租船的海商的船舶租赁费。因为赵悦是借市舶司这个官府衙门的名义征集,所以郑家和其他海商,也不敢喊高价。商谈了之后,最终按最基本的租赁费用计算。也就是说,一艘海船的租费在三万贯钱左右。
这三万贯费用,郑家这些海商们还负责提供驾船的水手和海船!当然,在使用期间,水手和海员们吃喝拉撒以及工钱,得市舶司这边负责。
就算按照三万贯一艘的费用计算,再加上这一路来回大概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包括水手和海员们吃喝拉撒以及工钱全部算进去,一艘海船下南洋的成本估摸在五万贯左右。
现在一艘海船,就能收到十五万贯的税赋和费用,扣除五万贯的成本费用,市舶司这边都还能在账面上赚十万贯。
当然,这些账面上的费用,是还没有刨除市舶司需要派战舰一路护送船队南下,还不排除这路上还有什么其他的风险的成本。
然而,就算刨除这些风险成本,至少在账面上,市舶司这边确实明明白白让他相信一艘海船,是真的能收十万贯的利的。
市舶司的战舰跟着出海保护这些海船,就算一艘战舰成本要五万贯,也不过数十万贯的成本。
噼里啪啦的计算了一通,仅仅一趟下南洋的行动,市舶司这边还没有真正是出海,就在账面上赚了接近六百万贯的财富
当这个数据出来,市舶司衙门那些下属们,看到赵悦的眼神,都宛如看到神人一样。
按道理,这样轻松能赚钱的好事,要说谁也不会那么容易相信这事儿会变成那么轻松。
可短短几天时间,来自杭州城甚至江南其他州府的一些商人和当地豪族,抬着一箱箱银钱到市舶司这边交税缴费,短短几日就收到了两百多万贯的银钱,就算不相信,也不行了啊。
“大人,这真不敢相信啊!咱们现在,居然有那么多余钱了。”
在市舶司衙门里,徐宁带着几房主事核算了最近市舶司的营收,开始给赵悦汇报市舶司的日常工作,汇报到最近的收入时候,徐宁整个人都是笑容满面,一脸兴奋的。
没办法,一直穷到极致,靠着借债度日的杭州市舶司。因为一场剿海盗的战斗,再加上组织一次大海贸行动,转眼之间,不但可以把债务还清了,还能剩余几百万贯钱,如何不让徐宁兴奋。
看着众人兴奋的笑容,就是赵悦自己也忍不住露出笑意来。他放下账本,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道:
第六百七十二章作保
在市舶司这边迎来收入大爆发的时候,招商钱庄也迎来了一波收入爆发。
这波收入爆发,自然就是赵悦弄出来的“作保”产生的保费收入了。事实上,也是因为赵悦弄出了招商钱庄为海贸货物作保,才打消了很多人内心对海贸风险的顾忌。
如果没有招商钱庄弄出来的作保,恐怕赵悦组织的这次海贸活动,很多家族和商人们,都还有风险的顾忌。当招商钱庄愿意给货物价值作保,算是从根本上,打消了这些人的顾忌了。
只要缴纳一笔费用给招商钱庄,在接下来的海贸活动中,路上遭遇任何风险,招商钱庄都愿意赔偿同等货物的价值。这样的优惠条件,确实吸引了绝大多数人。
这时代海贸行为,是非常高风险的。特别是远洋贸易,路途上遭遇海盗、风暴和霍乱,实在是太容易了。不管那一样风险来临,都可能让一次海贸行动变成打水漂的行动。
就拿郑家这样常年活跃在海上的大海商来说,每年因为海贸活动损失的海船,都不知道多少。可以说,每一次每一艘海船能进行的成功海贸,就意味着背后会有不可计数的失败。这种失败,就是船毁人亡,所有投资都会打水漂。
海贸确实赚钱,但巨大的风险,不是每个商人能承受的。
就如赵悦的父亲当初,也是因为看到海贸里面的巨大利润。无比小心的组织起了一次海贸,还是去高丽这不算太远的地方,但结果却是弄得血本无归,甚至差点家破人亡,自己都死在了外地。
可以说,海贸活动巨大风险,阻挡了大多数人参与海贸活动的热情和脚步。
现在,招商钱庄愿意作保,把出海进行海贸活动有可能带来的损失和风险承担起来。就算要缴纳一笔不菲的保费,对于想要渴望追逐海贸高额利润的商人们来说,却是可以接受,甚至是非常欣喜的。
因此,在市舶司衙门开始接收商人们缴纳来的税赋和租赁费的时候,招商钱庄的营业铺面,也迎来了接踵而来的商人们。
不仅如此,招商钱庄的估算师们,在商人过来投保后,还要亲自去码头上验收商人们的货物,给货物价值进行评估。
“这位客官,你的货物价值可没有五十万贯,最多可以给你开到四十万贯的作保。你要是乐意呢,咱们现在就可以签订文书契约。要是不愿意,那就没有办法了。”
一个招商钱庄的评估师,验收过了商人的货物后,毫不犹豫的否决了商人开出的五十万贯钱的作保。
“开什么玩笑,这些货物怎么不值五十万贯钱你自己去打探打探一下!再说了,要是这些货物运到南洋,就算一百万贯,都能卖出去。要我说,你们这招商钱庄,是不是诚心要给我们这些出海商人的货物作保啊”
听着招商钱庄的评估师直接否决了自己货物的价值,这商人自然不肯干了。就算他的这些货物确实不是花五十万贯买的,可他按照五十万贯的钱作保,有啥不能的呢因此,有些着急眼的瞪着评估师,很不客气。
招商钱庄的评估师根本不为所动,招商钱庄背后站着的,就是市舶司赵大人,他们这些人,还真不害怕得罪这些商人的。
这评估师冷笑的看着那商人,不急不慢道:“这位客官,咱们都是明白人。你的这些货物,到底什么价,我们心里都清楚。就算你的货物到了南洋能卖一百万贯,但我们招商钱庄作保,就是按照现在的价值计算。一句话,四十万贯的价值,你要作保,马上定立文书。不作保,我还得去下家评估呢。”
&nb
第六百七十三章风险和收益
杭州城,赵家府邸内,李师师正在听着下面几个掌柜汇报最近赵家的几个产业经营情况。
曾墨肚子已经越来越大,产期就在眼前,她现在已经是完全不管事,安心养胎。所以,江南所有赵家大小事,都是李师师打理。
这一年来,赵家在赵悦的指引下,基本上都是在布局,各个产业经过了差不多一年的经营,总算都步入正轨。
赵悦担任着市舶司主事,要管的事儿,确实太多了。再说一个朝廷命官,总不可能天天打理自己家的事儿。所以,对于赵家的事,他基本上就做甩手掌柜。
赵悦做了甩手掌柜,曾墨又怀孕了,所以只能让李师师挑起这担子来。李师师确实非常有经营和管理的头脑,很多事赵悦几乎就是给了一个方向,李师师就能理解透,然后把事就做得让赵悦刮目相看,甚至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就拿赵悦提了一个给此次出海的海船海贸货物作保的“保险”,李师师就让招商钱庄把这事办得漂漂亮亮,就连赵悦没有想到的漏洞都补上了。
此刻,赵悦就坐在一边,看着李师师和各个掌柜的对话,满脸欣喜。怎么看,经过大半年的磨砺,李师师都已经有了女强人的派头。
一些事儿和问题,直接一针见血就找到了症结,轻松就处理了。这些处理的思路和方法,甚至比赵悦想的还要简练和有效。
放在后世,眼前的李师师就是妥妥的霸道总裁啊。赵悦在心里暗暗想着,又是有些得意。他没有想到,自己家里的女人,不知不觉还出了一个霸道总裁了。
赵悦颔首看着负责招商钱庄的大掌柜和李师师汇报着最近情况,听到这掌柜汇报最近的保费收入,也忍不住有些意外。
从这掌柜口里,赵悦没想到就仅仅给即将到来的海船作保,招商钱庄这边就已经收入超过了两百万贯的保费。
两百万贯的保费,这可就真的有些吓人了。
李师师看向赵悦,带着笑容道:“相公,没有想到才短短几日,咱们钱庄保费收入就超过两百万贯钱,这钱收得妾都有些心慌呢,”
李师师的话,也让在场的其他几个掌柜深以为然,忍不住点头。
有时候,收钱收到手软,也让人感觉不真实。在场的几个掌柜,也算赵家在江南区域的核心管理了,可这种作保收入,就一个点子,就收了那么多,而且还可能更多。
当然,这种不真实也让他们担忧,因为收了那么多钱,可只要出现任何意外,那都是要赔钱的。
对于李师师和几个掌柜的担忧和不安,赵悦宽慰道:“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给海船出海作保,确实是风险很大。但是,就是因为风险大,才意味着这利润会越高。所谓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要是没啥大风险,能有那么容易就收到这样大一笔钱吗”
李师师收起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她看着赵悦,很认真道:“相公,既然你知道出海风险大,如果真出现啥意外,就算咱们招商钱庄实力雄厚,可也经不住这样的风险啊。”
李师师确实非常担忧,现在招商钱庄已经收到了两百万贯钱的保费,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招商钱庄已经给了价值千万贯的出海货物作保了。
如果
第六百七十四章震动的汴京朝堂
汴京城外,已经迎来了萧瑟的冬日。在汴河两岸的树木,大多数已经变成了光秃秃的枝干。偶尔有几只寒鸦飞过,落在枝头,发出几声嘎嘎的叫喊。
汴河和黄河水位都在这冬日下降了很多,一些大船,甚至已经通行不了。不过,进出汴京的船只,依然络绎不绝。
这一日早晨,在汴京城外的码头,迎来了一支从南方而来的船队。按规定,从外地来的船只,没有允许的情况下,基本上都得在城外码头停留靠岸。
只是当船队抵达码头,从船舱里钻出来的童贯,拿出一分令牌后,负责检查和汴京巡防军,很快就给这支船队放行了。当然,随船队而来的几艘护卫战舰,则留在了城外。其余的船只,直接经过汴京城的水栅大门,进入了金明湖。
等到船队靠了御河边上的码头,早已经得到了指令来的汴京禁卫军,就把船队给保护了起来。随着船队上一箱箱箱子给搬运上来,这些箱子,直接就被禁卫军和朝廷的大内侍卫保护着,直接上了马车,朝着皇宫而去。
童贯则是跟着这些装满箱子的马车,一路风尘仆仆的进入了皇城。
在童贯入皇城,进入皇宫的时候,早已经得到消息的政事堂大佬们,其实已经汇聚在了皇宫里面。
因为携带大量银钱入京,为了安全,这一路上童贯都是马不停蹄赶路,甚至连一点风声都没有透露。一直到了汴京地界,童贯才派人给汴京和朝廷汇报。
汇报的内容,自然就是他带着杭州市舶司给予的六百万贯钱入宫进贡。当这个消息传到汴京,整个汴京朝堂都震动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