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只是,船上抬下那么多尸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张叔夜皱眉问道:“他们说的,是遭遇了海盗”
张叔夜的手下连忙点头,回道:“回大人,是的。”
张叔夜心里暗暗想,从登州到海州这片海域,没有听说有什么大海盗。就算遇到了海盗,这些海盗怎么会忽然打官船的主意呢
衙役又解释道:“他们是乘坐普通海船而来的。”
张叔夜哦了一下,整理了一下衣服,道:“既然来了海州,自然没有不见的道理。备马车,本官去码头一见。”
张叔夜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曾布的弟子。当年张叔夜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在国子监求学过,曾布就是张叔夜的坐师。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大周朝这样的礼仪制度下,张叔夜身上可带着曾家标签。
船上有曾布的儿子,于情于理,张叔夜都算是一个师兄了,何况赵悦也算是曾布的关门弟子。张叔夜自然要去见见两人的。
很快,海州知府张叔夜就乘坐了马车,到了城外海州码头上。
&nbs
第三百三十七章旨意和风波
腊月十八,汴京城的风雪停了。雪后的汴京城,晴空万里,一览无余。
就在这一天,皇宫里下了一道旨意。这道旨意一出,直接让整个汴京城的王公贵族和百官们都摸不着头脑,更是引起轩然大波。
旨意很简单,那便是元祐帝给襄城公主赐婚,赐婚的对象,便是江南杭州市舶司主事赵悦。伴随这道旨意的,还有元祐帝卿准曾府曾布的孙女,嫁给赵悦做妾。
大周朝的驸马爷比较悲催,一般娶了公主,是不准纳妾的。如果真要纳妾,必须得到公主和皇室的同意以及恩准。现在好了,元祐帝直接恩准赵悦娶曾家小姐为妾。
这道旨意一出,整个汴京城都哗然。
大家惊诧和哗然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元祐帝赐婚,将襄城公主嫁给了赵悦。哗然最大的原因,是曾布居然把自己的嫡系孙女嫁给赵悦做妾。
要知道,妾的地位,在大周朝那就是没有地位的。曾家现在好歹也是汴京城的名门家族,嫡系女子嫁给别人做妾,这简直就让所有人大跌眼镜。所有人,都不理解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曾布孙女和赵家联姻,这在汴京城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现在谁知道居然还杀出程咬金,转眼之间,变成了赵悦迎娶公主,曾布的孙女,反而成为了妾。
这简直就是裸的羞辱曾家了,可谁也不明白的是,曾布居然还同意了这样的安排!这简直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
就算赵悦的正妻是一个公主,但曾家这样“攀爬”皇家,真的好吗
一时间,整个汴京城因为这道旨意,弄得鸡飞狗跳,议论四起。
曾府之内,曾墨的父亲和曾布早已经吵起来了,当这道旨意传出来,曾墨父亲急匆匆找到了在书房里的曾布,根本不管眼前的是不是自己的父亲,直接大声质问。
“父亲,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你让墨儿去做妾,这,这就是你给她选择的婚约吗”
正在看书的曾布,头也不抬,似乎对自己儿子的咆哮根本不耳闻,淡淡道:“说完了”
“没有!”曾墨的父亲,此刻确实非常气愤。他吼道:“你这样,还让曾家怎么在这京城立足,难道你不觉得这样丢尽了曾家的脸面吗曾家的嫡女,居然给人做妾,你简直就是老糊涂!”
要是平时,曾墨的父亲是绝对不敢这样和曾布说话的。只是,这一次曾布这样决定了曾墨的婚约,让曾墨父亲觉得自己老父亲是不是老糊涂了。
这道旨意一出,以后曾家就别想在汴京城抬头了。这丢脸,简直丢到家了。
曾布这时候总算放下了书,看着在咆哮的儿子,盯着对方。直到看得曾墨父亲声音低下去后,他才淡淡开口道:“给人做妾又如何你觉得很丢你的脸”
“是!”曾墨父亲硬气,耿直脖子发泄自己的不满,“以后,我曾家还怎么在这汴京立足现在出去,谁不笑话我曾家!”
曾布冷哼了一声,啪的一声拍桌子,吓得曾墨父亲直接退了几步。
“滚!”曾布哼了一下,“老夫都没觉得丢脸,你丢个屁的脸!”
曾墨父亲看着自己父亲冥顽不化,一跺脚,直接踏步而去。曾家的事儿,他基本上都没有发言权,现在曾布一强硬,他根本无可奈何。他已经做好打算,实在不得,直接辞官不做,免得被同僚笑话。只是,让他舍弃现在的官身,他又舍不得。
一筹莫愁,他干脆让仆人弄来了酒,喝个昏天暗地,什么也不用想了。
相比曾家的吵闹,赵家此刻也无比热闹。
皇上的这道旨意,是
第三百三十八章就怕狗急跳墙!
风雪之中,两道快骑一南一北先后抵达两淮地区的一个驿站。两骑在驿站上换了马匹,休息一阵后,又再次上路,最终擦肩而过。
大周朝的通讯系统还是非常完善和完备的。在官道上,每隔一百里,便会设置驿站。驿站是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遍及全国的驿站系统,组成了大周朝完善的情报和通讯系统。所谓八百里加急,也是靠这套驿站系统支持和完成的。从全国各地的消息,通过驿站系统,快马只要五天的时间,便能抵达京师,这也让大周朝中央权力系统能快速掌控地方的状况。
当然,非重要紧急的军务,非帝王颁布的圣旨,一般都不可能动用八百里加急进行传达。通常说来,大周朝消息传播系统,从京师出发,抵达岭南边疆地区,都在一个月左右了。
送走两个八百里加急的快骑,驿站驿卒有些纳闷。看了一眼外边的天色,缩了缩脖子。此刻天色已经暗淡下来,眼看又要下雪了,这快马还要赶路,自然是加急了。
缩回了脖子,重新回到屋子,驿卒自言自语道:“又要下雪了,怎么忽然间这南北都有八百里加急的情报真是怪事了,莫非京师还是南边,又发生什么大事了不成”
驿站驿卒当然不清楚刚刚送走的两个一南一北的快骑到底肩负什么样的情报。不过看两人都是风尘仆仆,换了马匹,只喝了一口水,吃了一顿饭,又马不停蹄硬着风雪赶路,就知道这是八百里加急的情报了。
这一南一北的两个快骑,从北而来的,便是汴京城出发的一道圣旨。这道圣旨,是送去江南给赵悦。这道圣旨,便是一道赐婚圣旨。
当然,现在送圣旨的人,并不知道赵悦已经在海州停留,而是从两淮直奔江南杭州。
至于朝北而去的快骑,则是赵悦派出给汴京送信的护卫。护卫携带着赵悦和曾永联名的奏章,带着自己遭遇海盗发生的一切证据,准备送给政事堂和元祐帝。
远在海州的赵悦,当然也没有那么快知道自己已经被元祐帝赐婚,自己将要明媒正娶的妻子不是曾墨,而是襄城公主。
这个结果,对于赵悦来说,自然没有什么,反而看起来占了大便宜。唯一吃亏和委屈的人,便是曾墨了。
整个婚姻的过程,曾墨似乎都没有任何权利决定自己的婚约。不管嫁给谁,又是以何种的形式嫁出去,似乎一切自主权都不在她的手上。决定她婚约的人,是她的父母,严格说,是她的爷爷曾布。
这便是封建婚约的悲哀之处。就算是赵悦现在知道了,也改变不了什么结局了。按照目前的局面,襄城公主就是他不想娶,也得娶了。
这便是随便乱放炮,管不住自己长枪的结果!谁让赵悦搞大了对方的肚子,搞大肚子,那是要负责的。
闲话不扯,赵悦一行人在海州知府的迎接下,入了海州城,住进了海州知府衙门。
海州地域上尽管是一个小州府,可海州城却不小,规模比不上北方的登州,但常驻的人口也超过二十万。
这里坐拥两淮盐业,靠着富泽的盐业,养活着数十万的人口。要不是这里没有江南地区那么繁华,海州的发展或许比扬州、苏州杭州都还要来得猛烈。
张叔夜还是比较有能力的,早些年调来海州来,在他的治理下,海州的盐业生产蒸蒸日上,百姓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整个海州,都显露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入了城,感受还带着咸味的空气,看着街道上热闹的街景,曾永忍不住和身边赵悦道:“这海州在你张师兄这些年的治理下,可谓是蒸蒸日上。要是我估计不错,你这张师兄,再过一两年,定然又可以挪一下窝了。”
赵悦点头,街道上所见所闻,都可以看出当地官府治理的能力。城外就不说了,仅仅从城内百姓生活状态来看,这张叔夜还是很有能力的。
张叔夜,张叔夜赵悦念叨着这个名字,总
第三百三十九章又装逼成功!
张叔夜这人,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在另外一个时空,可是北宋名将,曾经做过龙图阁直学士,当过吏部侍郎,说起来是北宋末期一个能文能武的能人。
在北宋灭亡后,张叔夜更带领过军民对抗过金朝铁骑,靖康之难中率军守东京城,失败后随宋钦宗被金国掳走,途中自缢而死。
当然,赵悦记得张叔夜这个人,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张叔夜这个人,在水浒传里面提到过的,而且多次提起。
张叔夜,在水浒传里面,可是为数不多,能带领官军大败和镇压梁山那些好汉的牛人。当年张叔夜在海州做知州,梁山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奔袭海州,夺取海州,就败在了张叔夜的手上。
说起来,张叔夜可是真正杀得宋江和梁山好汉大败的牛人啊。
想到这里,赵悦再次看张叔夜的眼神,都略显怪异了。自己身边现在梁山好汉已经汇聚了不少,按照这个情况,梁山泊好汉聚义的事儿,估计这时空没有了。倒是没有想到,唯一代领官军打败过,镇压过梁山的张叔夜,居然是海州的知府。
更没有想到的是,这张叔夜还和自己有了师门的关系。这下,赵悦都觉得有些意思了。
一阵酒席下来,相互也熟悉了不少。看着赵悦眼神乖乖的,张叔夜不解问道:“贤弟,难道我脸上有花不成”
赵悦连忙尴尬笑了笑,举杯敬了张叔夜一杯道:“张师兄说笑了,我只是想到了一点事儿。”
张叔夜见赵悦不肯说,自然也不会多问。
赵悦和曾永一行人,在海州停留了两天。把海上俘获的海盗,全部交给了张叔夜看押,就等着朝廷那边传消息过来进行处理了。
把海盗交出去,海船自然缺了很多水手。好在海州本身靠海,也算是一个黄海边上的良港,水手自然是不缺的。撒钱出去后,很快又在海州招募了新的水手后。
人手充足后,海船才缓缓再次启航,朝着南方杭州而去。
从海州到杭州,还是有很长一段海路要走的。要经过楚州海域、走长江口然后抵达钱塘江口,海船足足走了两天两夜,才抵达钱塘江口。
好在从海州出发,一直到钱塘江口,一路都平安无事,再也没有遇到海盗。这倒是让船上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不得不说,被海盗打劫一次,人人心里都有了阴影。
船过长江口的时候,赵悦忍不住登上甲板上朝着长江口里看去。只是,让赵悦失望的是,长江口边上的未来“魔都”,此刻都是一片荒芜。
不说城了,就是村镇,也是稀少得要命。未来的“魔都”,此刻只是江南松江县管辖的一个小地方。而松江县城,不在海边,只是靠着黄浦江,距离长江口,可还有不短距离。
看着遍地滩涂、野草和灌木丛,赵悦叹了一口气。不说大周朝了,就是再过五百年,这里或许都是一个样。未来的魔都,发展历史算下来也不过两三百年而已。
不过,魔都这地方,座靠长江口,又濒临大海,土地平整,交通又方便,倒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地方。要不是赵悦现在要去杭州赴任,他都忍不住要上岸,看看黄浦江两边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曾永也在甲板上,看着长江口上的滚滚长江水,忍不住赞叹,“大江入海,壮哉!”
曾墨和李师师等人,也出来了,也想要看看在天下最大的河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此刻正是落日来临,看着海天一色的景象,也忍不住陶醉起来。
这时候,赵悦有些骚动起来了。大江口上,渔船点点,远处落日,无限美
第三百四十章震怒
赵悦作的几首诗词,早已经传唱大江南北,曾永之前是不太相信赵悦真有这个水平的。可现在听到赵悦唱这首耳目一新,又意蕴深远的词曲,不得不相信赵悦的才华来。
他看着赵悦,有些感叹和敬佩问道:“这首曲子,叫做什么”
赵悦摸了摸头,他唱的这首曲子,虽是后世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但真正的源头和原创作者,却是明朝诗人杨慎写的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只是,此刻盗用了,赵悦只能在内心对那还未出世的杨慎说了一声抱歉,然后大言不惭道:“《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曾永琢磨了一下,再次击掌忍不住赞叹道:“果然贴近,好词,好曲。又是一首可以传唱千古的好词曲!”
传唱千古周围人忍不住脸色微变,曾永的这评价,可就高了。倒是赵悦听着对方的评价,觉得这不为过。
要知道,这首曲子,确实就是牛逼啊。
李师师两只小眼睛都亮起来,看着赵悦道:“公子,我可以唱这首曲子吗”
赵悦一笑,自然明白李师师的意思。他点头道:“当然可以。只是这首曲子,可不太适合你来唱。”
赵悦说的是实话,这首临江仙,大气悲壮,又意蕴深远,让李师师来唱,肯定会少了一下韵味。
李师师却是不管,她明白赵悦的意思,可赵悦很久没有新作了,现在忽然得到这样一首千古传唱的佳作,岂能放过,道:“我要试试。”
赵悦嗯了一下,说起这首词曲,他脑海里自然又浮现苏大家的另外一首传唱千古的词曲。他在考虑,要不要在装逼一把
最后,赵悦还是放弃了。苏大家的那首传唱千古的牛叉词曲,也算是有感而发,现在这地方说出来,意境是差了一些的,说不得又让这些人多想一些事儿。
曾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赵悦身边。看着波澜壮阔的江面,无限夕阳,渔樵江渚,忍不住轻哼了起来。
曾墨哼的调调,就是赵悦唱的调调。虽中间还是有那么一些走调,可基本上把赵悦唱的这首词曲记下来了。
听着她的传唱,赵悦惊讶得无以加复。他只是唱了一遍,曾墨就能记下来,这功力,也太深厚了吧
曾墨唱完,看着赵悦一脸惊讶,有些羞涩和紧张,道:“是不是唱得走调了”
赵悦摇头,不可思议问道:“你都记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