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曾赵两家订婚的消息,却是让汴京城很多权贵官宦家族傻眼了。
别看赵悦是中了状元,但相对于曾家,现在是属于高攀了的。别看赵家当年属于开国公候家族,可一两百年了,当年威风权势早已经消退。反而是曾家现在属于炙手可热的权贵家族。
曾家数代为官,现在更是政事堂大佬。要说赵悦中了状元,前途无量,曾赵两家联姻,还是可以说得过去的。只是赵悦在朝堂上说的那些话,早已经站到了百官对立面去,曾家再和赵家联姻,那就是的错误了。
没有看到很多之前想要和赵家联姻的汴京城的大家族,都纷纷撤回了名帖么因为谁都相信赵悦的仕途,绝对不可能在顺畅,甚至说已经自绝仕途了。只要多想一下,就没有那个家族,再愿意和赵家扯上关系。
可是,现在传出了曾家和赵家联姻的消息,着实惊住了不少人,也出乎汴京城大多数权贵家族的意料。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多数权贵家族都觉得曾家要么曾布疯了,要么是曾家都疯了。
现在汴京城的这些豪门权贵家族,躲赵家都还避嫌来不及呢。曾家居然主动要把孙女嫁给赵悦,这不是疯掉了么难道曾家就不想想赵悦说的那些话,想想这联姻背后有可能付出的代价
之前还有不少人嘲笑曾布老头孙女要嫁状元的豪言,也想要看看曾家到底要怎么样处理这事儿。没想到,曾布居然是真的敢把孙女嫁给赵悦这个状元郎。
曾家,居然敢这样支持赵悦,难道不怕这天下官绅的责难
就如曾布的好朋友,范纯仁和赵挺之等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感觉目瞪口呆。根本看不明白曾布在想什么了。
要说范纯仁和赵挺之对赵悦,还是比较欣赏的。包括赵悦在朝堂上说的一些话,他们也觉得有道理。但出于自身利益来说,却也不敢公开支持赵悦的。现在看着曾布毫不避讳和赵悦的关系,他们都忍不住纷纷登门拜访,想要看看曾布这老头儿到底在想什么。
只是,曾布对于自己这些老友的拜访,都只是用一句话打发了之,“七尺男儿,言而有信!老夫说嫁孙女给状元郎,就嫁状元郎!”
得不到答案的众人,只能保持沉默了。反而是王安石在得到曾布把孙女许配给赵悦后,沉默很久,才长叹一声,说了一句谁也听不明白的话。
“吾不如曾老儿!”
皇宫之内,当这个消息传到了元祐帝耳边
第两百一十一章皇上,万万使不得啊!
德公公是真被元祐帝的话给吓住了。他震惊的看着元祐帝,一时间说不出来。他的脑海,只来回浮现一个念头。
皇上,要把襄城公主许配给赵悦,自己没有听错吧
德公公看着元祐帝那平静的脸,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语气略带一丝惊颤问道:“皇上,您是是说,要把襄城公主,许配给赵悦”
元祐帝点点头,笑了笑问道:“你觉得如何”
德公公回过神来,这下,他是真看不懂元祐帝心里所想了。按说皇帝嫁女儿给别人,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只是在大周朝,却是一个例外。
因为,在大周朝成为皇家驸马,可不是一个非常光荣的事儿。成为驸马,某种程度上,就是入赘皇家了。驸马和公主未来出生的孩子,必须跟着公主姓。
此外,皇家为了防止驸马权势过大,又对公主府又有诸多的限制。最重要一条,就是驸马不可能在成为未来朝堂大佬。只要成为了驸马爷,这辈子基本上按照大周朝的规定,驸马爷品级为正三品。
但是,这正三品是虚职,只要当了驸马,基本上都不可能出任朝廷里的重要职位了。换句话说,当了驸马,基本上就是拿着薪水,混吃等死的那种了。这种日子,对于有抱负的人来说,就是一种遭罪。
所以,大周朝做驸马的人,基本上都是在仕途上没多大希望的人才会去当驸马。只要稍微有些抱负的人,都不可能想要成为皇家的驸马爷。在大周朝,皇帝女儿是愁嫁的一群人。
就算公主国色天香,但想要找到好夫婿,嫁一个好丈夫,还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儿。
德公公心思转动的很快,好一会才道:“皇上,赵悦和曾布家的孙女,已经订婚了,这不太好啊。”
元祐帝看了德公公一眼,道:“又不是已经成婚,只是订婚,朕要嫁女给他,难道他还不乐意”
德公公心说,皇上你嫁女,或许别人还真不乐意啊。想是这样想,德公公当然不敢说,他只能挤出笑容道:“皇上要嫁,自然是可以嫁了。”
元祐帝自然看出了德公公的小心思,也不以为意,自言自语道:“实在不得,朕就吃一些亏,让曾布的那孙女给赵悦做一个小。”
德公公差点没有被元祐帝这话给呛住了,看着元祐帝,他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驸马爷纳妾,在大周朝还真没有出现过。没错,大周朝纳妾制度对于驸马爷来说,就是一个笑话。驸马爷可以在外面偷吃,甚至金屋藏娇,但就是不能明媒正娶小妾回家。
在驸马爷府,或者叫做公主府上,永远也只能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主人,那就是公主。驸马爷,是永远也不得纳妾的,这在大周朝都是定律。这个规矩,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做驸马的原因之一。
德公公忍不住提醒元祐帝道:“皇上,国朝的驸马爷,是不能纳妾的。”
元祐帝微微一愣,哦了一下,倒是不说话了。德公公从元祐帝那漫不经心的态度,很明显就看出了他对这个规矩,似乎一点也不在乎了。
德公公在心里长叹一口气,心道难道皇上真的想要把襄城公主嫁给赵悦不成这万万使不得啊,这不是明显要和曾布家争女婿吗这要是传出去,可都是天下人笑话啦。
襄城公主府上,襄城公主最近都闷闷不乐,心情十分不好。
原本襄城公主对府上发仆人都十分宽容和大度的,但最近襄城公主心情不好,那公主府上的仆人们,自然就遭殃了。
这些日子以来,府上
第两百一十二章一万五千亩
前去江南给赵家购置田产的周行福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来了。
周行福一行人回来,赵家自然再次热闹起来。这些为赵家行走大江南北的仆人,赵家少不得要给这些家族忠诚仆人接风洗尘,以示恩宠。
接风洗尘的时候,周行福和赵悦及赵悦母亲行礼,一脸兴奋道:“少爷,老夫人,周行福幸不辱命,已经在江南为赵家购置田产一万五千亩,田产都位于苏杭一带,都是上好的水田。”
周行福顿了顿,露出一丝愧疚,自责道:“不过路途太远,老仆没有经过少爷和夫人的同意,已经自作主张,将咱赵家的水田都出租出去了,每亩一石的租金,来年都可以收一万五千石粮食。”
“等等。”赵悦听到周行福的话,打断了对方。他看着周行福,一脸惊讶问道:“周叔,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你走之前,是带走了十万贯钱吧”
周行福点点头,道:“是啊,我们是带了十万贯钱去。”
赵悦很快道:“你们一行人,去这一两个月,吃喝用行,也是要用钱的,我就算你们用五千贯,也只有九万多贯钱可以买田产,怎么能买一万五千亩按照我的计划,你们能买一万两千亩,都算是不错了,怎么会多出三千亩出来,多少钱一亩”
周行福带着几个护卫,又远去江南一两个月,吃喝拉撒都是要钱的。要说十万贯,确实到了最后也应该只有九万多贯钱可以买田产。
按照现在大周朝盛行的田产价格,就算是江南地区,上好的水田最少也在八贯钱一亩。所以,周行福带着的十万贯钱,就算不吃不喝,最多也应该只能买一万两千多亩都算不错了。现在居然多了三千亩出来,可让赵悦吃惊不小。
赵悦的母亲听着赵悦的话,也是反应过来,看着周行福,也是惊疑问道:“是啊,老周,你是不是弄错了,咱们那点钱,怎么能买那么多上好水田”
周行福没有想到赵悦关心的是这个,他顿时笑了起来,笑得有些小小得意。这事儿,本来他还想后面在解释,现在赵悦那么快就问了,他也干脆说了。
他笑着看着赵悦,又看了一眼赵悦母亲,道:“少爷,老夫人,既然你们问,那我就好好说这事儿。”
“是这样的。我们是带了十万贯钱下江南。但出了汴京,我们乘船沿着运河前往江南的时候,就琢磨着带着那么多钱不安全。后来到了徐州府,在那里修整的时候,就发现江南需要大量的煤都是从徐州府运过去的。老仆就捉摸着,这带着现钱去江南,也不太安全,还不如全部换成煤,反正就算遇到了劫匪,劫匪也不可能打劫咱们运送的黑不溜秋的煤。。”
“所以,你们就在徐州府把钱换成了黑不溜秋的煤,用船只运到了江南”
周行福点点头,一脸歉意道:“这事儿,我没有经过少爷同意,私自做主,还请少爷责罚。”
赵悦轻吐一口气,对于周行福这种大胆的行径,他心里却是不满的。毕竟,周行福是赵家的仆人,带着那么多钱,没有经过主家的同意,就私自临时做主把钱用了,这种行为,简直胆大妄为。
可一想到周行福能想办法把自己要办的事情办好,甚至效果比他想的还好,赵悦又不能再出言责怪对方。他看着周行福,最终道:“这有什么责罚,周叔你能把事儿办好,事急从权。只是下次提前打个招呼。”
周行福心里一愣,看着赵悦平静的表情,他知道这是少爷已经在意自己临
第两百一十三章看朕同意不同意!
襄城公主府上,元祐帝正在哄骗小孩子一样的哄着襄城公主吃东西。
面对元祐帝递来的莲子羹,襄城公主就算想要任性,也没有底气硬抗。只能默默的任凭元祐帝喂食自己,小口吃着吞咽着。
看着数日未见,已经消瘦得不成样子的公主,元祐帝是又伤心又担忧。尽管天家无亲情,可伴随年龄日益老去,对于儿子们他是日益提防,但元祐帝对于自己这个小女儿的宠爱,却是不减一分的。
他回头看了一眼全部跪下的公主府的奴仆,神色阴郁,语气带着一抹冷冽的杀意道:“你们就是这样照顾公主的要不是朕得到消息,朕恐怕都见不到公主了来人啊,将这些该死的奴才都给我拉下去乱棍打死。”
公主房内的数位奴婢,脸色一变,身子一颤,连忙求饶道:“皇上恕罪啊。”
襄城公主大吃一惊,连忙喊道:“父皇,不要,不怪他们,求父皇不要责罚!”
元祐帝回头看了一眼襄城公主,一脸疼惜道:“丫头,你不要求情,他们没有照顾好你,就是要责罚。”
襄城公主拉着元祐帝的衣角,苦苦哀求道:“父皇,真不怪他们,都是孩儿任性不吃东西,求父皇开恩。”
元祐帝神色松了一下,语气和气了许多,疼惜道:“那你要答应父皇,一定要好好疼惜自己的身体,可不能这这样下去,否则这些奴才要照顾不了你,朕就一个个拉出去乱棍打死算了。”
襄城公主尽管知道这是自己父皇疼爱自己的把戏,可她却不敢不答应,挤出一丝笑容,应承了下来。
元祐帝总算露出了一抹笑容,直到看完襄城公主吃完一碗莲子羹,他才缓缓道:“丫头,是不是喜欢赵悦”
襄城公主脸色一变,面对元祐帝这一问,苍白的脸色瞬间有些微红,人有些慌乱。襄城公主神色慌乱,连忙摇头否认,语气却弱弱道:“没,没有,父皇你不要乱说。”
看着襄城公主这模样,元祐帝那还不知道襄城公主的心思。这一刻,他倒是有些后悔让襄城公主和赵悦有来往了。
想到这里,元祐帝对赵悦就有些不满和恼怒起来,这个赵悦,到处沾花惹草,哼,到底有哪一点吸引了自己的女儿
对自己女儿撒谎,元祐帝也没介意,他和声和气道:“你要是喜欢,朕就把你许配给他!让他成为驸马!”
“啊。”襄城公主轻轻惊呼了一声,看到自己自己的父皇,发现他似乎像是认真的,一脸震惊。
很快,襄城公主就摇头了,连忙道:“父皇,不要。”
“为何不要”元祐帝带着一丝做父亲的疼爱,又带着一丝帝王的霸气,语气清淡而冷冽,霸气十足道:“这天下的男人,只要是你喜欢的,就算是天上的神仙,朕也你给弄成了驸马爷!”
襄城公主摇着头,神色有些暗淡起来。想着已经和曾家定亲,最近都没有再来自己公主府的赵悦,襄城公主心里一黯,心情再次低落了许多。
就算父皇你能帮我要到了人,可要不到那颗心,又能如何
襄城公主到了这一刻,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什么时候,居然无声无息,就输给了曾家曾布的孙女。
在此之前,在听到曾布要嫁孙女儿给状元豪言,在听到赵悦因见曾布家孙女写了《元夕》词,她都不在意。那时候,她也没有觉得赵悦会真娶曾布家的孙女。
&
第两百一十四章翰林院
在大周朝皇宫边上,有一座比较清幽的院子。这院子,可与皇宫直接连通,位置优越而清贵,足见这座院子在大周朝的地位。这座院子,便是大周朝的翰林院。
大周朝的翰林制度,沿袭唐制,也叫作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翰林院。只要被授予翰林学士的官员,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都是在这座院子任职,随时听从皇帝召唤。
大周朝很多宰相,都是从翰林学士中选拔。就如现在的执政曾布、司马光等人,都是翰林院的出身,也曾经当任过翰林学士。
大周朝立国之初,翰林学士是没有品级的。大周朝立国八十年时,翰林院改制,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能被授予翰林学士的官员,为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例带知制诰衔。
在整个大周朝统治机构里,翰林院现在算是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伴随大周朝的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目前来说,翰林院已经成为官员重要的履历地方。
通常来说,能进入翰林院镀金的官员,只要从翰林院出来后,基本上都可以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不管是在朝堂中枢,还是在地方任职,绝对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到了元祐帝元年时,就规定科举考试的一甲进士,最前面的三人可以直接入翰林之制。也就是科举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
赵悦被元祐帝点为本次制科考试的状元,授翰林院编撰,直接就一跃成为从六品的官员。至于其他那些没有得进入翰林院的新科进士,大多数都被任职为从七品乃至八品官员,大多数人都会外派去地方当任知县或者其他部门历练。
相对这些人来说,赵悦在官场的起步,绝对是占据非常大的优势的。而且,只要能在翰林院历练几年,不管是外放地方任职,还是到朝廷中枢的部门任职,都是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的。
只是,赵悦在点状元时在朝堂上的那一番言论,后续的影响正在慢慢发酵。这种影响,已经在翰林院都掀起了风波。
于是,在赵悦第一天去翰林院报道的时候,就接收到了翰林院同僚、上司的刁难。
目前大周朝的翰林院的设置,为翰林院长一名,翰林学士大约二十来名,这些翰林学士,分属于翰林院几个馆阁。大周朝翰林院,目前设置有龙图阁、昭文馆、史馆、集贤殿等四个大馆阁。每个馆阁都有数位翰林学士担任领导,共同组成翰林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