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想了想,张载问道:“这样说,一天就卖出了一百多辆自行车,那就是五千多贯钱了”
赵悦伸出手指,道:“严格说来,目前总共卖出了现货一百零八辆自行车,获得了五千四百贯钱的营收。抛开成本的话,四千八百多贯钱吧。”
一天挣四千八百多贯,就差不多五千贯钱了想到这个数字,张载都忍不住再次动容起来。这钱,也挣得太容易了吧
“横渠先生,事实上咱们并不只卖出了一百多辆自行车。如果算上预定的话,咱们今日实际上已经卖出了三百三十五辆自行车了。除了卖出去的那一百多辆,还接受了两百多辆的预定,那些人,就连定金都已经交给我们了。”
刘响看着张载的脸色,小心翼翼的补充了一句。
张载转头看向刘响,好一会道:“你是说,咱们的自行车都还没有生产出来,那些人就直接先给钱了。”
刘响连忙点头,道:“是的,今日咱们总共收到的银钱,是一万六千七百五十贯钱。扣除咱们的本钱,仅仅是今日,咱们应该就有一万五千贯的盈利。”
刘响说到这里,整个人都显得兴奋起来。一万五千贯的盈利,他就算只占了百分之五,那也是有七百多贯的收入属于他的了。这才是刚刚开始就有如此巨大的收益,如何不让刘响兴奋!
说起来,刘响只是杭州城一个三流的商人家族的庶子,还是一个没什么身份地位的小妾生的孩子。在家族里,他的身份差不多都和佣人一般,说是少爷,实际上还不如家族里那些有权势的佣人。
江南学院开张招收学生,他就被送了过来。
第八百零一章师师的不满
杭州府赵家宅邸内,赵悦在逗弄着自己的儿子。一边的李师师和曾墨在说着话。
这些日子,一直忙活着江南学院和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宜,以至于就连近在咫尺的家,他都回来得少。现在江南学院算是步入正轨,他总算轻松了不少。
逗弄了一会儿子,就有奶妈过来抱走去喂奶了。松闲下来的赵悦,看着李师师和曾墨在说话,笑眯眯凑上去。
“两位娘子在嘀咕什么呢”
李师师和曾墨相视一眼,然后看着赵悦,有些幽怨道:“我们还能说啥,不都是一些家长里短呗。倒是相公最近可大方得很呐。”
赵悦只一想,就明白李师师这幽怨的语气说的是什么事了,他笑着道:“怎么,对我把那奔驰自行车扔给江南学院,还在耿耿入怀,还在惦记那自行车的生意”
李师师撇嘴道:“妾身哪敢呢。只是咱家都快揭不开锅了,相公倒好,还能把白花花的银子往外送。。。”
“这怨气,看来还不小啊。”
赵悦嘿嘿笑着,又看了一眼曾墨,发现曾墨也是有些无奈看着他。他有些尴尬的挠挠头,还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
家里的两个女人,对赵悦把自行车的生意全部推给江南学院,是真有意见的。要知道,为了支持赵悦筹办江南学院,赵家可是出力很大。为此,招商钱庄还给江南学院贷了百万的银钱呢。
按之前的协议,江南学院出来的相关“专利”,赵家和招商钱庄是有权购买的。现在自行车忽然间热卖,李师师提出要让赵家或招商钱庄入股奔驰自行车工场,却被赵悦给阻止了,如何不让李师师幽怨起来。
“自行车这生意,就不要惦记啦,以后挣钱的路子,多了去了,也不用惦记这一门生意了。现在学院才开张,万事开头难,这自行车生意,挣钱肯定是挣钱的,算得上是相公给学院一个长久的生财之道。”
“相公你可宽心,你自己也说了。这自行车生意,要是操作得好,一年百万贯利都不在话下,相公你倒是舍得。”
“就是哦,去年招商钱庄一年的利,都没有百万贯。现在去那里找一年百万贯利的生意”
李师师和曾墨先后开口起来。
“相公这只是夸张一点的说嘛。一开始这自行车利也许很大,到了后面,也会降下来的。以后一年能有几十万贯的利,就很不错了。”
现在自行车的利润空间确实很大,在赵悦的保守估计,只要操作得当,加快速度生产和推销,一年卖个一两万辆是有可能的。这样一来,利润空间确实丰厚了。
只是想要自行车卖得好,基础设施得跟上。所谓基础设施,那就是路况了。别看赵悦信誓旦旦,认为自行车会是一门好生意,但要是大周朝的道路建设跟不上,自行车销售肯定也会大打折扣的。
好在现在伴随水泥不断推广和运用,很多富裕的大周朝州府,都开始在主要城区和干道铺设水泥硬化路,这为自行车的推广和销售有很大的帮助。
李师师对赵悦这话明显不相信,只是赵悦决定的事儿,她们最多只是小小幽怨一下,也不敢反对。
赵悦直接搂过李师师和曾墨,左右拥抱,也不顾两女娇羞和挣扎,笑眯眯道:“看来两位夫人的怨气是真不小了。好了好了,相公保证,以后有什
第八百零二章突袭
十月,相对江南,才是入秋,可在漠北的草原上,早已经开始下雪。
这一年秋天,来得格外冷一些。这种寒冷,从漠北一直快速延伸到了大周朝的北部边疆。在雁北草原的西南部,大周朝和草原帝国接壤的地方,大周朝沿着边疆设置了一系列的哨所、烽火台,以监控北部草原的异动。
在这些烽火台以南的地方,则是茫茫群山。在群上上,则是千百年来中原帝国陆续修建抗拒北方草原铁骑的长城。
如果说深入草原边缘的哨所、烽火台是中原帝国监控草原铁骑的第一道防线,那远处茫茫群山和群山上的长城,则是第二道防线。
大周朝和草原帝国对峙百年,这百年时间双方的冲突基本上都控制在草原边缘的哨所边缘和长城线地带。为数不多的几次大冲突,也不过是有数千的草原铁骑突破了长城防线,深入帝国腹地数百里进行了大掠夺。
驻守在长城线以北的那些烽火台和哨所,那些驻守的士兵在这百年来,才算是真正将脑袋挂在裤腰带的一群人。
云内哨所,便是大同府下辖的一个哨所。这个哨所不大,也就十来个边军驻守着。说是哨所,其实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小小的军寨。军寨深入雁北草原大概有数十里,距离最近长城,也得差不多百里。要是说距离大周朝最近的城池东胜城,则有一百五十里。
这样的军寨深入草原,基本上都算得上是置于草原铁骑的刀锋上了。事实上也是如此,近十年来,这座军寨的驻守军人,差不多都换上了两遍。这些军人,当然不是轮换回去,而是因为战死,被人顶替而来的。
伴随漠北而来的寒风,驻守哨所的十来个边军,基本上都龟缩在军寨里不肯在外出巡逻了。事实上,一到了入秋,特别是下雪后,基本上这些边军都不可能在出去巡逻,都只能龟缩在军寨内。
原因很简单,每次入秋之后,草原上的那些骑兵就格外的凶狠。每一次出去巡逻,都可能是把脑袋伸进在草原上游弋的那些草原人的刀口下。
寒风瑟瑟,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在整片草原,伸手都未见五指。
十多个边军躲在军寨屋子内,正烧着火取暖,喝着从南边城池送来的劣质酒。这些驻守军寨的汉子,差不多都是在军队里犯了事儿,被发配过来的。
事实上,大周朝军人是禁止喝酒的,就是边军都需要禁止。然而,这些深入草原腹地的军汉,都已经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人,上官基本上都是睁眼闭眼,不会太在意这些边军的行为了。
屋子里有些沉闷,喝酒的人在沉闷喝酒,不喝酒的士兵,则是躺在床上发呆。日复一日的生活,早已经折磨这些士兵学会如何打发时间了。
忽然,一个士兵耳朵动了动,然后微微皱眉。随后,他看向一边的同伴,问了一句
“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那个同伴显然喝了一些酒,有些没反应过来,好一会他才明白自己伙伴的话。他倾听了一下,摇了摇头道:“有什么声音都是风声,能有什么声音。”
这个士兵摇摇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他看向一边的头儿,道:“头,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本来闭眼沉默的军头微微睁眼,他裹了一下身上的衣服,有些无力道:“有什么声音”
夜幕降临,草原上的风自然格外大。此刻外面物屋子寒风瑟瑟作响,人躲在屋子里,都能感觉得到外面的风声。
这个士兵挠了挠头,总觉得不对劲。他总觉得有些不安,所以干脆从床上起来。看了一眼自己的头儿,便道:“头,我出去看一下。”
老军头只是挥了挥手,对自己的手下大惊小怪根本不以为意。躲在军寨
第八百零三章举国南侵
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周朝朝廷,才接到北部草原帝国大举来犯的消息,接下来就听到了北部军事重镇大同府大同城陷落的消息。
大同城陷落,并不是草原铁骑强行破城拿下的。破城最大的原因,是城内事先已进入了上千的草原的探子,再加上守城一个偏将带领手下人马投了草原人,最终里应外合,夺了一个城门,然后将源源不断的草原骑兵放入城内,最终守不住城池,陷落了。
这一战,大同城内的大周朝边军,战死三万人马,却有五万人马投降和出逃。大同知府、守城主帅和诸多将领,几乎全部战死。
事实上,大同城陷落后,出逃的一万多边军,很快就被草原铁骑给追上。在野外作战,大周朝军队本来就比草原骑兵要弱,缺了城池掩护,撤退逃离的大周朝边军,根本就跑不过四条腿的骑兵。
最终,只有数千人马逃了出去,逃到了南边的太原城。这一战,大同城八万边军,几乎全军覆没。不仅如此,大同府下面几座县城里,也在三日之内全部陷落。仅仅只用了几日,整个大同府连同周围的几个州县,就全部被突袭而来的草原骑兵给攻破、占领。
相对之前草原人打秋风的做法,这一次草原铁骑尽管破城,甚至有掠夺,但基本上没出现过屠城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以前草原铁骑破城后,基本上都不会占据城池。这一次,这些草原铁骑似乎改变了性子,居然派兵驻守破了的城池。
不管草原铁骑如何做,但不容置疑的是,包括大同城内的八万边军,再加上周围县城、州府驻扎的军队。仅仅数日,大周朝就损失了超过十万人马。
这些人马,都是大周朝精锐的边军,也算是战斗力比较强的军队。三十万北部边军,短短数日,就去了三分之一。
一时间,朝廷震动,天下震动。
大同城的地位,可不同一般。事实上,作为扼守北边边疆的军事重镇,这里不但驻扎大军,就是各类军需物资,也足够供养十万大军数月作战。
大同城的陷落,除了兵力损失和物资损失外,最大的坏处在于让大周朝原本严密的北部防线,直接空洞了一大块。
事实上,大同城的陷落,对于大周朝来说,噩耗才是刚刚开始。
在大周朝朝廷八百里加急得到大同城陷落的消息,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草原人的动作比大周朝想象的还要快。
在大同城城破的第五天,三万草原铁骑突袭到了太原城,一举攻破太原城。大同城和太原城同时陷落,代表整个太行山以西的河东路被草原铁骑给掌控住了。
河东路,纵横南北,便是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一大片区域,这里作为中原王朝面对北部草原的纵深腹地和战略要地,千年以来都被视为对抗北方草原铁骑的重地,是中原王朝能对抗北边草原铁骑的战略要冲之地。
这片区域一丢失,一时间,整个战局直转之下。整个战场的主动权,已经全部转移到了草原人的手里。
从这里出发,南下可以直抵关中、河东腹地。如果真是铁骑突袭,快马更是只需要数日,就能抵达黄河对岸,兵峰直指汴京。
如果向东,东出太行山,就到了北部大平原上。在平原上,更能让草原骑兵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能让数十万大军在短时间纵横千里,所想疲惫。
尽管大周朝还手握燕京,在燕京周围
第八百零四章黑云压城
整个河东路陷落在草原人的手里,大同、太原等几个重要的战略关隘要地都丢失,一下子就让大周朝的内部腹地暴露在了草原铁骑的兵峰威胁之下。
可以说,这些已经跨入长城的草原铁骑,随时可以兵出太行山,进入大周朝最为富裕的中原地带。
草原骑兵上一次进入中原,已经是百年之前唐末五代十国最混乱的时候了。甚至说,就算在最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草原人的兵马也没有占据过山西全境,甚至连大同、太原等城池都没有占领过。
源源不断的噩耗情报,从北方传来,汴京城内大周朝朝廷,显然都被这忽然而来的剧变给整得有些懵。
许久没有上朝的元祐帝,罕见的重新登上了自己那龙椅。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百官的争吵,元祐帝沉默不语,甚至连眼睛都没有睁开,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坐在这龙椅上的元祐帝,已经太久了。如果是十年之前,听到草原人来犯,恐怕早已经暴怒,然后做出了反应。然而现在,已经老态龙钟,或者说病入膏肓的他,早已经没了往日的雄风,只是任凭下面百官在争吵,也没有表态。
朝堂上,自然是有多种声音的。大多数官员主张出击迎战,也有部分官员想要和谈。总的来说,也就分成了主战派和主和派。只不过两大派里面,各有不同的理由而已。
主战派当然是以枢密院的卢国公等人为主,包括王安石等人在内,都是主张积极迎战,驱逐入侵的草原人的,毕竟大周朝的国力在这里,而且草原人都欺负到了家门口,不战岂能罢休
主和派呢,以王槐等人为主。主和理由很简单,河东等战略要地已丢失,而且马上要进入冬天,想要和草原人征战,明显很吃亏。更重要的是,大周朝根本为做好和草原人作战的准备,如何反击
两派人马,双方唇枪轮战,一时间整个朝堂都争吵不断。就是主战派的人,这一刻也拿不出一个像样的作战方案来。
很简单,大周朝真的是还没有做好大规模战争的准备。再说了,大周朝已经陈平上百年了,就算北部的边军时常有和草原人征战,但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的作战。
换句话说,大周朝的大部分军队,至少已经有百年没有真正的作战。何况现在草原人举国来入侵,还占据了山西河东之地,完全掌握着主动权,就算大周朝要迎战,可短时间内,拿什么迎战
更重要的是,草原人这一次可是聚集了百万人马,能征善战的都超过四十万,还都是骑兵。大周朝的军队,拿什么去抵挡和抗击
朝廷上纷纷嚷嚷,争吵不断。这时候,还是曾布站了出来,问了一个问题。
“这些草原人这次出兵百万,难道是想要吞了我大周朝不成如果不是这样,那这些草原人,为什么会聚集这样大的兵力南下”
“听说草原的王庭王帐,已经越过了长城”
“草原人,为什么会南下这是一个问题!”
曾布提出的这个问题,一下子也让朝廷安静,陷入了沉思。不错,为什么草原人会忽然南下
卢国公咳嗽了一下,不得不站出来。事实上,草原上的异动,枢密院也不是没有收到消息。毕竟大周朝和草原人对峙百年,没有自己的情报渠道,绝对不可能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