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卖内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七月初九
京城的格局芸娘虽略有印象,然而她有限的几次出街,只顾着瞧布庄、青楼所在,对医馆所在半点不知。
她慌不择路的寻了一会却毫无收获,家中彩霞的烫伤已不知怎样。
她心中焦急,立刻掏出一锭一两碎银,拉住身旁路人,急道:“阿叔,快,带我去最近最好的医馆!”
那路人却一眼瞧见她手上的斧头,再看她神色慌乱、如同疯癫之人,立刻变了面色,只凭空虚虚一指,便逃窜而去。
芸娘不明所以,只得继续往前寻找。
待走近京城繁华街面,但见街上各式铺面皆有。
她忙忙往顺着街面往前而去,果然瞧见不远处挂着个招牌,其上写着“水客堂”三个字。
招牌虽瞧不出名堂,好在她一步跨进去,里面果然是个医馆。
此时医馆大堂处病患集聚一堂,摩肩接踵,比街面上的人还稠密。
不知有两名病患因何事而起了争执,病患及陪护家眷正你一句我一句问候着对方的祖宗。
芸娘心中焦急,拨开人群上前扑在柜台上,道:“谁是郎中我有事!”
她正对着的药童正在抓药,听闻芸娘的问话,只瞥了她一眼,倨傲道:“来这里的人谁不是有事未必是来饮酒唱戏的”话虽如此说,却也不由自主的往后院的方向瞧了一眼。
芸娘立刻往后院冲进去。她将将掀开帘子,便被两个端着盛药簸箕的药童挥手驱赶,口中叱道:“怎地半点规矩不知,敢随便闯后院,我们医馆被投毒了怎生是好!”
芸娘不敢硬闯,只得赔笑道:“两位阿哥,我家里有人重疾,要寻郎中……”
两位药童向芸娘努一努下巴:“寻郎中也不能带斧头啊……”
芸娘低头瞧见自己手中竟然还握着斧头,立刻放在墙边上,张了张手,示意自己无害。
其中一位药童这才对芸娘道:“跟我进来。”
这药铺后院极大,二三十名药童忙忙碌碌,或在翻晒草药,或者将药材切成小片。
药童一边嘱咐她莫踩到药材,一边将她带到近处一排屋子外,问她:“你想寻主治哪方面的郎中”
芸娘忙道:“烫伤。”
药童指了指眼前其中一间房,道:“等着,轮到你你便进去。”
芸娘应下,再打量四周,但见这排屋子有四五间房,每间房门外都等着几个病患。
而她排的这一队竟然有六七人。
进了冬日,因取暖带来的烫伤烧伤病患比其他季节要多的多。
芸娘不知要等到几时,立刻拍一拍排在她前面那妇人,赔笑道:“婶子,我着急,花一两银子,我们换个位置可行”
那妇人转头瞧见她手上的碎银,面无表情的收下,往边上一闪,将位置腾出来给她。
她立刻再掏出一两碎银与前面之人换位置。
如此花了六七两,果然站到了第一个。
等屋子里帘子掀开,出来一位病患,她忙
第236章 预约毁容(二更)
怪不得一个穷郎中能有自己的马车。
怪不得将将出医馆时,有个小厮装扮的哥儿还有跟随,听闻病患是女子,这才止了步子。
原来这位穷郎中是不“穷”的。
芸娘手一伸,立刻收了拜帖,向安济宝一笑:“瞧瞧,左家的做派……”
门房听闻,心里一怵。
这样的情形没遇过呢。
有贵客上门,拜见的却是家中庶女。而这位庶女此时正被拦在自家门外进去不得……
该不该放行
如若不放行,自家竟拒了刑部尚书的公子,消息传出去丢了主子的脸,只怕立时就要被主子发卖出去。
可如若放行,眼前这被明令禁止的二小姐不就跟着一起进去了吗总不能将贵客放行,贵客要拜访之人却被拦在家门外!
这样的逻辑题牵绊着性命之忧,令下人们彷徨而迷茫。
芸娘用力一推,在下人们想明白之前,先行挤了进去,又回头对安济宝道:“左家的做派,还请多多宣传宣传……”
户部与刑部尚书在朝堂上原本不睦,互相拆台了不止一两年。
安济宝这位刑部尚书家的三公子,虽未入仕,可因与家父感情甚笃,此行自然是来看左家笑话的。
过去半个月听到的左家嫡妻与庶女之间的风波,毕竟不是亲见,难免有添油加醋之嫌。
他如若能亲眼看一看,得知真实情况,回去告诉父亲,即便不能拿来攻击政敌,可噎一噎左屹也是极好的。
左家这位二小姐倒是极有趣,竟然胳膊肘向外拐。
他立刻一抱拳,十分庄重的应下了芸娘的请求:“义不容辞!”
芸娘对他的慧根投去赞赏的一眼。立刻觉着,情商高的人,医术也不会太差。
有下人已提前去向左家内宅报了信,言有外男竟然拜见二小姐,且一点不避嫌的跟着二小姐去了,大有登堂入室之嫌。
芸娘则顾不上做旁的计较,带着安济宝忙忙往自己院子而去。
在马车上她已经将事由简单说过,等到了院里,安郎中瞧过紫霞伤势,蹙眉道:“这烫的着实有些严重。”
他稍稍拉下彩霞衣领,道:“不仅是颈子和脸颊被烫到。你瞧这衣领,只怕后背也有热粥灌下去。”
他略略踌躇道:“如若要细细检查,你这丫头的衣裳便得除掉……”那清誉之事何解医馆里又无女郎中。
芸娘知道古代妇人对清誉之事极其看重,彩霞虽是个下人,可究竟是个清白女娃……
她轻咳道:“只有我先除了她衣裳,先检查她的伤势。等你将颈子和手上的伤口处理后,我再学着你的手势,去处理旁的部位。”
看来只能如此。安济宝点点头。
他出了屋子,在院子随意寻了个杌子坐着,只觉得今日这热闹,虽不算大,却也不算小。
左家嫡母折腾庶女,比外界传言还要多一些。
庶女和丫头双双被烫伤……啧啧啧,左家真乃藏龙卧虎之地也!
芸娘同李氏几人还未将彩霞的上衣除去,左夫人已带着丫头杀气腾腾的赶了过来。
“哦安大人家的公子第一次来府中做客,便钻进了庶女的院子,不知这是不是安家的家风……”她居高临下的瞧着安济宝。
安济宝一笑,从杌子上慢吞吞起身,慢吞吞道:“晚辈也未想到,第一次来贵府,竟然遇上府中内务之事,实在是有污眼睛。”
“你!”左夫人一时语塞,转首厉声唤道:“李氏!”
她身后的妈妈立时替主子发声:“姨娘,嫡母亲临,怎地你还在摆谱”
从房中出来的不是李氏,是芸娘。
芸娘先往左夫人身后一瞧。
那直接动手的飞云没胆子跟来。
她径直向安济宝道:“安先生,彩霞半边肩膀烫伤严重,旁的都在脸颊和颈子处。”
安济宝听闻,点一点头,回头向左夫人一抱拳,大步进了房中。
芸娘转头
第237章 左屹无用(一更)
左屹为官近二十载,从未像如今这般狼狈。
他的政敌们并不是用他为官的错处来攻击他。
他们换了条路子,用他家的内宅之事来膈应他。
旁人纳妾,他也纳妾。他纳妾的路子就格外艰难。
旁人有庶女,他也有庶女。他的庶女为他招来的热闹便格外多。
自然,这些热闹也都算事出有因,他还无法出言训斥。
那日他从衙门回府,瞧见门房两个下人正在晌午的日头下排排跪,言,两人没看好门,被二小姐无牌进出,这下跪便是夫人对两人失职的惩罚。
彼时安家三公子还未将传言散播出来,他还不知家中发生何事。
门房这话,令他心间一抖。
他才从上回“芸娘背着柴火去户部衙门里寻他”的风波中抽身,还没有做好迎接新一轮风波的准备。
然而他从下人的回复中猛的抓住了“二小姐”和“夫人”这两个关键词,政治上的敏感立刻让他嗅到了不妙的气味。
他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去了芸娘的院子时,正听闻芸娘鬼哭狼嚎的哭喊声。
他的心一抖,快步进了房中时,入眼处便是芸娘耳后涂了半边膏药的大如核桃的水泡。
她身边还趴着一位比她伤势更严重的丫头子。
芸娘一瞧见左屹的身影,劈手便将放在炕沿上的水碗丢了过去。
病患虽减弱了她的体能,然而仇恨却数倍增大了她的爆发力。那水碗直直便撞上了他的下体,然后跌落在地摔的粉碎。
他一瞬间便痛的想喊娘。
然而这般丢人的事他不好开口。
他面色苍白,却还装作轻松的擦拭了衣袍上的清水,只轻轻蹙了眉,满心侥幸道:“哪里调皮去了怎地弄伤了自己”
然而他这位庶女只重重哼了一声,脑袋转向里侧,半分不给他脸面。
这样的姿势,他将那水泡看的越加清楚,心中端的有些心疼,不由又问向李氏:“怎地一伤竟伤了一双怎地回事请了郎中没请的哪家的郎中郎中如何说”
李氏未来得及开口,芸娘却又调转过头,双目炯炯望着他:“左大人,我向你讨个下人,你给或不给”
左屹一听这“左大人”三字,知道这位庶女又同他起了冲突。
否则,便是不喊他“阿爹”,也不至于同他生份至此。
他因这无妄之灾愣了一瞬间,立刻便拍着胸膛道:“说,谁下人而已,不管谁,阿爹都送你!”讨好之情溢于言表。
芸娘张口道:“飞云,你那院子的飞云!”
只要能要过来,整不死她!
然而左屹一听到这名字,方才拍胸膛的豪迈劲儿便不见了踪影。
他清一清嗓子,搪塞道:“飞云这丫头粗心又愚笨,反会给你添乱……换一个,旁的人都可。”
芸娘却冷笑一声,目光中精光大盛,一双眼珠子在他身上转溜几圈,一撇嘴:“此前听闻左老爷颇为自持,寻常不近女色。却原来也同旁的汉子一般,先收几个通房丫头……”
左屹忙忙摆手,先瞧了李氏两眼。
她只低着头站在几步之外,对芸娘和他的话没有半分反应。
他心里一松,却又有些失落,对芸娘说了实话:“那丫头是你外家送来的丫头,阿爹不能随意送人。”
外家哦,是指那是左夫人娘家送来的丫头。
芸娘听罢,觉着如此说来,她即便说是那飞云刻意想烫伤她,只怕眼前这位阿爹也不愿为她报仇。
做人何必强人所难。
她李芸娘喜欢手刃仇人。
她觉着眼前这位汉子再无其他作用,只恹恹道:“你走吧。回去告诉你家婆姨,昨儿个我阿娘没睡你,她不必因妒成恨,痛下杀手!”
初初被稀粥烫伤时,她忙着担心彩霞。待她也趴到了彩霞身侧,在疼痛之余回想起今日之事,便觉着事情的缘由很明显。
今日左夫人行为就有些反常,主动唤她用早饭,便是想迷惑她,让她等会躲闪不及。
平日的早饭都是早早就上了桌,而今日,怎会到最后米粥才端进屋。
那飞云端着热气腾腾的粥盆,直直往前走便是桌子,怎会突然就转向她,且装作趔趄,将整个粥盆向她倾倒而来。
若不是彩霞推开她,只怕她此时早已毁了容。
&n
第238章 剃度之礼(二更)
第238章剃度之礼
李氏的异样表现在:
首先是,在芸娘和彩霞被热粥烫到后,李氏再未去正阳院里向主母请安过。
其次是,她去柏松院向左老太太请安时,顺便讨了一匹粗布。
接着是,她向下人打听了府里祠堂的所在,日日去庙里上了一炷香。诸人只以为她是为了芸娘祈福,并未多想。
等芸娘同李阿婆发觉到李氏的意图时,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左府在城郊庄子处建了家庙,请了有名望的比丘尼坐镇住持。
左老太太笃信佛教,又兼香油钱添的勤,这比丘尼三天两头进府为老太太讲佛。
没有人知道,李氏何时与这位比丘尼搭上了关系。
只是有一日,晨起,李氏去了柏松院向左老太太请安,李阿婆在房中照顾芸娘和彩霞时,左老太太房中的水仙丫头跑进来,只来得及在院门口向芸娘匆匆留下一句“二小姐快去祠堂”,便转身慌里慌张跑了。
芸娘还未想到水仙来寻之事,会与她阿娘有关。
此时她被李阿婆为耳后伤疤处上完药膏,她正在搭一把手,为彩霞上药。
听闻水仙这一嗓子,她再从房中探出头去,水仙已经不见了踪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