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都装载着什么货物”

    “什么都有,丝绸、布匹、瓷器、茶叶、铜器、铁器、木质家具、书籍。。。大王,这是船队的货物清单,你这边可以过目。”

    赵悦一边说着,一边让身边的时迁递过来一份清单,然后交给占城国王。

    这份清单,便是这一次赵悦组织船队携带的货物。可以说,赵悦已经把能出海的所有货物,都全部搜罗了一遍,然后弄成了一份清单手册。有了这份手册,赵悦就可以轻松的介绍自己船队的货物,然后与人交流。

    当然,船队说是搜罗了所有大周朝可出口的货物,但有些货物,也是斟酌了之后,才携带出来的,比如、铜器、铁器等。

    在大周朝,铜铁器算是朝廷严禁出口的货物,毕竟铁器容易变成兵器,有可能威胁大周的安全。好在赵悦组织出来的货物,都是铁锅、铜像之类的家庭用具,勉强能打一下擦边球。除了打擦边球的这些货物,很多货物其实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配比运输携带的。

    携带最多的货物,还是以茶叶、丝绸、瓷器、布匹这四大件为主,这也是在南洋诸国畅销的货物。这些货物,也算得上是这一次出海货物的大宗商品,仅仅这些货物就用了一半多船只的运力。

    没办法,就拿瓷器来说,就能多达数十种品种,比如青瓷、白瓷、蓝花瓷等等。仅仅瓷器,就用了十艘船来装运。

    除了瓷器、布匹、丝绸和茶叶,也算大件物品。总之,这四件货物,就用了差不多四十艘海船来装运。至于其他的海船,就装着大周朝能生产的各种手工业物品了。

    赵悦递给占城王的货物清单,足足是一大本厚厚的本子。上面详细记录了这一次货物清单的货物名称、品种、数量以及相关的出售价格。

    不错,就连出售的价格,也在清单上标明了。有郑家这些海商在一边协助,对于南洋这边各类商品的价格,其实都心里有数的。当然,因为这一次携带的货物数量实在太大,清单上标注的价格,都是正常市场价格。如果真正成交的话,还是可能有商量的余地的。

    就算如此,此刻清单上的所有货物的出售价格,都相比在大周朝收购上来的价格,要多出了很多,高出了很多。

    其中溢价最高的,已经到了百分之五百多,比如纸张、书籍、铁器等。

    没办法,纸张、书籍和铁器对于南洋这些小国来说,那就是紧俏和奢侈物品。




第七百三十二章以物易物
    一艘艘满载各类紧俏货物的海船,那就代表着一船船财富。如果吃下这些海船的货物,就算是转手一卖,那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一想到这里,宫殿里的诸多占城官员,基本上都眼热了起来。相对大周朝的保守和克制,占城国因为坐拥东西方海上交流的中间地点,是来往货物中转地之一,所以商贸繁忙,王国也鼓励和倡导海贸,所以很多官员的家族都有参与海贸之中。

    这里面,最大的海贸商人,还非占城国王莫属。每年占城国王和国王的家族,通过自己的权力,控制着很多海贸货物的专属权,都要从海贸里挖走巨大的利益。

    看着宫殿里的众人神色,赵悦心里倒是平静得很。这时代海贸风险极大,能平安把货物运到这里,自然就有巨大利润。就算自己把价格翻倍甚至数倍,这些人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占城王翻看着清单,只是粗略的看,都被上面密密麻麻的货物品名和数量给镇住了。看着这清单,他就像是看到了一船船的财富和宝藏。

    这时代能航行在海上的海船,就代表着一艘艘移动的财富和宝藏。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长出一口气,然后看向赵悦。此刻,看着赵悦的神情,也多了一抹敬佩。

    “赵使,清单上的货物,都属实”

    赵悦点头,笑了笑道:“自然属实,不敢欺瞒大王的。”

    “这货物的价格,不能少了”

    赵悦裂开嘴笑了笑,道:“大王,这价格算得上是良心价了,当然,如果大王这边需要的货物多的话,还是可以稍微便宜一些的。量大价优嘛。”

    占城王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看向一边的王宫总管道:“准备宴席,本王要宴请赵使。”

    一直伺候在一边的王宫总管道:“陛下,宴席已经准备好了。”

    “那赶紧开席!”

    说完,占城王转头看向赵悦道:“赵使远道而来,让本王先为赵使接风洗尘,然后再谈其他的,如何”

    赵悦笑了笑,拱手道:“一切听从大王的吩咐。”

    很快,占城王就带着赵悦去了另外的宴会宫殿,只一会儿,各种山珍海味就送上来了。这些山珍海味,海味居多,不过做法和卖相,看得都让人胃口大开。

    在海上漂了那么长时间,还真让赵悦看见这些山珍海味来了食欲。

    当然,在吃之前,赵悦倒是回头吩咐了时迁一句,“派人告诉郑九明,让他派人进城采买物资,好好犒劳一下船队。”

    自己有吃,赵悦也没有忘记自己身后的船队。要知道这一次跟着他一起出海的人,可是达到了上万人。现在抵达了目的地之一,就算不让所有的船只都靠岸,但也必须要好好犒劳这些人马了。

    觥筹交错,热闹非凡。唯一让赵悦有些不满的,就是宴会上的酒水实在难以下咽。说的酒水,赵悦觉得更像是糖水,有些偏甜。

    当然,在满桌子的山珍海味面前,难以下咽的酒水也能忍受了。

    宴席之上,占城王也没提后面的货物如何交易,也没有表明他们需要多少货物。

    占城王不着急,赵悦也不着急。他的船队在海上漂泊了那么长时间了,也需要在这个地方好好停顿几天,一来补充物资,二来也让船队的人马好好放松几日。

    在赵悦的计划中,



第七百三十三章巨额交易
    赵悦说的交易办法,倒是让占城王怦然心动的。

    如果只用金银以及铜钱交易的话,对于他们来说,确实吃不下太多的货物。但如果用宝石、玳瑁、珍珠等值钱宝物以及相应的货物来交易的话,那就能让他们吃下更多的货物了。

    “赵使的意思,我们可以用我们这边的货物来以物易物”

    赵悦点头,道:“当然可以,不过也不是什么货物都能,这是我们需要的货物。如果有这方面的货物,可以和我们的货物来交换。当然,价值必须要等价才得。”

    说完,赵悦就递上了自己这边需要的货物。如果以物易物的话,可以大大减少赵悦他们购买货物的成本。再说了,就算是以物易物,这边交换过来的那些货物,必须按这边的价值走,而不能按去到大周的价值走。

    大周朝海商们把大周朝的货物运到南洋这边来,货物卖出去是一个高价,在这边收购本地的货物再次运回大周朝,又是一个高价。

    这一来一回,那这里面的差价和利润就会成倍扩大。就算占城国这边知道这里面有着剪刀差和不公平,也得捏着鼻子认了。没办法,经过慢慢的大海运输,里面蕴含的风险就得有高回报。

    赵悦递给占城王一份需要收购的货物列表,也是很明确的。南洋物产自然也是丰富的,不过船位舱位有限,也得选择性的购买货物回去。所以,这份清单列表就很有必要的。

    赵悦列出来的货物清单,主要还是以香料、珍珠宝石、象牙犀牛角、玳瑁、珍贵楠木等等为主。这些货物,运回大周朝,价格基本上都会翻倍上涨。

    占城王看着货物清单,大致阅览了一下,心里倒是有底了。赵悦的这份货物清单,其实也没超出他们的意料。说起来,这年头来往南洋和大周朝的货物,差不多都是这些。

    占城王看过清单,随后他把清单给身边的臣子来回传阅。如果只是小船队来占城国交易,显然不会惊动占城王和他们的这些臣子的。这一次赵悦带着大船队来,惊动了占城王,自然要把这一次贸易当做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易了。

    这也是赵悦希望的,如果仅仅靠着商人来消耗这些货物,恐怕要废很多时间。如果能直接和占城国进行国与国的贸易,直接把货物卖给占城王和他的小朝廷,就算让占城王也赚上一笔,也是值得的。

    清单在占城国几个大臣来回传阅了之后,随后就进入了双方之间的谈判时间。

    赵悦带来的,都算得上是海上贸易的紧俏物品,不管是什么物品,占城国这边都可以吃下。现在谈判的重点,自然就是价格了。不管是大周朝来的货物价格要商谈,就是占城国用来交换的货物的价格,占城国这边也希望价格变得更高。

    一来一回,双方就在占城国的王宫里展开了谈判,开始牵扯起来。

    赵悦这边谈判的,除了他自己,也叫上了郑九明和时迁。占城国这边,占城王没有出面,却是派出了一位宰相、一个王宫大总管以及一个主管商贸的大臣来与其谈判。

    谈判的过程中,双方的每一件货物的价格,就像是在菜市场一般要进行几次来回牵扯商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足足谈了差不多三天,最终才出了结果。

    商谈的结果,便是赵悦此次运来的货物,有五分之二被占城国这边吃下了。其中大部分是瓷器、丝绸、纺织品以及茶叶和农具。除了这些,赵悦带来的纸张和图书,也拿走了一半。

    五分之二的货物,成交的价值就接近了两千万贯钱,达到了一千九百五十万贯。这些货物从大周朝起运出来的价值,也不过一千万贯出头。转眼之间,已经溢价了差不多一倍。

    毕竟是大宗货物出手,价格真按市场价格走的话,肯定不是那么容易出手。为了成交,赵悦这边把价格放低了不少。否则成交的价值还要高。当然,如果真



第七百三十四章南下北上
    船队减少了一半船只,指挥起来,就更为得心应手了。赵悦带着三十艘海船,朝着下一个国家而去。

    下一站国家,叫做真腊。真腊便是后世越南南部和柬埔寨一带。此时的真腊国,已经到了吴哥王朝统治的时期。后世柬埔寨著名的吴哥窟便是吴哥王朝时代建立起来的建筑。

    此刻真腊统治下吴哥王朝,正处于鼎盛的时期。国势强盛,文化繁荣,商贸兴旺。吴哥王朝的王城建筑也足够的雄伟,后世闻名的吴哥窟,就处于首都之中,并且已开始修建起来。

    这时代的真腊国强盛到什么地步了,用兵力来形容,就拥有战象战兵二十万。在吴哥都城,常年居住的人口就超过数十万人,可谓是南洋诸国中最为强盛的国家之一。

    从占城国南下,顺风的话,只要小半月就能抵达真腊国沿岸的城市。真腊国都城在吴哥,却不是在沿海,而是在内陆。赵悦带着的船队,是抵达不了真腊国首都的。

    不过吴哥城虽在真腊国内陆,却距离出海口不算很远。实际上,吴哥城就建立在湄公河不远的地方一个湖边上,从湄公河出海口逆流而上,只要数天时间,经过湄公河就能抵达吴哥城。

    从占城出发,只用了十天时间,赵悦的船队就抵达了后世最著名的湄公河三角洲。这片三角洲上,因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条件优越,又靠着大海,就成为了真腊国南方最为兴旺的一片区域。

    在这片区域上,就分布着真腊国多个城邦城市。除此之外,沿河湄公河而上,一直到吴哥都城,都算得上是真腊国最为繁盛的区域。河流两岸,也分布着真腊国一半的城市和人口。

    当赵悦带着船队抵达三角洲真腊国的一个临海临河的城邦城市的时候,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个城市,便是后世的的越南的胡志明市。只不过这时候这片区域,是被真腊国统治着。

    看着海岸远处平坦的土地,赵悦忍不住感叹起来。后世这片三角洲,最起码居住着上千万人口,算得上是人口密度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当然,此刻这片区域就算是真腊国最繁荣的地方,也有很多城市和村落分布,但依然还处于相对蛮荒的时候。

    三十多艘大周朝的海船抵达,因为都是大海船,真腊国的这个城市的码头都不能全部停下。所以,依然是船队滞留在港湾口的海面上,只派出了少量海船进入码头。

    就算如此,几十艘海船停留在海面上,还是让这沿岸的城市引发巨大的轰动,也惊动了当地的官府。

    大周朝的海船每年也会出现在他们这些地方,却没有一次有如此大的船队。如此庞大的船队出现,第一时间都会当做是否是敌人入侵。

    好在及时派人靠岸通传了商贸的目的,总算让真腊国的当地官府解除了戒备。接下来的情况自然是简单了,因为真腊国都城不在这里,赵悦的船队也不可能逆流而上前往吴哥城,船队的货物,自然得在出海口这城市进行交易了。

    无法和吴哥城那边取得联系,赵悦也只好和当地的真腊官府进行交流。因为打出了大周朝官方的旗号,赵悦船队的待遇自然被真腊国当地官府热情接待。货物交易的事,也变得简单起来。

    在赵悦送出价值不菲的货物,贿赂了当地真腊国几个主要官员后,船队的货物就很顺利的和当地真腊商人展开了交易。

    用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三十艘海船的货物,又卖出了十艘左右。留下十艘海船收购真腊国的货物,赵悦再次带着剩下的二十艘海船,前往暹罗。

    &n



第七百三十五章斗殴
    三佛齐国的都城叫做渤林邦,坐落在后世的苏门答腊岛的南端,就在马六甲海峡的最东南端,和后世的新加坡隔海相望。

    渤林邦因为坐拥东西方海路交汇的便利,从这里出发,经过马六甲海峡能一直抵达西亚和阿拉伯,往东走,可以经过南洋诸岛,然后北到大周朝。在这样优势的地理条件下,促进了商贸的兴盛,算得上是南洋上的一座大城。

    因为优越的地理条件,渤林邦和占城国首都被称为南洋两大贸易之城。这两座城,基本上都是来往东西方海贸海船必经停留和补给的地方。因海而兴盛,商贸自然繁荣起来。

    渤林邦城规模很大,常住人口超过二十万人,和大周朝繁盛的州城都相差不离了。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除了本地土著居民之外,还有很多阿拉伯人、天竺人、暹罗、占城这些南洋人,就是大周朝人,也有不少,有上千大周朝人在这里生活。

    这些大周朝人,基本上都是在这边做生意的海商家族安排在这边的人员。赵悦船队抵达渤林邦城后,除了一开始带着人在三佛齐王宫里面做客了几日,后面就搬到了郑家设置在这里的一座宅邸里居住。

    没错,海商郑家在三佛齐国渤林邦城也是有自己的宅邸和基地的。其实不仅是在三佛齐这地方,海商郑家在占城、真腊、暹罗的沿海几个大城,都有自己的产业和宅邸。

    郑家在三佛齐国的渤林邦城的宅邸,就处于渤林邦城内的富豪区域。在这片区域的周围,基本上都是住着三佛齐国的达官贵人和富豪人家。

    宅邸大约占地有十几亩,亭台楼阁,花园水榭,这样的规模放在大周朝也算是豪宅了。能在三佛齐的王城里占据这样的一片地拥有这样的豪宅,也看得出郑家在三佛齐国的势力不容小觑。

    事实上,这一路走来,赵悦对郑家在南洋诸国的影响力也有了清晰的认识。或许郑家在大周朝只是富豪人家,都算不上是什么大世家。但郑家在南洋这些小国,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影响力。从郑家在这些小国的产业来看,就可见一般了。

    就拿在三佛齐这里来说,郑家在三佛齐开了三家店铺,经营着大周朝来的各种海货。就是郑九明跟着赵悦去见三佛齐国王的时候,都表现得不卑不亢的。郑九明一提郑家,三佛齐国王还表示出了一点尊敬神色。
1...170171172173174...2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