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齐橙
杜家的二老都是老实本份的工人,不用担心他们会借着自己的名义去招摇过市。但这两个孩子就不同了,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里长到十七八岁,突然有了个扬眉吐气的机会,没准就变成什么纨绔太妹的模样了。冯啸辰可不希望自己的亲戚里出现这种人,不说对自己的名誉会造成多大影响,就光是给他们擦屁股善后,恐怕就是一件麻烦事了。
你们现在都在通原。晓远中专毕业以后,估计会分在通原的哪个单位里工作。晓逸明年面临高考,具体考到哪个学校还不好说。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承诺,未来会给你们谋一个好的前程,让你们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如果你们未来想到京城浦江这些大城市去工作,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不过,这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你们必须有足够的能力,不是靠着我这个姐夫的照顾去混吃混喝。
我现在是国家机关里的一个副处长,说起来是一个干部,但其实只是一个芝麻官。在京城,比我级别高的干部不下几万人。我能够把晓迪借调到京城去,其实根本不是我的本事,而是晓迪自己的本事。
我刚开始去和京城工业大学的蔡教授谈这件事的时候,他是坚决不愿意接受我推荐的人选的,等到我说出我推荐的是晓迪,他马上就改变了主意,表示非常欢迎。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见过晓迪的技术,知道晓迪有本事。所以,你们要想混得出人头地,就得自己好好学知识学技术。冯啸辰滔滔不绝地教训道。
小冯说得太好了!杜铭华赞道,我先前学技术的时候,李师傅也是这样跟我说的,他说,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这是一句老话。你们看你们冯哥,年纪轻轻,还只是一个初中文凭,又没有靠山,现在当了中央的处长,这就是靠本事挣来的。
你们俩记住了吗?车月英打着圆场,对两个孩子说道:还不给你们冯哥敬杯酒,谢谢冯哥给你们讲的道理?
谢谢姐夫!
两个孩子无奈地站起身,向冯啸辰举了举杯子。在家宴上,他们俩都没资格喝酒,他们杯子里倒的只是汽水而已。好端端吃着饭,突然被教训了一通,两个孩子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不过,冯啸辰说的那番话,对他们还是颇有一些刺激,尤其是冯啸辰承诺可以帮助他们到京城浦江这些大城市去工作,这对于他们这种在小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有着特别的吸引力。
他们在这一刹那都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好好听这个姐夫的话,抱紧姐夫的粗腿,以后就会有光明的前程了。还有,兄妹俩是不是应该想点什么办法,把姐姐赶紧塞到姐夫的床上去,把这个准姐夫变成货真价实的姐夫呢
吃过饭,冯啸辰提出要去拜访一下李青山以及厂里的领导,杜晓迪自然是要负责带路和陪同的。因为冯啸辰给这些人都带了礼物,又不便带着所有人的礼物挨家挨户地走访,因此杜铭华便又派出杜晓远和杜晓逸二人负责帮他们俩拎东西,这样冯啸辰和杜晓迪到某个人家里去的时候,小兄妹俩就可以拎着其他家的礼物呆在外面等着。
年轻人都出门之后,杜家老两口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谈论着未来的女婿,都觉得颇为满意。尤其是冯啸辰在饭桌上对杜晓远杜晓逸二人的教育,让老两口觉得这个年轻人品行正派,像个当姐夫的样子。
铭华,小冯说以后能够帮着把晓远和晓逸都弄到大城市去工作,你信吗?
这有啥不信的,你看他不是已经把晓迪给弄到京城去了吗?而且还说能给晓迪弄个研究生读读呢。
他真有这么大的能耐?那他自己乍不去读一个呢?
你知道人家自己没在联系?他自己的事情,跟你这个老妈子说个啥?
这倒也是。铭华,我觉得咱们这个姑爷挺不错的,咱晓迪真有眼光。
那是啊!我师傅早就说过,晓迪这丫头人性好,又肯吃苦,小时候没过上好日子,长大了必有贵人相助的。
唉,晓迪这也算是跳出龙门了对了,铭华,晓迪到京城去工作了,那她的工资
这事吧,我是这样想的,咱们苦点没啥,家里不是还有些积蓄吗?熬一两年,晓远就中专毕业了,那时候就有工资了。晓迪的工资,还是让她自己带上,虽说晓迪也跟咱们说过,咱这姑爷收入挺高的,可他们毕竟还没办事,让一个姑娘家去用对象的钱,不太合适,会让人家给看轻了
嗯,也只能这样了
老两口所纠结的事情,其实也正是杜晓迪在纠结的事情。在走访过通原锅炉厂的相关人员之后,杜晓迪把弟弟妹妹打发回家,自己送冯啸辰去厂招待所。走在路上,她便怯生生地提起了这件事情:
啸辰,有件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什么事?冯啸辰诧异地问道。今天一天,杜晓迪的情绪都很高,在李青山家里以及厂领导家里的时候,杜晓迪虽然显得害羞,没怎么说话,但脸上一直都是笑容不断的。但这会,冯啸辰感觉到杜晓迪的声音有些暗淡,似乎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一般。
我到京城去以后,我想把工资都寄回来。杜晓迪低着头,像是犯了什么错误一般地说道。
为什么?冯啸辰下意识地问了一句,旋即就明白过来了,他笑着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件事你自己做主就行了,为什么要跟我商量呢?
可是,我爸不同意,他说我的工资就留给我用,不让我寄回来。杜晓迪继续说道。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回轮到冯啸辰纠结了。他纠结的倒不是杜晓迪的工资要不要寄回来的问题,而是这父女俩的意见为什么不统一的问题。
杜晓迪道:我爸说,我在京城也要花钱的,而且京城的生活贵,他让我把钱都留着自己用。
冯啸辰笑道:你没告诉他我是一个大款吗?难道还养不活你呢?
杜晓迪道:我不用你养活。我爸说了,我们还没那啥呢,现在就用你的钱,不合适
那咱们就抓紧那啥呗,这还不简单?冯啸辰笑嘻嘻地说道。
跟你说正经的呢!杜晓迪打了冯啸辰一下,怒道。
好好好,说正经的。那你打算怎么办?冯啸辰道。
杜晓迪鼓起勇气道:我是这样打算的。我到京城去以后,锅炉厂这边的工资就停了,是由蔡教授的课题组给我开支的。我每个月领到工资之后,自己留15块钱当生活费,剩下的就寄回家里来。
可以啊,我没意见。冯啸辰答应得极其爽快。
杜晓迪又道:所以咱们俩可能得分开吃饭。
唉冯啸辰不由仰天长叹,感慨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好吧,就算杜晓迪不是汉子,那也是一个胜似汉子的妹纸了。
杜晓迪的意思是这样的,她家一直是靠她的工资杜铭华的退休金以及车月英做家属工的收入来生活的,她去京城了,就相当于家里少了一大块收入。她是一个顾家的女孩子,所以想把在京城的工资寄回来补贴家用,自己只留下最最基本的一点生活费即可。
然而,如果她要和冯啸辰一起吃饭,以冯啸辰的少爷作风,恨不得一顿饭就要吃掉15块钱,她那点钱就不够看了,相当于她占了冯啸辰的便宜。而以杜铭华两口子的价值观,女儿和准姑爷还没那啥,在处对象的时候就用男方的钱,会让人看不起的。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穷人家的计较了,而且是一家有骨气的穷人。可问题在于,冯啸辰怎么可能自己一个人吃香的喝辣的,却看着女朋友用一个月区区15块钱的伙食标准吃点清汤寡水?再说,他还指望杜晓迪住到他的小四合院去给他做饭呢,总不能让杜晓迪做完饭再赶回工业大学去吃食堂吧?
晓迪,你想得复杂了冯啸辰用手拍了拍杜晓迪的后背,说道:这件事,我早就考虑过了,你放心,我会安排好的,肯定不会让你为难。
第三百四十章 冯啸辰的秘密安排
冯啸辰在通原住了几天,除了与杜晓迪到处闲逛之外,也到通原的几家大企业去转了转。他这趟来通原也是打着出差的名义出来的,总得干点什么活,以便回去好向罗翔飞交代。
到通原的第四天,冯啸辰向杜晓迪一家出邀请,请他们到城里的饭馆去吃顿饭,聊表寸心。杜铭华和车月英二人自然是觉得没有必要,一家人出去吃顿饭起码得花上二三十块钱,还不如买点菜自己在家里做。杜晓迪也弄不明白冯啸辰的意思,不过既然是冯啸辰了话,她也就自然而然地站在冯啸辰一边,帮着劝说自己的父母,说小冯一片心意,不好回绝云云。
就这样,一家人出了锅炉厂,来到通原大街上。走了约摸十分钟光景,冯啸辰用手指着远处一个标牌说道:大家看,咱们就去那家酒楼吃饭。
众人抬头看去,杜晓远先欢喜地喊了起来:姐夫,你不会是要请我们去春天酒楼吃饭吧?
没错,就是春天酒楼啊。冯啸辰嘻嘻笑着回答道。
真够哥们啊,姐夫!我太爱你了!杜晓远两脚腾空地跳了起来,看向冯啸辰的眼神里充满了热情,看那意思,他都恨不得替姐姐在冯啸辰脸上亲一口了。
杜铭华瞪了杜晓远一眼,道:晓远,不许跟你冯哥这样没大没小的。你说那个什么春天酒楼,你很熟吗?
杜晓远叫屈道:爸,我哪熟啊?我长这么大,总共在外面也没吃过几回饭好不好?我告诉你们说,这家春天酒楼,是前几月刚开张的,租的是原来粮食局招待所的楼,里里外外都重新拾掇过了,现在是整个通原市最高档的酒楼。我们班上有同学去吃过饭的,说里面的装璜特别高档,菜做得那个好吃啊,哈哈哈哈,想不到我杜晓远也有到春天酒楼去吃饭的时候了!
嗯嗯,我也听我们同学说过,我们有个同学的爸爸在那里吃过饭,说里面的菜做得特别好,还有就是特别贵。杜晓逸也扑闪着大眼睛补充道。她和杜晓远两个人都是在市里读书的,消息自然更灵通一些。相比之下,杜家老两口以及杜晓迪天天呆在厂子里面,对于市里的一些新鲜市反而不那么敏感。听到春天酒楼这个名字,杜晓迪心里闪过一个念头,总觉得在哪里听说过,可一时又想不起来。
车月英却是皱起了眉头,她转头对冯啸辰说道:啸辰啊,你听晓逸说的没有,那家酒楼里的菜特别贵呢,我看咱们还是别去吃了。
冯啸辰笑着摆摆手,道:阿姨,你就别操心这个了,我来了这么多天,理当请家里人吃顿饭的,找个最好的饭店没什么。晓远和晓逸不是说了吗,那里的菜做得特别好,今天就算咱们一块去尝尝鲜了。
唉,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车月英心疼地说道,在她心里,已经隐隐觉得女婿的钱也是这家里的钱,这样浪费掉实在是太可惜了。
杜铭华没有说啥,脸上装出一副矜持的模样,其实心里是百感交集。从内心来说,他也觉得到全市最高档的酒楼去吃顿饭太浪费了,但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这是女婿在给他们挣面子。改天回厂里一说,女婿请他们全家去了这个全市最好的春天酒楼,没准有多少工友会羡慕得两眼通红呢。厂里不还有人说京城的女婿不可能看得起他们这个普通工人家庭吗,有这顿饭,他就能够去打对方的脸了。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来到了春天酒楼的门前。众人抬头看去,果然见整个酒楼装饰得富丽堂皇,门前的迎宾小姐身穿红色旗袍,透着一派雍容气息,全然不像市里其他的酒楼那样土得掉渣。杜铭华也微微点着头,感叹道:真不错,看来这个老板真是挺有钱的,眼光也挺不错。
冯啸辰笑而不语,他走到迎宾小姐面前,说道:劳驾,我姓冯,事先在你们这里订了包间的。
哦,是冯先生!迎宾小姐满脸笑容,躬身说道:您订的包间是我们的富贵花包间,我这就带你们去。
这行人中,冯啸辰是最为淡定的,杜晓迪多少也见过一点世面,跟在冯啸辰身边,还能保持着一些从容。余下的杜家二老和小兄妹俩可就没那么好了,从走进酒楼的那一刻起,四个人就觉得手足无措,既想装出一副经常到高档酒楼来吃饭的样子,又忍不住要东张西望地看四周那琳琅满目的装饰,尤其是杜晓远杜晓逸二人,恨不得多长出几只眼睛,以便把所有的一切都看完,回头可以到学校里去向同学们炫耀。
这就你们的包间,请入座吧。
迎宾小姐把众人带进包间,招呼着大家坐下之后,微微偏过头,向冯啸辰问道:冯先生,现在可以上菜了吗?
可以了,上菜吧。冯啸辰淡淡地回答道。
迎宾小姐退出去了,杜铭华和车月英看看冯啸辰,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问。杜晓迪却抢先说出来了:啸辰,你事先来过了吗?为什么菜就已经点好了?
冯啸辰笑道:我怕点菜耽误时间,所以就先打电话把菜点好了,点的都是他们的招牌菜。
这杜晓迪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可一时又说不出来。看到父母向她投来狐疑的目光,她也只能是无奈地笑笑,毕竟冯啸辰身上的秘密太多了,她还真不知道这一回冯啸辰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家春天酒楼,自然就是陈抒涵在新岭开的那家春天酒楼的分店了。经过两年的经营,新岭的春天酒楼已经展成为整个新岭市最大的酒楼,每天食客盈门,说是日进斗金也并不为过。规模扩大之后,冯啸辰便与陈抒涵商量到外地去开连锁店的问题,但一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
今年上半年,冯啸辰在京城向杜晓迪表白,二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冯啸辰便在琢磨如何照顾杜家的问题。他现在自然是不差钱的,但却知道如果直接拿钱给丈人家,杜家的老两口或许会觉得不自在,翁婿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太过复杂。灵机一动,他便想到了这个点子,当即让陈抒涵派人到通原来开了一家春天酒楼的分店,并打算给杜家老两口一份干股,然后再让他们在酒楼里做些管理工作。
这两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宽松,私人开酒楼已经不再是什么离经叛道的事情,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借一个什么合资企业办事处的名头来掩人耳目。此外,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餐饮市场也越来越红火,尤其是各地都有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户,吃一顿饭花上一两百块钱也不在话下。春天酒楼从一开始走的就是高档路线,在通原这样的三线城市里,这样高档次的酒楼独此一家,赚钱是不用担心的。
在通原开一家分店,给杜家老两口一些股份,自然就解决了杜家的收入问题,用不着杜晓迪再纠结于要不要把工资寄回家里去了。让老两口参与酒楼的管理,看中的是他们在当地的人际关系,还有就是作为亲戚的忠诚。在这么远的地方开一家店,肯定无法指望陈抒涵三天两头过来检查,有自己的泰山泰水在店里守着,就不用担心职业经理人吃里爬外,损害酒楼利益了。
要论起比通原更适合开分店的地方,当然不止一处。但事关冯啸辰的终身大事,他也就考虑不了其他问题了。陈抒涵知道在通原开分店的真实原因之后,更是极为上心,从新岭的总店里挑选了几位最得力的人员派往通原,并且亲自到通原来筹办此事。在陈抒涵的心目中,冯啸辰就如自己的亲弟弟一般,而且如果没有三年前冯啸辰带她出来开饭馆,也就没有她陈抒涵的今天,所以,对于冯啸辰的事情,她自然是要当作最最重要的事情来办的。
有关自己在新岭开了一家春天酒楼的事情,冯啸辰其实向杜晓迪说起过,只是杜晓迪并没有记住酒楼的名称而已。这一次冯啸辰让陈抒涵到通原来开分店,并没有告诉杜晓迪,杜晓迪直到现在仍然是蒙在鼓里的。
冯啸辰今天请杜家一家人到酒楼吃饭,就是准备正式向杜家老两口摊牌了。在事先,他给坐镇在酒楼里的陈抒涵打了电话,让陈抒涵给他安排好了包间,列好了菜单。酒楼的服务员并不知道冯啸辰是何许人也,只知道这位冯先生是老板交代过要好好照顾的贵客。
由于事先打好了招呼,菜上得非常快。服务员如穿梭一般进进出出,转眼就摆下了满桌子精美的菜肴。酒水饮料也都上齐了,杜家老两口和冯啸辰面前的酒杯里倒的是五粮液,而杜晓迪姐弟三人面前则各摆着一只易拉罐,里面插着一根吸管。
是可口可乐!
见多识广的杜晓远再次欢呼起来,他愿意摸着古往今来所有的经书起誓,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喝如此名贵的饮料。
第三百四十一章 请你们帮忙
陈抒涵是个做事认真而且勇于探索的人,冯啸辰则有着超前的眼光。在冯啸辰的指点下,春天酒楼从一开始就在模仿后世的经营理念,讲究内部装修,注重菜品开发,强化服务质量。在新岭的时候,春天酒楼几乎就是其他饭店的标杆,只是那些饭店的经营者缺乏冯啸辰和陈抒涵联手的魄力,无法完全效仿春天酒楼的做法。
猜你喜欢