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曾墨嗯了一下,又摇头道:“词记住了,只是曲调不太记得,你在唱一下吧。”
大姐,这已经很牛叉了好不好!这种记忆力,就是赵悦也要自愧不如。他叹了一口气,赞叹道:“已经非常不错了。”
曾墨的要求,赵悦自然满足。清清嗓子,再次唱了起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悠远的歌声,再次在海船上,迎着海风,夕阳,伴着滚滚流水再次响起。歌声,空旷而飘远,似乎能直达天地江海之上。
在赵悦的带动下,周围的曾墨、曾永、李师师,甚至是大老粗的阮小二兄弟,还有那些水手们,也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
一时间,歌声如潮,响彻天地江海。
汴京城,千里迢迢赶回来的护卫,终于把信件送到了曾府。
曾永和赵悦的奏章,并没有走常规渠道,而是选择直接递给曾布,由曾布提交政事堂,提交给皇上。
&
第三百四十一章发飙的元祐帝
原本居住在内城的各大政事堂大佬和枢密院的大佬,正准备用晚饭,忽然听到宫里召见,根本来不及吃饭,穿上衣服,就急匆匆入了宫。
每个人入宫的时候,都在猜测是不是又发生什么重大事儿了,是北边草原上的帝国发动进攻了,还是那里爆发民乱了否则这快要入夜了,怎么忽然召见。
特别是看到枢密院的人都被召入宫里,各政事堂大佬更是心里没有底了。仔细一想,整个天下似乎没有那里有爆发战争的征兆啊,怎么连枢密院的人都牵动了
大周朝的枢密院,是朝廷掌控军事的直接机构,主管全队的训练、调拨和作战。当然,大周朝重文轻武,就算是枢密院,也得在政事堂的领导下。所以,枢密院的地位,比政事堂要低一些。
等到所有人都到了紫宸殿,看到元祐帝那阴沉得可怕的脸,众人心里疙瘩一下,暗道到底发生什么大事了,居然会让皇上的脸色如此难看。
王安石进入紫宸殿,看到了曾布,他已经知道是曾布最先入宫。只是,在这样的场合,他根本不好问发生了什么事儿。
等到各位大佬见过了元祐帝,元祐帝也没有开口。紫宸殿的气氛,一时间显得有些凝固,只听到众人的呼吸声。
特别是枢密院的几个正负枢密使,此刻更是摸不准头脑。他们仔细想,似乎最近都没有接到那里发生了暴乱和战事,怎么也和自己的枢密院扯不上关系。
按说一般的大事,由政事堂决定,很少轮得到枢密院参与。枢密院说的掌控天下军事力量,可都得听政事堂的。平日这些枢密使,没有战事的和平日子里,在朝堂上基本上都是打酱油存在。
紫宸殿的气氛,有些压抑。众人心情揣测不安,还是王安石这个政事堂首相首先开口,打破这凝固和压抑的气氛,问道:“不知道皇上连夜召集我等入宫,有何要事”
元祐帝看了一眼王安石,没有理会他。他扫视了众人一眼,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抹嘲讽。
“小德子,把那奏章,都给在座的好好看一看!”
德公公嗯了一下,把赵悦和曾永递来的奏章,每个人都发了一份。在召集大臣入宫的空档时间,德公公已经让人誊写了十多份了。现在正好每个人一份。
王安石等人接过奏章,低下头开始看。只是,一看下去,每个人的冷汗都流了出来。特别是枢密院的几个正副枢密使,更是额头都冒汗。
枢密院枢密使便是卢国公,副使是曹侯,另外还有一位副使。虽然他们贵为王公侯爷,家族底蕴深厚,但在朝堂上的地位,是真没有政事堂的人那么高。当然,政事堂的大佬,基本上都是流水的兵,想要延续家族富贵,又比不上他们这些豪门贵族。
三人看着奏章,就算是卢国公和曹侯这样的大佬,此刻都忍不住流汗和惶恐起来。
奏章上说的登州水师变成了海盗,可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准的就是军队腐化的问题。军队腐化的事儿,如果要追究职责,他们这些枢密使绝对跑不了的。毕竟,枢密院可是管军队的。
所以,只看到一半,卢国公就明白元祐帝为什么会夜晚了还召集他们入宫。其实就是卢国公自己看到这样的消息,都无比震惊,不用任何说,直接跪下去请罪吧。
“皇上,臣请罪。”
有了卢国公带头,一向和卢国公不对付的曹侯,这一次反而最快反应过来,也跟着跪下去,另外的一个枢密副使也一起跪下去。
“皇上,臣等请罪。”
不说曹侯和另外一个枢密使,王安石等人也先后跪下去开始请罪起来。现在,谁都知道元祐帝为什么会这样急匆匆召集
第三百四十二章手腕和魄力
不管是政事堂的大佬,还是卢国公这样的国公爷。面对发飙的元祐帝,谁都不敢轻触眉头,每个人都战战兢兢,跪在地上,集体请罪。
“皇上息怒!”
帝王之怒,那真是流血漂橹,千里杀人。
元祐帝咆哮了一番,神情有些激动,脸色更变得潮红起来。或许是心情激动,他连连咳嗽了一番,更是让在场的大臣都紧张得不得了。德公公更急着给元祐帝顺了一口气,又吃了几口药,才让元祐帝的脸色慢慢的平静下来。
紫宸殿再次安静下来,大臣们跪在地上,元祐帝看了一眼王安石,道:“王介甫,你说怎么解决这事吧。”
王安石抬起头,看了一眼元祐帝,才缓缓道:“皇上,此事牵扯太大。登州水师腐化是事实,但也应该查明区分对待。臣认为应立即派人前往登州水师,查明相关情况,只要参与劫掠的官军,不管是谁,绝不姑息。”
王安石的话,还是非常保守了。尽管政事堂也管着枢密院,可枢密院掌控天下军事,真正能掌控枢密院的人,是元祐帝。所以王安石对于军队的事务,向来都不参合。现在就算元祐帝问他,他的答案也保留了几分。
元祐帝对他这态度,不置可否,转头扫视了众人,最终视线落在了曾布身上,又问道:“曾布,这事儿,是你儿子和赵悦踢起来,你说怎么办。”
曾布抬起头,和元祐帝对视,一字一句道:“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镇军威。不杀,不足以清毒瘤。臣请皇上,诛杀所有为恶之人。”
曾布连用三个杀字,语气很平淡,可谁听了都觉得杀气腾腾,杀气凛然。都能听出曾布那平静语气后面,隐藏的巨大杀气。
想想曾布有这样的态度,似乎也应该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女婿,就算曾墨未来只是赵悦的妾,也是孙女婿了。儿子和孙女婿差点被登州水师给干掉,任凭谁也生气。
元祐帝还是不多言,又扫视了众人一眼,再次把目光落在了卢国公的身上,缓缓问道:“卢国公,你说。”
这是元祐帝第二次问卢国公了,第一次卢国公请罪请辞,不像表态,现在不得了。王安石和曾布都表明了对这事处理的态度,他这个主管军事的大佬如果不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可真是有问题了。
卢国公斟酌了一下,也不提自己请辞的事儿,道:“臣赞成曾大人的意见。”
卢国公的话一出,曹侯和另外一个枢密副使脸色一变。卢国公这样一表态,那可就是真正表明军方对登州水师的态度了。
不管军方内部如何闹腾,包括曹侯和卢国公之间如何争锋相对,但对外上还是比较的。因为大周立国以来,军方一直都被文官系统压制和打压。那么多年来,文官系统都想要削弱军方的势力和力量,军方对待文官系统进行抱团取暖,这是必然。
曹侯想要说话,最终闭嘴。卢国公这态度一出来,他提反对意见,那就是自己找不痛快了。只是,想到登州水师要废掉,他的心里自然不乐意。
就算不乐意,曹侯也必须忍受了。不但要忍受,还要尽量不能和登州水师这事儿扯上关系。他的脑子,想着更多是该如何处理后面手尾。
卢国公的态度,元祐帝依然是冷笑,没有点头,也没有否认。一时间,紫宸殿再次变得安静起来,气氛又变得凝重了许多。
不知道过了多久,元祐帝才幽幽道:“登州水师如何,朕养的其他兵马,是不是也如此”
在此的所有人,听到这话,人人脸色一变。通过登州水师这事儿,现在元祐帝开始怀疑所有军队是不是有问题,这事儿可就大条了。
最惊骇的莫过于卢国公和曹侯几个军方大佬,听着元祐帝的话,心道皇上难道又想要削弱军方了
反倒是几个一直对军方势力太大的政事堂大佬,眼睛微亮。
果然,没等众人细细琢磨元祐帝刚刚话的时候,元祐帝再次发声了。
“拟旨,八百里加紧,
第三百四十三章登州水师造反
等到入宫的大臣再次出宫,已经是半夜了。元祐帝的精神状态似乎特别的好,拿着登州水师的事儿,大刀阔斧直接发出了一条条政令,挥刀朝向了自己的军队。
他似乎根本不知道也不惧怕自己的军队会作乱一般,一口气便是要裁撤二十万人马。这对于任何一个帝王来说,都是一件了不得,也要慎之又慎的大事。
毕竟,裁撤军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政权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了。如果是在平时,卢国公这些军方大佬,包括政事堂的一些文官大佬,都要提出反对意见。
就算大周军队有些臃肿了,可动军队,裁撤军队,这一处理不好,就可能动摇国本,撼动大周朝统治根基的大事儿。
然而,登州水师化成海盗的事儿,就摆在了众人的面前。事实如此,让他们根本无法去反驳和反对元祐帝的旨意。
所有人脑子就一个想法,皇上肯定疯了,居然会自毁长城。当然,一些人暗地里却拍手叫好,对元祐帝这番决定深感敬佩。
毕竟,大周朝冗兵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了。尽管在北方有那么一些冲突,偶尔和北部马背上的民族产生战争,但大周朝快两百年的总体国情却一直是非常平稳,非常安宁的。
就在这样和平安宁的环境下,大周朝的军队,居然超过了一百三十多万。这还不算一些排不上名号的地方民团、衙役等等。要知道当初大周朝鼎力天下,统一天下的时候,军队也不过五十万人马。
靠着五十万人马,大周朝就横扫天下诸侯,驱逐北方草原民族,鼎力天下。现在倒好,天下太平日子,军队却超过了一百三十万,足是建国统一天下时候的两倍还有余。
显然,对于冗兵问题,元祐帝心里早已经明白了,或许一直都想着要解决这事儿。只是,一直没有突破口,更没有下定决心去清除这个问题。
现在,借助登州水师的事儿,元祐帝的决心,终于出来了。看魄力和手腕,也足见这个苍老的帝王,心中一片明镜。
从宫里出来的政事堂大佬,每个人心沉如水。特别是卢国公几个军方大佬,就是相互告别,也没有了。出了宫,就直接回家。
他们这些军方大佬,之前还笑话元祐帝动文官系统,现在好了,谁也不用笑话谁。元祐帝就算砍军队,也一样的毫不手软。
这一次受伤最为严重的,便是军方了。一下子要裁撤二十万人马,还被文官系统看到了军方的丑闻,军方以后的地位,或许更低了。
各个大臣出了宫,本来想要碰头,可惜大家都没有吃饭,肚子早已经饿得咕噜噜响。于是,相互告别,就直奔各自家里了。
当然,这一夜,几乎无人入眠了。元祐帝发出的旨意,只负责提供方向和决议。如何变成实际行动,就是需要他们这些朝堂股肱大臣出谋划策,变成真正的执行方案去落实。
曹侯一回到家,直接招来自己的管家,劈头盖脸就询问了有关登州水师的事儿。
这些年,登州水师也是遇到不少弹劾的,不过基本上都是被曹侯给盖下来了。因为朱权当年就是他招安,并安排进入登州水师的,他自然要保住对方。现在登州水师这盖子掀开了,曹侯第一时间,就是要知道曹家到底和登州水师这事儿,牵扯多大。
曹侯的管家有些懵,很快就明白了。苦着脸,道:“侯爷,这些年,登州水师给咱家,是孝敬了不少东西。”
曹侯眼睛一眯,厉声问道:“有多少”
管家犹豫了一下,道:“不少于一百万贯!”
曹侯心里疙瘩一下,知道曹家和登州水师关系还是太密了。如果曹家收登州水师孝敬的钱,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元祐帝能饶了曹家
曹侯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好一会儿似乎下定了决心,道:“你马上亲自跑一趟登州,告诉那朱权,就说这一次,我曹家保不住他了!如果他聪明的话,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但如果想要拉曹家一起下水,就算是天涯海角,曹家也一样要他的命!”
&n
第三百四十四章要想富,先修路!
登州水师造反的事儿,第一时间,就传回了汴京城。
听到这个消息,元祐帝再次砸了自己的砚台。因为登州水师叛乱造反,卢国公这个枢密院枢密使这一次是真正请辞。
当然,在卢国公请辞之前,卢国公是真正动了真怒。一怒之下,也不顾曹侯的脸面了,直接杀了一批和登州水师关系紧密的人。这里面,就包括曹家的两位子弟。
一时间,卢家和曹家的关系,瞬间冰冷起来。
登州知府,直接被元祐帝下了大牢,押回汴京城等待大理寺候审判决。登州水师叛乱,作为知府,他也是收到了殃及。
不仅如此,登州城内,只要和登州水师关系密切的官员、商户,全部被元祐帝连根拔起。流放的流放,杀头的杀头,登州城内,一时间血流滚滚。
整个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登州这地方。
朱权带领登州水师叛乱,在登州城外烧杀掠夺一番后,等待朝廷禁军抵达登州城支援平叛的时候,朱权就带着自己的船队选择出海远遁,然后消失不见。
重新流回大海变成海盗的朱权,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周朝北部海域最大的海盗队伍,一时间整个大周朝北部海域风声鹤唳。
原本繁荣的高丽、东瀛海上贸易路线,海船瞬间减少了大半。登州水师叛乱,虽没有真正杀入登州城掠夺,可对登州城外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登州的海边码头,基本上算是废掉了,大量的沉船,也堵塞了航道。
没有一年半载,登州码头根本启用不了。换句话说,原本繁华的登州城,因为登州水师的叛乱,瞬间进入萧条境地。
登州水师叛乱,一时间引得天下震动。
茫茫大海上,想要找到朱权这伙海盗,无异于登天还难。
登州水师叛乱,直接打乱了元祐帝一开始的部署。原本裁撤二十万人马的计划,直接在政事堂就再次卡住了。
显然,登州水师叛乱的事儿,让政事堂这些大佬都忌惮,也怕引起其他军队人马的反弹。
元祐帝也犹豫了,在没有平定登州水师叛乱这事儿之前,裁撤二十万人马的计划,他最终默认了政事堂的安排,把这计划退后执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