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暴富人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低调有钱人

    吃来一桶,不仅仅是为了吃,这是奖励,是可以炫耀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这些学校愿意配合来一桶做宣传呢

    首先,来一桶的方案是完全免费的,送免费的东西,家长不会反对,学校也没有损失,而且这种奖励优秀学生的方式,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多好的事情啊!

    但是免费的好事学校就会接受吗

    答案是否定的!

    学校是事业单位,在其位,少惹事,这是生存法则,来一桶和学校的第一轮谈判99%以上都是失败的,免费的也不要,就是这么吊!

    来一桶遇到挫折之后,张萌萌得知消息,就给朱晓天说了叮叮之前为高校提供助学贷款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问题。

    朱晓天一听就明白了,还是要做公关才行。

    先是制定了一套教师福利方案,具体内容就不说了,通过各种途径把福利方案透露给学校的老师们,然后发动一切关系,找到核心人物做公关。

    老师们想要拿到福利,核心人物不反对,对学校和学生都是好事,于是就这么水到渠成了.....

    随着鼎东集团规模的不断发展,对于人心、利益和发展的关系,马东认识越发的透彻。

    就比如鼎东集团的连锁店业务为什么能狂飙发展

    选对了切入点是前提,但是在同一个行业那么多竞争者,为什么就鼎东集团旗下的门店发展的最好

    因为利益!

    别的连锁店,要么是加盟的,要么是直营的。

    加盟




第六百四十一章 桶装大佬鼻祖
    高晓君建议道:“学校门口开一家来一桶,听说里面有超大“班级桶”套餐,开学前三天有七折优惠,你们觉得怎么样”

    “来一桶听说和肯德基差不多,不过这种地方聚会都不能大声说话,太没意思了吧”有人提出异议。

    “呵呵,没事的,我打听过了,“班级桶”套餐可以外送,我们可以根据人数点一份超级大餐,然后就在班上开一个paty,你们觉得怎么样”

    高晓君其实也不想这么卖力的为来一桶做宣传,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高晓君家境不错,鼎东这边想通过小恩小惠收买她肯定行不通,但是高晓君也有自己的需求,她想从大一开始接触社会,做做实习,为以后毕业做准备。

    不得不说,起跑线真的很重要,不只是起步高,眼界也更高,家境条件好的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就不是农村出生的孩子能比拟的。

    大部分农村考上大学的孩子,一上大学就被眼花缭乱的世界迷住了双眼,沉迷于游戏,上课睡觉,逃课,妄想者谈恋爱等等。

    再看看那些家境条件好的,要么是一心学习准备考研,要么是到处实习积累经验,要么是进入学生会积累人脉,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规划.....

    高晓君不是庐州市本地人,她家的那点人脉也延伸不到庐州市,找实习的事情只能靠她自己。

    但是社会险恶,她一个女孩子,怎么敢贸贸然去别的公司实习

    大公司进不去,小公司不敢去。

    在一个巧合的时间里,她的想法被徽州大学校门口懒人果鲜门店的店长得知了。

    店长是个女孩,年纪不大,和高晓君关系挺不错,在得知情况后,就和上级反映,当时关于要不要招实习生的事情都传到马东耳朵里,最后的结果是招!

    不只是大四的学生可以实习,只要是在校生,都可以去鼎东集团实习,不过正常情况下只能在门店实习,工作职务:销售员.....

    门店会安排实习的学生去周边小区做宣传,或者店内帮帮忙,偶尔还会客串一下外卖小哥小妹。

    这种又苦、又累、又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当然不是高晓君想从事的了,她想试试店长助理,或者去公司的其他部分去实习,难度不小。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获得更好的实习机会,高晓君只能利用自己在学校的优势帮着打广告营销了.....

    结果没有意外,高晓君以自己班长的身份,还有以前积累下的威望,成功把聚会的方式确定为:“班级桶”套餐自助!

    晚上报名参加的人数合计37人,“班级桶”套餐是根据人均价格划分档次的,有人均25、35、45三种款式,高晓君选择的是人均35元的,套餐价格1295元,打七折只需要906.5元,实际人均价格不到25元,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确定了套餐后,高晓君立刻打电话到来一桶订餐。

    大学因为没有专属教室,高晓君提前找到一个教室,在门上张贴了告示:

    本教室晚上有活动。那意思就是让别的同学别在这个教室里自习或者谈情说爱了。

    六点半左右,来一桶的超级“班级桶”套餐送到,安排两个男生抬着硕大的“桶”走进学校,顿时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

    很多学生在打听这么大一桶是什么鬼,在得知是晚上聚餐吃的东西后,学生们都惊呆了。

    卧槽,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等巨大的桶装套餐抬进教室,众人也是一阵惊呼,然后自然少不了一阵拍照。

    37个人自然不可能围着一个桶聚餐,于是众人开始拼桌子,等桌子摆好,又开始把食物从桶里面拿出来,最后在课桌拼凑的临时餐桌上满满当当摆了一堆,看上去很有视觉冲击感。

    食物到位,忙活了好久的众人早已饿的发慌,随着高晓君一声令下,众人开始享用美味大餐.....

    整个过程,高晓君都安排了专人录像,这也是来一桶宣传策划的一部分。

    期间,教室门外来来往往的学生都好奇的看教室里面的情况。

    当天晚上,高晓君他们班抬着一桶吃的、喝的在教室聚餐的消息就传遍了徽州大学,有人看完只是一笑而过,但也有不少班级的学生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班级聚餐还能这么玩

    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大学和以前的教育完全不一样,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较淡,一学期下来叫不上



第六百四十二章 肯德基苏家
    /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重视家庭,特别是在拥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华夏,家庭的味道更为浓烈,全家桶的推出可以说奠定了肯德基在华夏今时今日的地位。

    那个时候还没有996,没有丰富的夜生活,关键是没有智能手机,大多数人的单位离家也不远,所以回家吃饭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在城市中,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结构基本瓦解,城里人对“全家”的理解已经约等于“父母+孩子”的原子家庭,单身狗除外。

    “全家桶”三个字直击人心,让人自然而然想起三口之家抱着大桶子大快朵颐的场景。

    (其实很多人误会了一件事,全家桶最开始不是让全家人吃的意思,而是一只鸡全家的各个部位做成食物放到一个桶里的意思.....)

    随着全家桶的大获成功,肯德基后续又推出了很多特色桶装套餐。

    所以麦当劳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来一桶和肯德基是死敌,而自己,坐山观虎斗就行了.....

    ..........

    上海,肯德基华夏事业部

    会议室里一群高管,一大半是洋人面孔,一小半是华夏人,然而,坐在最中间面容严肃冷峻的白发老人,却是标准的华夏面孔。

    这个人叫苏敬轼,原籍山西人,生活于t弯,现任肯德基华夏事业部总负责人,百胜大华夏区总裁,百胜全球餐饮集团董事会副主席。

    吃过肯德基的人很多,但是99%以上的人都没听说过苏敬轼这个人,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名声不显的人,就是他,从1998年开始担任百胜大华夏区总裁一直到现在,整整15年时间,把肯德基从刚接手的一百家门店不到,发展到四千多家门店,全华夏第一餐饮品牌!

    2013年,苏敬轼正好60岁。

    “诸位,关于来一桶,说说你们的意见吧.....”,苏敬轼用的是汉语,在坐的人没有丝毫不适应,包括外籍高管,他们都不需要翻译,因为听不懂中文,不会说中文的高层早就滚蛋了。

    “来势汹汹,不过想撼动我们肯德基,还嫩了点,马东的情况我详细了解过,就像华夏很多上街传奇一样,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奇迹,但是奇迹终究只是奇迹,哪怕是传奇的黄xx,不也是进去了吗”

    说这话的是一个洋人高管,姿态非常高,显然对马东不屑一顾。

    现在的肯德基,就算鼎东集团打包起来翻几倍也比不上,当然,互联网这一块除外,肯德基这样传统的餐饮企业根本就没想过要跨界,对互联网那点事也不感兴趣,这也是老外的一个特点,不像国内的很多老板,想法太多,看到什么赚钱都想插一脚。

    “史密斯先生太小看马东了,现在的华夏餐饮界,除了我们和麦当劳、汉堡王,鼎东集团已经是第四大势力,今年的华夏餐饮企业实力排行我甚至怀疑他们会干掉汉堡王,鼎东集团在餐饮业的布局遇到瓶颈,想要拿我们做突破口,不得不防啊.....”

    这是一个华国高管的意见。

    这两个人说完,其他人纷纷发表意见,然而很有意思的是,洋人高管都支持第一种观点,华人高管都支持第二种观点,这种泾渭分明的态度显然不是段时间内形成的。

    苏敬轼一直默不作声的听着,面无表情,好像对两帮人马势同水火的态度已经习以为常了,或者说他太自信了,看那些蹦跶的人就像如来佛看孙悟空一样,蹦不出他的手掌心。

    苏敬轼的自信是有原因的,在肯德基华夏事业部,他就是一言九鼎的土皇帝,这里的高管大部分都是他的人,哪怕是总部派来监工的洋高管,在他面前也屁都不敢放一个,还是那句话,敢乱说话的人都滚蛋了。

    苏敬轼在百胜集团的话语权高到什么程度

    整个肯德基华夏业务都是他一手发展起来的,是他强力推进肯德基本土化战略,打败了包括麦当劳在内的所有竞争者,现在华夏市场的利润已经站到整个百胜全球餐饮集团的50%!

    为了表彰他的业绩,2008年开始,他就担任百胜全球餐饮集团董事会副主席,是整个集团有史以来职务最高的华人!

    除了不是股东,苏敬轼就是百胜集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我们将百胜华夏和其他一些在华发展的外资零售企业对比,如沃尔玛、家乐福、百安居、麦当劳等,就会发现,苏敬轼是外资零售企业中担任一把手时间最长的经理人。

    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跨国零售企业的华夏区总裁一般5年一个任期,同一岗位能够超过十年的就很少,而像苏敬轼这样在百胜华夏区一把手岗位一呆就是十多年的,仅此一家。

    听完了下面的争吵不休,苏敬轼突然对坐在一个偏僻位置一直没有出声的华籍中年人问道:“苏谨迈,你有什么看法”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看着苏谨迈的眼神比较复杂,有羡慕,有不屑,更多的还是讨好。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人的长相和苏敬轼居然有六分相似.....

    苏谨迈迎着自家老头子的眼神,心里有点虚,没办法,严父出怂子,从小被熏陶的积威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

    “那个,我觉得吧,马东还是很有手段的,他们现在的做法有点像我们二十年前.....”

     



第六百四十三章 能量超乎想象
    收购来一桶连锁的重任落到苏谨迈身上,但他没有立刻动身去庐州,而是先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到各地的来一桶门店实际调研了一番,随着调研的深入,他心中收购来一桶连锁的紧迫感在不断增加。

    不是因为来一桶有多赚钱,实际上,在肯德基、麦当劳附近的来一桶门店现在才勉强能实现盈亏平衡,在大学附近的门店稍好,已经开始盈利。

    苏谨迈想要收购来一桶连锁,是因为这家公司和以前所有的竞争者都不同,来一桶居然和当初崛起的肯德基具备了相似的神韵,那些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脸兴奋的等待着就餐,仿佛就是十几年前肯德基场景的重现.....

    “难道父亲就是因为看穿了这一点,才坚持要收购来一桶”苏谨迈心里想到。

    对于自己的父亲,苏谨迈是又怕又敬,怕就不说了,苏敬轼为人一直严肃认真,对子女的教育自然更加严格,但肯德基的神话,也让苏谨迈打心里佩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如父亲一样,也能打造一个餐饮王国.....

    “哎,可惜了,等收购了来一桶,估计这个品牌就没了.....”

    苏谨迈心里居然觉得有点可惜,来一桶可谓根正苗红,如果能好好发展,未尝不会成为下一个肯德基,可惜他知道自己父亲的心思。

    因为肯德基和来一桶严重重合,收购之后,来一桶的命运必然是被雪藏,这就像当年国外巨头大肆收购国产竞争品牌一样。

    先收购,后雪藏,以绝后患!

    ..........

    且不说来自肯德基这边的行动,马东最近一个月也是大小诸事不断。

    首选是懒人果鲜的事情。

    原定于7月初完结砀山县所有工作,然后彻底打响懒人果鲜“正宗砀山牌”水果独一份的品牌销售形象,但现实总是很骨感。

    国营农场的收购、改造和重建工作,因为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预定的时间里完成。

    整合后,鼎东集团获得了两块连片农场,拥有果园超过4万亩,绝大部分种植的都是梨、黄桃和苹果,水果年产值约6亿元。

    农场员工,精简了一部分之后,还剩两百多人。

    农场内的罐头厂和水果小食品厂,鼎东集团投资5千万翻新改造,投产后,这些产品都会统一打造“正宗砀山牌”标志,这些商品会优先在懒人果鲜、叮咚小店、懒人app等鼎东集团自有渠道销售。

    除了这些贿赂改造的内容,鼎东集团还有按照当初承诺的,在砀山县投资打造生态旅游项目,项目分几期,总投资达10亿元以上!

    当然,这都是嚎头,包括投资改造罐头厂、零食厂的资金,当地政府牵头当地银行,都会有相应的配套政策。

    这是各地招商引资的通用套路,没有资源,没有银行贷款,你一个小县城怎么拉来投资

    整个项目运作下来,鼎东集团也就前期垫资了2个亿,等银行贷款下来,这笔钱大部分都能收回,然后整个项目基本上就靠自己产生的现金流和银行资金运行.....
1...277278279280281...3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