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赵悦能不能做状元,只有天知道。却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赵悦现在的名声确实在外。甚至说,早已经直达天听。
从他操弄所谓的皇家功德彩票开始,赵悦的名字就曾出现在大周朝最神秘的皇宫内,被皇帝陛下记住。当然,那时候赵悦的名字被皇帝记住,有些偶然和幸运。
但是,伴随这几个月赵悦作的几首诗词整出来的动静,却以另外一种形式,真正让皇帝给惦记住了。
文德殿内,从太极殿的大朝会回来后,元祐帝略显疲惫的回到自己常住的宫殿歇息。天气越发炎热起来,就算屋内已添加了冰块,只穿着明黄色单薄龙袍的元祐帝,也依然觉得闷热。
躺在宫殿的卧榻上,元祐帝神色疲惫。自今年以来,元祐帝就明显感觉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特别是每次上大朝会,都有些耗尽心神的感觉。
 
第一百六十八章元祐帝震惊
德公公看着皇帝心情好了许多,笑着道:“皇上,确实好看,就是咱这残缺之人,都看得有些老泪纵横呢。”
元祐帝笑骂起来,道:“你这老狗,还老泪纵横!不过朕倒是有些好奇了,身上带了没有带来拿过来给朕瞧瞧。”
德公公掐媚笑了起来,连忙从自己怀里掏出一本精美的小本书籍。这本书籍,就是周记工坊精心编排印刷的《西厢记》流行精装话本。
这本精装书,相比普通版本,不仅有文字,还添加了一些图画,可谓是图文一体。再加上印刷工艺更高一些,所以一本都要一百文钱。
一百文钱,差不多是汴京城普通老百姓一家四口一天正常的开销了。当然,对于诸多王公贵族和百官家庭,那些豪富权贵来说,一百文钱,着实就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叔子。
元祐帝拿起德公公递过来的《西厢记》,翻开书页,看见扉页写的一句话,倒是一愣起来。
扉页上,有赵悦给《西厢记》做的一个简单的叙,其实也就是一句话,上面写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元祐帝轻轻的念叨,忍不住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道:“好一个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好句,朕之前倒是小看这赵悦小子了,除了会挣钱之外,居然还能做出不少好诗词来。”
一边的德公公,两只眼睛微微眯起来。看着皇帝高兴,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就插了一句话,道:“皇上所言极是。这赵悦,确实会挣钱。嘿嘿,皇上,我想你猜不到这小子最近挣了多少钱。”
元祐帝抬起头,看了一眼德公公,再次低头开始放开书籍,随口问道:“哦,你说说看。”
德公公连忙躬身道:“皇上,你还记得腊八节之前,赵悦献了的酒水,举行的品酒大赛吧”
元祐帝自然是记得的,道:“没错啊,朕记得还许诺以后可以向赵悦采买他酿造的酒水。哦,对了,朕的府库里面,不是已经采买了不少他酿造的酒水吗”
德公公连忙摇头,道:“皇上有所不知,皇宫里采买的酒水,可都不是赵悦酿造的。这些酒水,是向成亲王府采买的。”
元祐帝微微一愣,抬起头看着德公公,微微蹙眉道:“这是怎么回事”
德公公连忙把赵悦将酒水酿造房子卖给了成亲王府的事儿说了出来。对于汴京城发生的事儿,这德公公心里可一清二楚,只不过有些事儿,皇上没兴趣也没有必要知道,他没说而已。
现在皇上既然关心这事儿了,他自然多说了一些。
说到后面德公公小心翼翼道:“根据老奴了解的情况,最近成亲王府向赵悦递送了前面半年的酒水利润的分红。听说,有六十万贯之多。”
德公公的消息,确实非常灵敏,就连成亲王府交给赵悦利润的多少,都了解的一清二楚。事实上,对于各大王府的监控,可是德公公手下人工作的重点。
听到这个数据,元祐帝都愣住了,他看着德公公,有些惊疑和不置信,问道:“多少六十万贯”
德公公点点头,也带着一丝感叹道:“确切说,是六十一万贯。”
尽管拥有整个天下,可听到赵悦忽然靠着分红,就拿了六十万贯,元祐帝还是非常吃惊的。但他更快的想到了另外一个事儿,他微微眯眼,看着德公公,已经大致猜到德公公和自己要说什么了。
&
第一百六十九章征召入宫
德公公的建议,让元祐帝很是心得。他只是微微犹豫了一下,就点头许诺了,道:“也好,这事儿,你看着安排吧。”
说完这事,元祐帝忽然问道:“襄城那丫头,最近都没有看见她了,她在忙什么”
德公公有些意外,连忙提醒道:“皇上,襄城公主,现在已经搬出皇宫,开府建牙了。”
元祐帝哦了一下,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长叹了一声,自言自语道:“这皇宫,想要个说话的人儿,都没有了啊。”
说着,元祐帝似乎越发感觉有些孤寂起来。德公公连忙安慰道:“皇上要是想念公主,老奴派人给公主去传个话就好了。”
元祐帝摆摆手,有些孤寂,起身道:“算了,起驾,去袁贵妃行宫。”
当赵悦接到从宫里送来的消息,要征召东京剧院的人去皇宫里给人演《西厢记》的时候,赵悦自己都愣了。
前来宣布消息的小太监,依然是赵悦的熟人童贯。不过此刻的童贯,有着德公公做靠山,身份地位已经和以前明显不同,人也变得精神了许多。
东京剧院是赵悦一首打造的,《西厢记》也是赵悦写的,所以皇宫里的这道手令,并没有送到东京剧院,反而直接送到了赵府上。
等到童贯宣布完消息后,赵悦都还没有回过神,童贯笑眯眯道:“赵小官人,恭喜恭喜啦。”
这时候,有些身份地位的人,都喜欢被人称呼为官人。比如《梅》里面的西门庆,就被人叫做西门大官人。
童贯这人,还是很会做人的,嘴巴也甜,直接称呼赵悦为小官人,也算是给赵悦面子了。
赵悦反而是苦笑,拉着童贯,走到一边小心问道:“童公公就不要取消我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赵悦现在确实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会忽然征召东京剧院的人马皇宫去唱戏呢
童贯笑眯眯道:“小官人你就有所不知了,你写的《西厢记》,这出戏,可真是风靡汴京城,就是咱家看了都羡慕的要紧。宫里头,可是很多娘娘们都称赞这出戏说的好呢。这不,就连皇上都惊动了,皇上也好奇啊。”
赵悦倒是没想到《西厢记》这出戏剧的影响力居然如此之大了,竟然已经传到了宫中,连元祐帝都知道。他欣慰的同时,也觉得有些压力山大啊。
入宫给那些贵人们演戏,这对东京剧院的人来说,可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啊。只是,既然皇宫里的人已经开口,这事儿就必须要执行了。
赵悦从衣服里掏出一小口袋东西,神不知鬼不觉就放到了童贯的手上,道:“多谢童公公了,公公放心,我这就去安排。另外也请童公公代我向德公公问安。”
说完,赵悦另外又拿出一点东西,递给童贯道:“这是我给德公公的礼物,还请童公公代我转送给他。有劳公公了。”
童贯一摸赵悦递来的东西,就知道里面的分量了。脸色愈发高兴,赵悦递过来的东西,给他的最少二十两银子。至于德公公的,估计也有五十两银子。
别看给德公公的多,可童贯是德公公手下的人,能收到这点辛苦费,已经非常不错啦。他笑眯眯道:“好,那咱就回宫复命了,你的心意,我定然会转给德公公的。”
送走了童贯,赵悦就找人把李师师给招来了。
李师师越发出落动人,淡紫色的青衫,掩盖不了她那亭亭玉立的身材。特别是那较为开放的青衫,那雪白的肌肤和,更是诱人。一房间,香风扑面,让赵悦都忍不住喉咙动了动。
对于赵悦的表情,李师师咯咯笑了起来,似乎要逗弄一下赵悦,道:“公子,师师今天漂亮吗”
&nbs
第一百七十章开启一个戏剧时代!
赵悦写的话本《西厢记》,在汴京城风靡到什么程度呢从皇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就可以看出来了。
据说,皇宫里,几乎每位贵人手里都有《西厢记》话本。甚至说,很多宫女和太监们,手里都有《西厢记》的话本。逢人说《西厢记》,与人道崔莺莺和张生,正在大周皇宫一阵热潮。
听到《西厢记》戏剧要在皇宫开演,这消息一出,整个皇宫里的人都兴奋了。特别是后宫的贵人们,更是期待起来。
因为皇宫的征召,赵悦也不得不打断了自己复习功课的计划。表面上说的云淡风轻,可赵悦心里还是非常重视这一次皇宫之行的。
赵悦是抽了两天时间,专门耐心的细心的观察和指导《西厢记》的剧组人员,查漏补缺,希望让整出戏演绎得更为传神更为精彩。
《西厢记》整个剧组人员大概有十来人,其实不用赵悦的指导,最近这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出演和磨合,演技水平和掌控能力已经提高了很多,进步非常明显。
就如之前赵悦觉得很多人在演出的时候,表情僵硬,动作生疏,就连台词都背不熟,讲话也不自然,甚至连台风,连看下面观众的勇气都没有。
总而言之,对赵悦这个习惯了后世看过太多经典戏剧的人来说,《西厢记》这出戏,一开始是有很多很多的缺点,整出戏剧都是一个漏洞百出的演出。
不过,当赵悦再次沉心静气的看李师师带着众人演出《西厢记》后,整个人也忍不住感叹起来。因为,他发现经过这段时间多场的演出,这些人确实进步很大,或者说,已经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
特别是李师师,她的演技更让赵悦深感李师师的表演天赋惊人。
现在的李师师,几乎能把整出《西厢记》戏剧里崔莺莺所遭遇到的一切事情,所有动作、表情还有内心的想法,都传神一样的表现出来了。李师师表演的崔莺莺,一笑一颦之间,如泣如诉都恰到自然,又无比真实的反应崔莺莺这样角色在这出戏剧故事里的一切。
给人看着的感觉,就如李师师就是崔莺莺,崔莺莺也是李师师。整个过程,代入感非常强,很容易让人沉浸在这故事里。
如果说第一场《西厢记》横空出世,只是李师师带着一般人临时拼凑,图了一个先机,一个新鲜感才博得人们喜爱的话。那现在他们表演的《西厢记》戏剧,是真正的有了观赏的水平,有了能让人入迷沉浸的可能。
或者说,他们现在的演出,才算是真正的演出,是有了灵魂的演出。尽管还有一些小瑕疵,却瑕不掩瑜了。
再次看过一遍后,等到音乐停止,《西厢记》剧组的人员再次登台。众人站成一排,就如后世的节目表演,等待台下赵悦的点评。
这两日来,赵悦是真正沉浸下来,耐心细心的看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表演。足足两天,赵悦每看一次,就会毫不犹豫站出来点评。他会将自己看到的问题,将这些人在演出时出现的问题给指出来,修正和促进这些人的演技不断提升,让《西厢记》这部戏剧,是越发越有看头。
尽管赵悦也属于半吊子水平,可他毕竟还有更多的视角和眼光,可以发现这些人在表演过程中真正存在的小毛病。在赵悦的指导下,这些人演出的《西厢记》,是越发的流畅和自然,表演的技艺也是越发成熟和自信。
再次看过一遍后,赵悦其实对《西厢记》这出戏剧,已经很满意了。在场的人,都找准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师师登场
大周朝元祐帝的后宫,这时候并不算很庞大。
在年轻的时候,元祐帝也是一风流帝王,嫔妃成群,甚至在皇宫外面都留了不少情史。只是,元祐帝现在毕竟已经六十开外,登基当了三十一年皇帝,能陪伴元祐帝一直活到现在,还能在后宫占据一席之地的嫔妃,却已不算多了。
这些年来,元祐帝的庞大后宫群,不少妃子病死、有些人犯错被处死、有些则是被打入冷宫,等等。到了这时候,在皇宫里,还能说得上话的嫔妃,不超过二十人。
元祐帝征召东京剧院的人入宫演戏,后宫的嫔妃们都接到了通知。所以,这一日,在皇宫一处专门负责供人看歌舞表演的大殿内,平日几乎很少来往,都是各自在各自宫里的嫔妃们,居然无一例外都聚集在了一起。
元祐帝这些妻妾,年龄最大的,有和元祐帝差不多大的皇后,年龄最小的,便是襄城公主的生母淑贵妃,此刻也不过三十岁。年龄的跨度非常大。
除了这些嫔妃,还驻留在京城的公主、皇子们也罕见的出现了皇宫。可以说,除了过年时节,元祐帝这个大家庭的成员第一次罕见的聚集在一起。虽说是一大家子,可很明显的是,一大群人依然分为好几波,各自交流着。
“皇妹,最近你可是风生水起啊,听说今日演戏的这东京剧院,也有皇妹的股份在里面”
襄城公主身边,一个年龄也不过十六七岁的大男孩,看着她笑着和身边说道。这人,便是元祐帝最小的十皇子,年龄和襄城公主相差不离多少,是元祐帝另外一位贵妃所生。
或许是年龄差不多,两人在宫里也差不多一起长大,感情还是比较深的。按照规定,皇子十二岁就要搬离皇宫,因此这十皇子比襄城公主早几年就出宫开府。
他虽出宫比较早,但也是在去年年末,十皇子才被元祐帝封为越王。十皇子的封地,被封到了浙江余杭一带。浙江在历史上,一直是越国故地,所以十皇子才被封为越王。
按照大周朝的规矩,皇子封王,一般情况下就要去封地就藩。只不过一些原因,十皇子一直拖着没有去。
大周朝很多皇子,谁都不愿意去封地就藩的。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了,才会去封地就藩。
襄城公主看了一眼十皇子,语气倒是和平静道:“皇兄说笑了,都是小打小闹,闹着玩而已。”
十皇子笑了笑,也不为意。带着一丝感叹和失落道:“皇妹小打小闹,可真让皇兄羡慕得紧。皇兄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去余杭了,可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回这汴京城。”
襄城公主一愣,问道:“皇兄要去就藩了吗”
十皇子苦笑的点点头,道:“是啊,拖不下去了,不去不行了。另外父皇也开口了,说过了中秋之后,就去就藩。”
襄城公主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自己的皇兄了。事实上,大周朝皇子就藩,亲王就藩,可真不算是什么美差事。按照大周朝的规矩,皇子亲王就藩,到了封地,除了享受封地俸禄之外,没有任何实权的。说白了,藩王除了名号好听,还被很多条件束缚,甚至连当地的官府都可以不鸟这些藩王。
在这样的制度下,大周朝的这些皇子亲王们,可真不太乐意去封地。与其去封地,还不如就呆在汴京城,享受汴京城这花花世界的荣华富贵。
十皇子转换了话题,看了一眼襄城公主,道:“对了,皇妹有时间,介绍介绍一下那赵悦给皇兄认识一下。说起来,皇兄对那赵悦,可是敬仰得很。”
襄城公主再次一愣,摸不准自己这皇兄要打什么主意,但这事儿,又不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