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大周朝不但丢失了北方黄河以北大片领土,还损失了几十万大军。现在,更是被草原骑兵进逼到了自己的京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试问他们两个大佬,又能如何高兴起来不但没高兴,反而天天要应付朝廷大佬的责难,更要应对元祐帝那冷漠的眼神。
“公爷,等会是你说,还是我说”
卢国公看了一眼曹侯,叹了一口气道:“还是老夫说吧。侯爷,
第八百一十四章更大的危机
德公公看着两位位高权重的大佬盯着自己,神色岿然不动。
他看了一样龙榻上安详入睡的元祐帝,带着一丝惆怅,又带着几分哀伤,最终看向两位位高权重的大佬,语气很轻道:“皇上,已不能言语。”
“啊。”卢国公和曹侯忍不住低声惊呼了起来。两人豁然转头看向龙榻上的元祐帝,因为距离得远,又放着帷帐,所以根本很难看清楚元祐帝的情况。
只是,德公公这话,足足吓了他们一跳,他们根本很难相信元祐帝的身体居然糟糕到了这种地步。
德公公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嘴边,低声嘘了一下。“嘘。”
“这是怎么回事”卢国公低声问道,“前几日不是好见皇上还正常的吗”
德公公伸手,请卢国公和曹侯一起缓缓上前,然后掀开了帷幕。直到这个时候,卢国公和曹侯才能看到元祐帝的样子。
躺在龙榻上的元祐帝,盖着被子,神情安详,就像是入睡一般。只不过他的脸色显得有些苍白,额骨也凸出来,整个人看起来有些消瘦如柴。
这一副样子,早已没有了以往那帝王的气派,反而更多像是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
让卢国公和曹侯看了一眼元祐帝,德公公才放下了帷幕,再次请两位退了出去。
离得床榻远一些,卢国公神色严肃的看着德公公,问道:“公公,皇上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
躺在龙榻上的元祐帝,看起来似乎像是睡着了。然而他们刚刚的动静,居然没有吵着元祐帝,卢国公心里自然有疑惑,包括曹侯心里都有疑惑。
更何况德公公居然敢擅自让他们这样近观天颜,一点都不像以往德公公的作风,着实让人怀疑。
面对卢国公和曹侯那置疑的眼神,德公公只犹豫了几秒钟,最终就叹了一口气,轻声道:“不错,皇上不是睡着了,而是昏迷了过去。”
“啊。”
德公公这话,无意在深水扔进了一颗炮弹,再次让卢国公还有曹侯都忍不住脸色动容,甚至惊悚起来。
在草原人进攻的关键时刻,皇上居然昏迷过去了这,这还了得!
卢国公和曹侯两人想的事儿,在瞬间时刻,基本上又是一样的。国不能一日无主。元祐帝现在昏迷,那大周朝怎么办
尽管平日元祐帝已不在打理朝政,但只要他在,整个大周朝就不会慌乱。现在忽然听到元祐帝昏迷,两人自然想到了接下来的大周朝朝局将会变成怎么样。
卢国公和曹侯相视一眼,很快就分开,最终曹侯看着德公公低声问道:“德公公,那皇上什么时候,可以醒来”
德公公轻声道:“不好说,太医已经看过了。事实上,皇上能挺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就算是醒来,公爷和侯爷,也得早做准备。”
德公公似乎是自言自语:“两位公爷和侯爷,都是皇上深信的股肱大臣。老奴不止一次听皇上提过两位,现在皇上暂时不能理事,还请公爷和侯爷给皇上守住这大好江山呐。”
元祐帝的身体,没有谁能比得上德公公清楚了。很早之前,元祐帝就已病入膏肓,只不过一直有太医和他负责调理身体,一直硬撑着而已。
只是,再如何硬撑着,终究也会有时间的期限。元
第八百一十五章怀疑
出了元祐帝下榻的宫殿,卢国公和曹侯的神色都很严肃。
德公公送两人出来,低眉垂眼,语气显得有些恭敬道:“公爷,侯爷,皇上昏迷的事儿,目前只有两位和华太医知道。”
卢国公和曹侯两人点点头,卢国公看着德公公道:“辛苦公公,要是皇上醒来,请务必通知我们。”
德公公微微颔首,送走了两人后,他再次转头看宫殿,心中叹了一口气,步履显得有些沉重。元祐帝意外昏迷,还真让大周朝瞬间就进入内忧外患。
卢国公和曹侯两人联袂出宫,神情有些凝重。分开之前,曹侯看向卢国公,道:“公爷,回去应该要怎么样和那些大臣交代”
“交代”卢国公看了曹侯一眼,语气很平静道:“我们需要向那些人交代什么我们不是已经觐见了皇上了吗”
曹侯微微张嘴,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时候,卢国公再次开口道:“皇上没有表态,那就是最大的态度。难道我们还要放弃了这汴京城,让那草原蛮子给占了这”
曹侯陷入了沉思,好一会才朝着卢国公拱手,很认真的缓缓道:“多谢公爷赐教,本侯明白了。”
卢国公摇了摇头,道:“侯爷,这汴京,谁都不能丢了啊。”
曹侯微微颔首,相对于朝堂上那些开口要迁都或者是暂避草原兵峰的官员来说,作为军方,或者说是他们这些将门世家,反而是最不可能放弃这里的人。因为这里才是他们真正的根基。
“本侯明白,那些草原人既然敢来汴京,本侯绝对不会让他们这样轻易回去。”
卢国公点点头,有些事儿,根本不需要说的太明白。将门相互之间争斗是真,但真到了危急时刻,也必须要携手共进。
“本公已老,这汴京的战事,就全交给侯爷你来指挥了。汴京周围的人马,都交给你来调配和指挥,敢有不服者,杀无赦。本公做你的后盾,朝堂上的事儿,由本公来周旋,你不用太担心。”
三言两语,军方的两个大佬就做出了决议。这一场战事,就由曹侯来指挥和主导,国公爷则负责后勤和协调工作。
对于卢国公的安排,曹侯并没有反对。曹侯打战,还是有两下子的。年轻的时候,就曾去北部边疆和草原人打过小战,十年之前,还带兵下云贵一带平叛南蛮之乱,还是有作战经验的。
做出决议,回到政事堂,面对政事堂的大佬,两人也形成了默契。三言两语,就打消了政事堂大佬们各种问题,确定了要在汴京城和草原人来一次大战的决议。
尽管政事堂的不少大佬对这事儿还有很多疑惑,可既然能走到这权力的中枢,就没有人是傻的了。不管愿不愿意,草原人马上就要来了,这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至于要不要迁都,要不要撤退,也没有人提。很简单,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想轻易离开汴京这座繁华又富足的大城。当然,草原人这一次来势汹汹,势如破竹,还是在众人心里打了一次鼓。
散会之后,王安石找到了曾布,神色有些凝重道:“你有没有感觉到,卢国公和曹侯两人的话,似乎有些不够真实”
曾布脸上也有些忧色,尽管卢国公和曹侯回政事堂后,神态自然说已经觐见皇上,但总感觉两人有什么事儿瞒着众人。
曾布缓缓道:“是有些不对劲,要不我们入宫去觐见皇上”
王安石嗯了一声,很快就和曾布一起入宫。然而,两人入宫之后,直接被德公公挡驾了。德公公一句皇上刚刚入睡休息,就让两
第八百一十六章皮室军南下
寒冬腊月,北方已经下了几场大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周朝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州府,都被茫茫白雪覆盖了起来。
大雪过后,天气更为寒冷起来。进入腊月以后,黄河河面上,就开始陆续结冰起来,伴随天气越来越冷,结冰也越来越厚。
到了腊月中旬,黄河结冰的程度,就足有一尺多厚了。这样的厚度,足够人马在上面跨河而走。
从北面远远而来的草原骑兵,终于汇聚在了相州城下。等到了腊月中旬,黄河结冰足够人马过河的时候,汇聚在相州城的草原骑兵大军,足有三十五万之众了。
草原大军声势浩大,整个相州城内外,都成为了草原骑兵的驻地。为数不多,没有能力从相州城逃难而去的相州城百姓,都只能躲在家里瑟瑟发抖。
好在这时候,草原人马似乎对相州城百姓以没有了兴趣,暂且让这些百姓还能在城内苟且偷生。
除了人马大军汇聚到了相州城之外,从大周朝其他州府掠夺而来的各类物资,也远远不断的从各处汇聚而来。
相州距离汴京城,快马只需要一日便到。就算是走路,也只要三日。草原大军屯兵于此,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本来停驻在大同府的草原王庭的冕盖,也从大同府出发,出了河东路,出了山西地界,最终在腊月中旬,在草原大军汇聚完毕的时候,王庭的冕盖,也进驻了相州城。
王庭冕盖进驻相州城,更是让草原大军的士气如虹起来。城外差不多都成为了草原骑兵的跑马场和驻地。
草原王庭的冕盖只在相州城停驻了不到三日,就再次启程,朝着南边汴京移来。跟着王庭可汗的冕盖移动的,还有三十万草原大军。
汇聚在相州城的三十五万草原大军,只留下五万人马驻守相州,其余的三十万大军,全部朝着南边移动。
在王庭可汗的冕盖移动的时候,三十万大军恢弘的气势南下,几乎无人可挡。十万大军,在可汗的冕盖出征之前,就出动了。
这支南下汴京的草原大军,分为三部分。十万人马为前军,这支前军,是来自草原各部族的精锐骑兵。这一个月来,这十万人马在大周朝北方一路攻城略地,杀气腾腾,极其凶横。
中间十万人马,则是来自草原王庭的真正精锐,号称皮室军。这支皮室军,不像前面十万人马是来自各部族的精锐,皮室军乃草原王庭亲自掌控的近卫军。
草原上拥有百万控弦之士,但属于王庭的近卫军,就只有十万皮室军。这十万皮室军,却是草原上最最精锐的战力。
不像其他人马只有简单的护甲装备,皮室军拥有完备的皮甲、盔甲,而且全是制式装备,是草原上真正的职业军队,常年拱卫草原王庭。
十万皮室军又分为轻骑和重骑,其中八万轻骑,两万重骑。轻骑兵装备了完整的皮甲,刀具也是完备的制式骑兵弯刀。而相对轻骑兵,重骑兵的战力更达到了恐怖地步。
两万重骑兵,又称作铁鸽子,骑兵和马匹,都全部披着重装铁甲。在正面战场上,几乎没有任何骑兵、步兵能经受得住铁鸽子的冲击。
&nb
第八百一十七章送死
城门楼处,曹侯已经登上了城楼,看着远处缓缓而来的阴云。
骑兵带起的烟尘,数十里之外都能看得清楚。三十万大军南下,一种风雨欲来,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阴影,笼盖整个汴京城。
驻守在汴京城和周围的大周军队,人数接近四十万。要把四十万大军都撤入汴京城,显然不现实的。毕竟,城内还有百万百姓,如果大军全部撤入,真被草原骑兵围城,那才是变成死地。
三十万大军撤入汴京城,驻守汴京之外,剩下的十万人马,则撤到了陈留和应天府。作为策应汴京城的侧翼,成三足鼎立的姿态,威胁前来围城的草原人马。
不仅如此,在确定草原人马南下的时候,大周朝朝廷正式向天下发出了勤王的昭令,开始调动大周朝驻扎在南边的一些人马北上支援汴京。
勤王昭令调动的大军,主要就包括驻扎在两淮、江南以及两湖地区的大周禁军和部分厢军。其中,驻扎在扬州城的十万禁军,被紧急抽调了五万人马北上。另外还有两湖地区,也抽调了数万大军。
林林总总,在勤王昭令之下,大周朝从南边州府一共抽调了接近二十万大军北上勤王。差不多都把南边能抽调的人马都给抽调出来了。
换句话说,为了应付北方而来的三十万草原大军,大周朝为了打这一场战,足足聚了六十万大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这一次草原人大举南下,那是百万之多。尽管这一次进攻汴京城的,只有三十万大军。但在河东、山西、河间府一带,却还有数十万草原蛮人停留着。
这些人马,一来是防范北方大周朝还未沦陷的几个州府,比如燕京城会乘机出兵阻断草原人退路。二来也是要掌控消化占领的大周朝土地,为大军筹集物资。
不管是什么原因,这停留在北方的数十万草原蛮人,可是能随时南下支援进攻汴京的草原大军的。想要击退打败这些草原人马,把草原人赶出去,大周朝只能用尽全力,汇聚全国力量。
一句话,这是一场国战,没有任何侥幸的心理。
至少在曹侯接过这场战争指挥权后,不比文官们的自信和自大,他是真正明白要怎么样去应对这场战争的。
曹侯的观点,也得到了卢国公的支持和默许。在两人的努力下,总算说服了政事堂的诸多大佬,然后向各地发出了勤王的昭令。
站在城门楼上,曹侯和卢国公带着一帮将领,看着远远扬起的烟尘,神色有些凝重。
门楼上的众人,没有人是轻松表情的。想着数十万大军马上就要抵达,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谁也不会轻松。
看了一会,曹侯看向一边一个将领,神色平静的问道。
“河边上的布置,都妥当了吧”
这个将领小心翼翼道:“回侯爷,一切布置妥当了。只是,真要让那一万人马作为诱饵,驻留在河边”
曹侯点点头,神色漠然道:“要是没有一点抵抗,没有一点布置,那些草原蛮人会这样轻易听从我们的安排,走渡口过来”
这个将领神色一凛,一想到黄河河面之下埋藏的大量的“神雷”,这个将领都感觉有些心里寒颤。
“告诉曹春,要是胆敢不听从号令,私自带兵退走,定斩不饶!”
&nb
第八百一十八章对峙
汴京城作为天下第一大城,自然不是浪得虚名。除了繁华之外,还要指汴京城的硬件。
所谓硬件,便是指汴京城的城防。这里作为大周朝的京师,因为汴京城周围一马平川,除了黄河天险之外,其余都是无险可守。所以历代帝王对汴京城的安全,可是看得重中又重。
经过历代帝王的修缮和加固完善和扩建,汴京城仅外城的周长就有五十里多,拥有东西南北多个城门,每个城门又有瓮城,确保城门的多重安全。
外城的城墙高,足有四丈多高,用后世的量法,那都超过十米。城墙宽度,则达到了五丈九尺,接近六丈。这是什么概念呢就相当于城墙上都可以两辆马车并排一起奔跑都没有任何问题。
除了这高耸宽阔的城墙外,在城墙的外边,则是六米宽阔的护城河,护城河也足有三米深。更重要的是护城河连通汴河等几条河流,乃是活水,根本无法阻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