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在招工匠的同时,赵悦已经让周行福把城外汴河上游的这片山丘,全部买下来了。
这片山丘,几乎都不能种植任何作物,就是树木,都很难生长,稀稀拉拉的一些灌木,让这片山丘成为荒芜之地,也成为无主之地。
赵悦通过一些关系,直接就从开封府的手上买下这片山丘。因为从官府手里买,而且买的还是不能耕种的荒地,倒是没有花赵悦太多钱。
当然,钱不多,可也足足花了一万贯。好在沿着汴河最好的地方,也是石灰石储存最多最方便开采的地方,包括汴河对岸适合开采黏土的地方,面积大概有几平方公里,都让赵悦拿下了。
整个赵家对赵悦花那么多钱,买下一片荒地,都是质疑声的。要不是赵悦现在在赵家的地位非常高,家主威势日益隆,说不得又要被说一顿。
买下了这片适合烧制水泥的荒地,赵悦就安排人开始瓦窑烧窑了。现在招了工匠,这进度自然更快了。
这片山丘,将来会成为赵悦的水泥基地。既然是基地,赵悦自然不吝啬。让周行福在河边上,直接派人开始修筑码头,作为未来船只停靠的地方。此外,在码头不远处,也开始建造未来工人的住所。
对于赵悦这种摸不着
第两百三十二章水磨机
大周朝的炼铁业已经非常发达了。这时候的炼铁工场,很多已经采用煤来作为燃料进行冶炼。发达的冶炼业,让大周每年生产的生铁产量,已经达到了数千万斤。
除了生铁之外,这些工场还会有少量的钢出现。当然,现在这些钢还不能和后世的好钢相比,但经过细细打磨和淬炼,也达到了后世钢的八分质量。这些钢,也叫做百炼钢,是专门制作锋利武器供应北方边军的。
汴京城,也是大周朝炼铁业最发达的地方。这里,有着官府直营的大型冶炼工坊,也有很多民间工坊。小小的工坊,推动整个大周朝冶炼业不断发展。
当然,现在的汴京城中是不允许大规模炼铁了的。这些冶炼工坊,都是分布在汴京城周围。这些工场生产出来的铁器,则会通过发达的水陆交通系统,销售到全国各地。
汴京城最大的制铁工坊,除了官府直营的炼铁场外,就属一个叫做韩家工场最大。韩家工坊世代炼铁为生,现在在汴京城外,有两个大型冶炼工坊。在汴京城,则有数个销售各种铁器的铺面。
此外,为了方便城内百姓按需打造一些器物,也为了扩大韩家工坊的影响力,韩家工坊通过自己的关系,硬是在汴京城内保留了一个现场小型冶炼作坊。
赵悦将自己设计的图纸,直接就拿到了这个小型冶炼的作坊。一开始接待他的是一个年轻的炼铁师傅。不过这师傅看了一会赵悦的图纸后,很快就又叫来了一个专门坐镇作坊的韩家大师傅。
这个韩家大师傅,足足看了赵悦的图纸一刻钟。期间不时间眉头皱起。看完之后,才抬起头,看着赵悦问道:“官人要打造的东西,有些难度。”
赵悦心里一紧,这可是汴京城最好的炼铁工坊,不会打造不出来吧
赵悦给对方看的,都是一些制作大型水磨机的机械零件。这些零件,有些比较复杂,特别是对铁的硬度很有要求,制作起来,倒是比较麻烦。这也是这位作坊大师傅看那么久的原因。
要说赵悦打造这些机械的零件,应该找实力更为雄厚的官府冶炼工坊。事实上,这时代冶炼技术最好的,实力最雄厚的人才和设备,都是在官府的工坊里。
只是,官府的冶炼工坊,几乎不会为私人打造器物。这些官营的工坊,都是为军需服务,为官府和皇家服务,赵悦就算有心,人家也未必尿他。
赵悦心里一紧,看着对方,连忙问道:“怎么,难道连你们也打造不出来”
对方看着赵悦,带着一丝傲气,道:“这是那里的话。要是我们韩记工坊都打造不出官人需要的这些东西,那汴京城,也没有人可以打造出来的。”
赵悦心道,既然打造得出,那你刚才还这一副便秘的样子作甚赵悦松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师傅帮忙打造出来。”
那韩记工坊的大师傅露出一丝难色,道:“官人,先听我说完。按照官人的要求,我韩记工坊当然可以打造官人需要的这些东西。只是,这里面的相关材料,耗费颇大,而且很多都需要百炼钢,这可是官府名言制止的东西。我们要用,这可要冒着很大风险的。。。”
这个韩记大师傅唠唠叨叨一大堆,总而言之,就是一堆困难。赵悦直接打断对方的话,道:“别说这些,你就说,给我帮这东西打造出来,要多少钱!”
赵悦还听不明白对方说这一大堆困难是什么意思,也就不愧为两世为人了。对方被赵悦打断了话,倒也不尴尬,直接道:“一千五百贯!”
他说完这数,似乎怕赵悦以为自己狮子大开口,解释道:“官人要的这东西,不仅大,而且材料还要好。就是我们工坊,也要一段时间来制作。”
一千五百贯,这可是一百五十万钱了。大周朝的生铁,也不过一百文一斤这样。赵悦要的东西,林林总总加起来,估计在四千斤左右。按照生铁价格,最多也不过四十万多钱。就算里面用不少百炼钢,材料费用也不会超过一百万。对方收取
第两百三十三章水泥出现
赵悦出现的时候,他居然看到了武松也在现场。
看到赵悦来后,武松给赵悦挥了挥手,打了招呼。赵悦走过去,笑着道:“武松,你怎么也来了”
武松擦了擦自己的汗水。他倒是没有怎么做事,就是在一边负责指挥民众干活。只是这天气有些炎热,动一下就会出汗。武松这身材,站在那里,下方干活的民众,没有人敢偷懒。
武松笑着道:“在汴京城呆着也无聊,就过来看看,看看能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武松看着赵悦,带着疑惑和不解问道:“悦弟啊,你这搞那么大阵仗,找那么多人,又是挖土,又是填河造码头。这到底要做什么莫非这地下,还埋着金子不成”
不仅是武松,或许很多人都在迷惑赵悦到底是在干什么了。毕竟,谁也看不懂赵悦搞这些东西,会有什么收益。
他们只是知道,赵悦这样“败家子”的行为,一天光给这些民众的工钱,就达到了十万钱,一百多贯钱啊。这还仅仅只是工钱,还有从汴京城输送过来木材、伙食等等。光这工地上,一天的日常费用,就超过了三百贯。
此外,赵悦之前为了买下这片荒地,可是花了一万贯钱的。总而言之,赵悦这样败家子,几天时间,就在这片不毛之地给弄去了差不多一万多贯钱了。
赵悦也不知道该怎么样解释,他只能笑着道:“,这地下有没有金子,我还真不知道。不过等我弄好了这些设施,到时候咱们弄出来的东西,没有金子值钱,但也是一笔好买卖的。”
武松对赵悦的答案,自然是不满意的。只是赵悦不肯说,他也只能将疑惑埋着心里。这时候,周行福已经走过来。
周行福过来,和赵悦汇报了一下最新的情况,重点是强调为了这块荒地,赵家已经付出了一大笔钱了。说到最后,周行福脸上露出很难看的神色,一脸郑重道:“少爷,你说的水泥,真有那么神奇”
赵悦拍了拍周行福的肩膀,对于自己的这个大管家,赵悦还是很满意的。他也知道周行福在担心什么,安慰道:“周叔,你相信我就好。”
周行福想要张嘴说什么,但想到这一年来赵悦的变化,最终只能点头,眼神变得坚定道:“少爷,我相信你。”
赵悦在工地上巡视了一圈,就让周行福找来了几个工匠,准备在河边选择合适地点,建造一个可以安放大型水车的坊。
赵悦设计的水磨机,就是靠一个大型水车的动力带动。因为水磨机的功率比较大,所以建造的水磨坊也要求比较高。
几个工匠听了赵悦的要求,眉头紧皱。随后,赵悦又拿出自己设计的水磨机效果图,给工匠们看。
几个工匠看了老半天,又看着汴河,思考着可行的办法。
汴河经过这里的的时候,因为流经山丘,倒是变得有些湍急了。一个工匠想了不久,才看着赵悦问道:“官人,这水磨机,真的可行”
事实上,赵悦设计的水磨机,就是一组大型的水车,通过水流带动水车,形成动力,然后推动水磨机进行工作。原理并不难,就是要在水上建造这样大的一座水车,有些困难。
赵悦点头,道:“肯定可行。只要水车安置好,通过这个传输条推动动力,带动水磨机,一定是可以的。”
几个工匠再次合击起来。赵悦看着工匠们商议,也不多说了。具体的事儿,就交给他们去办就好。自己只要结果,过程如何实现,他就不管了。
不理会这些工匠的
第两百三十四章武松vs水泥板
赵悦摸着手中的水泥粉末,质感和后世摸过的水泥相差不多了。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些水泥粉末相对粗糙一些,没有后世的水泥那么圆润和细滑。
这种细微的差别,和这时代的工艺制造脱离不了关系,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影响水泥的品质和使用。
面对工匠们的疑惑,赵悦没有太多解释。他只是让几个工匠,找来一些石子,又从汴河边上找来一些沙子。
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最后添加上水泥和水进行搅拌,制作成一大块平整的石板。将水泥制作成石板后,赵悦吩咐人盖上了稻草,等待晾干。
“好了,先这样,明天大家在看看情况。”看着盖上了稻草的水泥石板,赵悦笑眯眯道。
他说完,又吩咐了几句,吩咐工匠每隔几个时辰,就给水泥石板浇水进行养护。工匠们尽管心里非常疑惑,也只能按赵悦的要求,一丝不苟的进行着。
因为效果还没有出来,赵悦现在也不敢夸言自己弄出来的水泥,就是真正水泥了。他吩咐烧制水泥的工匠一些话,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又交代了周行福一些事儿,就和武松一起乘坐小船回程。
回城的路上,武松忍不住了,看着赵悦问道:“悦弟,你到底弄什么玄虚,都让看得云里雾里的。那些粉末,到底有何效用”
赵悦笑了笑,道:“不用着急,过几天你就知道了,先容小弟卖一个关子。”
武松无奈,就只能打住了话题。
回城之后,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武松就自己一个人再次出了城,直奔水泥工场的地头。赵悦因为要去翰林院点卯,没有跟着他一起去。
另外,混凝土真正凝固的时间,差不多一个星期才能完全固化。所以赵悦也不着急天天过来看结果,吩咐好工匠们按说浇水养护,就没有在多理会。
武松急冲冲来到了城外,找到了昨日制作的水泥板。此时水泥板边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这些人,可都是带着惊讶和惊叹在讨论着。
“哎呀,真是神奇啊,居然硬了。”
“是啊,没有想到就一些沙子石头,居然能造出这样平整的石板。”
“少爷加入的这些水泥,可真是神奇啊。”
听着周围人的议论,武松忍不住蹲下来,亲自去摸那块逐渐硬化的石板。当然,现在石板只要用力,还是能感觉到石板并不是很硬化。
只是,看着昨天一堆水和沙子石头搅合在一起,就加入了一些赵悦弄出来的水泥“粉末”,今日就慢慢变成了一块石板,就是武松也觉得有些目瞪口呆起来。
难道那水泥,真有那么神奇只是,为什么叫做水泥呢
一连数天,武松几乎每日都出城,来成为看这块神奇水泥板。直到数日过后,赵悦再次来到成为的水泥工场。
这时候的水泥工场,在数百人的努力下,已经颇具成型。临时的房屋已经建造完毕,就剩下装修了。至于临时的码头,更完善了许多。
就是烧制水泥用的窑,这几日也在工匠们的赶制下,重新建造了一个大的。就是水泥,在原来的实验窑下,也新制造出了不少。因为都是靠人工磨粉,因此进度并不快。每天只能保持在三百多斤的体量,一个星期下来,只制造出了两千来斤水泥。
这时候,水泥板早已经凝固成型。因为没有赵悦的允许,没有人敢私自动水泥板,最多都是在边上摸下。赵悦来后,让人撤走了稻草。
他摸了一下水泥板,然后又踩上去,仔细感受水泥板的硬度,确定水泥板完全固化,他露出了满意笑意。
看着周围人都一脸期待看着自己,赵悦笑
第两百三十五章成本几何?
武松连锤了数下,就是身子都发热了,水泥板总算出现了细细的裂纹。最终,在武松再来几下后,光滑如镜的水泥板,还是破碎了。
看着破碎的水泥板,周围人再次忍不住惊叹一句,却带着可惜。
武松看着破碎的水泥板,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他看着赵悦,道:“悦弟,这。。”
赵悦却是拍手,道:“武,你不要内疚。这水泥板你觉得如何”
武松想了想,想着自己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水泥板给给破碎。他实诚道:“非常坚硬。比大石头还坚硬。”
武松说的是实话,他手中的大锤,要是去锤石头,估计几下子都要把大石头给锤烂。只是锤着水泥板,倒是费了不少力气。相比石头,水泥板似乎更坚硬一些。
赵悦点头道:“哈哈,那就好了。能让说出比石头还硬,这可难得了。”
事实上,赵悦对这水泥凝固的效果,十分满意了。凭着武松刚才的表演,完全证明了这水泥板的硬度,也证明了他已经完全弄出来合格的水泥了。
混凝土的硬度,很大程度上还可以通过材料的配比进行调整。这块水泥板的硬度,在赵悦看来,按照现在的配比,都已经完全可以适合在大周朝推广进行筑路和铺设各种地板了。就是建造房屋城墙,只要水泥有了,在多试验几次,也可以完全弄出合格的混凝土配方来。
要知道,这时代可没有超重的车辆。按照刚刚那块水泥板的硬度,已经完全够用。赵悦让众人散去,找来了周行福。
周行福此刻已经隐约明白赵悦兴师动众弄出来的这“水泥”是要做什么了。他一脸兴奋道:“少爷,这水泥可真神奇。”
赵悦点头,水泥的神奇作用,自然不用他说了。他只关心一个问题道:“好好核算一下,制造一斤水泥的成本需要多少钱。”
说到这里,赵悦看了看已经逐渐成型的水泥工坊,道:“当然,先不要包括这些之前的投入。你就让工匠们好好算一下这几日弄出这些水泥,大概的费用。要全部的。另外,所有知道水泥制造过程流程的工匠,都让他们再签订一份合约,务必先保密水泥制造的工艺。”
水泥制造的工艺,事实上很简单。最主要就是几个材料的配比问题。唯一难度,就是磨粉了。不过,等到水磨机安装了,这程序就更容易了。
现在,就是要保密水泥如何制作的工艺了。目前大概有五个工匠,是全程都参与了水泥制造的过程的。这些五个工匠,赵悦可不希望他们以后自己出去给人干或者自己干了这事儿。
就算水泥以后要推广,工艺不可能长久的保密,但赵悦也希望自己可以先把自己前期投入的资金,全部收回来再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