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暴富人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低调有钱人

    相当于当地政府出政策、资金和资源,换来鼎东集团的资源和渠道,总的来说也是互惠互利的。

    这一切的运作都比较顺利,但是马东没有预料到的是,问题居然出现在“正宗砀山牌”商标注册上!

    鼎东集团的商标注册没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的审核.....

    理由是:商标中直接带有行政区的名字

    这就尴尬了,商标还有这规定

    鼎东集团的专业律师给出的答案是没有规定,只是因为最近几年想赚钱的人太多了,大家瞅准了商标的空子,开始大肆抢注商标,然后等待凯子来买。

    因为连续出现了多次纠纷案件,商标局现在也很谨慎,特别是鼎东集团这种明显是想垄断一地品牌的商标,他们更是格外的谨慎。

    如果鼎东集团的“正宗砀山牌”商标获准了,那其他生产砀山水果、罐头等企业岂不是成山寨货了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到时候肯定会有一堆的人要打官司.....

    就因为这事,孟凯之拉着砀山县的领导来回奔波于徽州省政府、帝都商标局,各种关系找了一堆,最后在砀山县政府背书的情况下,愣是用了一个月才批下来!

    等“正宗砀山牌”商标正式生效的时候,砀山县的水果早就摆在了懒人果鲜的水果店里销售了.....

    尴尬的一匹!

    8月底,比当初规划的大型、轰动发布会足足推迟了一个月。

    马东亲自前往砀山县,联合当地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正宗砀山牌”的诞生,以及鼎东集团在砀山县的50




第六百四十四章 吃下字节跳动
    35%的流量!

    这个数据让张涛惊掉了下巴,然后他还专程飞到庐州市见了马东一面,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找马东。

    没办法,现在这个时代,谁掌握了互联网流量,谁就是大爷!

    在庐州市,张涛还见到了老朋友黄铮,这家伙最近几个月一心扑在懒人app上面,整个人都瘦了几圈。

    这次是小范围聚会,马东、张涛、黄铮,还有孟凯之、张萌萌等鼎东集团的几个高层。

    “哎,是我托大了,原本以为9月初就能上线,现在看来还要再等一等,我最近又有不少新的灵感,系统还需要继续开发.....”,黄铮看上去瘦了不少,但是眼神贼亮,整个人都有种打兴奋剂的感觉。

    “资金方面有问题吗?”这是马东问的。

    他现在最怕的就是别人找他说没钱了。

    原本他还有2个亿私房钱,后来王大少收购了熊猫直播,准确的说应该是投资,只不过马东和王大少两人投资之后自己成了大老板,其中马东投资3000万,持有熊猫直播50%股份,王大少1800万,持股30%,创世团队几个人瓜分了1000万的资金,并继续保留20%股份。

    手握三千多万的现金,熊猫直播一跃成为业界土豪一哥,开始迅速对外扩张,签网红、打广告,就是砸钱。

    除了3000万投资熊猫直播,喜马拉雅FM在撑了半年后,马东投资的2000万资金终于见底了,好在半独立运营之后,喜马拉雅FM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对得起马东的投资。

    8月初的时候,马东给喜马拉雅FM拉来了一堆风头,红杉资本、高瓴资本、IDG、金沙江、中信创投等,有老朋友,也有老带新过来分一杯羹的新朋友。

    互联网的投资圈其实很小的,而且不同于其他行业“同行是冤家”,投资行业讲究的人脉、分享和风险分担。

    有新项目了,投资公司不会说“我觉得这个项目一定能赚大钱,所以我要一个人把股份全部吃下去”,因为经过一番包装之后,所有的项目看上去都很有前景,都能赚大钱!

    但实际上,投资公司百分之六十的投资项目都会打水漂,百分之三十的项目会半死不活,或者被收购,这时候投资公司可以保本微赚后走人,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项目是真正赚大钱的.....

    正是因为风险这么高,互联网投资公司都喜欢搞风险分担,一个项目我觉得不错,就拉着一群人大家一起玩,如果亏了,每个人损失都在接受范围,如果赚了就一起发财。

    另外,人多力量大的定律在投资圈是成立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得到了越多的投资公司资金支持,也就意味着能得到更多的人脉和资源支持,成功率也更高了.....

    马东现在早已经适应了互联网行业的规则,对于吸纳投资也从原先的抵触到现在的欢迎,特别是这次喜马拉雅FM融资组合里面还有中信创投这家国有背景的公司,让说明马东已经被某些高层大佬的认可.....

    因为融资规模不大,整个过程持续了2周不到就拍板了,喜马拉雅FM是b轮融资,估值8000万美元,本轮融资1600万美元,马东追加了288万美元,将近2000万人民币,融资之后,喜马拉雅FM的股权结构变成鼎东集团45%,马东18%,于建军6.4%、陈小雨6.4%,管理层股权激励8%,所有投资公司合计持股16.2%。

    两笔小额投资之后,马东手头只剩下1.5亿元资金,另外,因为一直想获得互联网新闻媒体的话语权,马东已经让小张秘书在接触字节跳动公司,也就是今日头条的母公司.....

    今日头条虽然上线时间很短,但是这一年时间发展迅猛,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和很多投资人一样,马东也盯上了这家公司。

    不过和投资公司纯粹为了赚钱不同,马东只是想通过投资带动合作,就如同和大众点评的合作一样。

    根据马东了解到的内部消息,今日头条天使轮融资是在2012年7月完成的,当时SIG和海纳亚洲投资基金共同投资100万美元,各自获得10%的股份,字节跳动公司估值500万美元。

    不得不说,张一鸣这人确实牛逼,他不但是公司的创始人,最高管理和决策人,还担任了今日头条首席工程师,靠着100万美元的融资,硬是撑了一整年,而且还取得了让人亮瞎眼的成绩。

    其实,在“今日头条”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张一鸣先用简单的图片、文字试水基于机器学习的信息分发,推出了内涵段子、搞笑囧图、内涵漫画等十几款应用,表现不俗。其中的“内涵段子”在娱乐类APP中一度排名非常靠前。

    在内涵段子等多款应用试水收到良好的市场反馈之后,张一鸣在2012年8月正式推出“今日头条”产品。

    对于今日头条,张一鸣的定位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推荐内容产品,“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工”,感觉像是在抄袭农夫山泉。

    基于张一鸣的这套“算法”,当用户使用微博、叮叮、QQ、微信等社交账号登录今日头条时,它能在5秒钟内通过算法解读使用者的兴趣DNA,用户每次操作后,10秒更新用户模型,使用次数越多,越了解用户,从而为用户提供精准的阅读内容推荐。

    今日头条诞生时间正好与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时间相吻合,充分享受了移动互联网初期的红利,获得爆发式增长。

    上线仅90天,今日头条便获取1000万用户,12年底日活100万,到8月份,今日头条用户量达5000万,并且根据张一鸣自己的说法,头条正在进行商业化尝试。

    以上的所有信息都是今日头条自己提供的,因为现在马东和DST、海纳亚洲三方正组团和今日头条洽谈融资事宜。

    当然,今日头条发展虽猛,但也问题多多,首先就是版权问题。

    头条的内容来自于其他门户新闻的汇总。不管什么引擎,它的首要工作都是要通过爬虫,积累足够多的数据样本。头条对门户加推荐引擎的模式,用户点击新闻标题后,会跳转到新闻门户的原网页。

    但是出于用户体验的考虑,也为了方便移动设备用户的阅读,今日头条会对被访问的其他网站网页进行技术的再处理,去除原网页上的广告,只显示内容。

    嗯,简单点解释就是:不告自取.....

    说的难听点就是偷.....

    所以今日头条从发展的第一天开始就官司缠身,被门户网站封杀的频率也保持在一周一次,刚开始张一鸣还比较紧张,后来慢慢就习惯了。

    打官司嘛,又不是一天两天出结果,慢慢来,等官司出来的时候,老子已经有钱了,那时候大不了赔点钱呗.....

    至于封杀链接,那是技术问题,对张一鸣来说都是小事,改动改动又可以重新链接.....

    正是由于这样的问题,双方对今日头条估值的分歧一直比较大。

    张一鸣认为以今日头条的数据和发展趋势,估值最起码要到1亿美元。

    这是狮子大开口,一家随时有可能被强制关闭的互联网公司,1亿美元的估值简直把投资公司吓尿了!

    a轮投资人SIG直接宣布退出后续融资,并表达了可能会出售部分股权的意思。

    于是张一鸣就尴尬了,原本两个a轮投资人加上主动加塞的马东,张一鸣准备坐地起价来着.....

    SIG退出之后,张一鸣只能选择让步,不过现在双方对估值还是存在分歧,马东和海纳亚洲坚持4000万美元,张一鸣咬死了6000万美元。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马东估计双方会在5000万美元达成平衡交易,这和买菜其实差不多.....

    今日头条的b轮准备拿出20%的股份,马东估计需要投入500万美元,不过考虑到SIG想退出,马东还可以吃下对方的股份,不过那又要拿出400万美元。

    哎!

    缺钱啊!



第六百四十五章 买不起!
    预留下今日头条的投资款,马东腰包只剩下一个亿不到,这点钱,他真怕黄铮又跟他说懒人app没钱了.....

    好在黄铮的回答是咱不缺钱。

    “资金还有不少,不过等新版app上线了,营销补贴规模会非常大,我估计账面上那点资金撑不到年底,马总,我们要先做好融资的准备。”

    黄铮说撑不到年底的时候一脸的平静,好像距离年底的时间还很长一样!

    尼玛,现在都9月了好吧!

    懒人app新版都还没上线,你就让我准备收尸.....啊不对,应该叫收拾残局了?

    好像完全没看到马东的幽怨,黄铮继续道:“按照我的设想,目前还有几个重点技术难题没解决,我让老师帮我从美帝硅谷联系了几个大神,预计这两天就能回国,等把这几个技术难题攻破了,我争取月底前上线,在十一期间打响第一炮!”

    从硅谷引进大神?

    马东好不容易才把“我很难,我没钱”给压下去,然后送给黄铮一个你牛逼的大拇指。

    我靠,有个牛逼的老师就是爽,遇到问题还能从美帝提供远程支援,这待遇杠杠滴!

    “那行吧,融资的事情我再想想办法,实在不行我手头还有几千万,救救急还是可以的.....”

    在互联网行业混的越久,马东发现钱已经不是钱了,几千万投进去根本看不见水花,心疼啊!

    难怪大佬们都喜欢融资,花别人的钱不心疼!

    “商户那边,需不需要我帮忙?”马东又问道。

    “这个暂时也不需要,我已经联系了不少品牌商家入驻,剩下的靠个人力量就没用了,只要我们平台名气打出去,商家会自己找我们的.....”

    对于自己颠覆魔改的懒人app,黄铮信心满满。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对于懒人app改版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现在也就黄铮自己最清楚,其他人哪怕是马东,或者给懒人app输出流量的叮叮,张萌萌也只是管中窥豹,至于大众点评CEO张涛,更是一脸的懵逼。

    感觉好牛逼的样子,可我就是个外人,又不好打听.....

    ..........

    张涛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庐州,马东对于大众点评的情况却不太看好。

    大众点评先一步拿到融资,还获得了微信和叮叮两大流量入口的炮火支援,可是在和美团的竞争中却并没有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这到不是说大众点评的烧钱不如美团,而是管理和团队的问题。

    如果让马东给大众点评和美团评价,那就是慢和快,佛系和狼性!

    大众点评成立的时间很久,可是发展却总给人一种不温不火,不紧不慢的感觉,最明显的就是张涛这个CEO也是那种不温不火的感觉,之前被美团压制的时候张涛还紧张了一会,现在稍微能喘口气了,又开始浪了.....

    反观美团方面,王兴这个人不但野心勃勃,管理的手段也强硬无比,手底下的团队战斗力极强。

    张萌萌就不止一次和马东提到过美团的地推铁军,那执行力和战斗力堪称恐恐怖!

    所谓地推铁军,就是在线下帮助拓展用户的队伍。

    帮助美团打造地推铁军的人是干嘉伟,原阿里巴巴副总裁。

    没错,又是从阿里跳槽出来的大神,干嘉伟是被王兴亲自挖走的.....

    2013年8月,美团网的地推铁军人数超过一万人,一二线承认动辄几百上千人的地推大军,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挨个和商家谈判。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几百几千万的任务,任务完不成就不睡觉,商家不同意入驻就不走,很多大商户就是因为被美团的地推铁军烦的没办法才入驻的。

    这种铁一般的精神,让张萌萌受到很大影响,现在张萌萌就在学习美团的地推铁军在打造叮叮自己的地推铁军,为此还挖了不少美团的墙角。

    美团没有强大的线上流量入口,全靠地推铁军,用人力硬抗住了大众点评的反攻,从这一点上,马东对王兴刮目相看。

    “如果没有微信和叮叮,哪怕是有同等的资金,大众点评也不是美团的对手啊.....”

    身处局外,马东看的透彻,只是他股份太少,0.75%的股份能干啥?

    自己的一摊子事请都忙不完,马东也没心思去给张涛瞎操心。

    刚刚送走了张涛,朱晓天就找到马东。

    苏谨迈来了.....

    这个名字从朱晓天嘴里蹦出来,马东还是第一次听到,最后还是朱晓天解释后马东才恍然大悟。

    “诸侯小王子啊.....”
1...278279280281282...3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