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因为四磅野战炮实在太轻,赵悦又设计了一款八磅的火炮,以填补野战需求。八磅火炮的炮口口径已经达到了一百零八毫米,炮身长度则达到了一米九左右,重量达到了一千斤。再加上炮架子和相关的附属物品,八磅炮的重重量则超过了三千五百斤。这样的重量,必须要六匹骡马才能拉动。
八磅野战炮的有效射程,则能达到两千米,有效杀伤的有效距离,在一千米到一千五百米左右。
八磅重炮配合上四磅轻野战炮,就能形成一个一千五百米之内的有效杀伤覆盖面。两款火炮搭配起来使用,已经完全能满足这时代的野外作战需求了。
至少对付野外骑兵,已经足够了。能从一千五百米开始轰击,一直覆盖到五百米,足足千米的有效杀伤距离,就算骑兵展开冲锋,也算得上是骑兵的噩梦了。
射击了两款野战炮后,赵悦就让兵工厂开始量产。同时从战舰上抽调一部分炮手,又从陆战队里抽调一部分士兵,组成了一个炮兵营。
这个炮兵营,装备了二十四门四磅野战炮和十六门八磅野战炮,四磅大炮配了一个指挥炮长,两个专职炮手和两个装弹手。八磅大炮则是配备了一个指挥炮长,三名炮手和四名专职装弹手。再加上相关的后勤和警卫人员,整个炮兵营部队的人员规模达到了七百人,骡马的数量则接近三百匹。
炮兵营的指挥官,叫做花荣。不错,这又是赵悦熟悉的另外一个水浒传英雄。说来这花荣到来,也是时迁的功劳。
时迁的情报网络布局到北方,因为三教九流都会打交道,不知道怎么就和清风寨扯上了关系。花荣便是这清风寨的人。一来二去,花荣和时迁也联系上了,对时迁口中的大人自然多了几分仰慕。
因为知道花荣本事不小,时迁出于为自己大人招揽人才的目的,自然大力勾搭花荣南下江南
第八百一十章叔父对话
北方的战火,草原人大举南侵的消息,终究还是传到了江南。
绝大多数人一开始自然是不相信这个消息的。毕竟大周朝承平了上百年,江南这地方更是很久没有遭遇过兵祸了,对草原人的凶残,自然没办法去理解。
所以,在消息传来之处,就算坏消息不断的传来,江南这片区域依然是歌照唱舞照跳,马照跑,根本没有一丝危机感。
没办法,就算当年五胡乱华最混乱的年代,江南这片地区都没有遭受太过恐怖的兵祸。何况现在在大多数大周人心里,大周朝强盛如斯,岂能被那草原蛮人给祸害了再加上江南距离北方如此之遥远,根本无法感受战争的气氛,自然也无从有危机感了。
整个江南,恐怕除了赵悦相信草原人会给大周朝带来巨大麻烦,甚至是有可能灭国的危险,没有人会相信草原人能在大周朝土地上肆虐太久。
包括曾永在内,都不太相信北方南下入侵的草原骑兵,能让大周朝陷入灭国危机。
伴随战争的局势直转之下,北方大片领土被草原骑兵占领,草原人的兵峰,已经抵达黄河边上了,甚至朝廷开始从南方调兵北上,才打破了很多人的幻想。
杭州府衙内,曾永和赵悦相视坐着,喝着茶,两个人都不开口,气氛显得有些沉闷。在他的手里,则是几封从汴京传来的朝廷信件。
一个月之前,当曾永第一次得到北方草原人南下入侵大周朝消息,其实他都没太在意。就算是他,也坚信大周朝和草原人交锋,失利只是暂时的。
然而,这一个月来,北方远远传来的恶化的战局消息,着实让曾永都感觉到了一丝不安和惊惧。尽管曾永对军事不甚了解,可从北方传来的消息,大片的大周朝州府都沦陷在草原骑兵的手里,整个黄河北岸,差不多都变成了草原人的跑马场,也让他感觉到了这一次大周朝和草原人之间的征战,真的要变成生死之战了。
喝了一口茶水,曾永看向赵悦道:“最近听说你都在忙着练兵”
赵悦没有否认,点点头道:“嗯。”
这一个月来,他几乎丢下了江南学院的事儿,全部扑在了市舶司旗下的几千人马的操练上,扑在了研制新型火炮和隧发枪上。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市舶司旗下的五千人马,已经装备了接近两千条隧发枪,就是炮兵营也装备起了三十门大炮了。
换句话说,现在市舶司名下的人马,如果连上那些装备了火炮的战舰之外,全部都变成了火器部队!
这是世上第一支火器部队,赵悦也相信,这将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当然,前提上这支火器部队,必须要抓紧操练。
说起操练来,那真是花钱如流水。市舶司账上存的上百万的银钱,居然在这一个月之内,以快见底的方式消耗着。想要培养一支火器部队,没有钱那真是万万不行的。
曾永放下了茶杯,看向赵悦问道:“你对北方的战事,如何看”
还如何看赵悦看了一眼曾永,现在草原骑兵都开始饮马黄河了,局势如此之坏,还需要怎么样看
赵悦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说了另外一个问题。
“我听说,现在朝堂上,已经有人提出暂时迁都南下金陵的声音了。”
曾永脸色一凝,这消息他自然也听闻了。事实上,在草原的兵峰到了黄河岸边,朝堂里就响起了这种声调。
“你认为局势真有那么糟糕”曾
第八百一十一章汴京的家庭会议
北方战局直转之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包括发动这场战争的草原人,也没有料到自己能如此之快,将大周朝打得如此狠,能在大周朝的北方州府如此纵横跑马。
当北方大雪覆盖大周朝北方大片州府,草原人的攻势也缓了下来。实在是这些骑兵经过一个多月的攻城略地,也到了极限,需要休整一下了。
当然,草原人停下了进攻的脚步,但战争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草原人的手里。手握河东山西战略要地,完全能俯瞰大周朝的花花江山。如果能解决北方的燕京,整个大周朝黄河以北的领土,都可能变成草原骑兵的跑马场。
好在燕京城和山东府几个州府,依然还掌握在大周朝的手里,还算让草原人有些投鼠忌器,不敢全力南下。
只是,草原骑兵已经纵横在了黄河以北的平原之上,完全切断了汴京与燕京之间的联系。因此,燕京此刻都算得上是一座孤城了。
好在燕京城一直作为抵御北方草原人的战略大城,储备足够多的物资,至少坚持半年都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如果一直持续这样的情况,燕京无法得到南方来的物资补充,燕京陷落也是迟早的事儿。
寒冬凛然,雪花飘飘。汴京城开始下起雪来。今年的汴京城冬天,在下了雪后,显得更冷一些,有些切骨一般的冷。
放在以往,纵然是下雪天,汴京城的大街小巷,也是显得有些热闹的。今年却是例外了,整个汴京城,都开始戒严起来。
驻扎在城外大营的禁军,都全部撤回了城内驻扎。街道上,也多了来回巡逻的士兵。汴京城十八个出入大门,已经关闭了十四个。只留下南向的四个大门,保持着汴京城与外界的联络和沟通,保持着外界物资源源不断输入汴京城。
尽管草原人也只是派出了探子在黄河边上出没打探,但上百年没遭遇过兵灾的汴京城,四周都没有防御要地的汴京城,还是进入了备战的模式。
赵家宅邸内,襄城公主和赵若竹还有大姐赵若梅、大姐夫武松以及大管家周行福在内,正在召开着一次特殊的家庭会议。
赵家的生意,只要是在黄河以北的,基本上都全部关门歇业,或者退回了汴京城。说起来,草原人来势汹汹,一个多月横扫大周朝黄河以北的州府,让赵家损失了不少钱财。
现在草原人的影子,已经出没在了黄河边上,草原人的大军,更近在咫尺,随时能威胁汴京城。在赵悦最近来的一份信件后,赵家不得不召开了这次家庭会议。
气氛显得有些沉重,因为每个人都看了赵悦的来信。这封来信,是赵悦快马加鞭送来的。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赵家的人,立即撤去江南。
“大哥真的要我们撤去江南那汴京这边的家业,怎么办”
最先开口的,还是赵若竹。她看向襄城公主,语气有些不舍,更带着一点不确信道:“草原人,真有如此凶悍”
“是啊,难道那些草原的蛮子,还能攻破汴京城”
大姐赵若梅也忍不住开口了,只是自己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色都有些被吓得苍白。
草原人攻破汴京城,这简直就是让众人忍不住感觉到无比恐惧的事。
“不可能吧草原人能攻破汴京城”
“不是说汴京城有几十万大军吗那些草原人,有那么厉害再说了,还有黄河天险在,草原人有那么容易过河”
“要是攻破汴京城,那。。。”
一时间,屋子里的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低声发言着,至于为什么低声说话,实在是这事儿传出
第八百一十二章人心不安
赵家在汴京城,经过这一两年的发展,隐然有了豪门气象。所谓家大业大,人自然也多。
特别是襄城公主,身份摆在那里,成婚的时候,元祐帝都拨付了一支卫队给她。别看赵家在汴京都只是女眷,外加一个才出生的公子哥。但林林总总,连上家丁、丫鬟在内,已经足有上千人之多。
就拿家丁护卫来说,赵家因为现在有襄城公主、还有两位“爵爷”,所以能名正言顺的建立家族护卫。因为家大业大,赵家现在又有钱养人,因此家族的家丁卫队,就有五百人之多。
这些人,除了护卫赵家宅邸安全之外,还护卫着赵家重要的产业。比如招商钱庄各票号和银库的安全。特别是招商钱庄,更成为赵家重点保护的对象。
事实上,除了这些专职的护卫队家丁之外,如果再加上那些男仆和佣人,确实都要过千人了。
这些人,还都不算是赵家庞大产业雇佣的“工人们”。如果算上那些雇佣干活的人,恐怕已经上万人之多。
因为就一个水泥工场,就雇佣了数千人。再加上其他的家业,依附于赵家而生活的人,那绝对是上万人的。这些人,全部依附在赵家这棵大树上生活,赵家的一举一动,都影响这上万人甚至背后的家庭的生活。
草原人袭来,对赵家的生意和产业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当草原人的影子出没在了黄河以北的岸边,草原骑兵的兵峰能随时威胁汴京后。设置在城外的那些产业,襄城公主已经下令直接关停了,比如水泥工场,就在关停范围。
这一关停,赵家的损失就大了去了。然而,现在草原人随时可能度过黄河,随时能威胁汴京,处在城外汴河边上的水泥工场,随时都有可能被草原人攻击。所以,就算肉疼损失,也不得不暂时关停。
赵家还是仁义的,关停了城外的各个工场,还是给这些工场干活的人一笔遣散的费用。尽管不多,但也不算让这些人因为失业立马就饿肚子。
工场是关停了,但每个工场,在草原人还未度过黄河之前,还是需要派人看守的。武松这段时间以来,便是忙活着布置人手,看守好赵家的各大家业。
好在这里是汴京,尽管临战气氛有些浓烈了,但这是帝国的都城,数十万大军驻扎在这里,也不可能有人能轻易掀起风浪。至少汴京城的局势,除了紧张一些,都还算平稳。
在一场雪刚刚落停的时候,赵家南下的人员就启程了。这时候汴京城已戒严,但有襄城公主的面子在,操作一番,赵悦的母亲和赵若竹就在护卫队的护送下,出了汴京城,从汴京启程南下前往江南。
这一次南下,自然还是走的水路,不过只能走运河南下,不敢走黄河道。跟着赵若竹南下的,还有几船的银钱。这些银钱,是招商钱庄银库里的一半资金。
尽管对汴京城有信心,相信草原人不可能那么容易攻破汴京城。但出于安全考虑,赵悦给的信里面,还是让赵若竹这一次带走了一半的招商钱庄银库的存钱。所以,为了护卫这些银钱和赵若竹以及娘亲的安全,赵家可是调走了一半在汴京城的家族的护卫。
事实上,这段时间,也有不少高门大户的人家偷摸着安排家人离开了汴京城,但所有人都是小规模偷偷摸摸的走,谁也没有赵家这样大张旗鼓的离开。
赵家的动静,可真惊着汴京城的其他大家族了。尽管草原人还没有袭来,
第八百一十三章病入膏肓
曹侯的话,就像一记重锤,打碎了所有人的妄想。
众人沉默,呼吸也有些沉重。按曹侯所说,草原人南下围攻汴京城,不可避免了。想着这里,没有人能觉得好过。
堂堂大周朝,被称作盛世的时代,居然会被草原的蛮人打得无还手之力,现在还被人家打到了家门口,打到了国都了。这种事儿,恐怕对于绝大多数大周朝的官员来说,都是一件赤果果打脸的事儿。
特别是王安石,这段时间都觉得心力交瘁。
他主持的大周新政改革,彻底被这一次草原人南下给打断了。事实上,王安石的很多改革政策,目前都在北方先执行,已经有了一些效果,现在却搞成了这样,硬生生给破坏了。
“这事儿,和皇上提了吗”
卢国公摇头,这样大的事儿,岂能不和元祐帝提。草原人马上就要来了,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自从草原人南下后,元祐帝的身体就似乎越发不好起来。一开始还能出现在政事堂,听一听战事情况。到了最近,却几乎没有人能见到元祐帝了。唯一还能去见元祐帝,就只有卢国公和曹侯两人。
曹侯摇了摇头,道:“目前还没有,昨日我和卢国公一起去觐见皇上的时候,皇上并没有召见我们。”
曹侯的话,再次让众人心里一沉。入冬之后,元祐帝的身体已经病入膏肓,就成为了政事堂最大的秘密。如果不是德公公给众人透了一个底,在场的众人都不敢相信元祐帝居然快不行了。
这可真是雪上加霜的事儿。草原人南下大举入侵大周朝,要是元祐帝真挺不过这个冬天,那对于这场和草原人之间的战事来说,恐怕更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这事儿,必须要让皇上知道,需要皇上拿一个章程出来。还是辛苦国公爷和曹侯再次入宫,向皇上禀报吧。”
卢国公和曹侯相视一眼,最终微微点头。这事儿实在太大,尽管现在朝政都基本上是政事堂处理,但面对这“国战”,谁都不敢不敢马虎。
卢国公和曹侯联袂再次入宫,走在去元祐帝下榻的宫殿,两人的神色都显得有些沉重。
作为将门世家,不管是曹家还是卢家,都算得上和大周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曹卢等将门世家的所有荣辱,都和大周朝皇族联系在一起。平时这些将门世家都被潜在打压,一旦大周朝到了危机时刻,大周皇族终究还是选择信任这些将门世家,将门世家也会重新获得巨大的权力。
这也是为什么战事一开始后,元祐帝把作战的所有权力,都放给了枢密院,而不是政事堂的原因。一来是枢密院确实掌控军事,要比朝堂那些文官懂得如何御敌作战。二来也是对将门世家的信任。
所以说现在的枢密院,某种程度上,已经凌驾于大周朝政事堂之上,主导着战事的进行。
只是,权力大增,却没有让枢密院的两个军方大佬有太多的高兴。实在是这一个多月来,北方战局居然糜烂到了极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