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卖内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七月初九
如若她对待旁支好些,她怜贫惜老的名声传出去,旁人必要觉着左家娶她不亏。
那时她掌家,便对旁支网开一面,旁支有人来哭诉,她嘴上说几句,却也不拒绝全了。有人想要十两银子,她往往也会打发五两,落下几句称赞。
后来因着她产下左莹后亏了身子,不能再生育。她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更是想着拉拢旁支。那时,有人想讨十两银子,她除了给足十两,还要另外送些珍贵药材、皮子等。
如此过了十几年,左老太太过去为公中攒下的银子,实际上也不剩什么。
左老太太如今收回掌家权,一来是要敲打敲打自家儿媳,二来也是要同这些厚脸皮的旁支斗上一斗。
可巧这个冬日,第一次出现旁支来蹭银子的事上,便被芸娘引了条好路子。
十两银子,给的十分干脆。
旁的亲戚听闻,还能不赶紧凑过来吃大户吗!
芸娘被水仙那么一点化,立时明白了自己的错处。
她张嘴便是一笑。
她想不出折腾左家的法子,这旁支却替她做的很到位。
她向水仙挥挥手道:“你莫小瞧阿婆的能耐,她有法子呢!”
芸娘掀开帘子进了上方前厅时,便瞧见她口中“有能耐、有法子”的左老太太正一脸疲倦的靠在椅上,生无可恋的对面几位亲戚。
年轻时斗志昂扬的人,到了年老时,精力到底衰退了许多,同旁支耗起时间来,也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局面。
瞧见芸娘进来,老太太倏地起身,极快的转移了话题,向芸娘道:“芸丫头来了你姨娘身子可好了走,扶阿婆去瞧瞧……”
说着便要往芸娘身边来。
这可是万万不能。左老太太同李氏一碰头,可不就要把她两头里撒的谎言拆穿
她几步窜上去,立时向着几位亲戚行了个半礼,回身对左老太太道:“外间天寒地冻,阿婆快坐着,我们同亲戚说说话,
第252章 殷人离到底死没死?(二更)
这几日芸娘颇令左屹受宠若惊。
每日里,左屹下了衙,前来同左老太太说话时,芸娘便十分乖巧的端茶递水,再问一问左屹在衙门的公事,面上做出痛惜的模样:“阿爹真是为国为民,死而后已哇!”
左屹一口茶险些喷出来,用一颗慈父之心将这句话自动翻译成:“父亲真是为国为民,赤胆忠心哇!”
然心中却又思忖,是否该为芸娘请个女先生,每日里教书写字,免得芸娘乱用典故啊。
转头一想,皇上可是曾发下过口谕,不许他随意“修整”自家闺女,免得损了老天造化灵秀之初衷。
他心中大逆不道的想着:皇上可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若是芸娘知道这口谕,可不得翻了天去。
他既然不能明晃晃的为芸娘请教书先生,只得将力气花在同芸娘的日常交流中,企图以身作则,通过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之功,将芸娘培养成一位可堪承嗣的大家闺秀。
故而他再被芸娘探问衙门或时局之事时,便口若悬河,上至《孔子》、《孟子》等名篇,中至《左传》、《史记》等史实,下至当今名家的名言,旁征博引,一番谈话说的花团锦绣,精彩绝伦,引得左老太太频频点头,引得芸娘庶女频频愣神。
这说的都是什么同什么啊!
经此之后,左屹再怀揣着满腔壮志往上房而来时,芸娘便早早的躲去了祠堂李氏处。
不向左屹打听殷人离的下落。
她想旁的法子。
在年跟前的几日,大雪初歇。
芸娘寻了个借口从上房出来,径直去了左莹院子,径直爬上了树,径直翻出了墙,去往水客堂寻了一趟安济宝。
左右安济宝的阿爹是刑部尚书,京城里如有匪事,即便归金吾卫所管辖,可刑部多少也该听到风声吧。
然她拐弯抹角的问出来,安济宝却不同她说正事,只笑眯眯道:“左二小姐今日被放出来了这几日没同府上闹左夫人没打压你下人们没捉弄你”
芸娘眼瞅着大好光阴从眼前飞逝,不由低叱了一句“脑子有病”,当先往外而去。
那安济宝的声音还在后面不依不饶的响起:“脑子怎么会有病是有人打你脑袋了吗是左大人打的你”
芸娘后来赶去未央街的宅子时,青竹等人虽已外出,她倒是从门房的福伯口中得知宅子一切如常,并无异常。
自此先放了一半的心。
另一半的心,只得悬在胸腔里,偶尔闲暇时拿出来分析分析,这一分析,便翻了年。
深宅大院的年关比寻常老百姓不知繁琐了多少。
芸娘作为左家新人,在大年三十这一日,跟在左屹身后,正式的出了一次府,去往城郊左家家庙,向老祖宗们正式引荐了芸娘。
自此,芸娘以挂名嫡女的身份正式被记上了左家家谱上。
拜见过祖宗,回去左府去祠堂里酬过神,便是自家摆宴时。
左家诸人齐聚一堂,欢声笑语。这样的场合,李氏作为半个方外之人,是不出席的。
左夫人带领两位妾室向左老太太拜过礼后,瞟一眼芸娘,主动道:“怎地不将李氏唤过来拜了佛,便不能孝敬长辈了”
在坦诚这一点上,左夫人倒是贯彻的始终如一。
从李氏和芸娘将将到了左府,左夫人便十分坦诚的展示了她的恼怒。
几乎未掩饰过。
如今李氏已几乎皈依了佛门,左夫人却也要偶尔用言语间接的刺一刺李氏。
芸娘叹一口气。
还让不让人好好过年了
她今日跟着左屹奔波许久,内心早已烦躁不堪,此时听闻左夫人此言,再不想扮演什么乖乖女,凉凉道:“我阿娘要给阿婆念经祈福。左夫人若觉着我阿娘怠慢了阿婆,那你去替换了我阿娘啊!”
左夫人啪的一声拍在桌上,叱道:“小小年龄嘴不饶
第253章 原来是皇帝(一更)
灯烛昏暗,四更天里,外间静的连鸡叫犬吠的声音都听不见一丝。
李氏的耳房中点起了烛火,将还在梦里神游江宁的芸娘轻轻推醒,悄声道:“快些,入宫可是大事……”
耳房这边刚有了动静,房门便被人敲响,上房左老太太的丫头水仙略带焦急的声音传了进来:“二小姐,就等你了。”
李氏随意珉了把头发,上前打开房门,凛冽寒风倏地将人吹透。
水仙冻的扣扣搜搜,向这李氏行了个半礼,催促道:“老夫人都快准备好了,穿上大衣裳就准备出发了呢。”
李氏往边上一让路,水仙便带着两个小丫头从门里进去。
两个小丫头各端了一个红漆盘。
一个上面放的是叠的整整齐齐的几件衣裳,从襦衣、冬裙到斗篷应有尽有。
另一个上面放的是一碗银耳汤并一些包子馒头。
水仙吩咐小丫头将红漆盘放下,转头瞧见芸娘还凌乱着毛发坐在炕上打瞌睡,半点没有要入宫的紧张,不由着急催道:“小姑奶奶,就等你了呢!”顾不得自己是上房专门侍候老太太的人,带领着小丫头便为芸娘梳头、换衣、上起妆来。
芸娘在这般折腾下,终于才有了丝清醒,忙忙回头唤着火盆边的李阿婆:“阿婆,我的虾,还有花生米!”
正月初一一大早,芸娘要随着左家两位诰命夫人入宫,这是芸娘昨日便知道的事情。
昨儿临睡前水仙被左老太太派来传话,让她初一早早起身莫睡懒觉。
因着年夜饭上,她同左家人当场起了龃龉,攒下一肚子气,芸娘便未打算再配合左家。
左右她不过是个挂名嫡女,进不进宫,有甚大不了。
她在门内的一声“滚”字,将水仙骂离,惹得李氏伸手捏着她手臂嫩肉拧了一把,是以在水仙又带着左老太太的“口谕”第二回上门时,芸娘的态度便放缓了许多。
至少耳房的房门是打开了的。
水仙送上花生米、炸果子等零嘴,挤出个笑脸道:“老夫人说,二小姐明儿个直接在这处收拾停当就直接去二门坐马车,不用去上房。”
左老太太算是看明白了,在“护娘”这件事上,芸娘做的十分到位。便是左夫人那样随意说些不中听的话,芸娘也是半点不能忍的。
不让芸娘去上房,减少同左夫人碰面的机会,好歹将这入宫之事顺利应付下去。
水仙交代了老太太的吩咐,顺便将进宫的注意事项做了充分解答。
除了那些少说话、莫抬眼看贵人这类的话,芸娘记得最清楚的倒是水仙的这几句话:“四更起身,到晌午才能回来。这其中受冷这些事就不说了,便是等着开宴都要等好几个时辰,宴席上能饱腹的也无几样菜式。二小姐明儿早上起来可一定要多吃。”
此时芸娘被像提线木偶一般被人折腾着,李阿婆为芸娘在火盆上烘烤的包子香充斥着整个屋子,芸娘自然便想起头一日水仙关于饿肚子这件事的叮嘱。
在头一日睡前,李氏已同李阿婆将存下的各式点心零嘴用小布袋装好。
芸娘吃剩下的油焖大虾,被李阿婆就着火盆烤干,用油纸包装好,等芸娘进宫饿了或闲了吃。
行装准备到一半,芸娘先饱饱吃过早饭,这才在彩霞等人的侍候下,套上冬裙。最后在穿大腰封之前,将芸娘要带走的那些零嘴布袋绑到了腰间,再用腰封一遮挡。
水仙皱着眉盯着芸娘腰间两眼。
看着没大问题,可总归腰粗了一点。
管不了那么多,披肩一遮挡,也就瞧不出什么。
五更天的夜色依然浓黑如墨。
马车压在雪地上,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
而这吱呀声并不只有一辆马车发出。
自左家四两马车从尚书府发出,一直往京城最中央的皇城而去的路上,
第254章 皇帝的两句话(二更)
皇帝目光流转,十分和气的问向左老太太:“这位,便是府上的二小姐果真生的机灵。”
他眼睛再一瞟芸娘,轻咳了一声,御撵便被太监们抬起,继续往前去了。
甬道极长,皇帝未行过去,众人便不得起身。
芸娘跪在远处,心中一片惊乱。
这皇帝,到底是不是王公子
如若皇帝就是所谓的王公子,不说在江宁时的情形,光是他受伤那晚,青竹可是趁他昏迷调戏过他的。芸娘还对他呼呼喝喝过……
她便是再愚钝也知道,皇帝是惹不得的。
她心里一阵抖动,身上已起了冷汗,口中不停默念着佛号。
不多时,由远及近传来轻微细碎的脚步声,一个小太监停在芸娘面前,轻声道:“左家小姐,皇上请您去问话……”
小太监生的十分秀气,同芸娘在江宁时瞧见“王公子”身旁的小书童一模一样,她隐约记得名字是叫做“杨临”的……
她的腿跪的有些发麻,起身时一阵晃悠险些栽倒。
小太监十分善意的扶了她一把,芸娘趁机低声相问:“公公可是名唤‘杨临’”
杨临轻轻一笑,并不答话,只低声道:“快随我去。”
百来女眷的众目睽睽下,芸娘脸色苍白的跟在杨临身后,脚步略有些踉跄,渐渐到了皇帝御撵前,又再次跪倒。
皇帝瞧着芸娘一笑,低声问她:“怎地是你一个人进宫”
芸娘一愣,下意识往回一瞧,斟酌着答道:“还有左家长辈同民女一起来……”
方才皇帝不是还同阿婆寒暄过两句的吗
皇帝便不再继续问她,只道:“今日在宫里,莫拘束。”
话毕,御撵抬起,又往前去了。
待御撵转个弯,消失不见,众女眷方起了身,各色目光纷纷投射到芸娘身上。
左家的小辈哪来的能耐,竟引得皇帝垂询虽有些姿色,却也不至于让皇帝在数十人中一眼就瞧见她吧!
芸娘却没有心思理会这些眼神,她心中思忖着皇帝的问话,又想着,王公子是皇帝,那殷人离究竟是个什么官方才见皇帝面色还行,那殷人离会有大碍吗
她紧跑两步跟上了左家人,便见两位夫人面色复杂的瞧着她。
左夫人低声问道:“皇上方才同你说什么”
芸娘立时偏过头,并不打算回答。
左老太太上前牵着芸娘手,只定定的盯着芸娘,十分执着的等待着芸娘的回答。
芸娘心中一动,抬头道:“皇上同我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朕同你有旧,日后随时进宫陪朕说说话,朕也好体察民情。”
老太太听过,转头同左夫人互看一眼,神情莫辨。
老太太见她没有再往下继续说的意思,只得追问道:“那第二句话说的什么”
芸娘张口便道:“第二句话是我问皇上,像我这种人,在京城可不可开铺子。皇上说可以。”
老太太一愣,左夫人立刻问道:“你说的可为实”
芸娘冷哼一声,并不打算虚张声势强调,只转过头欣赏宫里景致,再不发一言。
她就不信这两位夫人敢跑去皇帝面前质问。
现下她已确认皇帝就是被她所救的王公子,那她可是对当今皇上有救命之恩,哪怕两位夫人真去皇帝面前询问,将她的谎话戳穿,她就不信皇帝真的要将她下了大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