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郑九明很恭敬道:“大人,如果真按大人这想法,这里必定会兴盛起来。也许,会变成另外一个广州城也不一定!”
赵悦哈哈一笑,道:“看来郑师傅是同意我的想法了!”
郑九明点头道:“大人,小人相信。如果大人真计划这样做,只要经营得当,这里真可能成为天下最繁华最发达的贸易之地。”
看着周围阮小二等一脸懵逼的样子,郑九明忍不住解释起来。
“各位大人,现在我大周朝开始放开海禁,更大力倡导海贸,一口气设立了那么多市舶司,估计不要几年,这海上贸易的船只,可能都要多如牛毛了。”
“到那个时候,各地商人来往于沿海各地,就需要更多的港口停泊船只进行交易。一直以来,从西洋和南洋来的海船都只能选择广州城和泉州城进行交易。但这两个地方,都还不算最理想的地方。去广州城,大海船要逆流百里,费时费力才能抵达。去泉州城,则又更远了。”
“如果能在大人说的地方停泊交易,还真就是一个理想的地方了。在这地方交易,不但省去逆流而上的功夫,又不用舍近求远去泉州城,还真适合那些西洋南洋来的海船。所以,我相信不用几年,就有可能让这里变成一座活力的繁华的贸易之地。”
伴着郑九明的解释,阮小二等人也细细琢磨,发现似乎还真有道理。赵悦在一边笑眯眯的看着郑九明,对他的评价又高了不少。
这郑九明,还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啊。确实如他分析的,除了港岛地理位置好之外,他还说到了一点,那就是大周朝放开海禁,开始大力倡导海贸活动,海贸必定会兴盛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合适的贸易地点的需求,必定是那些海商们在几年之后最迫切想要的。
这一点,可不是一般人能看得透的。郑九明能看到这一点,可比身边自己这帮大老粗的将领明白多了。
一想着这些,对于郑九明这样的人才,赵悦更渴望了。对于人才的需求,赵悦也觉得是自己未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时代人才有吗肯定是有的,只是想要有更多符合自己理想的人才,还真可能找不出太多。毕竟,这时代能读书识字的,大多数都是书生。书生吟诗作乐估计还可以,真让他们参与到具体的经营事务去,还真可能够呛了。
要不是顾忌一些东西,赵悦都想亲自开一所书院,一所真正“格物致知”的书院,自己培养人才了。
船队在珠江口外停泊了五日,三艘补给船才从广州城重新回到了船队。三艘船去广州城补给物资,整个过程算相对泉州城来说,这一次倒也没有受到太多的刁难。
驻扎在广州城
第七百一十九章轩然大波
汴京城,寒冬冷冽。
进入腊月之后,又下了一场雪,白雪皑皑的汴京城,天气显得更为冷冽。
一个月的大朝会,在大雪过后,终究还是按时进行。严寒时节,汴京城的百官冒着寒冷,抹黑起床,洗漱穿戴完毕后,乘坐各种交通工具,陆陆续续抵达皇城门。
伴随时辰一到,众多百官进入皇城,前往大朝会的太极殿而去。王安石和曾布走在一起,两个人低声说着事儿。
“曾老头,你那孙女婿可真能折腾,真是一刻都不消停啊!”
“你这是怪我”
曾布斜眼看了一眼王安石,不好气道:“好像那不是你的后辈一样。”
王安石哀叹了一声,最终还是看着曾布,很认真道:“今日朝会,可能曹家这边要发难,可想好如何周全”
赵悦在泉州干的事儿,自然也传到了汴京城。作为政事堂大佬,王安石他们还是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的。
曾布摇了摇头,道:“这事儿,根本无解,只能看皇上的态度了。”
对于泉州那边发生的事儿,曾布也是有些无奈。说起来,赵悦这次是真的胆大包天了,如果曹家这边真要追究,恐怕这一次就是大麻烦了。
王安石也默认,最终轻叹道:“曹家如何真抓着不放,这可真是棘手的事儿。哎,那小子,可真能折腾。堂堂一个市舶司主事,不好好待在杭州,居然跟着船队一起出海,这不是胡闹嘛!”
在百官进入皇宫的时候,紫宸殿内,元祐帝也在太监宫女的伺候下起床洗漱用膳。
一边吃着早餐,元祐帝一边听着德公公说着一些事儿。听到有赵悦送来的密折,元祐帝显然来了兴致,让德公公呈上来。
赵悦的密折,很快送上来了。这封密折,没有送到政事堂,而是直接递到皇宫来的。密折是在赵悦炮轰了泉州城外的灯塔后,在离开泉州市舶司海域之前写好,然后让时迁安排千里加急送到汴京来的。
看了一会,元祐帝眉头就皱起来了。赵悦这封密折,就是把在泉州城发生的一切按赵悦这边的说法呈上给了元祐帝。奏折里就连自己这边是如何开炮,为什么开炮的理由也说了出来。
元祐帝对奏折里赵悦描述的可能造成了一些人死伤并不是很关心,他关心的是,赵悦怎么跟着船队出海了!
想着堂堂一个朝廷命官,居然冒险出海,元祐帝就有些不高兴起来。当然,如果是别人,他倒是无所谓。只是赵悦在他的心目中,就算只是一个小小五品官员,可还是颇有位置。现在冒险出海,他自然不高兴了。
他有些不喜,只是脸上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直到看完了奏折,看到了最后的内容,他的神色才微微有些变化。
放下了奏折,元祐帝没有说话,静静的思索了一会,最终把奏折合上,交给德公公,道:“存起来吧,起驾,去太极殿。”
德公公很好奇密折的内容,但元祐帝不肯说,就算密折现在交给了他,他也不敢看的。只能强忍好奇心,连忙安排元祐帝起驾去太极殿参加朝会。
来到太极殿,百官早已经在大殿内等候了。看到元祐帝到来,自然是按大礼参拜。
“平生吧,诸位爱卿有事奏来,无事退朝。”元祐帝扫视了一眼下方的文武百官,神色淡漠道。
朝堂一时间很安静,等了好一会,才有一个御史站出来。给元祐帝见了礼,才恭敬道:“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李爱卿,何事啊”
“微臣要弹劾杭州市舶司主事赵悦。。。赵悦目无王法,私自出海。。。。。拥兵自重。。。。”
很快这个御史台的御史就把自己的奏折递上,然后还大声诉起自己要弹劾赵悦的种种,一连给赵悦列了七八条罪状,简直就把赵悦说成了一个罪大恶极,必须要
第七百二十章谁给朕挣那么多银子花?
曹侯也是最近重新回朝堂的人。
登州水师造反之后,曹侯受到牵连,被元祐帝一撸到底,颐养天年去了。本来满朝文武以为曹侯这辈子都不可能起复,没料到冷了半年后,曹侯再次被元祐帝召回了朝堂,进入枢密院。
枢密院的权力格局,自然再次变成卢国公和曹侯两人分掌。只是,曹侯重新回朝堂后,一直都很低调,平时就如弥勒佛一般,很少开口。
此刻他站出来,自然引得周围朝堂官员的侧目。元祐帝看了他一眼,语气不冷不淡道:“曹爱卿有什么话,说吧。”
曹侯恭恭敬敬道:“皇上,臣也要弹劾赵悦。”
元祐帝露出一丝笑意,问道:“哦,曹爱卿也要弹劾赵悦啊。”
曹侯抬起头,看向元祐帝道:“皇上,臣要弹劾赵悦拥兵自重,私自出兵之罪。杭州市舶司缉私队,乃朝廷为便杭州市舶司管理而设置。现在赵悦不但带着市舶司的人马离开杭州,还公然在泉州挑起事端,杀害杀伤泉州市舶司缉私队多位兵士,此乃无法无天之举。。。”
曹侯重点就弹劾赵悦私自带着市舶司人马出海,而且还公然炮轰泉州市舶司的人马。就重点两条罪,一条就是私自佣兵,第二条就是私自调兵。
如果这两项都成立的话,在大周朝那就是死罪。不但是死罪,还得是诛杀九族的死罪。如果说御史们开枪炮轰弹劾赵悦,还不够分量的话。那作为军方大佬的曹侯开口,这就很有分量了。
曹侯一开口,满朝文武都沉默下来。就连王安石和曾布,此刻都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因为赵悦做的一切,都是事实。
曹侯说到最后,看向元祐帝:“皇上,大周朝为何能平地当年诸侯割据的局面,为何这上百年依然稳定并强盛起来,就是因为朝廷能对兵权绝对控制。现那赵悦,接着朝廷给的一个名义,募兵数千,就敢私自做出这样的事儿,以后还得了此风不可长,所以请皇上严惩赵悦,以儆效尤。”
元祐帝看着曹侯,最终叹了一口气,缓缓道:“看来赵悦确实惹得天怒人怨呐。曹侯,你觉得要怎么样严惩”
曹侯不动神色道:“全凭皇上做主。”
百官听到元祐帝这话,每个人的心思都提了起来了。很显然,元祐帝接下来的话,可能就要定他的态度了。
王安石着急起来了,如果元祐帝真开了金口,那这事儿真就无法收拾了。不管如何,作为长辈,他都得站出来说话。
“皇上,赵悦尽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可念在他对朝廷的功劳,还请皇上开恩。”
王安石也没有辩解赵悦的罪行,没办法,曹侯说的事儿,他根本无法辩驳,现在只能请求皇帝开恩了。王安石开口了,自然有人跟上。赵挺之很快也站出来给赵悦求开恩起来。不一会儿,王安石这边的改革派官员都先后开口了。
能让那么多人给赵悦开口,原因也简单,就是之前赵悦送来的几百万贯钱财起的作用。要知道,大周朝朝廷今年能不能过一个好年,都得看那几百万贯钱怎么用呢。
元祐帝闭上眼睛,任凭下面的官员说话。一直等到朝堂再次安静下来,德公公忍不住在他耳边提醒了,他才睁开眼。
“都说完了吧,严惩赵悦也好,开恩也好,朕就只有一个问题问诸位。”
元祐帝语气很平淡,扫眼过去,没有官员敢于对视。只是,所有人都在好奇元祐帝想要问什么问题。
“朕昨日已接到江南路监军童贯的奏折,说杭州市舶司早几日已经从杭州城再次起运了一笔银子回汴京。不多,就只有四百五十万贯钱。”
元祐帝这话一出,瞬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炸弹放入朝堂
第七百二十一章没有银子是万万不能的
朝堂上风起云涌的弹劾风潮,再次因为元祐帝的一句话,瞬间鸦雀无声了。在场的官员,论四书五经,论所谓治国方略,估计都能夸夸其谈。然而,让他们去生财,恐怕就有些为难了。
弹劾风潮,自然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束了。朝会结束后,政事堂大佬们被元祐帝留了下来。
在紫宸殿的御书房内,王安石等政事堂大佬静立在一边。最终,还是王槐忍不住开口问道:“皇上,那杭州市舶司,真的再运送四百五十万贯钱来汴京”
这个疑问,可以说是在场诸多大佬想要问的。就算是元祐帝开的口说的消息,可得不到确认,他们还是抱着怀疑态度。
元祐帝眼皮子都不抬,道:“难道你认为童贯敢欺骗朕不成”
这天下敢欺骗皇帝的,那就是杀头的罪过。何况童贯还是从皇宫里出去的人,算得上是元祐帝派去江南的真正心腹之人。所以,童贯是不可能拿这事儿开玩笑的。不开玩笑,那就是这是真事了。
在场的诸多大佬相视一眼,震惊神色自然再次泛起。就这短短几个月,加上前面送来一笔钱,那这样算下来,杭州市舶司就给汴京城送千万贯的钱财来了。
大周朝今年的赋税才多少截止目前为止,全国加起来的赋税,在账面上也不过八千多万贯,不到九千万贯。要知道,今年大周朝的赋税,因为王安石主导的改革,要比往年增加了不少。可现在就杭州市舶司居然就能给朝廷再贡献出一千万贯发收入,这就太吓人了吧
什么时候,这钱那么容易来了
“留诸位爱卿下来,就是要说说这笔钱要怎么样用。”
元祐帝说出了自己留下政事堂诸位大佬下来的缘由,他看向户部尚书问道:“赵爱卿,现在户部银库还存有多少钱”
户部尚书连忙站出来,恭敬道:“回皇上,目前户部银库总共存银六百九十万贯。”
六百九十万贯,说起来就和赵悦上次送来的海盗缴获的钱财相差不离。换句话说,现在在户部银库存的钱,基本上就是赵悦上次进供过来的了。
元祐帝微微皱眉,显然对这个数据,很是不满。看了一眼户部尚书,最终自言自语道:“六百九十万贯,再加上这一次送过来的四百五十万贯,这样说起来,还有一千一百四十万贯钱。”
一千一百四十万贯钱,这可真是一笔大钱了。就算是大周朝立国以来,估计都没有那一年年关朝廷的银库里面,还有这样大的一笔钱的。
别看大周朝以前每年赋税有七八千万贯,可这些钱,都是每年征收起来的总数,而很多钱,还没有入户部的银库,都要调拨出去。换句话说,户部银每时每刻能有几百万贯,都很不错了。
特别是到了年关,夏秋赋税都征收完,也基本上被用出去了,能有百万贯存钱,都算是不错的了。
现在忽然有千万贯的存钱,还是在年关时节,十足让在场的大佬心里忍不住感叹。什么时候,朝廷这样有钱了
元祐帝自言自语后,就扫视了在场众人一眼,问道:“既然还有那么多银钱,大家说说吧,这钱要怎么样花。”
御书房里,一时间陷入沉默。元祐帝主动要求花钱出去,还真是千年一回了。
看着众人不说话,元祐帝直接开口道:“一千一百多万贯,留下一百多万贯在内库。其余的,各位爱卿看如何使用吧。”
说起来,元祐帝会主动让大臣用钱,还是受到赵悦的影响。当初赵悦单独见元祐帝,密谈了两个时辰,赵悦就给元祐帝说了一些货币和财赋的东西。有些东西,站在元祐帝的角度,事实上很容易理解。
钱只有用起来,才能算得上是钱。要是把钱都存在银库,那就是一堆没用的废物。这一点,元祐帝倒是深以为然。
就算元祐帝不想把钱花出去,但有些事儿,根本不是他能阻止的。大周朝各处都要用钱,把这钱藏着捂住,早已经让满朝文武都忍耐不住了。
&
第七百二十二章襄城公主的决断
朝堂的弹劾风潮,自然很快在汴京城传开。当然,第一时间就传到了赵家府邸。
府邸内,襄城公主听完朝堂里传来的消息,自然是非常生气,也怒了。这些官员,为难赵悦,那不就是为难她襄城公主吗
要知道,赵悦可是她的丈夫驸马爷!
想着自己的丈夫为了朝廷,奔波在万里之外,甚至还冒险出海了,辛苦为朝廷挣回了那么多银子,这些官员居然还敢弹劾!
赵悦不在汴京,她可不能让这些官员这样欺负人!何况,自己的丈夫还给朝廷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就因为一点破事儿,居然就要杀要刮,莫非当自己这个公主是摆设不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